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吃狗肉喪命的故事(源於民間)

清朝康熙年間,在松郡有一人,名叫郭止一,他常常假冒姓何,出門遊玩。康熙十四年某日,他借住於朋友家,看到友人養了一隻大黃狗,一時興起想吃狗肉,於是便問友人說:"我難得來你家作客,我看你這狗很肥,是否可把它殺了來款待我呢?"

貪吃狗肉喪命的故事(源於民間)

友人聽了心想:"家裡難得有朋友作客,也沒有甚麼好招待人家的,就照他的意思吧!"於是便將黃狗殺了,做成菜給郭止一享用。隔天,郭止一身體不適,突然昏倒;同時他的魂魄竟從身體離開,飄到城隍廟那裡去了。這時郭止一看見黃狗氣憤地站在一旁,雙眼怒視著他。

城隍爺說:"何某某,你為何教唆狗的主人殺它呢?"郭止一急忙辯解說:“我是姓郭,不是姓何!城隍爺您別誣賴人,當心我到天庭告你!"城隍爺聽了,還真以為是鬼卒抓錯了人,便將他放回陽間。郭止一醒來後,到處向人誇耀說他是如何地去嚇唬城隍爺。

雖然郭止一逃過一劫,但是被郭止一冒充的那位姓何的人可無辜了,他被捉到城隍爺那裡審判。所幸城隍爺明察秋毫,讓他返回人間。

倒黴的何某醒過來後,說:"我被郭某誣陷殺犬之罪,後經城隍爺查明,才放我暫還陽間,等郭某被押至陰間再一同審理。但是我日子不多,壽命將盡了!"於是他交代了一些後事就又死了。

就在何某死的晚上,郭家的鄰居看見鬼卒把郭止一押到城隍廟。鄰居懷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就跑到他家去看看。然而,遠遠地就聽到郭止一家人哭泣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