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必須臨帖嗎?為什麼不能隨意揮灑?

西陵在線


學習書法可以不臨帖,興趣之至,信筆塗幾鴉未嘗不可。但要學好書法,則必須臨帖,而且是系統的、紮實的、長期的臨。(文中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書法的本身,更多的是承襲,在承襲的框架之內,允許有個性特質,但不可以在根本上巔覆傳統、孛離法度。比如,二王在承襲魏晉風韻的基礎上把行書推上新的高度,在真書已漸蔚然成風的大唐,顏柳歐褚等人悟習出了新的風格,把唐楷唐法推上巔峰……。縱觀書法歷史,所有名家無一例外地是在承襲傳統、集大者成的基礎上,融塑造化出新的體例風韻,未有一人是不學古臨古、習悟前人技法經驗而橫空出世的,這樣的天才,一個都沒有,而且永遠不可能有。



臨帖是書法學習最重要的方法、內容、途徑、手段,是書法人平生治學修為的永恆功課。不臨帖無以知法度技乎,不臨帖無所謂審美邏輯,不臨帖的書法壓根就是胡寫亂畫。當然,我們說的這個臨帖,未必只侷限於描紅、米字格、對臨等紙墨紙硯的動作行為,還包括讀悟法帖、觀瞻他人之作,如果你書寫時腦中有王羲之、歐陽詢、黃庭堅、趙孟頫、董其昌等人的筆法結體印記,併力圖按他們的技法規則來寫好字,這也算是一種臨習。



練書法是不是必須臨帖,很多的書法愛好者在學書之初,都會試圖得到一個權威的答案。我想,但凡是認真接觸過書法習練或者知曉書法歷史的人,都會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學書法必須要臨帖,不臨帖的書法是站不穩、立不足、行不遠的。



抱庸妄談。


抱庸齋主


凡事沒有絕對,我是從來不講絕對的話的,我認為學習書法不一定臨帖,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寫好書法,那麼,對不起,你還真就得臨帖,除了這條路之外,沒有別的方法了。

有人問我,學習書法必須臨帖嗎?為什麼不能隨意揮灑?

學習方法的過程,我們姑且可以理解為唐僧西天取經的歷程。我們都知道唐僧西天取經是到哪裡呢?是到當時大唐的西邊,所以他在取經過程中,心中一直有一個方向,雖然歷經了種種磨難,經歷了種種苦難,但是他始終不改初心,一直堅持向西走。

而再我們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我們所要“取的經”,就是提高我們書法的書寫水平,盡最大可能提升技巧。而我們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呢?其實字帖上的字就給我們指明瞭一個前進的方向。

實際上,字帖上的方向,就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如果我們不努力,其實就跟唐僧去取經一樣,任何地方都有可能,那唐僧要到幾時才能取得真經?

茫茫世界,沒有方向、沒有未來,其實是最讓人焦慮的。因為你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是在一條正確的路上。

所以,臨帖的目的,其實就為了給我們指明一條正確的道路。而如果我們不臨帖,不學古人書法,那麼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我們寫了很長時間,浪費了很多時間,但是收到的成效最小。

這是比較可怕的事情。很多人說自己沒有時間,學習書法時間太短,沒有心思、沒空去學習書法。

我認為,只要我們掌握了科學的方法方式、堅持往一個方向進行努力,那就一定可以再造輝煌,取得成功。

此外,從書法這個藝術的構成上來說,書法可以分為兩大塊要素,一個是技法,一個是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也就是我們在平時書寫書法之外所需要用到的為人處世的修養、氣度、精神。而這些字外功是我們在學習書法、藝術時候,所必須掌握的。

除此之外,書法的技巧性因素則是通過臨帖加以獲得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讓我們的書法學習必須帶有一定的技巧性、方向性。否則,再怎麼學習、再怎麼進行創作,都很難達到書法應該有的技巧水平。

當然,我們在市面上也經常看到一些書法寫的龍飛鳳舞的書法作品,這些書法作品倒不是說寫的不好看,而是總給人一股江湖氣,一股野氣、邪氣。這也是被人們稱呼為江湖體的書法。

江湖體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江湖體的問題就在於他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法度規範系統,在書法家書寫他的藝術作品時候,必定會受到一定限制,有一定的約束。但是這個人沒有這樣的約束,沒受到這樣的限制。所以我們說這樣的書法學習、創作,他就是“非法”的。

因此,我們學習書法最好臨帖,隨意揮灑不是學習書法的初級階段應該有的行為。


松風閣書法日講


用當代草聖林散之的話類回答這個問題:"學習書法,臨帖是不二法門,切不可隨便瞎寫,否則養成不良習慣,要把字寫滑寫壞的。"

1、臨帖就是學規矩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書法也是有規律的,他的規律就是筆法、結構、墨法、章法等等。掌握書法技巧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必須先深入鑽進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前人總結的規律和經驗都學到了才能變通,才能創立自己的風格。


2、臨帖就是找老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並不是天生就知道一切的,也不是天生就會寫字的。深入學習古帖,得其精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成就自己。

3、隨意揮灑實則毫無法度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風氣,拿起筆就亂寫,筆畫潦草、毫無法度,俗不可耐還自己覺得神氣,不懂的人看了反正也不懂,高人見了不恥一笑。

真心想學書法的朋友們,還是拿起字帖虛心像古人學習吧!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學習書法必須臨帖嗎?為什麼不能隨意揮灑?

