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脫離後,滯留那裡的國人生活如何?首任駐蒙大使為何落淚不止

外蒙並不等於蒙古國,它不僅包括瞭如今蒙古國的全境,還包括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這是一塊總面積為1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大約相當於4.5個日本國的大小。

在清朝時期,統治者為了便於管理蒙古地區,將此地分為內屬蒙古和外藩蒙古,後來就慢慢就有了內蒙古和外蒙古的分別。

外蒙脫離後,滯留那裡的國人生活如何?首任駐蒙大使為何落淚不止

外蒙古由於遠離北京,它們的離心力很強,外蒙於1921年宣佈脫離了中華民國,並在3年後獨立建國。

我們都知道,量變才能引起質變,他們在宣佈脫離之前其實這種脫離的情緒一直在積累,最後才形成了實質性的變化。早在辛亥革命之時,當時外蒙的宗教首領哲布尊丹巴就已經宣佈過獨立了,這個獨立當然是在沙俄的支持下進行的。當時是辛亥革命,中原地區的政權並無心他顧。

外蒙脫離後,滯留那裡的國人生活如何?首任駐蒙大使為何落淚不止

到了1917年,沙俄也無暇他顧了,因為他們國內也發生了一個著名的十月革命。徐樹錚將軍率兵北上,重新奪取了我們對那裡的主權。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裡並沒有辦法守住。一來二去,就有了1921年的正式宣佈脫離,有了1924年蒙古共和國的建國。

外蒙脫離後,滯留那裡的國人生活如何?首任駐蒙大使為何落淚不止

但是我們依舊擁有對那裡的主權,這個主權在1946年的《雅爾塔會議》後也失去了,雖然蔣後來以蘇聯背信棄義為由,拒絕承認之前簽訂的條約。

由於外蒙是曾經是廣袤的中國的一部分,這裡的土地上不僅有蒙古人,俄羅斯人,還有移居到那裡的漢人,如今一個以外蒙人為主體的民族國家已經建立了,滯留在那裡國人會是什麼地位和處境我們不難想象。他們都是去那裡經商,做工匠,謀生活的人,數量大約在15萬到8萬左右。

外蒙脫離後,滯留那裡的國人生活如何?首任駐蒙大使為何落淚不止

他們未嘗不日夜思念,想返回自己的國家,但是當時外蒙、蘇聯、“白匪軍”、北洋政府,四大勢力相互對峙,想出去或者想進來談何容易?只有少數人穿過了兇險的沙漠和戈壁,返回了祖國,其餘人則被留在那裡,被當成“下等公民”對待,過著奴隸般的生活。

外蒙脫離後,滯留那裡的國人生活如何?首任駐蒙大使為何落淚不止

他們望眼欲穿地等了30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和外蒙建立了外交關係,我方才派出了吉雅泰先生作為駐蒙古人民共和國首任特命全權大使,他隨後就去對慰問了這些同胞,之間他們渾身泥垢,身上穿著破爛的長袍,有的人還留著清朝的辮子,他們並不知道吉雅泰大使是北洋的大使還是蔣政府的大使,他們只知道祖國沒有忘記他們,他們對著吉雅泰就跪……吉雅泰大使落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