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旎
蘇母是個強勢的人,跟吳非這樣一個聰明的女人未必能生活到一起去;蘇母雖然喜歡兒子,但是在這兩個兒子中間,她更喜歡蘇明成。
吳非不但懂事,還很聰明
吳非的懂事體現在方方面面,你可以說她懂事,也可以說情商高。為了保住蘇明哲的職務,請上司燒烤記得拿麻將,熟悉上司的喜好;面對蘇家的一堆破事時,能根據情況作出最優選擇,最優可能不是蘇明哲最喜歡的,但絕對是權衡後損失最小的。
她在處理蘇家這一堆破事的時候,能發現蘇家是一灘渾水,蘇大強貪得無厭,蘇明成就是一個不負責的混蛋,她才跟蘇家人相處幾天?就能摸清楚裡面的關係,你說她是不是挺聰明。
吳非的聰明沒有攻擊性,可是假如有人要傷害她的小家、傷害她的利益,她不能忍,而且會反擊。
張美蘭不是一個省油的燈
張美蘭是當家做主慣了,突然要她去伺候別人,她能不能做是一回事,關鍵是她不想。
張美蘭也是個聰明的女人,有心機有算計。她跟吳非見過面,或許吳非那個時候比較年輕,但是張美蘭早就成精了,她應該也知道吳非是什麼樣的人。
張美蘭第一不能接受被吳非指使幹活,第二不想受氣,第三不想跟吳非正面交鋒,所以她並不想去跟吳非相處。
兩個兒子、兒媳婦對比,張美蘭更偏心老二一家
可是朱麗不一樣,朱麗沒什麼心眼,是個實在、善良的人,而且這麼多年,她一直沒有蘇家的事情,所以她也意識不到張美蘭是個什麼樣的人。因此張美蘭也願意跟朱麗相處,朱麗和蘇明成吵架了,還是會護著朱麗。
從兒媳婦的角度分析是這樣的,從兩個兒子角度出發,蘇明成一直守在身邊,雖然兩個兒子都愛,但是肯定會更加偏愛在身邊的這一個,說句很現實的話,張美蘭以後還得指望蘇明成養老啊!所以給老二錢,給老二買房都是心甘情願的。
入行娛樂
蘇母為什麼願意給二兒子買房,不願意去美國幫大兒子帶孩子?其實這與傳統養老觀念有關係,從農村走出來的人大概會懂得。
傳統來說如果有幾個兒子,父母可以放孩子遠走高飛,但肯定會留一個在家頂門立戶。
我公公弟兄五個,只有老三沒讀書,目的就是為了把他留在家中。可是老三腦袋靈活,雖然不識字,但是膽大,在那動亂的年代經常一離家就是大半年。
奶奶看老三指望不上,就用裝病的手段發電報把在航空學校讀書的老二騙回家,然後娶妻生子。可憐的老二差點成為農民,因為有文化成為了一名民辦教師,但和他的同學已經是天壤之別。
當年我哥考上大學離開家門,我弟弟讀書的願望也小了不少,最後連高考也沒參加。至今母親還唸叨:**懂事,他看你們都走了,他說家裡得留一個。
為什麼蘇母縱容二兒子?應該與一直希望把他留在身邊有關。既然把養老的指望全部寄託在二兒子身上,蘇母肯定會想著盡力對他好,待自己老了兒子兒媳會更用心照顧自己。
至於老大,只是自己的面子需求,蘇母的情感依賴和親情陪伴,還是主要寄託在二兒子身上。她在二兒子這裡能夠享受到天倫之樂,這應該是蘇母願意為二兒子買房的原因。
當然,如果是現實生活,大兒子生的是孫子而非孫女,也許選擇會有所不同:現在觀念進步了,在以前婆婆見到兒媳生下的是女孩,轉身離開的婆婆太多了,甚至有的是在家等結果——生孫子就去照顧,孫女就找個藉口不過問的也不少。
媽咪老師
必須承認現在不僅有“媽寶男”,還有很多“愛缺失的母親需要依賴兒子”才能活下去,蘇母就是其中一個,我身邊也有個這樣的鄰居。
鄰居是一位老師,中年丈夫去世了,有一個六歲的兒子,隨著她兒子越來越大,鄰居們都發現了,這位老母親將自己的兒子視為了“愛人”。
記得第一次兒子領女朋友上門,鄰居不同意,竟然跑到丈夫的墳地哭泣,說什麼兒子大了,不要她了,好在兒子的女朋友知難而退了。
後來,在相親無數次之後,兒子終於結婚了,婚前說好的,她住現在的房子,兒子兒媳婦住婚房,但是等小兩度蜜月,她以看家的名義住了進去,後來裝病,耍賴,總之就是“離不開兒子。”
再來看看蘇母,丈夫一生沒有給其溫情,雖然大兒子長臉,但是大兒子木訥,也給不了其溫情,顯然二兒子會哄人,跟能照顧她的感受,對她“寵愛有加”,蘇母終於找到了精神寄託,她怎麼捨得離開“二兒子呢?”
