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的兒子被俘,德國想進行人質交換,但是斯大林沒有同意,這是為什麼?

用戶68852507


亂世出英雄,二戰時期湧現了那無數英勇善戰的梟雄,斯大林應該也算是一個吧。

斯大林統治蘇聯29年,打敗了希特勒,有著豐功偉績的一面,不過也被很多人罵為暴君。但是有一件事情很震撼,那就是他的兒子雅科夫曾經在蘇德戰場上被德軍俘虜,德軍想用這個中尉軍官換取被蘇軍俘獲的德軍元帥保盧斯,卻遭到了斯大林的拒絕。斯大林這樣說:我不會用一個敵元帥去交換一個士兵。

其實他不僅是對自己的兒子這樣,赫魯曉夫的兒子列昂尼德在戰場被被德軍俘虜後投敵,也被斯大林下令搶了回來,然後送上軍事法庭槍斃了。據說,赫魯曉夫也是因此事恨上了斯大林,導致了之後的清算行動。

一,蘇德戰場上,雅科夫被俘虜。

斯大林有三個孩子,二子一女,結局都不是很好。雅科夫是斯大林第一任妻子葉卡捷琳娜生的,斯大林和他多年沒有見面,因此很多人都說斯大林不喜歡這個孩子。其實那時候的斯大林還在流放和監獄過日子,他是根本就顧不上,穩定後的斯大林把孩子接回了家。

1942年6月22日,野心勃勃的德國帶著同盟國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突然襲擊蘇聯,蘇德戰爭全面爆發,猝不及防的蘇軍在戰爭初期很不順利。

雅科夫響應號召,在6月23日就走上了戰場,是第14坦克師的中尉軍官。不過很不幸的是,在7月16日他就被德軍俘虜,關進了集中營。

和他一起被俘虜的,還有幾十萬蘇軍,不過在希特勒的心中,這些人都沒有雅科夫重要。

二,德軍想交換戰俘,被斯大林拒絕。

德軍用雅科夫大肆做文章,先是宣傳雅科夫已經投降,其他人都沒必要再賣命了。當然,這些都是虛假的,雖然雅科夫最後死因不明,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能顯示他有投降的行為。

斯大林卻氣得把兒媳流放到了西伯利亞。

1943年1月10日,德國元帥盧保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戰敗也成了俘虜,成了德國曆史上第一個被俘虜的德軍元帥,希特勒之前還叫囂:德國曆史上,還從來沒有元帥被生俘的。

雖然被打臉了,希特勒還是想盡辦法救他,其中就通過國際紅十字會與蘇聯商議,想用手中的雅科夫與保盧斯進行交換。

德軍信心滿滿,不過卻被斯大林拒絕了。

三,雅科夫在集中營死亡,死因成謎。

斯大林一直強調的就是:蘇聯沒有俘虜,只有烈士或者叛徒。雅科夫成俘虜後被宣傳投敵,他都氣得把自己兒媳流放到西伯利亞,這個時要交換,他更不會同意了。

但是不能說他不愛這個大兒子,據說他發動過兩次營救行動,但是都失敗了。

交換戰俘吧,要知道當時不僅僅是他的兒子被抓,被抓的還有幾十萬蘇軍了,要是他的兒子回來了,他怎麼給全國人民一個交代?

當斯大林說不願意用元帥去交換自己兒子的時候,我相信他的內心也是悲痛的。很多人因為雅科夫的早年身世而推斷出,斯大林不喜歡他才故意不管,是不對的。

1943年4月15日,雅科夫在集中營死亡,死因成謎,我個人認為不願意投降的他是自殺的。

我是木魚,小女子一枚,卻痴迷於近現代史的風起雲湧,每日更新,喜歡就關注我吧,感謝有你。


湘西小木魚


被德國人俘獲的是“斯大林之子”雅科夫。而德國想交換的人質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被蘇軍俘獲的“德軍元帥”保盧斯。

雅科夫在1941年7月被德軍俘獲,他的職位是中尉軍官。當時,蘇德戰爭爆發不到一個月,德國的閃電戰讓東線蘇軍吃盡苦頭,幾百萬蘇軍被德軍擊潰。雅科夫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俘獲的。

