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到了,如果你老家在農村,你在清明節是否回家鄉祭祖?沒時間啥辦?

農家樂786


鄉村黑嫂為您回答。

清明節是中國人很注重的一個節日,從古代到現代一直都是這樣。清明節還是萬物復甦的時節,古代到現代,無數的詩人和大家寫出很多東西去懷念和讚美。

而清明節最重要的一項活動就是掃墓,這是我們的傳統,流傳了幾千年。很多在外地的人也紛紛趕回老家,只為墓前為先人燒一把紙,這看著挺無聊的,但裡面蘊含著我們的文化。

那麼,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沒空回去該怎麼辦?咱們分別說一下。

一、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其實這並不是個硬性規定,不去掃墓也不犯法。但首先你會自己心裡不舒服,咱們在這裡不去追究清明節因何而來,因為已經有無數人說過了,再說也是吃別人嚼過的饃。

想知道清明為什麼掃墓,得知道我們的文化傳統。從古代起,我們中華民族就講究一個“孝”字。

很多皇帝以孝治天下,漢朝甚至以孝為舉薦官員的準則之一,由此可見,古人對孝是多麼的重視。

為什麼要孝?因為我們是人,不是別的動物,就算是動物,羔羊吃奶還得跪著。而人呢?吃奶卻需要媽媽抱著,從小被給予了多少的愛?等到長大後,又還會去多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一個人如果能做到父母對自己傾注的十分之三心血去對父母,那就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個孝子了。

古人講孝不只是生前,去世後還有漫長的守孝期,古代官員父母去世“丁憂”二十七個月,意思就是在父母去世後,不管多大官,要請假回家去守孝,足足要守夠二十七個月才能出去再當你的官去。

原因其實很簡單,沒有父母,哪裡有你這個官?父母去世,你得守著父母的陵墓去祈禱,去懷念。當然了,一般都是守不了這麼久的,當官的事多,皇帝多半會在守一段時間後把人給招回去,這叫“奪情”。為了國家,你不能再進行這樣的小孝,你得為國為民,這是大孝。

孝這個字,從古代一直傳到了現代,這是我們國家和別的國家截然不同的地方,我們有傳承,我們有傳統,並且這樣的傳統還會一直傳下去。

所以,清明節不僅僅是掃墓這麼簡單,這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傳承,而傳承是需要一代代人去完成的。

二、有事不能回家掃墓怎麼辦

其實,大多數人都是有空的,就看想不想回去了,因為這是個法定節假日。但有時候,也確實有人因為別的事回不了老家,那這個怎麼辦呢?

找人代替。

在我們這邊,如果回不來,是一定要交代別人代替的,而且交代的應該是自己的親近人,還要跟自己的輩分差不多。

掃墓時,還要把情況說明一下,回不來啥的。

有人說這就是不折不扣的迷信了,說這些,去世人能聽到嗎?燒點紙又能起到什麼實際作用?

那麼,其實一切都沒有什麼實際作用。比如如果一個人不孝,他可以說父母為什麼要生他,他還不想出生呢,你們養大我是你們願意,我現在不孝也是我願意。

所以,這種事並沒有人去強迫,全看人內心怎麼去看待這件事。

總結:掃墓這種事,我們還是要以安全為前提,一次又一次的森林大火也在告誡我們需要小心。同時,掃墓也被很多人歸類為迷信,可傳統的一些東西,一股腦的歸類為迷信也不是那麼回事。我們知道,一個人,就算脾氣再壞,但如果孝的話,他內心就一定有柔軟的一面。而一個人,就算是脾氣再好,只要不孝,那麼在他的內心中,就沒有一絲一毫的柔軟。對父母尚且不好的人,對別人能好到哪裡去?

