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喜劇之王》被拍出20年後,《新喜劇之王》的評價,沒能過及格線。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翻一翻網友的評論,多的是不滿意。

周星馳老了。

這麼多年,《家有喜事》、《大話西遊》、《國產凌凌漆》等等“星式”影片的循環播放,周星馳那張或俊朗清秀、或搞怪癲狂的臉,人人都看慣了。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久而久之,似乎都覺得周星馳本來就是年輕的模樣。

但幾年前,他出來做宣傳,不少人才發現,他早就白髮如雪、面容憔悴。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西遊降魔篇》宣傳專訪 / 《看見》

其實啊,周星馳早就老了。

隔《喜劇之王》裡那個每天對著鏡子喊著“努力!奮鬥!”的尹天仇,已經過去二十年。

如今,他已經五十七歲。

1

1962年,廣州師範大學畢業的凌寶兒在香港誕下一子,取名周星馳。

到周星馳7歲時,母親凌寶兒跟丈夫離婚。

此後她一人撫養一兒兩女,住在貧民區。

香港寸土寸金,貧民區更是擁擠、人口密度極大。

其中標誌性的九龍城寨,到1993年拆除之時,僅僅2.6萬平方的地方,就住下了五萬多居民。

平均下來,一個人只有半平。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功夫中的貧民區 / 《功夫》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人密集到這樣多的地方,便自成大海。

狹小逼仄、蟲鼠出沒。

市井高人,也隱居其中。

周星馳的童年就在這樣混雜貧瘠、充斥各種都市傳說的地方度過。

日後他所有的幻想和人物,所有故事和元素,盡在其中。

南方蟑螂繁多,非常煩人,周星馳就跟著隔壁的高人一起打蟑螂。

蟑螂不好打,行動敏捷又生命力極強,周星馳用鞋拍還不容易拍到。

鄰居大叔直接拿手拍,一打一個準。

小周星馳看在眼裡,崇拜在心頭,他覺得這人好犀利啊。

算起來,這是周星馳生命裡的第二個英雄,也是周星馳第一次對英雄二字有了概念。

這個英雄一點都不崇高,說起來還有點好笑,就是一個徒手打蟑螂的鄰居。

他可能整天穿得邋里邋遢的,一雙人字拖加一個睡衣,一掌下去就死掉一個小強。

你把這個畫面放進他的電影裡,會發現毫不違和。

比如《功夫》裡藏在市井之中的絕世高手——

無時無刻不在醉酒狀態的包租公是太極拳高手;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包租公太極拳借力打力 / 《功夫》

娘炮裁縫會洪家鐵線拳;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苦力大哥有十二路譚腿……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各個人物後面的影子,其實都是這位打蟑螂高手。

而周星馳生命裡的第一個英雄,是他的母親凌寶兒。

凌寶兒來香港是沒辦法,她揹著“黑五類”的身份逃到香港。

廣州師範大學畢業的她,本該有一個好的前程。

但歷史的車輪攆了過來,她只得欠身讓一讓。

這一讓,就讓到了香港貧民窟。

顯而易見,她倉促成就的婚姻並不幸福,不僅物質條件極差,夫妻倆還天天吵架。

離婚之後,周星馳的父親只負責給房租,其他事情一概不過問。

某種程度上說,《長江七號》是周星馳對於父愛的自我幻想。

他生命裡一直缺失父親這個角色的關懷。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這種情況下,獨自揹負一家生活重擔的凌寶兒,就不免變得強勢起來。

起碼在周星馳眼裡,她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女人。

他電影裡的女人,也都有凌寶兒的影子:

比較霸道,比較強勢,比較蠻不講理,風風火火、直來直去。

像《功夫》裡整天穿著睡衣脾氣暴躁的包租婆,《大話西遊》裡的青霞、鐵扇公主、春三十娘,《西遊降魔篇》裡的段小姐。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包租婆/ 《功夫》

她們都不會在原地等待。

就像天邊沉下的紅霞、草原燃燒的大火,是勢不可擋,要硬撞南牆。

凌寶兒這一把火,燒亮了周星馳整個人生。

回過頭我們再來看一下週星馳小時候的生活狀況:父母感情不和,住在貧民區裡,身邊三教九流,家裡貧困潦倒,認識的第一個英雄是徒手打蟑螂的大叔。

如果以現在人的眼光看,他多半要因為生活的重擔、環境的壓迫而變得平庸。

但周星馳不是。

小時候看父母吵架,周星馳一邊害怕絕望,一邊又從這種害怕和絕望中找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我父母都是很有藝術細胞的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很有娛樂性,就連打架都很有看頭,可能因為媽咪不是那種柔弱的婦女,所以他們的吵架甚至打架,往往都有出人意料的戰果。”

