“巴山背二歌”,大巴山里的天籁之音

“巴山背二哥啰哟哟!巴山背二哥哟!千年巴山背二哥耶那个走过来哟呵!蜀道难,猿愁攀,畏途巉峭莫问天。地崩山摧空长叹,危崖峻壑绝人烟。阎罗惊回首的米仓道,背二哥背不直那路弯弯。

“风雨苦,霜雪寒,天梯石栈相钩连。鸟悲狼咽月生怨,林阴地黯举步艰。雾霾锁幽冥的鬼见愁,背二哥闯不完那生死关。

“越激流,跨河川,暗云飞渡是险滩。莫道前途多平坦,冲波逆折心胆悬。神女殇离恨的孽龙涧,背二哥饮不尽那奈何泉。

“巍巍大巴山,离天三尺三,谁敢顶上踩,唯有背二哥那铁脚仙。大步跨平川,吆喝四季天,不唱行路难,只唱数千年那乐与欢……

歌声在大巴山的山里、田间、溪谷回荡,这就是大巴山那特有的唱腔优美、用词入律、语言诙谐的巴山背二哥唱的“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歌”,大巴山里的天籁之音

前世:源自生活之苦美

巴中,位于川陕鄂三省交界处,是典型的四川盆地盆周山区,因大巴山而得名。几千年前,巴人曾在此建巴国。巍巍巴山、荡荡巴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巴人,也铸就了深厚淳朴的巴风、巴俗、巴文化。

自古以来,古老的巴山人为了生活与生存所需要的生活物资用度全靠人力背运,无论是南下北上、还是东进西出,只有靠两只脚。他们三五成群组成像马帮、驼帮一样的背运队伍,往返于川陕两地。人们习惯把从事长途背运的人叫“背老二”或“背二哥”,把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演唱的山歌叫《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歌”就是在“巴山背二哥”从事长途背运这种生产劳动方式的产生而产生的,它的历史与背二哥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深厚悠久。

“巴山背二哥”在大巴山区大概有3000年的历史,从米仓古道、汉壁古道,就是汉中到通江、梁州到巴州的路,这些古道就是“背二哥”背运往来的必经之道。米仓古道有3000年历史,背二哥至少也有3000年历史。现在有准确记载历史的就是唐玄奘到西天取经,他取回的经书就是背二哥用的这种平肩背夹背起回来的。现存于陕西西安长安区兴教寺慈恩塔院内一块石碑上有一副仿宋代工匠原碑图刻的《玄奘取经图》,图中玄奘背经书所用的工具与今天巴山背二哥们所背“背架”几乎一模一样。

“巴山背二歌”,大巴山里的天籁之音

“巴山背二歌”是巴山人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是研究巴人历史的依据,是承载巴山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的载体,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歌词多用赋、比、兴手法,生动形象传神,所表达的意境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不可言;其旋律清新流畅,唱腔高亢明亮,风格粗犷豪放,极具地域特色。仅在巴中市、万源市内可见。

《巴山背二歌》作为一种山歌,生动地反映了背二哥们的生活状态,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其表现形态主要是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时演唱,往往是一人领唱众人和,或者众人齐唱。有歌颂勤劳勇敢的背二歌,有反映劳动艰辛的背二歌,有吟唱背运工具的背二歌,有吟唱劳动服装的背二歌,也有背二哥们为消除疲劳而唱的情歌等。其题材内容广泛,涉及天上、地下、人间、神界、男女爱情,时政褒贬,特别是歌唱爱情的内容极为丰富。其手法多用赋、比、兴。衬词是在民歌的歌词中,除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外,为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等构成的衬托性词句。与其他民歌多用虚词为衬词不同,“巴山背二歌”的衬词除了常用虚词外,还与巴山其它民歌的衬词一样,常用实词作衬,如背二哥们歌唱自己的生活,其衬词往往只有“贤友儿”、“情兄儿”等,这类衬词指背二哥们相互打招呼;如唱情歌,其衬词则为“贤妹儿”、“情妹儿”或“情哥儿”。在曲调结构与调式特征“巴山背二歌”通常为上下句结构,前有吆喝,后有甩腔,并且节奏自由,在每句的结束都伴有悠长的叹息。无论其内容和思想感情都是非常真实的,没有丝毫的掩盖。

因为直接,在文人眼里可能不够优雅,但是这种直接鲜活甚至火辣,暗示了生命热流的涌动;因为真实,往往最能打动人心,由此解放被压抑的人性。

《巴州志·风俗篇》载:“康熙雍正年间,春田栽秧,选歌郎二人击鼓鸣钲于陇上,曼声而歌,更唱迭今,丽丽可听,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

这就是“巴山背二歌”的自由之美。

今生:凤凰来仪人初识

“巴山背二歌”在曲牌上有很多种,南江唱的“背二歌”、通江唱的“背二歌”曲牌又略有不同,但它整个音乐旋律的大框架都属于大巴山的风格,都是背二哥们有感而发,即兴创作的。比如某个背二哥走累了,一杵打起,看到河里有个姑娘,他要逗她,马上打杵就唱:“河里涨水沙浪沙,妹过跳凳眼发花。你是哪家大小姐,要不要我来把你拉?”这个女人马上就问答他:“对门哥哥你莫来拉,我是蜜蜂扑过的花。我已开花结过果,你莫在我身上想办法。”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甘沟河的“背二歌”则是所有“背二歌”中旋律最优美的。它的代表性曲目有《背起背子难上坡》等。