德國人俘獲雅科夫以後,對這件事大做文章。德軍通過剪輯雅科夫的錄音,把雅科夫打扮成“叛變者”,在前線陣地大肆廣播。斯大林很氣憤,還把雅科夫的妻子當成“祖國叛徒”的家屬流放西伯利亞。不過,後來斯大林知道雅科夫被冤枉以後,又將兒媳婦接了回來。

雅科夫最後於1943年4月15日死在集中營,死因不明。有說是電死的,有說是被德軍打死的。

而在雅科夫死前,蘇軍剛剛取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蘇軍在殲滅80多萬德軍的同時,還俘獲了德軍元帥保盧斯等德軍高級將領。也是因為時間節點剛好合適,所以,才有了德國人用斯大林兒子換元帥的“故事”。

保盧斯被俘虜前,負責在斯大林戰役中指揮德軍“第6集團軍”。在戰役末期,第6集團軍33萬人被蘇軍圍困,突圍已經不可能,被滅只是時間問題。保盧斯向希特勒報告,請求允許他們投降。希特勒不想讓保盧斯投降,於是在1943年1月30日,授予保盧斯德國陸軍元帥節杖。

(保盧斯)

希特勒告訴保盧斯:“在德國曆史上,還從來沒有元帥被生俘的。”希特勒是在鼓勵保盧斯“以身殉國”!為此,希特勒在廣播授予保盧斯元帥軍銜的同時,還派出空軍把保盧斯的“元帥肩章”空投給到斯大林格勒。

可惜,保盧斯在戰敗後沒有開槍自殺,在第二天(1943年1月31日),就當了俘虜。希特勒知道保盧斯被俘以後,氣得邊跺腳邊說:“保盧斯怎麼能向布爾什維克投降?他本來可以開槍自殺嘛!如果怕開槍,也可以讓人活埋啊……”

生氣歸生氣,想法把保盧斯弄回國才是正事。

德軍元帥被俘,對於德軍來說是莫大的恥辱。於是,納粹德國間諜機關多次派出傘兵營救保盧斯。可惜,都失敗了。蘇軍也加強了對保盧斯的安保,增派一個營兵力。

在武力營救的同時,德國還通過瑞典紅十字會向斯大林提出交換人質的建議:用斯大林兒子雅科夫交換保盧斯。當時,戰爭已經讓蘇聯人付出了慘重代價,作為蘇聯元首,怎麼會為了自己兒子,與敵人交換人質呢?這個人質還是德國元帥!斯大林堅決地回絕了德國:

“我不會用一個敵元帥去交換一個士兵。”

在無法讓保盧斯回國的前提下,德國對外放出傳言“保盧斯已經死了”。在斯大林戰役戰敗後,德國進行了全國哀悼日,併為保盧斯舉行了葬禮。在葬禮上,希特勒親手將鑲有鑽石的“元帥杖”,放入保盧斯的空棺中。

在保盧斯被俘一年後,保盧斯收到了妻子寫來的信。信的內容我不知道,但是,保盧斯在收到這封信以後,對希特勒態度開始轉變。1944年8月8日,保盧斯甚至通過電臺號召德國人民離開希特勒,一起停止已經遭到失敗的戰爭。

當然,有人覺得換人質這件事,是蘇聯人編出來的故事。目的是歌頌斯大林的“大公無私”!

理由是,在斯大林戰役之後,德國就向外宣佈保盧斯戰死了。我覺得換人質的事,真實性比較大。畢竟,保盧斯這樣一個活人是真的被俘虜了。德國就是想隱瞞,也瞞不住的。

納粹德國給保盧斯舉行葬禮,只是在安撫戰敗後的民心。只要保盧斯不站出來配合蘇聯反對德國,“保盧斯被俘”一事就是一個“謠言”。希特勒雖然對保盧斯很失望,但是,他不認為保盧斯會替蘇聯賣命。所以,德國官方在“營救”無望後,率先放出死訊。這就是迷惑民眾的煙霧彈。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斯大林也不好意思打自己的臉,因為他之前簽署了一條命令,葬送了將近百萬蘇聯軍隊。等到他兒子被抓的時候,他就算是想撈也撈不出來。


270號命令下的苦不由衷

納粹德國從閃電戰突襲波蘭開始,在前半段過程當中基本上是無往不利。先後拿下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就連是不可一世的法國也無法抵擋。終於在英國這裡,才算是稍微停下步伐。

