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強大腦》的隊長要選擇娛樂圈的明星,他們看起來一點也不懂?

娛文娛


首先要明確《最強大腦》是一檔什麼欄目。

我們先來看看江蘇衛視自己是怎麼說的:大型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


請注意,無論是科學,還是經濟,都是為最後真人秀做鋪墊的,本質上就是真人秀,真人秀又是什麼?綜藝節目唄。


所以,江蘇衛視做這檔節目的本質目的就很明顯了。節目中不止一次提出科普、普及腦科學,不能否認的確有作用,使得大眾對腦科學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但歸根結底,一檔綜藝節目的本質是吸引關注和流量,並以此實現最終賺錢的目的。

說直白一些,什麼腦科學,什麼知識競技,只是吸引觀眾的噱頭罷了。

如果您能理解並贊同我所說的上述觀點,那選擇娛樂圈明星作為隊長就很容易理解了。因為在大眾領域裡,明星更具有號召力,更有流量,更能吸引觀眾。你讓鹿晗張藝興各率一隊,隨便什麼比賽都有的是觀眾看。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對了,結合我的觀點,再想想最近節目裡某些人的言論和爭執,是不是更好理解了呢。


MM堂


1.網絡經濟時代,各平臺靠流量生存。娛樂圈的明星可能不懂《最強大腦》的問題,但是他們洞悉觀眾想要的娛樂效果。


儘管最強大腦標謗為“腦力經濟類”節目,如果你看了兩期,會明白實質上屬於綜藝節目,綜藝大觀請來明星,有流量與話題,這無可厚非。所以韓雪、戚薇、郭采潔粉墨登場是水到渠成的事。

2.利用“名人效應”,取得雙贏的效果。這三位美女早前有粉絲與流量,隨著她們的加入,節目也精彩紛呈、綜藝感直升。

這樣平臺增加了收益提高了知名度,樹立了社會形象,而藝人又更多地圈了粉絲,增加了收入;相得益彰,何樂而不為?

3.聞 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但技多不壓身,跨行業精英早已有之,多才多藝受追捧。比如愛因斯坦精通小提琴,丘吉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高曉松老師是理工科的音樂才子、還通曉歷史等。


希望星晨58298869


娛樂圈的明星,他們可能不懂最強大腦的答題及技術類問題,但是他們深知觀眾想要的綜藝效果。雖然最強大腦是腦力經濟類節目,但是說到底都是屬於綜藝節目,而綜藝節目必然少不了明星,流量與話題。

就說下最新一季的最強大腦,請來了韓雪,戚薇,郭采潔來當隊長搭檔,分別與王峰,魏坤琳,鮑雲組成山之隊,林之隊,雲之隊。



美女與智慧的搭配,讓節目看點大增。不少選手直言:選擇某隊長的原因就是因為韓雪/戚薇/郭采潔。

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三位美女的加入,確實讓節目的綜藝感增加不少。答主一直都是最強大腦的忠實粉絲,追了這麼多季。只是這一季最近爆出黑幕事件,是是非非,真真假假,讓我看不清楚。


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的?關於王易木,丁若虛(兩位大帥哥,顏值好高呀,一出場就關注了)的質疑,關於最新的最強大腦的黑幕事件?


黃鸝鳥吖


每個圈子都有跨行業的精英,比如愛因斯坦與小提琴;丘吉爾的繪畫與自傳,還因此丘吉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納粹頭目希特勒繪畫高手;國內清朝首富和珅官場青雲直上,賣官鬻爵,生意財運亨通,可謂政治家,經學家於一身;還有我們高曉松老師,理工科的音樂才子;吳彥祖建築系的高材生。。。。。。從古到今,人活著——術業有專攻,也可涉獵廣泛,樣樣精通或略懂一二。如果你是人品與職業白痴,那就路過吧。


晏紫使楚


最強大腦本來是一個科學競技節目,非得找幾個明星才能增加娛樂性嗎?事實上這節目並不缺觀眾,僅全國青年學生有多少人。一是宣傳不夠,二是越辦越假,尤其今年。


尹小直


這是節目安排的,又不是隊長自己選的,這麼做也是想帶收視率,但是個人覺得沒有必要。


哎約喂呀呀丁丁


選明星隊長是為了收視率,實際明星有的算個數就不會,在最強大腦讓明星當隊長最失算了,他們懂啥,他們是砸場子的


用戶1472100400866


不反對明星效應,只是不要喧賓奪主。我喜歡以前沒有流量時的最強大腦。


聽海274299890


現在追星的太多了,關注明星的也比較多,隨便一個人都能說出幾個明星的名字來,專家科學家應該瞭解的人比較少,所以明星效應也是不可少的,增加收視率嘛,花瓶能有很大的效果嗎,擺著——好看,更何況利益更大些


littlestare166259091


因為明星他們的身份特殊,在綜藝節目中有一定的吸引和嚼頭的幫助,能帶來一定的關注度,而最強大腦本身屬於思考類的節目,受眾群體和需求都偏向理智務實性的人群,但明星效應可以帶來更多不同類型的觀眾,從而促進節目的收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