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如果你要真想學習書法就必須從臨帖開始,若想在書法上有所成就,不但其初開始學習書法時要臨帖,更應該學到老臨到老。

為什麼不能隨意揮灑?

如果你開始不臨帖就提起筆隨意揮灑,那不叫書法,只是拿毛筆寫字。除非你是書法天才,學習書法之前,你有天賦已經知曉了:用筆方法,古人的碑帖字形,及一切書學知識。

不過古往今來,好像還沒有發現哪個有這樣的天賦的,與生具來都通曉書法的全部知識和用筆經險的。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吧!

那麼會有人間:練字就練字,為什麼一定要臨帖呢?

我可以這樣回答:我們讀書,為的是從書本里吸取作者經過實踐積累的經驗來充實自己,來幫助自已解決問題。臨帖的意義,正和讀書一樣,也為的是從碑帖裡吸取前人寫字的經險,學習他們的用筆方法,結構規律,來幫助自己打好寫字基礎,提高書寫技巧。

因此,臨帖久已被歷代書家一致公認為練習寫字的必徑過程和有效方法。雖然我們今天練習寫字,只是為了把字寫得端正,流麗,看去順眼,並不要求每個練字的人最終都能成為書法家。但是如不掌握用筆方法,結構規律,是很難達到這個最低的要求的。

所以即就今天來說,臨帖對練字學習書法還是有其現實意義的。











幸福居士墨韻齋王雅欣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我們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書法,關於書法的定義有幾種說法,本人比較傾向“書法就是書寫漢字的法則”,既然如此那麼這些法則,就是我們學習書法必須要遵循的,這些法則就是來源於幾千年來諸位書法大家留於後世的,各種碑帖及著作,例如歐陽詢楷書間架結構《三十六法》,黃自元楷書結構《九十二法》,李醇大字結構《八十四法》,《永字八法》等,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歐陽詢《仲尼夢奠帖》和《九成宮》,顏真卿《祭侄文稿》,趙孟頫《前後赤壁賦》,柳公權《玄秘塔碑》等等,這就是我們書寫漢字的法則所在!所以學習書法必須要臨帖!更不能隨意揮灑!個人拙見,不妥之處,還望書友們給予指正!











正德周


學習書法必須要臨帖嗎?答案是肯定的,能不能隨意揮灑,答案是肯定的,不能隨意揮灑!

學習書法其實就是一個臨帖的過程,以臨得像不像為第一標準!其實我們學習書法,就是在學習你認為好的書法家的字,你覺得他的字好,或者說他的字很符合你的欣賞價值,那麼你就會學習,學習的過程也就是臨帖的過程!


為什麼說學習書法必須臨帖呢?我認為有兩點原因:

第一,當你不知道什麼是書法或者說不知道什麼是寫得好的書法的時候,你就要學習,而學習只有通過臨帖才能做到,比如說你如果喜歡王羲之的書法,那麼你就要臨他的帖,書法本身也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書法不是某一個人創造的!而學習書法,臨帖就是最重要也是唯一的道路,學習王羲之的書法,那麼你就需要找來他的字帖進行反覆研究和琢磨,最後才有可能把他的書法學到手。



第二,古人的書法是典範,現代人寫字還沒有超過古代書法家的,應該說,古代書法家已經把書法推到了一個頂峰,今天的人是無法超越的,也沒有創新發揮的餘地!既然自己寫的字不像樣,那麼就要學習古代書法家的字帖,也就是要臨習他們的字帖,並且在臨帖的時候,要“少而精”各個擊破,這樣的臨帖才是有效果的!

說完了為什麼要臨帖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為什麼不能隨意揮灑。

對於書法這門文化來說,古人沒有給我們留下發揮的餘地,所以在學習書法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向古人學習!



而書法的傳承最重要的就是要講究一個法度問題,如果沒有這個法度和法則,那麼書法也就不會代代相傳了,所以這就是書法為什麼不能隨意揮灑的原因了!

另外,書法一旦脫離了法則就會變得隨意起來,也就會產生所謂的“醜書”和“江湖書法”了。


從另外一方面說,寫字可以隨意揮灑,但是那是另外一門藝術了,絕對不能再叫做書法了!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論書畫!