我想,在孩子身上找尋感情的母親並不少見,你們認同嗎?
秘語相傳
看到這個電視劇,我對父母的想法,也跟著改變了,我原來一直認為父母做什麼都是對的,我從來不深想,看過這個電視劇,才明白父母也是自私的,對待兒女的問題上,更會是如此,我的媽媽最讓我無法忍受的就是總是拿金錢來衡量孝順的成都,給的錢多,就是孝順,還總愛跟周圍的鄰居攀比,春節回家,給我媽媽2000,我媽說我姐給了1000,就要我1000就可以了,初二,給我們說,鄰居家的女兒給了3000,你們太不孝順了,明年也得給3000,兩年前,我姐姐老說父母年紀大了,需要買個電梯房,我說那正好,咱們一塊買一個,正好負擔也小,我姐不想給買,我就辦了件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我交了首付,貸了款,今年交房,每個月還貸4000,貸款30年,壓力不小,可是,他們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沒有掙錢能力了,還這樣攀比嗎?還要求給她各種錢嗎?他們有沒有想到我的壓力,看了這個劇之後,我覺定,等交房之後,把房子賣了,不想壓力這麼大了,因為我的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的不容易
北去燕子
那個年代大環境和周圍的影響,離婚不易,所以很多女人就將就下來,但對自己丈夫已經絕望,把一腔情感全投注在某個孩子身上。幸好現在離婚也很容易了,拿我公公婆婆來說吧,婆婆一隻覺得公公對她不好,那會人的觀念是不能接受離婚的大環境也不接受,所以就湊活過,等兒女成年後,兒女一般心痛母親在生活中不易和付出,我婆婆腰桿就硬了,對公公每天都罵罵咧咧,公公癌症也不願意伺候,照的護工伺候。過世那天婆婆都不願意回來,做完喪事婆婆就發話死也不和公公埋在一起,自己在廟裡買了個位置。感覺比仇人還惱火,這種不如早離早好!
世界不止你看到的那樣
蘇母是不願意幫吳菲坐月子,而不是帶孩子,這是要糾正的,坐月子跟帶孩子是兩回事。這兩件事,其實也沒什麼可比性,蘇母對於兩個兒子,都是願意砸鍋賣鐵的,但從根本上來看,其實蘇母最疼愛的還是明成,所以她願意為明成做所有事,但就未必願意為明哲做所有事了。那麼,蘇母對待兩兒子以及買房結婚生子這些事為什麼區別會那麼大呢?
明哲只會讀書,明成承擔了貼心小棉襖的作用明哲是家中的長子,肩負著家族的榮耀,他基本上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形象。試問一個只會讀書,不會照顧體貼父母的孩子,能讓蘇母疼愛多少呢?更別說他還早早的就出國讀書,不再回家了。明成不同,明成自小嘴巴就甜,懂得時不時的跟蘇母撒嬌,總是一副貼心小棉襖的樣子,一直以來都佔據著蘇母心裡最重的分量。蘇母本身就重男輕女,幾乎不把女兒放在眼裡,明哲出國不久,明玉也離開家了,只有明成始終陪在她身邊,漸漸的,不僅明成對她有依賴心理,她對明成也是產生了依賴心理的。
為兒子買房娶妻生子是傳統父母的典型作風明成作為蘇家三兄妹種最沒有出息的一位卻從小佔盡了最好的資源和疼愛。他不用像明哲那樣子肩負長子的責任,也不用像明玉那樣子死命讀書想要遠走逃離蘇家。但也正因為蘇母的過度溺愛,導致他從小一事無成,讀書不行,大學學位蘇母給她找關係買,工作不行,蘇母花錢也給他找,沒錢花,沒錢旅遊,蘇母笑著贊助。也就是說,他從小就被培養成一個沒有解決事情能力的男人,工作後賺多少花多少,奢望他靠自己娶妻生子根本不可能。這一點,其實蘇母應該是看的很清楚的,為了讓明成成功的把心愛的女人朱麗娶到手,為了面子上好看,她賣房子也要給他們湊婚房。正因為疼愛,正因為付出的多,正因為依賴心理,所以為明成做什麼事,她都是願意的。明明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她對朱麗卻能做到比親生女兒都好的多,也是很難得的。