“通江呃/河来哟/南江哦,河哟/我是巴山哟/背二哥罗哈/太阳送我哟上巴山/月亮陪我哟下巴河/背架背起闪几下也/打杵子杵断了几道坡。”这是在四川巴中城广为传唱的“背二歌”,老幼皆知。

相比青海的花儿、广西的情歌、陕北的信天游,“巴山背二歌”的语言更为诙谐、风趣,均为即兴创作,多用双关语来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巴山背二歌”的歌词大都为二二三结构的七言诗,其写作手法多用赋、比、兴。如:“弯弯背架像条船,情哥背铁又背盐。鸡叫三道就起身,太阳落坡才团圆。”“巴山背二歌”的衬词除了常用虚词外,还有像巴山其他民歌的衬词一样用实词作衬词,这是“巴山背二歌”最大特色之一。“巴山背二歌”的调式,全都是民族五声调式中的徵调式;其曲式结构为上下两个乐句的单段体;其唱腔高亢悠扬,能翻山越岭、穿云钻雾,结束时都有长气短叹的一声甩腔――“耶―嘿!”

“巴山背二歌”还有个很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很多唱词都是没法去改动的。比如说:“下蛋鸡母脸儿红,娼妇婆娘大不同。走路好似风摆柳,一对眼睛像灯笼。”又比如:“清早起来去爬坡,露水荞儿笑呵呵。我问荞儿笑啥子,就笑昨晚你两个。”

“巴山背二歌”仅是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代表与缩影。但其成就与影响却很深远。

20世纪60年代初,重庆市歌舞团、四川省歌舞团、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家到巴中采风,编排了舞蹈作品《巴山背二哥》和声乐作品《巴山背二哥》。其中罗永言编导的男子群舞《巴山背二哥》,表现了巴山劳动人民在负重劳作时诙谐热情的性格,1964年参加四川省舞蹈观摩演出,评为优秀节目。

四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都曾先后采用过甘沟河陈志华、张仁德唱的“弯弯背架一只梭,我是巴山背二哥。太阳送我上巴山,月亮陪我过巴河。打一杵来唱支歌,人家说我好快乐”的录音。这是唱的旧社会,反映巴山背二哥那种“眼睛睁得鸡蛋大,再背也无过年粮”的非人生活。而今天的“巴山背二歌”更多地是歌唱他们当家做主人的喜悦心情。

2006年6月9日,“巴山背二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巴中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非遗工作,将其作为“文化强市”的重要内容,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体系。先后公布了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一批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个,46个项目纳入市级名录,852个项目纳入区县级名录。

“巴中市文化馆作为项目保护单位,自‘巴山背二歌’2006年被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后,就成立了‘巴山背二歌’保护中心,建立了传习所,抽调专人办公,确定了办公场所,制定了保护实施方案,形成了市、县(区)、乡(镇)、村社对项目的保护网络。同时,将各级财政匹配资金纳入项目的保护和发展。”市文化馆馆长夏铭锺接受专访时说道。

传承:人文与数字化并进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记忆,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更是一座城市的标签。弘扬巴中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巴中人的责任与使命,不仅仅是怀念昨天、记忆历史,而更是为了今天和明天。这既是对我们民族复兴大业做出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的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更是保护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陈志华,一个已年近80岁高龄的老人,从事“背二歌”事业传承与发扬超半个世纪。他,是一个农民,一家三代人都在地处通南巴三县的交界处,俗称“一脚踏三县”的甘沟河村靠帮人背东西为生,当地人称为“背老二”或“背二哥”。19岁那年陈治华也当上了“背老二”。繁重的体力劳动,强壮了他的体魄,也让他深深热爱上了同行前辈口口相传的脍炙人口的山歌——“背二歌”。他仅读过2年书,但却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凭着对山歌的热爱,他从同行前辈口中或自己的有感而发,硬是记下与创新了1000多首“背二歌”,成为当地有名的“山歌大王”。

2006年5月20日,陈志华老师因对“巴山背二歌”的突出贡献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剧,背运业由原来的长途背运演变为今天的短途背运,且从业人数越来越少,巴山背二哥这种行业正在失去存在有土壤,“巴山背二歌”正逐步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濒临危机,急需保护。

巴山背二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仅靠口耳相传。作为一次性文化资源,一旦流失或失传,很难复原。损失金钱是小事,毁了文化才是大事。

“巴山背二歌”,大巴山里的天籁之音

2019年2月24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拍摄组一行10余人来到巴中,对巴中市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巴山背二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志华进行保护性纪录工作,共历时10余天。

25日一大早,拍摄组一行在巴中市文化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驱车3个多小时赶到“巴山背二歌”传承人陈志华的住处甘沟河村。一下车,拍摄组就立即投入到拍摄状态,架设摄像机、照相机、调音台、录影机、话筒、照光装置……拍摄装备占了满满一坝子。