筆尖寫字課堂


如果來了興致,隨便揮灑幾筆是可以的,以前我也這樣做過,特別是文革期間,沒少抄寫了大字報,只是寫的不入貼,不耐看,屬於老幹部體。要想寫得耐看,必須理解書法的意義。所謂書法,就是文字的書寫藝術,特指毛筆寫漢字的藝術。中國書法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千百年來,我們的先人為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留下許許多多的墨寶,這些墨寶就是學習書法的範本,要想學好書法,必須以範本為標準,因為範本就是自學書法者的老師,所以認真讀貼臨貼。臨貼是學書法的關鍵,它是掌握書寫技巧不可缺少的練習方法。只有通過臨貼,才能使視覺形象與動覺結合起來,達到形成書寫技能的目的,因此,必須臨貼,並且先從楷書入手,熟練掌握各種點畫的書寫技巧,為學習行書,草書打下堅實的基礎。俗語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各行各業都有專門的學問,都有老師引導,目的是學得快,學得好。否則,要老師幹什麼?


嶽陽樓記


很多寫江湖體的朋友都會這麼問,說急了還說什麼難道我們就要被古人一直桎梏下去嗎。學習書法必須臨帖嗎?這件事沒那麼絕對,你自己瞎胡畫也不會有什麼人會說你什麼,你願意隨意揮灑是你的自由,他人無權干涉。

但反過來我想問問,你既然說是學習書法,那麼你不臨帖的話,那你是怎麼學習的,向誰學習呢?我們國家歷史上留下那麼多精美的書法名作,世代人學習書法無不向這些先賢臨帖取法,這些名家名帖的藝術價值也得到了歷史的認成,請問你為什麼就不能向他們學習呢?可笑。

再舉個例子,如果有兩份高考試卷擺在你面前,一個寫的工工整整,甚有法度,一個寫的龍飛鳳舞,隨意揮灑。請問,你希望哪個試卷是你孩子的。

我們學習書法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字寫好看了,但什麼樣的字才是美的,好看的呢?剛開始我們心裡不清楚,最多就是我覺得挺好看的。而祖宗留下的精美字帖,被歷史上那麼多人奉為經典,接受了那麼多人的審視,才認為那是美的,我們想寫美字又有什麼理由不向他們學習呢?

學畫畫,我們離不開臨摹大師的作品,學做飯,我們經歷過拿著菜譜一步一步的學習,學駕駛,一定要有一個有經驗的師傅坐在旁邊指導一下,孩子上學也希望能去一個好的學校學習。可為什麼到了書法這塊,偏偏要自以為是,隨意揮灑,美其名曰搞創新。

臨帖不是要讓你向古人學一輩子,而是通過學習古人的經驗、技法,拿來為我而用,不是有句話說“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嗎?臨帖目的就是要讓我們在書法這門藝術上,站在古人巨匠的肩膀上,你才能有更高的發展。


翰墨今香



這個問題有些老生常談,不過是學習書法過程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臨摹碑帖是必須的。學習書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寫好字,使得自己的書法規範美觀耐看,具有文化藝術性和品味,而這些特點就在古代經典書法作品中亦或現代優秀的書法作品中,不在我們手中,需要我們通過向這些優秀的作品取法學習,唯一的辦法就是臨摹,也就是臨帖。通常描紅、對臨、背臨將古代書法的經典技法和最美觀的字形過度到我們自己的心中手上,然後我們也就能夠寫出向經典書法作品那樣具有藝術性的書法了。所以臨摹是必須要。

隨意揮灑的“意”是什麼呢?,這個“意”來自哪裡,實際上就來自古代經典書法和現代的優秀書法作品中。我們不臨摹,沒有掌握那些經典的書法作品的技法和美觀的漂亮的字形,我們心中就是一片空白,就是說,我們在書寫是,心中就不可能有“隨意揮灑”的那個“意”的,顯然是不可能寫好書法和字的。

對於書法家來說,能夠做到隨意揮灑,不是一天半天的功夫,可能需要大半輩子了臨摹練習或打磨,到了人書具老,池水盡墨的功夫,才有可能做到隨意揮灑的大境界。


就像我們使用筷子那樣,非常簡單的幾個動作,實現隨意也需要幾年的功夫。何況是學習掌握一門具有近五千年的文化沉澱的書法藝術,與古人或今人做到隨意揮灑,都是需要下相當大的功夫的。王羲之的書法也是“晚乃善”的,而且還是池水盡墨的功夫之後。


翰墨書道


學習書法就像幼兒學走路一樣,需要有大人扶助,才能慢慢走穩,而後能走快,能跑。如果不臨帖,隨意揮灑,就是未學會走路就想學跑。

走路都不會,即使移動得再快,也只是爬或滾,不是真正的跑動。換言之,不臨帖,不明書法之運筆、氣韻,當然也能寫出字來,但毫無美感,稱不上書法。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傳承,通過臨帖來學習書法,是古今書家學書的必經階段,他們無不先繼承古法,後自我創新。

學習需要老師,書法也不例外,名碑法帖就是書法學習者最好的老師,我們有什麼理由拒絕諸多水平高超的書家老師對我們的指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