明哲遠走國外,娶妻生子都沒跟家裡有交集本來,明哲就沒有因為為蘇家爭取榮耀而得到蘇母最多的疼愛,他出國後,更是慢慢的獨立,脫離蘇母的管轄掌控,跟吳菲從認識到結婚生子,蘇母幾乎都沒有操心過,沒有付出過,吳菲更是跟她沒有任何的相處,相當於陌生人了,試問,她怎麼可能願意跑到國外去幫一個不親近的媳婦坐月子呢?小咪不是男孩,不是長孫子
更別說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吳菲生的是女兒,不是兒子,不是她的長孫子,這麼重男輕女的她,就連自己的親生女兒都不願意看顧,怎麼可能去看顧一個陌生媳婦生的孫女呢?中國的傳統裡,長孫子一向是得到最多的關注和疼愛的,可小咪並不是啊,這就讓她喜歡不起來了,又怎麼願意遠走美國,到一個陌生的,語言不通的國度去伺候人呢。她對明成付出最多,疼愛最多,依賴最多,也對朱麗愛屋及烏,相處的多,自然願意為他們做任何事,但對吳菲就不一定了。
兮言小姐
蘇母一向寵起二兒子無下限,伺候生女兒的大兒媳則免談 。
看劇會發現,蘇媽媽對大兒媳和二兒媳是差別對待的,而且區別不是一般的大。
這是有原因的,蘇媽媽是一個對丈夫失望的女人,又被她的老孃從小洗腦,一定得照顧好弟弟,是個為弟弟謀劃利益的好姐姐。
三女兒是當年為綁住老公而懷上的,看了就心塞。
大兒子從小很少交流,培養他只為蘇家爭面子。
二兒子能說會道,才是最愛最疼。
女兒蘇明玉的就不說了吧,她這一輩子,與蘇母有母女的緣分,卻沒有母女的情分。
都說血濃於水,但是蘇媽媽的所作所為,深深傷害過蘇明玉,不管之後再怎麼彌補,愛的缺失,永遠都填補不上了,這是一種極大的遺憾。
也是令觀眾看得最為心酸及不捨的。 對兒子兒媳來說,媽重男輕女,兩個男孩都一樣看待才對,但其實不是的。
環顧整個中國社會,很多家庭,那些有多個子女的父母,偏心,實在是難免的。
只不過,比較有智慧的父母會在財產分配,以及一些原則問題上,選擇傾向於一碗水端平,這樣也有利於以後兄弟姐妹之間的和睦相處。
汪國真說:愛情愛其強,親情愛其弱。
大兒子看起來,比較成功,也是蘇家全家人的臉面,因為他上了清華,這已經是國內最高學府,居然還考去了美國,而且還獲得了學費全免。
所以,他在美國紮根之後,哪怕沒怎麼回報父母,反正劇中沒有說過他,在美國之後有什麼贍養父母的舉措,但是蘇爸蘇媽已經很滿意了。
只是這種滿意,因為隔著大洋,又因太久沒見了,難免生疏。
在大兒媳吳非的眼中,婆婆是一個,淡漠的符號,她是丈夫的母親,但是她根本沒有機會多瞭解多相處。
吳非懷的是女孩,蘇母在家時,什麼家務活都只指使蘇父幹,她自己之前操著這個家,又要幫襯她的孃家弟弟,自然是很累,退休下來,每天的愛好是打麻將,跟朋友們聊天聚會,要她放下身段,不遠萬里去美國伺候生女兒的大兒媳,蘇母心裡自然十萬個不願意。
可蘇母也會做人,沒有直截了當的拒絕,就編了個故事,她本身是護士長,諮詢醫生之後,知道如果一個人耳水不平衡,是不適合坐飛機的。
所以就讓蘇父背了這個鍋,說蘇父耳水不平衡,沒辦法一起去美國,而她作為中國老太太,要在家照顧好老公。
就這樣,大兒媳吳非是家中獨女,她的媽媽只能辦了早退,損失了很多的。
金錢上的損失比不過她對女兒和外孫女的愛,於是吳媽媽不遠萬里,跑去美國照顧女兒坐月子,幫她帶小咪。
在二兒媳朱麗的記憶中,蘇母與她的相處則充滿著溫情。
她曾對老公蘇明成回憶說,媽媽從來不讓她操心,她總能好好管著蘇父,有她把他管在身邊,蘇父不敢作妖。做的飯菜又特別好吃!