當時一邊和英國談判,另一邊準備調轉矛頭攻打蘇聯。但是就在之前的節骨眼上,斯大林竟然對內部進行大清洗。無良將可用的情況下,眼看著德軍已經攻到了莫斯科城下。

此時的斯大林有點破著急了,他簽署了一條270號命令:

但凡是向敵軍投降的士兵,都被以叛國罪處置,家屬也應該被連坐。後來又變成,但凡是被俘的人,家屬也應該被逮捕。就算是從戰俘營逃出來,也被判處間諜罪。

本意是拼到最後一個人,但是命令下的實在是太過了。再加上蘇聯本來就是一個民族混合體,因此此命令一出,出現了將近百萬人叛逃的情況。他們組成志願軍,朝著德國一致的方向前進。


沒有壓迫出人的血性,反而把己方人推向了敵方。如果當時德國抓住這個機會,可能二戰要反轉。關鍵是德國太自傲,當這些人要加入德軍的時候,他們竟然拒絕了這一請求。

這就是題外話了,今天不聊這個。那麼斯大林的兒子雅科夫怎麼回事?他是斯大林的大兒子,戰鬥過程中不幸被捕。有著270號命令的背景下,就算是想救都不行。

斯大林——我不是很喜歡這個兒子

在斯大林結婚三年之後,他有了一個兒子雅科夫。但是這個兒子命運並不好,剛出生還不滿一歲,母親便因病去世,而父親斯大林則被關押在沙皇的監獄當中。

幸好自己的姨媽把他撫養長大,一直到1921年的時候,14歲的雅科夫回到了父親身邊。但是斯大林已經給他找了一個後媽,這個後媽僅僅比自己大了6歲。而且兩人結婚沒多久,雅科夫就多了一個弟弟和妹妹。

由於雅科夫從小並不在斯大林身邊,所以兩人的關係並不怎麼樣。斯大林並不怎麼喜歡這個兒子,雅科夫也對這個爸爸無感。兩人之間的交流比較少,每年的生日宴會似乎成了例行的見面會。



後來衛國戰爭爆發的時候,雅科夫主動提出來要去參戰。斯大林對他的這一舉動感到非常高興,並且叮囑他:不准他透露自己的身份。而當時雅科夫的弟弟已經是空軍的參謀長,自己則是需要從底層做起。

雅科夫——不小心被捕,身份暴露!

雅科夫來到軍營之後,擔任第16集團軍坦克師三團二營工兵上尉軍官。在1941年的7月到8月份,蘇軍和德軍在斯摩稜斯克市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對決。

雙方投入兵力將近400萬,損失可謂是無比慘重,最後基本上以平局結束,戰爭進入僵持階段。在這場戰爭當中,大量的蘇聯人員失蹤,基本上都被德軍關在戰俘營當中,這其中就包括了雅科夫。

雅科夫知道自己身份特殊,可惜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當時一同被捕的還有第二集團軍弗拉索夫將軍,他在被捕之後就投靠了德國,成為了一名蘇奸。

在他的指認下,所有人都認識了雅科夫——這位蘇聯最高領導人的兒子。雖然雅科夫並不喜歡自己的父親,但是他的榮譽感特別強烈。他在戰俘營每多呆一天,就是多一天的給父親丟臉。

偽造的投敵信——最後的底線

自從得知雅科夫的身份之後,德軍不止一日的想讓其投降。也曾經讓弗拉索夫將軍給他寫信,希望可以誘降,但是這封信最後被撕得粉碎。最後德軍實在沒辦法,只好假裝他已經投降。

德國人先是打印了大量的宣傳單,宣傳單頁的正面是雅科夫在集中營的一些生活照。另一面則是雅科夫自己寫的信,上面的大致內容是:

我已經和斯大林斷絕父子關係,並且投入了德國的懷抱。外加上一些雅科夫抨擊蘇聯的政治制度,鼓動蘇聯民眾放棄抵抗的話語,同時在另一邊誇耀德軍的優越性。

隨後大量的宣傳單被印發出來,德軍通過飛機投放到了蘇聯居民區域。試圖引起蘇聯的恐慌,最後做到不戰而退。當時的德國人是想方設法的,壓榨雅科夫的作用。

我絕對不會用元帥去換士兵

其實在雅科夫被捕之前,德國元帥保羅斯·阿爾弗雷德也被蘇軍抓獲。德國通過當時的紅十字會,希望可以進行戰俘交換。

這邊可以把蘇軍的一些高層,外加上斯大林的兒子作為籌碼,只是希望可以換回德國元帥。



但是斯大林得知這消息之後,直接把這要求拒絕掉了。不過對於自己的兒子雅科夫,斯大林更是說出了:我不會用一個元帥去交換士兵。

能夠說出這樣的一句話,可能是因為他站在領導人的角度。也可能是因為之前簽署的270號命令,讓他不得不這麼做。

更何況被捕的蘇聯人超過56萬,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像斯大林這樣的爹。如果雅科夫可以換過來,那麼誰又能去換其他人呢?

這也是身為領導人的一種無奈。雅可夫在戰俘營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並沒有顯得非常的意外,只是說非常尊重父親的意見,而且認為他做得非常對。

離奇的死亡——父親的決絕

至於雅科夫的死因,其實歷史上一直沒有定論,不過大致有幾種主要猜測。當時和雅克夫關在一起的還有兩名英國的飛行員,由於雙方的意識不同,經常發生一些口角。

有一天矛盾激化,兩個英國飛行員合夥將雅科夫打了一頓。長久的各種壓力和打擊下,讓雅科夫長期處於崩潰的邊緣,而這件事情成為最後的一根稻草。

雅科夫瘋狂的尖叫著,隨後衝出戰俘營房間,在院子裡面大吼大叫。稍微安靜了一會兒,突然猛的衝向鐵絲網。並朝著身邊的德軍護衛叫著,你們開槍打死我吧。

還沒等德軍護衛開槍,雅科夫已經跳入了帶電的鐵絲網。緊接著一聲槍響,雅科夫也不掙扎了。不知道是電死的,還是因為最後的一槍。總之隨後出來兩個人,把他的屍體拉到外面埋了。

不過令人諷刺的是,雅科夫死亡的真正原因一直沒有被披露。因為後來關係到英國和蘇聯的聯盟,如果被斯大林得知自己兒子的死是因為和英軍的衝突,可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因此原因也就被藏了起來,而雅科夫也被打上了叛徒的名字。一直到斯大林莫名其妙的死亡之前,從來沒有人給他提過翻案。斯大林死後24年,蘇聯才給雅科夫頒發了一枚衛國勳章。


史之策


在波瀾壯闊上世紀,特別是二戰期間,世界範圍內出現了幾位叱吒風雲的偉大人物,如美國的羅斯福,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危機,挽狂瀾於既倒;英國首相丘吉爾也算的上個人物,不屈不撓、頑強抵抗,保英倫三島不失。而羅斯福、丘吉爾和強勢的斯大林比又失色了。

斯大林的名字翻譯成俄語是:"鋼鐵般的意志",名如其人。二戰期間,如沒有斯大林鋼鐵般的意志,霹靂的手腕,是抵擋不住德國法西斯的進攻的,在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蘇聯軍民在斯大林領導下頑強抵抗,雖付出慘重的代價,衷於取得了勝利。實際上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的分水嶺,從此蘇聯紅軍徹底扭轉自開戰以來的頹勢,由守轉攻,為世界範圍內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基礎。特別是戰後,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防科技、重工業都位於世界最前列,成為世界兩極中的一極,即西方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另一極則是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斯大林時代的蘇聯不但是唯一可以和美國匹敵的超級大國,而且在不同層面的交手過程中,蘇聯還略佔上風。

至於斯大林的個人魅力,據說斯大林是個氣場強大的人,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會產生畏懼感。雅爾塔會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發誓在斯大林進場時不起立,但當斯大林入場時,仍不由自主地站起來鼓掌,事後捶著自己的腦袋連罵"見鬼“……。現已淪落為三流國家的俄羅斯,在西方的不斷打壓下,基本上已沒有了戰略空間,精英階層早就開始了反省,但為時己晚了。

從赫魯曉夫開始,斯大林被抹黑成自私、自利,殘暴、喋血的化身,臭名遠昭的"秘密報告"是後來蘇聯解體,東歐鉅變和國際共產主義遭受劫難的根源。但無論怎麼抹黑,斯大林逝世後,辦公廳的同志在清理遺物時,除了筆記和幾身舊軍裝外,別無他物,沒有任何遺產和存款留給子女。斯大林和毛澤東一樣,是把畢生獻給信仰的革命領袖。