這種苦中作樂的眼光,不論是在創作還是表演上,都高度統一地貫穿了他的一生。

2

周星馳小時候對功夫就有無限幻想,主要是因為看了李小龍的電影。

他對李小龍的崇拜,和那個時代所有人一樣,非常狂熱。

現在小孩兒追星用手機,周星馳用綠豆。

他自己在家練功夫,先練鐵砂掌,就拿一鍋綠豆,手不斷往裡面插,直到磨出老繭。

不過周星馳只練一隻右手,因為“怕有什麼意外,還有一隻手可以保住”。

練鐵砂掌多了之後,他覺得自己已經在同齡人中找不到敵手,就去跟校長說,能不能在學校裡開班收徒,教授功夫,為學校做一點貢獻。

當然,校長沒有答應。

中學的時候,周星馳對拍電影和當演員更憧憬了。

那時,周星馳姐姐和梁朝偉的朋友是朋友,一來二去周星馳就認識了梁朝偉。

兩個人都是單親家庭的大孩子,一下就成了好哥們。

有次,周星馳說要拍片子,硬拉上不太情願的梁朝偉,在香港的一座山上演起來。

周星馳演正派,梁朝偉演反派,最後周星馳把梁朝偉打敗了。

梁朝偉很不爽,但為了周星馳開心,他忍了。

這卷帶子至今還在周星馳家裡保留著。

香港TVB有個演員班,只要報名考試,考過了就能去當演員。

梁朝偉本是推銷員,因為整天被周星馳拉著講電影、演戲,就跟著一起去考試了。

考試那天,梁朝偉看著周星馳演。

周星馳把一個很悲傷的戲演的很好笑。

出來兩人一同回家,在坐地鐵的時候,周星馳很興奮地對梁朝偉說,你不行,我肯定被錄取了。

梁朝偉點頭稱是。

出結果的那天,周星馳給梁朝偉打電話:“收到信了嗎?”

梁朝偉:“收到了啊。“

周星馳臉色都青了,“不可能啊,我還沒收到!”

那天晚上,周星馳樓上樓下地跑了一整晚,郵件都沒有來。

也許命運就是這樣,你越是拼命地想要什麼,它就越是不給你。

一番波折之後,他進入了夜訓班,梁朝偉在正式的日訓班。

畢業後沒多久,梁朝偉飾演《鹿鼎記》的韋小寶一炮而紅。

周星馳去主持一檔兒童節目,名叫《430穿梭機》。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這一主持,就是四年。

《430穿梭機》是一檔很神奇的節目。

當時各個都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主持人,後來都成為了香港娛樂圈的風雲人物。

同期和周星馳一起主持的,就有藍潔瑛和曾華倩。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藍潔瑛/《大話西遊》

可週星馳還是想當演員。

他抓住一切可以演戲的機會去演戲,哪怕只是跑個龍套。

當然,除了跑龍套,也確實沒什麼其他角色。

《喜劇之王》裡,周星馳飾演的尹天仇扮演一具死屍,也要表現從生到死的人物內心活動。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結果被罵,連盒飯都沒得吃。

這其實來自於真實經歷。

拍1983年版的《射鵰英雄傳》時,周星馳扮演一個被梅超風一掌拍死的宋兵。

他跟導演商量,能不能先用手擋一下,第二下再死。

後來重放這個鏡頭,周星馳笑著說,你放大看,他其實是有表演和情緒在裡面的。

在《喜劇之王》這部他的半自傳性質的電影裡,男主尹天仇在被罵被嘲笑之後,總會調整表情,面帶微笑地說一句話,“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大家就笑得更大聲了。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那時的周星馳,可以沒盒飯吃,可以跑龍套,可以被嘲笑,但一定要演戲。

電影裡,他跑完龍套去吳孟達那裡拿飯,三次都被刁難,盒飯摔在地上給狗吃都不給他。

他說,我就想知道為什麼?

吳孟達說,因為你不配。

你不配。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這世界上誰沒個夢想,誰不想做鎂光燈下最閃耀的那一個?

到處說戲、西裝革履,像個有模有樣的演員,可曾想過,在片場連死屍都沒人要你演?

