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經濟趕超廣東的可能性有多大?

沙漏遺愛


廣東和江蘇都是我國的經濟大省,經濟總量分別位居全國第一和第二名,因此國人對這兩個省份的關注度自然比其它省份要高,況且兩省的經濟規模又比較接近,因此關於它們GDP數據就更加引人熱議了,尤其是每年年初兩省公佈GDP數據的時候,這個討論就更熱鬧了。那麼2018年兩省的GDP又如何?我們來看一下。

2018年江蘇和廣東GDP都邁上9萬億臺階,其中江蘇GDP為92595.4億元,廣東GDP為97277.77億元,兩省目前的GDP差距為4682億元左右,這個差距只相當於江蘇GDP的5%左右,並不算很大,要說江蘇GDP沒有可能超過廣東,那肯定說不過去,至於可能性有多大,這種猜測的東西,又有誰能夠準確預測得出來呢?



其實自1989年以來,廣東GDP一直都位居全國第一,至今已經三十年了。廣東就像是江蘇不可逾越的大山,差距雖然不大,但是就是翻不過去。兩省的GDP差距最接近的是2015年,當時江蘇GDP達到廣東的96.3%,似乎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超過。但是這三年來,兩省的GDP差距又重新拉開了,而且這個趨勢似乎還會延續下去。



最近幾年,江蘇經濟增速確實下滑的比較快,經濟增長速度已經落後於廣東。廣東這些年了經濟轉型做得比較好,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無疑又是錦上添花,照此下去,未來兩省的GDP差距似乎依然會繼續擴大,江蘇GDP想要超過廣東,可能性在逐漸的降低……

在小編看來,廣東和江蘇都是我國的經濟大省、強省,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的雙子星,無論以後誰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對中國經濟都是好事。


錦繡中源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據媒體報道,在已公佈的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中,廣東省和江蘇省分別佔據了全國經濟總量排名第一、第二位的位置,均首次突破2萬億元大關。雖然廣東以21705.29億元的總量穩坐全國經濟第一省,但是江蘇一季度的經濟增速卻值得注意,比廣東略快0.1個百分點。由此,兩省的GDP差值從去年的615.45億元縮小至611.99億元。增速如此微妙的變化,使得江蘇經濟趕超廣東的呼聲愈高。那麼,這個可能性有多大呢?


我們先來看看江蘇的優勢在哪裡。

江蘇最大的優勢就是發展高度均衡,全省的13個地市都位居全國百強。同時,江蘇的人均GDP遠超廣東。據統計,2017年廣東GDP89879億,江蘇85900億,但按人均的話,江蘇以人均10.7萬元,超過了人均8.1萬元的廣東很多。

而廣東目前還有8個市經濟規模在2000億以下,其中還有3個一千億以下的,並且增速較慢。


再來分析一下,廣東的優勢有哪裡。

1、人口。

2018年全國各省市人口密度排行榜榜單顯示,廣東省排名第10,每平方公里人口為3193;而江蘇省的排名則在23位,每平方公里人口為2057。據統計,目前廣東的人口資源比江蘇多2000多萬,現在越來越多的強市爭奪人才也正是為了充實人口基數,增大高素質人群比例,所以這對廣東來說,也是一種利好。

2、稅收。

從2017年的GDP上看,江蘇和廣東相差不多。但是兩者在稅收方面卻差了很多,不足廣東的六成。稅收的差距主要有3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廣東擁有7家央企總部,在全國各地分支機構上繳的國稅都計入廣東頭上,而江蘇沒有一家央企總部,比如僅南方電網一年就要貢獻6、7百億的稅收;二是廣州有全國唯一的海關分署,代收整個華南西南地區海關關稅,而江蘇沒有;三是廣東有證券交易印花稅,而江蘇沒有。事實上,這三方面也是廣東優勢的體現。


3、粵港澳一體化。

粵港澳更加一體化的推動,可能也會對珠三角的發展、特別是廣東的發展再次提速。粵港澳大灣區從概念提出到定調,大灣區已不僅僅是一個話題,更是一個漸成事實的宏偉藍圖。有些人還認為大灣區是一個概念或者是政府層面的東西。但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已來,正在有條不紊推進,並且正在影響整個大灣區及輻射周邊區域,受惠人口近億。隨著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廣深港高鐵、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等這些重特大工程的建設,灣區將加速融合發展,廣東會有新的騰飛。

