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

Cc_Rock柴超_柴偉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是孔子說的,語出《論語·憲問》。

這句話也成為很多人誤解的一句聖人之言。

“匹夫老賊”這句經典罵詞,恐怕就是從此而來。

其實這句話的原文是這樣的:“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原來是原壤這個人在等待孔子,但是他沒有好好坐著等,而是叉開雙腿坐地上。這個動作就極不雅觀了,尤其在沒有內褲,都是穿著長袍的春秋時期。灑脫不羈的莊子就曾這樣坐過,也留下了一個生動的詞——“箕踞”。

正經的坐姿——跪坐

孔子一看原壤這樣不恭敬,就罵他了:“你這傢伙,年幼的時候不愛護小弟弟,不講孝悌。年長之後也沒幹什麼正經事,現在老了還不死,留著真是個禍害!”

說著還不解恨,拿著隨手帶的手杖,敲了敲原壤的小腿。

這是《論語》裡,孔聖人不多的生氣罵人記載。

由此而知,“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是有特殊的背景的,因為這個人一輩子不做正經事,老了還是老不正經,所以孔子無法忍了,罵了一句。

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賊”的。雖然在動物界,棄養沒有傳承基因價值的年老個體是很常見的現象,但是在人類社會,特別是傳統時期,老人的豐富社會經驗,還是巨大的財富的,所以也有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結合現在社會上那些為老不尊的那些群體,如碰瓷的,有一句話說的很好,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對於這樣的人,還真是應了孔子的話:“老而不死是為賊 !”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孔子在魯國有個老友叫原壤,有一次原壤來見孔子,岔開雙腿坐在客廳等他。孔子看見原壤叉開腿,坐著沒有禮貌,於是罵他說:“你年幼的時候不懂禮節,長大了又沒有貢獻,老了一點用處也沒有,真是個害人精。”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非常氣憤。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非常重視禮節,他推崇周禮。可以說,孔子是周禮的忠實粉絲,誰不遵守他就會罵人。所以,對於不禮貌的行為他常常很反感。只要看到那個不懂禮節,就會罵人,說你這人怎麼怎麼。其實,文中的“老而不死是為賊”說的就是原壤叉開腿 ,對人不尊敬,孔子看到很反感他這種行為。比如,你去某公司應聘,老闆還沒有到。你挑個二郎腿坐在沙發上,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老闆看到你挑二郎腿,像個大爺似的,估計也會反感是吧!

在孔子眼中,年輕人挑個“二郎腿”估計還能理解,他看見原壤都一大把年紀的人還不懂禮節。非要挑個“二郎腿”,小時候肯定沒有父母教育,長大了肯定也不會有出息。所以這樣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一點用處也沒有,簡直就是害人的東西。從一件小事,就讓孔老大如此生氣。可見孔子對禮節的遵守已經到了極致。關於孔子罵人這件事,我持有保留意見。有可能他說的沒有錯,比如,老的時候都不懂禮貌,小的時候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那麼長大以後對於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等等,估計也不懂。這樣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除了白吃糧食,就是一個禍害。

要是放在今天,孔子看見某些人隨地吐痰、打罵父母、欺負弱小、高鐵霸座等等,估計要被孔子罵死。我相信今天沒有人罵得過孔子,如果孔子在天之靈,估計很多人會氣得吐血。當然,我們討論的是孔子說的那句話,大家說說,孔子的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謀士說


孔子是個溫潤和善的人,罵人不多,但這句話卻在歷史上流傳甚廣。要理解這句話,首先要看孔子當時說這句話的背景。孔子是強調孝悌觀念的。他認為不孝的人,肯定要罵。孔子有個小時候一起玩大的朋友,叫原壤。這個原壤大概是道家人物。原壤的母親去世了,孔子去弔唁,去了後發現原壤披頭散髮坐在地上,很不雅觀,一點也沒有嚴肅的禮儀。孔子一看肺都氣炸了,拿著手杖打原壤的小腿說,你這個傢伙,小時候不孝順父母,長大了一無所成,這麼老了還不死,簡直就是殘害世界,殘害自己。注意,賊在這裡,是動詞,殘害的意思。而不是說老了不死就是小偷。孔子的這句話,其實反映了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差異。儒家重視孝悌,重視葬禮,重視個人的努力,而道家一切順應自然,認為人死了是重歸大自然,道家也反對一切違反人性的繁文縟節,所以,孔子才大罵他的發小原壤。


好玩的國學


比如說這麼一批人吧,年輕的時候深受法家思想教育,尊崇商鞅韓非,極度憎恨孔老二,破四舊挖孔墓,把大批的孔二門徒臭老九拉去掃廁所遊街批鬥,幸好他們批鬥的“周公”能力大,保了一些臭老九,為八十年代的發展留了些火種。現在他們老了,能說會道的就又開始吹捧起法家實幹興邦,儒家空談誤國來,彷彿沒人知道他們四十年前做的事情一樣!普通一點的呢,搞碰瓷訛年輕人,為了跳廣場舞和年輕人大打出手,為年輕人沒在公交地鐵上為他們讓座而揮舞著拳頭,他們似乎確實有血性,至於人性麼,他們說講仁義道德的都是虛偽的!

他們年輕的時候沒有尊重長輩,年老的時候沒有善待晚輩,“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東風一起千帆動


本來是孔子的一句玩笑話,但硬要解讀的話是,就象有人廢物一個,卻佔在位置上不下來,這就相當於這個廢物竊取了別人的發展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