二兒子蘇明成從小懂得甜言蜜語,彌補了蘇母的感情缺失,因為蘇母與蘇父之間是沒有什麼感情的,比起夫妻情分,他們更像是一對合作夥伴。
蘇母在努力經營好蘇家這個小家之時,其實還帶著私心,一直接濟她的弟弟。
蘇明玉剛滿18歲,就被蘇母親用刻薄的言語和積攢十多年的不公平的對待逼出了家門。
只有二哥蘇明成,在蘇母心中佔據著無人可替代的地位,蘇父沒主見,整天唯唯諾諾,凡事做不得主。
二兒子明成從小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因為,他內心深處是知道的,他能把母親哄開心,不管他的什麼意見,提出的什麼主意,他的母親都會應允。
所以,蘇明成和朱麗樂得逍遙自在。他們買房、裝修,想換車了,蘇母包辦,讓他沒心理負擔地車子想換就換。
輕輕鬆鬆的讓他倆過上體面的,小資生活。
當然,這樣子對待孩子的方式,厚此薄彼,只會讓孩子們難以團結一心,增加彼此怨懟的幾率。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梁良公子影評
大家都知道,當年吳菲坐月子的時候,蘇母謊稱蘇大強不能坐飛機,以此為由不給吳菲坐月子。吳菲雖然表面上沒說什麼,但是心裡想法一大堆。吳菲心裡有很多不滿,一是按照傳統來說結婚後,一般都是由男方的母親來幫忙坐月子,然而蘇母卻不能來。二是吳菲媽媽本來就要退休了,為了過來幫吳菲坐月子,經濟上損失了不少錢。那麼蘇母為什麼願意給蘇明成買房,卻不願意去給吳菲坐月子呢?小編給大家分析下。
蘇母不願意給吳菲坐月子這件事情,是從蘇大強口裡說出來的。大家都知道蘇大強,別的本事沒有,挑事情、告黑狀、推卸責任的本領開始一流,蘇母不願意給吳菲坐月子,可能只是蘇大強說的一句假話而已。那麼如果蘇大強說的話是真的,蘇母不願給吳菲坐月子有以下幾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蘇母不太喜歡吳菲,從吳菲的行為處事可以看出,吳菲是一個比較顧小家的人。她只把蘇明哲當做親人,對於蘇家的一些事情,吳菲是能推就推,而且蘇母死的時候,吳菲竟然也沒從美國回來。說白了吳菲沒有把蘇家這個大家庭當做一個家,蘇母那麼精明的一個人怎麼會看不出吳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蘇母不太喜歡吳菲這個二媳婦,於是就不願意大老遠去美國給吳菲坐月子。
第二種可能從蘇明玉回憶中,可以看出蘇明成很會哄蘇母開心。而且自從蘇明哲去美國後,蘇明玉過了不久也搬出去住了,常年陪著蘇母的只有蘇明成,蘇母只能對蘇明成一個人好了。而且在傳統觀念中,父母都是由兒子來養老送終,雖然蘇明哲是大兒子,理應由蘇明哲來負責蘇大強和蘇母的養老問題,然而蘇明哲自從去美國後,就打算在美國定居了。蘇大強和蘇母指望不上兒子,所以只能把養老的問題交給蘇明成,於是蘇母不僅給蘇明成買房,還經常補貼蘇明成的日常開銷。
那麼你們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歡迎評論。
快明影視
一向對兒女雙標的蘇母,在劇中只出現在回憶裡,卻成了所有人的束縛或陰影。她對兒子和女兒無法一碗水端平,骨子裡都透著重男輕女的氣息。兒子再差也是寶,女兒再好終是草。可對於兩個兒子長大成人後的態度也有區別,給二兒子買房結婚毫不手軟,給大兒子帶孩子就三推四推。有人認為蘇母不願意去美國帶孩子是她重男輕女的終極表現,如果生的是孫子肯定會帶的。細細分析劇情恐怕未必,與其說是重男輕女導致了蘇母對兩個成年兒子的態度不同,倒不如說是蘇母性格中深藏的自私和婚姻不幸導致的結果。
