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島神器”厲害在哪?幾天變出一座島,給多少錢都不賣

不久前,亞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正式完成通關手續,開啟了首航之旅,意味著我國的又一“大國重器”正式投產,中國自主研發重型自航絞吸船的實力再一次讓世界讚歎。這款有著“造島神器”之稱的天鯤號到底厲害在哪?

重型自航絞吸船的另一個名字叫“挖泥船”,每當建造大型港口、清理航道或者吹填造島時,都會出現挖泥船的身影,除了可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外,具備填海造陸功能的挖泥船還對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領土完整有著重要意義。

中國“造島神器”厲害在哪?幾天變出一座島,給多少錢都不賣

雖說挖泥船的重要性人盡皆知,但卻並非每個國家都有能力建造。世界範圍內,僅有荷蘭、比利時等少數國家掌握著其中的核心技術。從設計到製造,挖泥船的技術都屬於國家機密,國外牢牢控制著它的出口,我國也只能購買到最小型或者最普通的型號,對於大型挖泥船隻能隔海相望。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在建造天津深水港口時從荷蘭引進過一艘自航耙吸船“津航浚102”輪,當時花費的價格折算成黃金相當於4噸!但是,技術掌握在別人手裡,而我們又必須要用,就算價格昂貴也只能忍氣吞聲。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工程需要動用大型挖泥船,面對技術封鎖,中國只有自力更生一條路可走。

中國“造島神器”厲害在哪?幾天變出一座島,給多少錢都不賣

從“天獅號”到“天鯨號”再到“天鯤號”,我國挖泥船的發展之路歷經坎坷,經過幾代國人的努力,我們終於揚眉吐氣。2010年,由中德合作生產的“天鯨號”挖泥船下水,為“天鯤號”打下了基礎。後來,“天鯤號”問世,這艘由完全中國設計建造的挖泥船一經誕生就成了舉世矚目的“大明星”,一舉讓中國在該領域衝刺到了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地位。

“天鯤號”總長140米,配置有不同的絞刀,不論對於淤泥、黏土、礫石還是沙土,挖掘起來都毫不費力。它能夠在水下35米,以每小時6000立方米的速度,將開挖物輸送到千米之外,成島速度快、規模大、效率高,每天可吹填十萬立方米以上海沙,相當於在一個足球場上蓋起六層樓的高度,幾天就能變出一座島,吹填能力可見一斑。此外,“天鯤號”可以輕而易舉地挖掘海底的高硬度岩石,這絕對是世界最先進的技術。

中國“造島神器”厲害在哪?幾天變出一座島,給多少錢都不賣

目前,中國已經擁有天鯤號、天鯨號、奮威號、遠龍號、天麟號等多艘大型挖泥船,創下了在一年半的時間填島12平方公里的紀錄,經過三年多的建設,渚碧礁、永暑礁、美濟礁形成已經形成南沙大三角,這些島嶼不僅可以停靠大型軍艦,還可以起降各類戰鬥機和運輸機,為維護中國領海安全和領土完整,建成了一艘艘永不沉沒的“航母”,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重大!

如今風水輪流轉,習慣了利用技術封鎖牟取暴利的西方國家,也嚐到了被封鎖的滋味。2017年5月26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禁止出口大型挖泥船,也就是說,給多少錢我們都不賣!隨著中國技術的進步,在未來,中國限制出口的技術裝備還將更多!

文編:奔跑的羊糞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