簡單的來說,江蘇的發展多靠自身,而廣東的發展則是多方的連動、拉動,其優勢不言而喻。江蘇想超越廣東,還真得時日。下載嗨住APP,全城房源一網打盡,讓你租房選擇多一點。


嗨住租房


我覺的,江蘇經濟要趕超廣東,無論是從過去的5年來看,還是從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其可能性不是越來越大,而是越來越小。為什麼這樣說呢?理由和原因不復雜,就3條:

第一、從近5年江蘇與廣東經濟總量的差距來看,不是越來越小,而是越來越大。請看下圖: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在5年前的2013年,江蘇省與廣東省的經濟總量為2645億元。而到了2018年,兩省之間的經濟總量擴大到4683億元,接近拉大了1倍。這就可以看到,江蘇省與廣東省的經濟總量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拉大。

第二、從近5年兩省的經濟增速來看,廣東省都要比江蘇省更高。僅就2018年來看,廣東省的GDP增速為6.80%,而江蘇省的GDP增速為6.70%。也就是說,廣東省是在經濟總量絕對數大於江蘇省的情況下,增長速度還要比江蘇高出0.1個百分點。因此,江蘇省的經濟增速跑不過廣東省,談何容易說趕超的事呢?

第三、從最近中央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可以看出,廣東省的經濟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發展的速度將會越來越快,發展的效率將會越來越好。這些都是江蘇省目前來看還難於看到的優勢條件和時機。所以說,江蘇省要趕超廣東省的經濟總量的確還難於看到預期。


潤友


江蘇超過廣東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雖然兩者之間從經濟總量來看在逐步擴大,但江蘇的人均GDP卻遠超廣東。2017年,廣東GDP89879億,江蘇85900億,人均廣東8.1萬元,江蘇10.7萬元。

兩者目前在GDP總量上的差距不到4000億,看似一個龐大的數字,但是如果未來3年廣東平均經濟增速比現在低1個百分點,而江蘇平均增速比現在多1個百分點,那麼3年之後廣東是108569億,江蘇是109113億。增速如此微妙的變化,就可以使名次發生改變。

在90年代以前,江蘇經濟排名是領先於廣東的,但是隨著廣東經濟開放程度的提升,隨著香港和澳門的迴歸,廣東的經濟迎來了騰飛。在2008年以前,山東經濟總量也是大於江蘇的,但是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帶動了江浙一帶大量的互聯網衍生產業,江蘇的排名一躍反超山東成為全國第二大經濟體。所以,時代在進步,市場需求在變化,強者之間只要沒有難以逾越的鴻溝,誰趕超誰都是有可能的。

江蘇目前的優勢是全省13地市全部位居全國百強,均衡發展度更高,而廣東目前還有8個市經濟規模在2000億以下,其中還有3個一千億以下的,並且增速較慢,另一邊曾經發展滯後的蘇北地區,這些年快速崛起,增速遠超廣東的發展滯後區,這種全方位發展的趨勢在未來逆襲只靠珠三角拉動數據的廣東並非不切實際。

廣東目前的優勢是人口更多,現在越來越多的強市爭奪人才也正是為了充實人口基數,增大高素質人群比例,所以廣東的人口資源比江蘇多2000多萬,這在未來或許也是一種利好。其次粵港澳更加一體化的推動,可能也會對珠三角的發展再次提速。


城市發展報告


作為一名金融從業人員,我認為廣東經濟比江蘇發展更有韌性,更有潛力。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的GDP為97300萬億元,而江蘇的經濟GDP為92595萬億元,兩者相差四千多億元。因此,我認為可以從3個方面進行考慮分析。

第一,經濟增長速度。從最近幾年的經濟增長速度來看,廣東省經濟增速更快。在2018年廣東省的GDP增速為6.80%,但江蘇省的GDP增速僅為6.70%。不僅廣東省經濟總量比江蘇省高,其增長速度比江蘇高0.1個百分點。因此,江蘇經濟很難追趕上廣東省。