蘇母對兩個兒子都很疼愛,但程度還是有區別的。老大在蘇母心中是揚眉吐氣的存在,蘇母可以在外人面前誇耀這個為家爭臉的大兒子,靠著他圓了天大的面子。為了維持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蘇母不惜賣了一間房子送大兒子出國。可說到底,稍顯木訥的大兒子在蘇母心中的分量還是不如二兒子的。甜言蜜語是二兒子的強項,蘇母面對缺少情緒,一生憋屈的蘇父一輩子都沒得到女人想要的愛情,轉而想在兩個兒子身上尋找安慰。大兒子明哲再優秀,也不會像二兒子一樣哄母親開心,給蘇母的無望生活帶來慰藉。想要維持住僅有溫情的蘇母,自然對二兒子一呼百應。
大兒子留學後長居美國,多年沒回家的他和母親的關係已經淡了。生了孫女這種事,母親本就重男輕女的不待見,加上她自私成性,不願為兒子遠渡重洋做免費保姆也不足為奇。美國人生地不熟的,蘇母去帶孩子就連個能聊天解悶的人都沒有,更不用說連摸十個小時麻將這種忘卻生死的快樂了。好不容易熬到退休的蘇母,私心算計著能多享受一秒快樂是一秒,為了個出身平凡的媳婦搭上自己的生活樂趣,自私的蘇母可是辦不到。
再說兒子有了孩子,受苦受累的是兒媳婦,兒子沒有什麼問題,也就無法牽動蘇母放下一切飛美國的決心。吳非嫁給明哲,蘇母認為是高攀了,哪裡會給這個沒有貢獻香火的大兒媳好臉色看。在家強勢多年,連炒菜做飯之類的活也是蘇父做的更多,過慣領導日子的蘇母,可是受不了為沒有血緣的吳非端茶倒水,伺候月子的疲憊和憋屈。於是絞盡腦汁編了個蘇父有病的理由,矇混過關。
相反,在身邊的二兒子給了蘇母更多的快樂。蘇母為了彌補自己在婚姻中的心靈缺失,不惜付出所有在二兒子身上,只為換來婚姻生活中缺失的甜言蜜語。大兒子遠走美國,小女兒離家不回,在丈夫身上缺少的寄託感只好轉移到了二兒子身上。蘇明成也說母親在世的時候喜歡纏著她,不讓他走。越是對二兒子抓的緊,蘇母就越被好聽的話迷失心智,最後走上了“只要兒子樂我就樂,砸錢換笑也未嘗不可”的瘋狂道路。這才任由二兒子啃老,乖乖送上了一套婚房。兒子結婚後,精神的缺失依然存在於蘇母身上,她還是要找理由不停尋找早已缺失的存在感,於是就開始了接濟兒子換笑臉的活動。最終導致了自己常年省吃儉用,急病歸西。
可以說造成蘇母對兩個兒子雙標,除了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更多的是自私性格和蘇大強對於婚姻的不負責。明玉說的很對,若不是蘇大強的軟弱無能,蘇母也不會變的跋扈不堪,或許也不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安排在兩個兒子身上尋求被缺失的家庭溫暖。也就沒有了後續對兩個兒子的所謂雙標。
萌萌小笑笑
看了這麼多天的《都挺好》,瞭解了蘇明玉的“家庭地位”,她可憐但更頑強……突然覺得蘇明玉像一個人——蘇母。
蘇明玉是個要強的人,在事業上,在家庭方面都是如此,她的性格和韌勁完完全全遺傳了蘇母,因為蘇母就是個要強的人。
所以,像蘇母這種很強勢的性格,不可能去美國給蘇明哲帶孩子。因為到了那邊,蘇母就要看吳非的臉色,硬氣了一輩子的蘇母怎麼可能做到?
當然,這裡有一種假設。如果是蘇明成有了孩子,蘇母一定會幫著帶,因為明成是“媽寶”,他的孩子自然是蘇母的“媽寶寶”,愛屋及烏嘛。
實話實說,蘇母的確是對老二最好,賣房子給他買婚房,還讓他放開了花父母的積蓄。蘇母對老大也不錯,賣房子給他交學費和生活費。
但蘇母為老二賣房子,卻不去美國幫老大帶孩子並不存在必然聯繫。我覺得或許是蘇母不待見吳非,兩人之間缺乏“磁場”,所以編個理由不去給她帶孩子,這是通過吳非的性格和為人處事來推斷的。
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不知大家是怎樣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