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

普陀山是浙江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形似蒼龍臥海,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神奇、神聖、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

普陀山是全國最著名最靈異的觀音道場,佛教聖地,寺院無論大小,都供奉觀音大士。可以說是“觀音之鄉”了。

地處浙江省杭州灣東南海中的普陀山,峰壑競秀,奇石嶙峋,花木蔥蘢,泉流掩映,金沙雪浪,風光旖旎。如普陀舊志雲:“名山勝境,本仙真棲息之鄉,絕島荒嵎,為賢者避世之地。伊人宛在,遊子關情。”千百年來,讓文人墨客們感懷不已,留下了不少詠歎之詞。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

不肯去觀音院

普陀山的佛教歷史悠久,作為觀音道場初創於唐代。唐大中(公元847—860)年間,有梵僧(又說西域僧)來山禮佛,傳說在潮音洞目睹觀音示現。唐鹹通四年(公元863),日僧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像回國,途經普陀蓮花洋時,突然哪裡都是鐵蓮花,船不能通行,慧鍔以為觀音不肯東渡去日本,於是把觀音聖像供奉在當地姓張的居民家中,稱“不肯去觀音院”,觀音道場自此始建傳承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


傳有姑嫂二人渡蓮花洋來朝山進香,船靠碼頭時,不巧小姑“天癸”來潮,自愧不潔,不敢下船入山。其嫂短(責備的意思)其無福朝聖,叫她呆在小船中等她,便獨自進山拜佛去了。時近中午,潮水大漲,小船與岸相隔,小姑坐在船中,餓得發慌。正在此時,只見一村婦拎著飯藍走到碼頭邊,向潮水裡投下一些石塊,踩著這石塊來到小巧玲瓏姑船上,說是其嫂進香託她捎來的,說罷,放下飯盒便離船而去。過了不久,其嫂進香歸來,問起這件事,感到奇怪。忽然想起剛才拜佛時,瞻仰蓮座,只見觀音大士衣裾溼了一片,心裡頓有所悟,原來這是觀世音菩薩做的善事。因其嫂曾在碼頭“短其姑”,從此,姑嫂泊舟處即被稱作“短姑道頭”,大士送食時投向潮水裡用以踩腳的石塊,稱為“短姑聖蹟”。


一傳,觀音菩薩在說法臺上講經說法,東海龍王知道以後,派了他的兩個龜相來聽經,沒想到兩相聽得入了迷,不願再回龍宮,龍王知道後非常生氣,就將他們化為了石頭。二傳,這是雌雄兩隻烏龜,因在聖地戲鬧而被懲罰變成了二龜。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

普陀山是世界聞名的觀音道場、佛教聖地,其宗教活動可追溯於秦。至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促進了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形成,並迅速成為漢傳佛教中心,傳至東南亞及日、韓等國。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禪院、128茅蓬,僧眾數千。“山當曲處皆藏寺,路欲窮時又逢僧”,史稱“震旦第一佛國”山上每逢佛事,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時有天象顯祥,信眾求拜,靈驗屢現。綿延千餘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鍾靈毓秀之淨土,積澱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被世人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


據戒忍大師回憶,1997年的農曆九月二十九日,準備進行南海觀音銅像開光。但是沒有想到,開光之前,鋪天蓋地的烏雲再度席捲天空,一場傾盆大雨似乎已不可避免。戒忍大師當即通知準備雨衣4000件,以備法會使用。4000件雨衣買好了,天空依舊烏雲密佈,絲毫沒有放晴的意思。本來預定8點鐘準時進行的開光,也因故延遲了15分鐘。8點15分,開光法會正式開始。戒忍大師宣佈:“南海觀音聖像開光法會正式開始!”話音剛落,彷彿有一雙無形的巨手在這一瞬間撥開了烏雲,一束陽光透過雲層直射下來!見此奇異天象,在場的人們紛紛跪倒,虔誠地頂禮膜拜。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

主要景點

普陀山三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

普陀山三寶:多寶塔、楊枝觀音碑、九龍藻井。

普陀山三石:磐陀石、心字石、二龜聽法石。

普陀山三洞:朝陽洞、潮音洞、梵音洞。

普陀山十二景:蓮洋午渡、短姑聖蹟、梅灣春曉、磐陀夕照、蓮池夜月、法華靈洞、

古洞潮聲、朝陽湧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霽、茶山夙霧、天門清梵。

閒暇時去普陀山朝聖,在清淨聖地洗去塵世的浮華,讓內心得到片刻的清靜寂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