雅科夫是斯大林的長子,全名雅科夫.朱什維利。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雅科夫主動向父親請命,要求到前線部隊參戰,獲准後被安排到第十四坦克師,因戰爭前期,蘇軍一敗塗地,雅科夫成了德軍的俘虜,當時他己偽裝成普通士兵,德軍官兵並不認識他,但和同時被俘的蘇軍中出現了叛徒,向德軍告發了雅科夫的真實身份。如獲至寶的德軍在雅科夫身上做足了文章,在很長時間內,德軍用轟炸機向蘇聯散佈大量的傳單,大意是:你們領袖的兒子俘虜後投降了,你們在為誰而戰,德軍優待俘虜等。

但後來戰局的發展,越來越不利於納粹德國,斯大林格勒一戰,不但德軍80萬人的部隊土崩瓦解,德軍元帥保盧斯也成了蘇軍的俘虜。希特勒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希望用雅科夫交換回保盧斯,卻遭到斯大林的斷然拒絕:"雅科夫是我的兒子,但更是蘇維埃士兵,我決不會用一名士兵交換元帥。"

在蘇聯紅軍的進攻下,已開始潰敗的德軍,又在雅科夫身上打起了主意,一個非常歹毒的計劃經過預謀後開始實施,那就是用最慘酷的刑具,最慘無人道的手法折磨雅科夫,拍成電影和照片,妄想用此下三濫的手段,打垮斯大林心理,推毀斯大林的意志,來改變戰場上的被動局面。被帶進行刑室的雅科夫,看到現場擺好的攝影設備,瞬間清白了德軍的意圖,不顧一切撲向了院牆上的電網……德軍陰謀沒有得成,雅科夫壯烈犧牲了。

雅科夫檔案原來存在於德國,二戰結束後交到美國。英美統帥部始終秘而不宣,"擔心會給斯大林元帥帶來不必要的痛苦",也算是好意,但斯大林最終也未知道兒子是怎麼死的。





王洪濤6807


幾個世紀前,沙皇彼得大帝對暗中破壞改革的皇太子阿列克謝也沒有顧及什麼“父子,骨肉之情”,眼都沒眨一下,直接把親兒子送上了審判庭,並處以極刑,成了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典範。

二百多年後,類似的一幕又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被戰鬥的民族重演。

巴巴羅薩計劃之初的閃電進攻中,1941年7月,斯大林的長子雅可夫在斯摩陵斯克戰役中被德軍俘虜(下圖),關進了集中營。

到了1943年,希特勒提出用雅可夫換保盧斯元帥(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期,重圍之下,違背希特勒“要堅持戰鬥到最後一人”的命令,擅自投降蘇軍的德軍前線總指揮)的要求,被雅可夫爸爸——斯大林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還放出了一句響亮的狠話:“我不會用一個將軍來換一個士兵。”

這話著實讓人欽佩,感覺領袖人物的覺悟跟咱們普通人真的不是一個檔次。

看懂這句話,得先了解一下時代背景和前因後果再下結論。

說這話前,還有句話,是對全體蘇聯軍民說的,也挺狠——“我們蘇聯沒有俘虜,只有烈士或者叛徒”。

與西方重視個體生命價值,認為在絕境之下,選擇投降,保全生命,並不有損於軍人的榮譽的理念不同;剛烈的毛熊雖然長著一副西洋人面孔,但更認同咱們東方文化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執念,鄙視投降和任何示弱的行為。

而且,這種心理一直延續到現代俄羅斯。去年敘利亞戰場上,俄軍飛行員菲利波夫在寡不敵眾,身受重傷之際,仍然持槍與極端分子戰鬥,最終,身負重傷的菲利波夫少校拉響了手雷,與包圍他的極端分子同歸於盡。以血肉之軀詮釋了現代俄軍寧死不屈的“氣節”。

再回到二戰,在德軍的閃電戰下,蘇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面對成建制大規模蘇聯官兵投降,斯大林給極壞了,,於是下了狠招,在1941年8月16日簽署了著名的“270號命令”,大意是——“任何開小差或是向敵軍投降的官兵,都被視為叛國罪,各階層官兵務必戰鬥至最後一刻。如果指揮員或者政委不積極組織擊退敵人,而是選擇向敵人投降,可以用一切辦法消滅他們……”