坐在诸多的镜头前,陈志华老师一点也不犯怵,对“巴山背二歌”的由来、历史依据到传承情况、唱词唱调、工具制作流程等一一娓娓道来。他讲得深情、讲得投入,语速平缓,却仿佛具有穿透力,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好像身临其境,穿越到千百年前那蜿蜒的米仓古道上。看到陈志华老师拿出的一摞摞自己这些年凭记忆记下的背二歌手本,录制工作组留下满满地震惊与佩服。

从陈老师口中得知,巴山地处川东盆地北缘,其地势险恶、大山重重,境内有米仓古道穿越全境,上通长安、汉中,下达巴中、重庆。因沿途交通闭塞,山高路险,商贸活动十分不便,“背”是当地人民与外界进行物资交换的主要运输方式和无奈的选择。于是,人们便把这种背运货物的人称“背老二”或“背二哥”,他们在背运途中,由于人烟稀少,崇山之间常有猛兽出没,所以背二哥们常常结伴而行。巴山背二哥经过长途跋涉,在又累又饿、四顾无人的情况下,就会用高亢悠扬的山歌缓解疲劳、提神振气。从最初的吆喝、吼叫、呼喊,到后来发展成歌词结构、旋律音调都相对固定,具有一定程式化的山歌,这便是现在的“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歌”,大巴山里的天籁之音

为了拍摄实景,陈老师带头领着徒弟们重走当年背二哥们走过的山路、田间等。背二哥们都背上货物,在高山、陡坡、窄路、急滩间穿行。也许是为了展现,也许是为了更真实,他们背的货物比平时要重一半。货的沉重,压得背二哥们喘不过气来,脸红面赤,大汗淋淋,腿脚发软,每走一段,他们就得歇气,歇气时就对着大山,高亢地扯一嗓子,见着什么唱什么,想着什么唱什么,歌声在大山、山涧回荡。

如何让“背二歌”这项非遗艺术传承下去,陈老师也绞尽脑汁。他积极向市、区党委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汇报,争取工作支持;收取同村或周边村的文艺爱好青年为弟子,建立传习所;与一些中小学联系,建立传承基地,免费教孩子们学唱背二歌。

白庙乡小学就是他建立的一个传承基地。为了解传承情况,拍摄组跟随陈老师到白庙乡小学进行传承教学拍摄。

“耶嘿!我弯弯那背架儿咧,我一支梭哟那,我是耶,巴山咧,背二哥耶……”孩子们饶有兴趣一板一眼的跟着陈老师一起学唱,陈老师从歌词的意思再到如何发音都要作细致地讲解,孩子们学得专注,陈老师教得认真。一个多小时地学唱,孩子们兴致不减,不仅没有感到疲惫,反而更兴奋。

“歌曲难度很大,学起来很辛苦,音太高,气都换不过来,很有趣。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歌的涵义,但我们打心眼里乐意学,也会坚持学下去,直到学会为止。我们为家乡有这样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感到自豪。”谈到学习感受与效果,孩子们都这样说。

“巴山背二歌”,大巴山里的天籁之音

拍完基地教学,摄制组又随陈老师赶赴白庙乡“巴山背二歌”传习所拍摄,30余名民歌爱好者已整齐的坐在教室里等待陈老师的教唱。看着大家求知的眼神,陈老师眼里有一丝的湿润。黄天不负苦心人,这门技艺总算有了传承下去的希望。

10余天时间,拍摄组十几人驻扎在陈老师家里,每天从清晨录制到凌晨1点左右。陈老师虽已年近80高龄,几度声音嘶哑,感冒加重,但依然坚持配合拍摄。他总说,趁他还能唱能说,将他身上的技艺全部记录保存下来是他多年来的心愿。为了传承,陈老师开始写“背二歌”的文本,让爱好者拿回家去慢慢学唱,也算是留下只字片影。

为了丰富采集内容,拍摄组还奔赴南江县采访了“巴山背二歌”的省级传承人袁吉芳老师,他详细地讲述了“背二歌”的历史渊源、唱腔唱词及背运工具“二架子”的来历用途。他在原生态的基础上创新运用,将“巴山背二歌”搬上舞台,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大奖,并参加各类大型活动,获得专家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

“巴山背二歌”,大巴山里的天籁之音

此次拍摄共录制口述片近30个小时,项目实践片近25小时,传承教学片近35个小时,拍摄照片3000余张,整理文字30000余字,收集各种资料1500余件。

在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各类交通工具取代了背架、背篓,各种现代媒体传播手段取代了“山歌”,“背二哥”这一职业也自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巴山背二歌”这种及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已逐渐脱离了原来的人文生态环境。现在会唱背二歌的人不仅及其稀少,而且年龄偏大、后继乏人。由此,开展背二歌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刻不容缓。对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将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自身掌握的精湛技艺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保留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多方面的努力下,“背二歌”这种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将会得到发展,并且长久地传唱在大巴山区,传唱在每个辛勤劳动的人民心中。

“巴山背二歌”,大巴山里的天籁之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