第二,發展機遇。最近中央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把廣東省的經濟建設推向新的階段,經濟發展將會有更大的變化,發展效率和質量將會上一個臺階。這些機遇,就江蘇省目前很難有。因此,在未來幾年,江蘇省要趕超廣東省的經濟還是比較困難的。

第三,產業佈局。廣東省擁有全國兩個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作為一線城市吸引著大量人才,深圳作為創新之都,主要發展高科技產業,高端製造業以及服務業,這對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江蘇產業分佈廣泛,不過有很多產業仍需要轉型升級,需要一定的發展時間。在產業佈局上,廣東省佈局時間更早,因此,在轉型升級上,廣東省有著一定優勢。

總之,廣東省和江蘇省作為全國實力最強的兩個省,發展都十分強勁,但就目前來看,廣東省發展潛力比江蘇多一些。
歡迎各位小夥伴留言評論,我們一起交流,喜歡的點個贊哈!


財e有道


萬里長江從富饒的江蘇大地流過,奔向大海。江蘇因為長江入海和緊靠上海的區位優勢,因為發達的科技和經濟,一直引領著中國經濟前列。江蘇的GDP總量一直位居全國省級行政區第二,人均總量在省區中(排除直轄市)名列第一。 廣東因為珠三角,因為珠江邊的廣州、珠江入海口的深圳、珠江,因為背靠香港、澳門,因為站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最高沿,近30年,GDP總量一直名列全國省區第一。但廣東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地區差異大,人均弱於江 蘇。但要說總量江蘇能否超過廣東?鄙人認為將來10之內基本沒有可能。理由如下。





江蘇依靠固投和房地產堆砌GDP,揹負過剩產能,以及轉型不及時終究耽誤了自己。蘇粵差距拉近的這年頭,是江蘇固投猛增的年頭,也是江蘇房地產猛漲的年頭;而廣東卻是固投下降的年頭。江蘇的城市建設最近10年極其兇猛,各城市都大搞開發,無可厚非,但是,似乎有點過了,說似乎,是我不願意下極端判斷,單南京的房價都坐飛機了,居然比廣州還高。無錫?太湖新城現在還是孤魂野鬼遊蕩的樂園,蘇州呢?自己看吧,下屬的哪個縣級市房價沒有超過2萬,這都趕上中西部的省會城市了,這種房價合理嗎?房地產終究最後要回歸理性的,高房價支撐的江蘇GDP也無力追趕廣東的!吐槽一下,江蘇房地產炒作絕對是全國數一數二,各種手段讓你瞠目結舌。


反觀,廣東固投在降速,房地產主要是深圳瘋狂,GDP主力是企業生產,過去10年到現在,甚至未來5年,儘管很痛,珠三角的工廠也不少瀕臨倒閉,但是,廣東人對企業的鐘愛是值得全國人民學習的,中國好多耳熟能詳的品牌都是來自廣東,這一點江蘇是望塵莫及的。而且,我說了房地產終究是要回歸理性的,一旦泡沫爆破,後果不堪設想,企業呢?企業母雞,是生蛋的母雞,是未來的根基所在,蘇南的民營企業也是很有前途的,不過現在也面臨著珠三角的痛苦,不過,珠三角早已佔得先機。廣東的先知先覺轉型已經初步見到成效,也將會進一步拉開蘇粵距離。



當然,江蘇的蘇北跟廣東的西部的開發程度也將影響兩省的GDP總量,但是我認為未來幾年,江蘇GDP總量超過廣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情定江蘇


地理結構:無承載思想、文明的名山大川,沖積平原、灘塗岸線,非外向型沿海。

歷史景象:出後門河邊,洗米、洗菜、洗衣、刷馬桶同一個臺階。

人群特點:有立場無是非,爭名奪利,好抬槓、喜狡辯、不講理、硬拗且自嗨情節嚴重,喜逞強,遇強、強是娘;

性行來源:青樓、花魁、爭寵、內鬥文化脈絡以及“莫須有”的無原則重“販”社會生活環境;

出產成果:著名四大捅刀客(秦檜、范文程、吳三桂、柳傳志)之鄉,思想、學術類僅《徐霞客遊記》加風流騷客文人,學者呂思勉等極力為罪惡平反之反人類是非之徒。

沒規律可循、無規矩可守,間歇發作米變油、一切盡在“莫須有”!

