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這座莊園,諧名響過真名!其中柏拉圖式情史更委婉動人!


楞伽山半泮煙輕

行春橋下春波媚

這是乾隆讚美蘇州石湖的詩句。石湖作為太湖的支流集匯,居上方山東麓,離蘇州古城西南十八里。而其聞名的原因,一來是因其水秀山青,自成美景,二來便是在這石湖畔的人造景緻和數不清的故事。


蘇州這座莊園,諧名響過真名!其中柏拉圖式情史更委婉動人!


而在這其中,就有這樣一處莊園,它不僅僅是一處私密的小園林,還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丨錯把“餘莊”變“漁莊”

石湖東北角有一處名叫“漁莊”的宅院。漁莊,濱湖而建,莊前的庭院,遙對上方山楞伽寺塔和磨盤山范成大祠堂。即使萬人如海,“漁莊”也顯得寂寞。

蘇州這座莊園,諧名響過真名!其中柏拉圖式情史更委婉動人!


遊人大多不知“漁莊”,會錯認是旅遊區烹飪活魚湖鮮的餐飲點,沿河堤走過植著幾株蔽日大樹,樹下有個小亭的院落,也想不到走進隱蔽的側門,去看看“漁莊”。

蘇州這座莊園,諧名響過真名!其中柏拉圖式情史更委婉動人!

漁莊/蘇迷圖書館


其實“漁莊”實則是餘莊,是餘覺的故居,餘覺自己叫它覺庵。那麼,餘覺又是何許人呢?

餘覺是浙江紹興人,是清末舉人,他長期寓居蘇州。他專注於詩詞書畫,擅長工藝和美術。如果說提到餘覺,你可能並不熟悉,但提到他的夫人,你想必會知道是誰。他的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針神沈壽。

蘇州這座莊園,諧名響過真名!其中柏拉圖式情史更委婉動人!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既是名人故居,且餘覺本身又算是行家,這漁莊的景緻自然也就值得一看了。當然,可能餘覺自己也沒想到,後人把他的餘莊,寫成了諧音的漁莊。

蘇州這座莊園,諧名響過真名!其中柏拉圖式情史更委婉動人!

漁莊/蘇迷圖書館


丨一座有故事的莊園

漁莊這塊地,還是餘覺的畫家朋友桃花塢富翁吳子深送給他的,甚至還資助了他一筆錢,不然以他的財力,也造不起這座房子。而漁莊從建造之初就有著不少故事。

一、紛爭,餘莊差點泡湯

1933年8月,餘覺請了蘇州徐源順水木作的徐義祥,請他做包工頭來承攬在當年屬於新廓鎮漁家村的這處地方,建造房屋一座。雙方合同簽好,房子造了一半,到11月底,卻發生了意外糾紛。

蘇州這座莊園,諧名響過真名!其中柏拉圖式情史更委婉動人!

漁莊/蘇迷圖書館


原來,餘覺在合同簽訂後,房屋建造過程中,要添造其他項目,卻不談添造的價錢,徐義祥就和餘覺發生了大矛盾,徐義祥甚至以停工來威脅,迫使餘覺就範,餘覺不甘心,於是雙方在報紙上大打筆墨官司,連續登載啟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各說各話,前後幾達半月之久。

蘇州這座莊園,諧名響過真名!其中柏拉圖式情史更委婉動人!

漁莊/蘇迷圖書館


其實,這個工程一開始就看得出餘覺手頭不寬裕,他自辦材料,徐義祥不過包工,已經使得水木作少了一筆收入,建造中途,餘覺偏偏還要撿些便宜,要他們做點額外的工程,終於因為不滿,雙方鬧了起來,當然,結果就是雙方讓一些步,餘覺補償一些,徐義祥則多做幾工,餘莊就這樣造了起來。

蘇州這座莊園,諧名響過真名!其中柏拉圖式情史更委婉動人!

漁莊/蘇迷圖書館


二、御賜“福壽” 漁莊名氣大盛

說到漁莊,就不得不提裡面的福壽堂。福壽堂的“福壽”二字來自慈禧太后,但這兩個御賜的字倒不是因為餘覺,而是因為餘覺的妻子沈壽。

餘覺的妻子沈壽,是中國近代刺繡的開創者,也是蘇繡的奠基人。原名雲芝,字雪君,晚號天香閣主人,出生於吳縣木瀆,至今木瀆鎮上有沈壽故居。

蘇州這座莊園,諧名響過真名!其中柏拉圖式情史更委婉動人!


沈壽二十九歲起創造仿真針法。清光緒三十年,慈禧七十壽辰,餘覺、沈壽以繡品《八仙上壽圖》進獻,得到慈禧的讚賞,並賜“福”、“壽”兩字。餘覺得‘‘福’’,因此又名餘福。妻子沈雲芝改名沈壽。

蘇州這座莊園,諧名響過真名!其中柏拉圖式情史更委婉動人!


可惜,沈壽在1921年就去世了,空留下餘覺孤獨一人。而建造了漁莊中,特意建造的福壽堂,不僅僅是因為慈禧太后御賜的兩個字,更是餘覺不忘沈壽的愛情象徵,自然也就使得漁莊的名氣大盛。

蘇州這座莊園,諧名響過真名!其中柏拉圖式情史更委婉動人!


三、柏拉圖式的愛情故事

大抵真愛都是難以忘記的。漁莊雖然是餘覺的私家別墅,儘管在建造這座漁莊時,沈壽都已經過世10年之久,但餘覺始終對之念念不忘。

正如他在《餘覺沈壽夫婦痛史》中自述的那樣:

“餘無妻雖智弗顯,妻無餘雖美弗彰。”“乃至半日廢書,半日研繡,餘則以筆代針,吾妻以針代筆,十年如一日,繡益精,名益噪。”

入院月門,要走近前去,才知是開還是關著。院中,廊前,牆頭銘著兩塊石刻的字。一個“無言”,一個“有情”。不知是否是餘覺對妻子思念的寫照和獨白。

蘇州這座莊園,諧名響過真名!其中柏拉圖式情史更委婉動人!

門牌/名城蘇州


“有情”字牌下是通向內院的門。砌成人字的磚路縫隙、鋪地花街上,有青青草色。日頭西斜,院裡投下屋簷和樑柱長長短短的影,是這座漁莊在石湖中寂寞的寫照,也是餘覺形單影隻,唯有寄情山水來釋懷自己對妻子沈壽思念的縮影。

蘇州這座莊園,諧名響過真名!其中柏拉圖式情史更委婉動人!


回望如今的漁莊,雖無特別驚奇之處,在熙熙攘攘的石湖畔仍舊冷清,但其中的故事卻令人動容,大家在遊玩時,可別再認為它是打漁人的住所了,不妨在那“無言”、“有情”的字牌下,感受餘覺的內心獨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