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你怎麼看?

鄔晴霜


“人之初,性本善”,人從呱呱墜地之時,本能除了吃和睡並無他求,但隨著年齡增長,思想變化與所求慾望也不斷增加,也就形成善與惡的矛盾體,延伸來說這就是所謂的“人性”。



有一句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善與惡的承載體,這是改變不了的。人性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有求生欲、求知慾、求財欲、佔有慾等等,當人因攀比而自卑,因自卑而懦弱;因羨慕而嫉妒,也因嫉妒而產生恨,人性惡的一面也就大過善的一面。

當然,人性善與惡是受家庭環境,好壞與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教育也可以引導人性的格式化使之良性化;道德也可以規範人性中的良性突顯,並防禦惡性的突發,但卻不能徹底消除掉人性中的劣根性;法律也可以制約並震懾人性中的劣根性,但仍然無法避免人性的貪婪與兇險的突爆,只能壓縮或減弱。

總歸一句話,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既善良又邪惡。人一旦有了邪惡的慾望,又不能控制就成了惡魔,讓人可以不顧體面不顧尊嚴,忘了良知,忘了底線,而做出讓人瞠目結舌,令人髮指的惡事,從而掉入罪惡的深淵。

正所謂:一念之慾不能制,而禍流於滔天!


詩驀1


人性本來是什麼,這是孟子引出的一個話題。在孟子之前,老子討論過人之初的狀態,老子說“含德之厚著比於赤子”。赤子就是生下來一週之內的孩子,因為皮膚薄,皮下血管都能看到,再之後的孩子叫黃子,因為新生兒黃疸。

既然老子說赤子是最有德的,那就看看老子說的“德”是什麼樣子的吧。老子的“德”之容貌是這樣的,“孔德之容,為道是從”,也就是說,老子的“德”沒有樣子,只需要跟隨著“道”走就是“德”。“道”,老子是這麼說的,“道法自然”,也就是“自然而然”就是道。大概可以這麼理解老子的“道”,他的道就是象氏族時代的人那樣生活,該吃就吃,該生孩子就生,該死了就死吧。

道德這個詞本身就是老子發明的,但其實我們現在人說的道德,和老子的道德完全不是一回事。

孟子認為人天生都是善良的,但似乎他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是。如果用人來比喻好像有點殘忍,用動物來比喻可能大家舒服一些。

看過《動物世界》里老鳥喂小鳥畫面的人都應該知道,小鳥們一看到媽媽爸爸來餵食,各個拼命向上伸頭、張嘴,互相擁擠,你爭我奪,生怕自己吃少了。在農村餵過豬的人一定見過小豬吃奶的樣子,體弱多病的小豬,肯定爭不過身體強壯的兄弟姐妹。這樣的狀態,在老子看來,一定是道德的,可在孟子看來恐怕就不是善良的了。比如最有名“讓梨”的故事,這被我們廣為流傳,成為謙遜有禮的表率。毫無疑問,善良、謙遜包括在孟子的道德之內。

好了,現在我們來看“人之初”。人一來到這個世界,是有老子的道德的,但沒有孟子的善良。到了四歲,接受了教化,有了孟子的善良,再難以找到老子的道德了。

人究竟是擁有自然狀態好哪,還是接受教化好吶?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接受教化的同時,也一定會感染各種習氣的,孟子的媽媽就是怕孟子感染了不好的習氣,才一個勁兒搬家的。

人之初善良與否意義不大,成長過程中如何接受各種習氣的感染才重要。


何處是家鄉


從動物性的本能出發,人的各種動機與行為皆是從個體的認知和理解出發,沒有善惡之別。人類是群居的社會結構,這就決定了群體的關係處理需要一套準則來維繫。在這社會組織的不斷髮展過程中,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互動中逐漸形成了一個以風土文化為基礎的文明體系。不同的風土文化,有各自不同的世界觀和認識論,產生了不同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以及歷史觀,這其中就包括人性的基本假設和定義。人性善和人性惡,以及人性不善不惡等不同主張有各自的立論依據和前提,只能從一個方面展開論證和表述,所以每個主張背後都有各自不同的方向和侷限……


東方108797816


人性既非善也非惡,人性本劣,善惡是事情的結果,什麼都還沒做哪來的善惡之分。人性之中自帶的有很多劣根性,西方教義稱為七宗罪,還記得電影少林寺裡出家的儀式有持戒的提問嗎,還有道家若要修道得除體內三尸蟲,而儒家經典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止於至善。這就說明全人類都知道人的劣根性,所以才修煉,修是修正,煉是經歷。如果人帶這劣根性去做事,那就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害人害己的事,這就是惡果。所以,真正的教育是不是簡單的技能傳授,而是修正人性,以致完善。這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止於至善的意思,但也不能指望從學校走出的每個人都是合格品,就連教師自己還是殘次品哪,所以還要有法律的制約,但持法的也是人啊,一旦持法有偏私那又有什麼辦法呢,不公正產生怨憤,當政持法者的劣根性最終激發了其他人的劣根性,矛盾激化,最後改朝換代,而做為個人來說,你缺德事幹多了就會倒黴,這不是什麼報應,而是你的劣根性行為激發了他人的劣根性的結果,所以我們每做一件事都想想會不挨板磚,幾十年後你是否會被學生抽耳光,電影《小兵張嘎》裡有句話別看你今天鬧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


手機用戶53419716627


首先,語言修辭要清楚;即聞言知音,足矣。人性本善/本惡的命題前是後非,修辭思維:人性本的修辭是人類慾望的根本(性者,慾望也),內涵是食慾與情慾(即食色),宗而謂之,曰:善。有人說人性本惡,是不清楚【天下念】的概念,天下念(天下指萬物生命)與世界觀(世界指人事間分界),前者一分為三,居上;後者一分為二,從下【注:分,讀音〈Fen〉、四聲。】;上居尊,下從卑。在下是為他、她作此篇章。此,執禮致敬。


一念天下吾輩成佛


我認為人性在初生及嬰兒時期沒有善惡之分,只體現為生存本能。到三四歲開始,由於受到周圍人和環境的影響,開始有對與錯的區分,此後逐漸發展出善惡觀。

人之初生如同未經雕琢的璞玉,經過周圍人和環境的引導,加上自己的思考與沉澱,漸漸將善惡觀成型並固化,成年後很難有本質的改變。

所以,在孩子成長時期最好有積極健康的環境,以加強正向價值觀的引導和培養,儘可能避免負面能量的誘導和衝擊,那將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不可小視。


靈心智語


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三字經所倡導的,也就是說:人生下來本來都是善良的,由於所處的環境不同,才會使人慢慢地演變成善和惡的兩種對立的性格,這就是人性吧!


醜小鴨167130976


這個問題從古至今爭論不休,我談談自己的看法吧!人性本善還是本惡,我是持中立態度的。生而為人,本就是空白一張,即使是基因裡攜帶的,那也是可逆的,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境而異。猶如硬幣的正反兩面,你所認為的就是你所看到的,但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境遇所看到的就不會一模一樣,那麼,所得出來的結論與看法也會多種多樣。其實,我更覺得周易裡的陰陽理論最適合作為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無所謂本善,也無所謂本惡,善惡本就一體,差別在於多寡。


春暖花開79935


人性,無善惡吧,也許在某一個階段想要的東西不同,而取得的方式走了偏鋒造成的壞影響。古往今來也許對人性的解釋沒有一個正確的吧。願社會簡單易懂。


猴子阿黃


惡來自於被壓榨的心,如被強霸欺壓的群體,早晚都會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