你懷抱夢想,情懷像電影明星的照片一樣貼滿你的牆,又可曾想過要守著街坊福利院,庸庸碌碌過完這一生?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

尹天仇落寞地看著牆上的照片/ 《喜劇之王》

吳孟達飾演的角色,是周星馳龍套時期面對的所有壓力、不甘和屈辱的化身。

夢想這個東西說起來輕巧,做起來重如千斤。

在他這裡,這重如千斤的夢想,其實也無非就是,走到你的面前,拿起我該拿的便當。

“做人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也許對於周星馳來說,他不怕要走過荊棘遍佈的叢林,穿越渺無人跡的沙漠,經歷種種不為人知的苦痛。

卻只怕不能離夢想更近一步。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3

跟所有在職場底層打拼的普通人一樣,周星馳即使從事的是演員這個行當,依然無人過問。

當時他跑龍套,有一家報紙上登了一個豆腐塊大小的文章批評他。

周星馳回憶起來說,當時覺得挺高興的。

有人願意批評你,說明有人注意到了你。

夢想不僅僅是一個詞而已,它是一條路,是一條抬頭不見星星,低手不見五指的夜路。

在這條路上走,能有什麼竅門?

無非就是那句“努力!奮鬥!”而已。

周星馳和所有普通人們一樣,他唯獨不一樣的就是,他“普通”得足夠久,他“瘋”得足夠久。

在跑了幾年龍套之後,周星馳終於迎來了春天。

首先是他終於不用跑龍套,能演主角了。

1988年,他有了機會演電影,是《霹靂先鋒》裡的一個配角,浪蕩江湖的小弟阿boy。

導演李修賢賞識他,讓他有空間發揮自己的演技。

這一發揮,就拿下了金馬獎的最佳男配。

從此,周星馳開始了大熒幕之旅。

1990年,《賭聖》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周星馳同時拿到金馬獎最佳男主提名。

之後1991年的《賭俠》、《整蠱專家》、《逃學威龍》票房爆炸,《逃學威龍》更是打破《賭俠》的票房紀錄,成為香港史上最賣座的電影——周星馳徹底火了。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逃學威龍》中扮演周星星《逃學威龍》

火到什麼程度?

那一年,“雙週一成”的叫法正式傳開來,他和周潤發、成龍並列三大巨星。

這還沒完。

僅僅一年之後,1992年,周星馳有七部電影上映,全部擠進香港當年的票房排行榜前十,且前五名全部是他的作品。

這在今天來講,簡直不可想象。

一個人能一年拍七部電影也就罷了,每一部都票房爆紅,且前五名都是你的片子,別人怎麼活?

這一年,也被稱為周星馳年。

周星馳站在了頂峰之上,他是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是當之無愧的巨星。

但他不滿足於此。

我自以為,周星馳是一個自我體系非常完整的人。

但這種自我體系不來源於專業學習,而是來自多年的摸爬滾打。

因為《演員的自我修養》他看過,看到五十頁就放棄了。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

他的路,不是正統的戲劇專業走出來的,是紅塵裡拿命打滾滾出來的。

所以作為演員,他不滿足於對自我角色的掌控,而會將這樣的體系延伸至整個電影——當導演幾乎是必然的。

他太認真了,認真到“針掉在地上都要管”。

他腦袋裡的想法又太多了。

在他當演員的後期,因為創作理念上的分歧,已經無法和導演很好地合作了。

所以很多人說周星馳,太難合作了,人品太差了。

王晶曾說絕不會再與周星馳合作了,但“他的演技在我這裡排第一,那個演技我真是拍爛手掌。”

又講,“他是一個主宰一切的人。”

藝術創作上的事,認真就必然會傷人,二者選其一,周星馳選擇前者。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他成就了周氏喜劇。

被《時代週刊》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也和卓別林一樣不快樂。

周星馳是在TVB拍電視劇認識羅慧娟的。

當時他還是個跑龍套的,他一無所有,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面前。

兩人關係非常親密,如果當時結婚了,也就沒有之後這麼多嘆息。

1992年,周星馳爆紅的一年,是他一步登天的一年,也是他失去羅慧娟的一年。

很多人以為周星馳說,“假如可以重來一次,我就不要那麼忙了”說的是朱茵。

我覺得不是,說的是羅慧娟。

周星馳終究只是一個普通人,他沒有那麼大本事。

他跟所有描述普通人的電影故事裡寫的一樣——愛情和事業,你最終只能選一個。

羅慧娟曾問周星馳,“為什麼我對你痴心一片,你當我神經病?”

在《西遊降魔篇》裡,舒淇飾演的段小姐說,“我就是想找個如意郎君,和他一起成個家,生一堆小寶貝,那個人就是你。”

文章說:“你神經病啊!”

《美人魚》裡,林允對鄧超說,“神經病啊?!”

鄧超回,“神經病。”

還是《西遊降魔篇》裡,孫悟空問唐僧,“你看我把你的女人打得一根毛都不剩了,你的佛能為你做什麼呢?你現在痛不欲生,你的佛又能為你做什麼呢?”

