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扦插,從各種失敗中總結出來的,這樣做,從不失敗!

月季的繁殖方法很多,既可播種,又可壓條、嫁接和扦插,大量繁殖常用扦插法,因為它簡單易行,成活率高,又能保持母本的優良特性。扦插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以冬季或秋季的梗枝扦插為宜,夏季的綠枝扦插要注意水的管理和溫度的控制。否則不易生根,冬季扦插一般在溫室或大棚內進行,如露地扦插要注意增加保溼措施。但是很多花友說月季很難養,用它的枝條扦插繁殖就更難了。十個嘗試過的就有九個失敗了。

月季枝條扦插,怎麼做才能提高成功的機會呢?說到月季的繁殖,一般選擇的都是扦插或者嫁接。不過嫁接法因為比較的高端,而扦插就很普遍了。隨便一丟偶讀能成功,但是總是有人怎麼做都無法成功。原來很多人沒有注意這點細節!

月季扦插,從各種失敗中總結出來的,這樣做,從不失敗!

說是隨便扦插,但是還真的不能隨便。那麼我們如何提高成功的機會呢?不如試下這樣做吧!朋友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她也是經過很多次失敗後總結出來的 經驗。

月季扦插,從各種失敗中總結出來的,這樣做,從不失敗!

1、月季枝條的選擇

選的枝條一定要比較的有活力的,不要特別老的枝條。比如公園阿姨修剪不需要的枝條也可拿來扦插的。枝條的選擇我們要選擇好的,沒有病害的。其次園藝剪刀需要進行消毒,杜絕傳染。

月季扦插,從各種失敗中總結出來的,這樣做,從不失敗!

2、土壤選擇(重點)

扦插能否成功,土壤的選擇是重點。失敗的只要因為是選擇的土壤濃度大,容易造成枝條腐爛。而選擇養分低、濃度低的土壤。就很合適月季的生長,等出根以後再換上好的土壤才是正確的扦插。

月季扦插,從各種失敗中總結出來的,這樣做,從不失敗!

3、扦插以後,一般等出新芽。半個月即可開始上肥料,給月季來點有機的營養液,可起到促根提苗的效果。月季枝條長了記得修剪下,這樣到了後期月季才容易生長。

月季扦插,從各種失敗中總結出來的,這樣做,從不失敗!

好了,只要土壤選對了。基本上都會成功的。還有就是注意保持好一定的溼度,北方太乾燥注意經常噴施。這些細節注意好,不花錢也能擁有自己的小花園。

扦插後管理:

1、水分及溼度控制: 主要是通過噴水及扣塑料薄膜棚,供給插穗水分及提高棚內空氣溼度,以促進插穗的生根成活。噴水前,首先檢查苗床乾溼及苗木情況,視情況酌量噴水。氣溫低時可隔1~7天噴1次,炎熱乾燥時可1天噴2次。隨著插穗的癒合及生長,逐漸加大噴水量。噴水的標準是:保持土壤溼潤及插穗枝葉溼潤,使插穗吸收水分與蒸騰水分平衡。噴水時發現有變黑腐爛的插穗,應及時清除。 可通過噴水保持基質及插穗枝葉的溼潤,也可在扦插苗床周圍噴水,造成小環境氣候溼潤,噴水後隨即扣上塑料薄膜棚,以保持棚內空氣溼潤。空氣相對溼度以80%~90%最為適宜。

2、溫度控制: (1)氣溫。在早春、晚秋扦插時,搭防風障、扣塑料薄膜棚都是提高小環境氣溫的有效措施。夏季氣溫高時,可採取蓋兩層蔭棚簾子。蔭棚上噴水,苗床周圍噴水等降溫辦法。 (2)地溫。月季花最適宜的地溫是23℃~27℃,地溫低時插穗不易癒合生根,地溫超過其適生極限時也會影響其生根成活。故在早春、晚秋扦插時,可採取搭防風障、扣塑料薄膜棚等辦法來提高小環境的地溫。 (3)水溫。控制水溫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在早晨或傍晚進行灌溉;二是用水池或大缸曬水,來提高水溫,再行灌溉。這樣就不會因水溫與地溫的溫差過大,造成冷水傷苗,影響插穗生根成活。

3、通風換氣: 扣棚的畦床,應每天早晨打開塑料棚進行通風換氣,放風后,隨即扣上塑料薄膜棚。隨著插穗生根成活的增多,可逐漸把塑料棚兩頭兩側打開。待插穗生根成活後,撤除塑料棚。4、生根後的管理: 月季花扦插25~30天即開始生根成活。由於插穗已經生根,自身具備了吸水的能力,所以應控制噴水,減少噴水次數,加大噴水量,但要避免基質水分過量,造成基質中氧氣不足,而影響新根的生長。45天后可全部揭去塑料棚,使其逐步適應外界環境,進行適應性培養。50天后可揭掉蔭棚,追施有機肥料;也可噴施3%的尿素,進行根外追肥。施肥時,要掌握低濃度,多次少量的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