這個命令之下,負責督戰,執行“270號命令”的蘇聯政委成了個可怕的存在。政委射殺逃兵的情節在各類影視作品中被不斷演繹,甚至被妖魔化,成了影視界幾十年如一日被“黑”的對象。

比如下圖,電影《兵臨城下》中這個大眼袋的中年油膩政委,架個機槍,嗷嗷叫著在後面掃射自己人。

實際上,蘇聯政委絕對是戰場上的高危群體,二戰中,德軍的規矩是,被俘的紅軍政委不用審判,直接就地槍決。

所以,政委上戰場都是抱著必死的心態,總是帶頭衝鋒,烏拉烏拉一通鼓動,身先士卒,真正玩命打,用血肉之軀保持著蘇軍旺盛的戰鬥力。據統計,衛國戰爭中,政委的死亡率一直位居榜首。

再回到雅科夫的命運上,某種程度可以看成,斯大林是在用自己的親生骨肉實踐這個“270號命令”。而且做的很到位,把雅科夫的妻子,自己的兒媳婦尤利婭都按政令標準,當作叛徒家屬去流放。

現在,很多人直接把拒絕交換兒子的行為歸為斯大林冷血,雅科夫不受待見等等。雖說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構成主要原因。

(下圖,雅科夫與斯大林的合影)

雅科夫是斯大林第一任妻子葉卡捷琳娜所生,生下孩子後沒幾個月葉卡捷琳娜就去世了,雅科夫自小被大姨媽養大。斯大林對這個兒子很冷淡。因為父親的無視,雅可夫曾經開槍自殺過,但沒打中。斯大林知道後只是冷笑著諷刺說道:“呵呵,打偏了,這槍法都不配當個軍人。”

不過,不喜歡是不喜歡,並不代表就沒感情,不看重兒子的生死。養個小貓小狗走丟了心裡還難受好長時間呢,何況是自己的親生骨肉,自己親孫女的爸爸。

而且,據史料記載,斯大林曾下令進行過兩次營救行動,但均以失敗告終。在得知雅科夫已經死於集中營的消息後,斯大林中風再次發作,估計心裡面也難受過一陣子。

斯大林之所以不換兒子,更多的是政治上、外交上的考慮。

此時,被德軍俘虜的蘇聯官兵千千萬,何止雅科夫一人,如果只因為雅科夫是領導人的兒子,就成了特權階級,被用德軍元帥換回,這對當時蘇聯軍隊的士氣會產生非常負面影響,破壞他偉大領袖的光輝形象;
而且德軍方面也一定會利用這件事兒大做文章,說斯大林搞特殊化,只顧自己的兒子;西線的英美盟軍也會看扁斯大林的人品,甚至對蘇聯的國際聲譽產生不良影響。

畢竟,作為大國領袖,斯大林眼中不僅有自己的兒子,更有軍隊、廣大官兵以及蘇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

此外,保盧斯元帥因為違抗希特勒命令擅自投降,如果真被弄回德國去,肯定會被當作背叛元首的典型“以儆效尤”來震懾其他不滿希特勒的國防軍將領,等於在幫小鬍子加強對軍隊和政界的絕對控制,這個也是大鬍子不想看到的。

結果,這可就是慘了雅科夫自己。

被俘之初,喜出望外的德國人認定斯大林的兒子“奇貨可居”,在他上面大做文章。

各種審訊資料後來都被英美盟軍掌握,據披露出的一些線索看,雅科夫並沒有任何配合或者妥協的舉動。

但德軍這邊才不管那麼多呢,反正人在我手裡,直接造謠就行了。

於是,德國人開始偽造傳單,甚至審訊口供錄音,說蘇聯皇太子已經從了德軍,還用雅科夫的口吻寫勸降書給蘇聯軍民,印成傳單,鋪天蓋地的發,以擾亂蘇聯軍心、民心,抹黑斯大林“偉大領袖”的光輝形象。