2010年,羅慧娟患上癌症。

次年,《西遊降魔篇》開機。

2012年,羅慧娟離開人世。

2013年,《西遊》上映,周星馳接受柴靜採訪,柴靜問,“什麼時候結婚?”

“你看我,還有機會嗎?”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柴靜採訪周星馳/《看見》

他老了,白髮蒼蒼、如雪滿頭。

曾有一份愛情擺在他面前,他沒有珍惜,等到失去時才後悔莫及。

他猜中這故事的開頭,可也沒猜到結局。

當年他風華正茂,卻一語成讖。

如今功成名就,孑然一身。

5

周星馳最活躍的九十年代,如今過去二十年。

當年才18歲的張柏芝,結了婚又離了婚,如今已經生了第三胎。

時間長到足夠改變一個人。

《新喜劇之王》的預告片裡,還是和前作相似的劇情。

兩個摸爬滾打的小角色,要接受命運的洗禮,同行的嘲笑……

光鮮亮麗的背後,數不盡的暗瘡。

經歷最痛苦的事,與卑微、痛苦和懦弱對視,在灰塵中舔舐傷口,澆築果實,開出黑暗之花。

你才能被稱為喜劇之王。

為什麼喜劇的內核都是悲劇?

因為小丑才讓人發笑。

很多人講,周星馳又開始翻拍二十年前的東西了,是不是江郎才盡了?

其實六年前,就有人問過,為什麼又開始拍西遊了,是不是江郎才盡了?

周星馳笑了笑說,二十年前就有人這麼說了。

在堅持這麼多年之後,周星馳把自己生活裡的一切全丟了,包括那些不該丟的。

他早已一無所有,他唯獨剩下來的,只有孑然一身。

也許正是因為他一無所有,才能給我們所有人以安慰。

6

最近諸如《一個北大畢業生決定去送外賣》、《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都在刷屏,人們被虛無的中產階級焦慮給擠壓地變形了。

生活在哪裡,意義在何處,所有人都在緊張地尋找出口。

我突然懷念起被周星馳電影治癒的那些年。

普通人的快樂很簡單,按吳孟達的話說,就是“能吃個安樂飯就滿足了。”

《功夫》裡周星星有著天下無敵的如來神掌,最快樂的事,不是他一掌打服了火雲邪神,而是開了個糖果店,和黃聖依扮演的啞女重歸於好。

《喜劇之王》到結局,尹天仇也沒成為一個很大牌的演員。

柳飄飄陪他在社區裡演《雷雨》,七大姑八大爺街坊鄰居都來看。

一個小舞臺,就圓了他的夢。

不論是《食神》還是《大內密探》,不論是《功夫》還是《西遊降魔》,主角都是可以從一個普通人,一夜之間成為一個絕世高手的。

上一秒他可能是廢柴,但他最終也可能醍醐灌頂、無敵於天下。

這縱然是劇情需要,但更多時候你能看到,主角作為普通人時的堅持。

無敵於天下,再去面對敵人,是不需要勇氣的。

《功夫》裡破繭成蝶、瀟灑出現的周星星,即使面對火雲邪神也非常從容。

但他當小混混時,他手無縛雞之力時,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打垮火雲邪神,才配得上勇氣二字。

踏上最平凡的路,最黯淡無光的路,天那麼黑,路那麼長,於是才需要那麼大的勇氣。

走在路上的人,才是黑夜裡最亮的光輝。

“會受傷、會害怕的人,拼盡全力去做一件事,才稱得上英雄。”


周星馳:被稱為“亞洲的卓別林”,卻身患孤獨絕症


許多人會在電影裡看到自己的影子:

主角不是什麼聖人,《喜劇之王》尹天仇教黑社會演戲,《九品芝麻官》裡包龍星是個大貪官,《功夫》裡周星星一開始千方百計地當個壞人,就連《美人魚》裡,鄧超開始的角色也是個有錢沒品的典型暴發戶形象——但,這些角色,又會在大是大非前堅守自己的底線。

是浪子回頭,山河改色。

說到底,他拍的東西很簡單,無非是普通人的生活裡那些閃光之處,那些疲憊生活裡的英雄夢想,那些苦中作樂,那些堅持到底。

不撞南牆不回頭,即算撞了南牆,頭破血流,也沒有放棄。

如此普通周星馳,才成為如此傳奇周星馳。

被扔掉的盒飯,被嫌棄的夢想,為生活所折彎的腰,但一定未曾停歇的腳步。

這麼多年了,他講述的東西其實沒有變過——少年對於世界的幻想,普通人的生活閃光。

世界逼迫人們長大,但他會令你返老還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