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是最後的集郵者嗎?

你會是最後的集郵者嗎?

寫下這個標題,自己有杞人憂天的感覺,但事實上作為集郵愛好者,很多人都已經在思考這個問題了。

2018年第二期《集郵博覽》刊發了全國集郵聯會士、著名集郵家李近朱的文章《方寸的魅力今安在---對當下郵票價值的思考》,對郵票這個已經有178年生命年輪的有價證券進行了時代的解讀,字裡行間讓每一個集郵者或多或少的都能找到自己思想的共鳴,對號入座作為一個普通的集郵愛好者,我想談談自己的認識。

如果把郵票“國家名片”“有價證券”的兩個屬性去掉後,它也就如同煙標、糖紙、火花等一樣,僅僅為帶著齒孔的紙製品,作為“王者之好”,是因為喜愛這項文化娛樂活動的人不受身份、年齡、地域的限制,不得不承認的是集郵活動從興起至今,始終是在經濟和文化領域中並軌運行,前者郵票是“郵資憑證”,後者郵票是文化傳播的載體,其多重的價值身份也是在這兩個領域中的作用所賦予的,因而越來越多的人在承認郵票的文化價值的同時,更多看重的是經濟價值。

你會是最後的集郵者嗎?

當經濟價值的發展趨勢分別出現“牛市”和“熊市”時,郵票的發行、使用也出現政策性的調整,而疲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之間奔波的,自然也就是普通的集郵愛好者。當有一天普通集郵愛好者“不玩了”的時候,有人驚訝的發現,郵票在郵政的傳統服務中,幾乎已經沒有了實際意義,曇花一現的“新郵發行”,那不過是個蜻蜓點水、曲高和寡的表象。

痛中思痛,集郵的今天有郵政“方孔政策”的“功勞”,那形形色色的集郵愛好者又都做了些什麼?僅以筆者為例,孩童和學生時代集郵是為了解悶,看圖識字,後來是開拓思路為照圖學寫作文;參加工作後異想天開,想收集中國郵票大全套或靠集郵想發家,被郵市的“郵潮”淹了幾回後,終於認清自己的身份,不過一個普通的集郵過客而已,於是多年買個郵票年冊一放了之。

現在是在集郵文獻中“暢郵”,高檔的郵品買不起,從圖片上欣賞也不錯。從自己喜歡的角度出發,或長或短的寫的“豆腐塊”,發表在自己的博客中,至於偶然有變成“鉛字”的,那也是一種班門弄斧的態度,這樣的堅持不過是讓郵友知道,我還在集郵,沒有離開集郵愛好者這支隊伍。

我不是一個自暴自棄的人,對集郵環境能坦然處之,無論風再大,我手中敲擊鍵盤的行動沒有停過,所見所聞所感,能寫幾個字就幾個字,不會浪費,當然沒有那份感覺,自然也就不會強求,這就是現在我認為適合自己的集郵方式,也是日常這樣做的。

你會是最後的集郵者嗎?

停止預定新郵,停止訂閱集郵報刊,每年都會有人選擇這樣的方式,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向集郵的告別,一個愛好堅持數十年,是自己人生的除家人外的最親伴侶,說離開就離開,這樣的選擇背後,有多少感慨和無奈呢?

文化是多元的,興趣是廣泛的,集郵的緣分如何能至始至終呢?看看世界郵展、全國郵展上那些奪金摘銀的郵集和寥寥無幾的參觀者,有誰關注集郵愛好者都去哪兒了,購特供郵品的比參觀郵展的多,已經成為中國郵展的一個顯著特點。

集郵愛好者願意用大量的時間去排隊購買郵品,不願意用大量的時間去參觀學習,是集郵文化的悲哀還是集郵愛好者的悲哀,不是“最後的集郵”,那麼又能堅持多久呢?是孤芳自賞,還是自生自滅,你是最後的集郵者嗎?

問自己,我無言以對。

你會是最後的集郵者嗎?

不知道您持何種態度,

不妨在評論區多多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