“下江粉脂地、金陵流亡城”。



wfeng9884075916


因為第四季度GDP還沒有出來,我們先來對比2018年前三季度兩省的GDP總量以及增量趨勢情況:

2018年前三季度GDP

廣東:70635億元

江蘇:67039億元

從兩省的經濟總量來分析,江蘇跟廣東的差距只有3300億左右,千萬不要小看了這3300億,這裡面有著很深奧的經濟學原理:

馬太效應:強者恆強

廣東省的GDP增量驅動

廣東省擁有廣州和深圳兩座一線城市,而深圳2018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量就達到2122億元。廣州2018年前三季度GDP的增量為1222億元。而整個廣東省2018年前三季度GDP增量為5819億元,廣深兩市的GDP增量佔全省的57.46%。這在經濟學裡裡面稱為規模優勢。這種優勢的好處在於經濟的穩定型更強。

江蘇省的GDP增量驅動

江蘇省2018年前三季度GDP名義增量為4435億,其中蘇州+南京+無錫三座城市的GDP總增量為2300億,幾乎跟深圳一個城市的GDP增量相當。

綜上所述:

觀察君的看法是,江蘇省的優勢是縣域經濟發達,全國百強縣,江蘇最多,所以江蘇在近20年時間,GDP總量與廣東的差距並不大。廣東省的優勢在於珠三角地區,最近,升級成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優勢是,擁有全國最發達的城鎮體系,產業已經升級,每個城市的相互協同、錯位、定位、以及功能都有差異,這樣,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增速,2019年還要提速。

所以,觀察君通過區域經濟的優勢對比,江蘇省15年之內,GDP總量超越廣東的可能性太低。規模優勢壓倒了結構優勢。相反,未來15年,廣東省的GDP與江蘇省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蔣昊說經濟


江蘇經濟趕超廣東的可能性不大,這是我個人的看法,至少短時期內是無法超越的。因為廣東的企業轉型升級已經大部分成功了!當然,江蘇能超過廣東也是好事嘛,大家都是中國人。但是老有人來提這樣的問題,誰第一又怎麼拉?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有些人就是事多,一提到兩省的經濟就誰也不服誰。比不了總量就比人均,比不了人均就比文化教育,其實文化教育好就代表你能賺大錢嗎?我看未必,現實當中很多沒讀幾年書的人卻當了老闆,比那些博士教授賺得錢還多。還有人拿歷史來比,說什麼江蘇歷史上都是經濟大省,千年第一,將來還會是第一,這不是說笑話嗎?歷史已成過去,未來需要努力才行!反正是在網上吵個不停,展開地域黑,罵人,甚至人身攻擊。這樣是很不禮貌的,也體現出個人的素質和修養的不夠。

江蘇的整體經濟是發展的不錯,南京、蘇州、常州都發展的很快很有實力,只是蘇北經濟稍微差點。而廣東的整體經濟發展很不均衡,粵東西北經濟和珠三角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相差太遠了。這是廣東的弱點,很多網友就是拿這個來說事的!

說廣東面積大人口多,拿總量比不過,要比人均才行,比人均那也是官方的提法,個人去提比人均有用嗎?如果我和馬雲兩個人一平均,我也有幾十個億,可現實中我有嗎?所以也不要去提什麼人均,官方提一下還可以。更不要去找什麼東西來做藉口,要承認差距才會有發展。

所以要超過廣東江蘇需要加油,需要努力,希望能早日實現你們的目標。


韶州兵馬制置使


江蘇雖然在GDP總量上一直落下風,但是最重要的指標上人均GDP早就趕超廣東而且差距越老越大。這個就好比中國的GDP總量是世界第二,按照人民幣的購買力折算已經超過美國達到第一,但是中國還是處於發展中國家,因為我們的人均GDP低。

1、GDP總量

過去的20年裡,廣東的GDP總量一直領先,江蘇從未超過,而且2018年兩者的差異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2、人均GDP

下圖是廣東和江蘇過去20年曆年人均GDP的對比,從2005年開始,江蘇的人均GDP已經超越廣東,兩者差距越來越大,2018年江蘇人均GDP11.43萬,而廣東8.845萬,兩者差距2.585萬。人均GDP才是衡量一個國家/城市是否發達的標準,故小編覺得江蘇比廣東更發達,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