這也部分解釋了,斯大林為什麼把自己的兒媳婦當“叛徒家屬”流放。

不過,種種流言被雅科夫的死暫時畫上了句號。

關於雅科夫的死,至今沒有統一的說法,主流解釋是:在集中營裡,雅科夫與波蘭人成了好朋友,德軍為了刺激他,故意讓雅科夫看了蘇聯針對波蘭高級軍官的大屠殺”卡廷慘案“相關資料,加上外界各種關於他”叛變“的流言鋪天蓋地傳來,雅科夫精神受到嚴重打擊。最終,1943年4月,36歲的雅可夫撲向了集中營380伏電網,用自殺證明了自己絕對沒有參與德國法西斯的罪惡勾當;同時,他也是在向自己的父親證明清白。

他的死也更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名譽繼續被敵人利用....但是,因為沒死在戰場上,死因不明,一直被斯大林當成不光彩的存在。

最後,再對比一下,繼任大鬍子的種玉米愛好者——同樣在二戰中失去了長子的赫魯曉夫主席。
赫魯曉夫的兒子的死,再一次實踐了斯大林的狠話——“我們蘇聯沒有俘虜,只有烈士或者叛徒”。

二戰中,赫魯曉夫的長子,飛行員列昂尼德,空戰跳傘後摔斷了一條腿,被德軍俘虜,之後宣佈投降德國。

本來蘇軍這邊以為赫魯曉夫的大少爺已經”殉國“了,準備報”烈士“,這消息一傳來,氣壞了斯大林,趕緊命令精銳的反間諜部隊“營救”列昂尼德。最後列昂尼德竟真的被蘇軍從德軍手裡搶了出來,綁架回莫斯科,直接押上了軍事法庭,當成了叛徒的”典型“,被判了死刑。

赫魯曉夫先是以為自己痛失愛子,之後失而復得,誰知峰迴路轉,又要面對兒子被當作叛徒槍決的命運。為了救兒子一命,赫魯曉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發瘋一樣的各種託關係,找熟人,甚至給斯大林下跪(下跪這個是傳聞,不一定真實)。

為這事兒,蘇共中央還專門召開了政治局會議。最終,會議決定維持原判,執行槍決。理由是:“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不能因父親的名望而寬恕兒子的罪行,同時又以相同的罪名去懲罰其他人,那樣就無法向人民交待。”

不過,雖然赫魯曉夫文化不高,但是很有城府,列昂尼德被槍斃後,赫魯曉夫並沒有表現出什麼不滿情緒,還是各種場合的鼓吹和迎合斯大林,一幅肝腦塗地至死效忠的姿態。

最終,斯大林逝世後不久,赫魯曉夫一通折騰,坐上了“龍庭”,開始可勁的“否定”斯大林,在蘇共二十大上,赫魯曉夫宣佈斯大林為“暴君和人民的奴役者”......還有那些曾參加決定列昂尼德生死的“政治局會議”的主要委員,也都逐一遭到了“清算”。


然而,斯大林至死都沒有給自己的兒子徹底昭雪。

直到1977年,在西方的協助下,雅科夫在集中營的被俘生活及英勇行為,才被蘇聯政府徹底查清楚,最高蘇維埃這才追了授雅科夫·約瑟夫維奇·朱加什維利一級衛國戰爭勳章。

正所謂,一個人如果擁有超於常人的權力,就必然要承受過超於常人的痛苦,失去過常人擁有的東西。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我永遠都不會用一個元帥去交換一名士兵!


浪翻雲66368398


一句話,偉人家國情懷,作為國家民族和革命至高無上的偉大領袖,考慮問題和矛盾永遠是把國家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這是偉人人革所賦予的個人行事風範,不是任何人所能比擬的,誠如我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和周總理,他們的一生就是為了全中國人民頑強奮鬥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光輝的一生,為人民服務的一生,這也是偉人光輝人格的共同之處,無他,斯大林的一生作為世界共產主義革命偉大領袖也是為了他的國家和民族頑強奮鬥的一生,但是,人無完人,他作為世界革命的領袖一生中的所犯的一些一些錯誤也是在其革命實踐中所犯的錯誤,但是至今連他的敵人也找不到圖謀私利的汙點。


123987654022


因為斯大林他根本就是個沒有什麼人性的人,所以不能按正常的人來判斷他的行為,說的再直接一點就是––他根本就不是人!


還挺仗義


當一個領導這要不自私,為人民服務,生活待遇優厚點也是實得的,規定計劃待遇裡面的經濟,老百姓有句話講的好,這吃不拿著帶回家,犯點錯是免不了的,就是人民的好領導。


13770891228


不為利,即為名。無所不用其極,偉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