我是鄉村黑嫂,一個有態度的農村觀察者。喜歡我,請點擊關注。

鄉村黑嫂


大家好,我是海南土阿科,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都要去掃墓,就是去上墳祭祖,其實就是“孝道”的體現。阿科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沒有回去祭拜過祖先,因為每到清明節的時候大學早就開學了,阿科家在海南,大學在河南,所以當時是沒有時間回來的,再加上交通費昂更是不可能回去祭祖了。所以每到清明的時候如果沒有空,都會叫親戚好友代辦,一般來說整個家族有一兩個代表去辦就可以了。

像今年,阿科這一兩天也去祭祖了,但是整個家族中也有人沒空來。當然這也能理解,所有家人們都幫他祭祖了,實際上意義是一樣的。或者還有一種可以說明這個,大家去掃墓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如果需要掃墓的地方多,花費時間長的話,大家都會分配好你去哪掃,我去哪掃,這樣就很快掃完了。所以人不在場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心意。

歡迎點贊並關注“海南土阿科”——歡迎點贊和關注“海南土阿科”——感受海南各種農村生活,瞭解農村趣事,讓你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


海南土阿科


“百善孝為先”,這是祖輩流傳下來的古話,何為孝?無外乎對父母、長輩的孝順,對先祖的緬懷。而清明節又稱祭祖節,其意義深淵,不僅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我輩對祖先的記憶,還可促進兄弟姐妹之接的凝聚力。



“每逢佳節倍思親”,清明節,亦是如此。每年的清明節,對於我家來說,既是祭祖節,也是團圓節,早在十多年前,我爺爺就已經定下清明回家這個不成文的規矩,每年清明節,無論離家都遠,我們都會回家,一為祭祖上墳,緬懷先人,二為孝順長輩,因常年在外漂泊,一年也難回幾次家,值此良機,與長輩共享天倫之樂。三為增加兄弟間的凝聚力,借清明團聚之日暢談人生,倘若誰有困難,兄弟間共同商量解決的辦法。所以,對於我來說,清明肯定會回鄉祭祖。



對於說沒時間回家祭祖的,我覺得那純粹是託詞,為什麼?清明節本就有三天法定假日,倘若嫌時間短,可以在請兩天假。時間是擠出來的,人的惰性是慣出來的,第一年你覺得沒時間就不回家了,第二年本來有時間了,你又嫌來回跑太過麻煩,又不回家,久而久之,你與你的父母,兄弟,親戚之間感情會越來越淡。等你真正需要幫忙的那一天,你會發現誰也不會幫你。你們說是吧?


彝州老趙


又是清明來了,不管世事多糾結,該動身掃墓啦!!

首先,心裡要弄清楚一個問題:"為什麼祭祖掃墓"!!

子孫後代建祠堂、築祖墓的動力其實很原樸,就是千百年來所秉承的一個固執信念:"逝者如生!"。這是中華傳統文化價值觀的核心靈魂!也是與西方世界相比決然不同的生活習俗!

每當逢年過節時,心靈裡總會絲絲情感牽掛!遠祖愐懷去祠堂;近祖山墓來掃祭;表面呈現出的是形式,其背後承載的卻是厚重的孝道家風!!前人做,後人傳,不管朝代變幻、風雨無阻,神聖又遙遠的歷史就這樣以平談無奇的手法書寫著。。。







高姓視界


清明節是國人重要日子,每年這個時候,沒有特殊情況都要上墳祭祖,追思親人

1.現在大家隨著工作範圍擴大,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在遠處工作的情況很多,清明節又不放假,時間不夠用,確實個很大的問題

2.因為時間或者路途的原因實在回不去,雖有缺憾,也只能這樣了,等有機會再回去,委託至親代為一些事情

3.子欲孝而親不待,雖然清明是我們的傳統,但有空還是常回家看看,雖有各種忙不完,走不開的理由,別留下遺憾


艹木七舍胡哥


清明節祭祖,在我們這裡也有,但不是很多。而是在每年的七月半,和臘月三十夜那天,燃香燒紙放炮,以示祭祖懷念。


蜀北陽劍


現階段一般還是父輩去祭祖!因為自己在外地,如果在家,應該要去的!


唐風送古


我在廣東虎門,北方人,每年清明時節回不去家就只能在這裡買點香燭放在廟裡拜拜


用戶3439386162808


父母在,清明掃墓有父母。


武陵好漢


這個隨心,就是個心裡念想, 有時間就去祭拜,沒時間就不去,不能放著活人不管,去管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