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的新式自由職業

高收入的新式自由職業

白手起家

各國人端著咖啡杯在沙發上稍作休息,幾組人員還在玻璃隔斷的後面開會。

這裡是WeWork丸之內北口辦公區。美國公司WeWork在全球推廣小型辦公空間租賃服務,雖然登陸日本的時間尚短,也已經在東京地區開闢了4個辦公區。山田龍也出門迎接了我,他租用了這裡的個人專用辦公桌。山田龍從事網絡營銷諮詢工作,現在同時為7到10家公司服務。山田的客戶主要是新興企業,他的年收入據說超過1千萬日元。看上去他的工作節奏並沒有多緊張。

大學畢業後,山田做了3年公司職員,他確信這樣的工作方式不適合他。2007年他辭了職,決定從事互聯網市場營銷工作,獨立創業,但他在這個領域並沒有多少經驗。

他開始自學互聯網營銷知識,借貸9000萬日元作為創業啟動金。對於自由職業者來說,這筆借款是相當大的負擔。

通過網絡推廣賺取佣金和投資股票,山田龍也能勉強度日,但資金還是日漸減少。他預見到自己即將破產,還患上了抑鬱症。有了5年獨立創業的經驗後,他才走出黑暗。

“我回家鄉休養了一段時間,恢復健康後,再次開始獨自生活。那時社交網絡開始普及,我在網上看到了辦公空間租賃服務,於是也在這裡租了一張辦公桌。”

時代變了。從前沒有經驗、技能和錢的人不可能魯莽地獨立工作,而互聯網創造出了新的空間,網絡服務將“不可能”變作可能。

通過網絡,山田認識了很多企業家,他免費為對方提出公司網絡改良的建議並開設課程,因此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業務委託。

山田在《自由職業者穩定收入47法》一書中寫到,有穩定收入的自由職業者分為3類,一類是追求技能的“匠人型”,一類是受他人依賴的“商談型”,還有通過獨特魅力獲得核心粉絲的“城主型”。

山田認為單單成為一類是不夠的,將這些優點集於一身很重要。他本人就一邊磨鍊技能一邊拓展人脈,同時通過社交網站獲得自己的核心粉絲。行動清單

除了平衡“戰鬥力”,山田還有什麼秘密嗎?筆者問他成功自由職業者的極致是什麼。

“我本身就是個‘列表狂人’,我建議大家把當天需要做的事和想做的事列成清單。”

列出要做的事、想做的事的同時,詳細記錄下這一天的實際行動,反覆驗證之間的偏差。因為自由職業者容易憑感覺做事,所以“自我控制力是必須的”。

山田當天的清單如下:“要做的事”是“檢查書稿”和“準備接受《AERA》的採訪”,“想做的事”是“讀書給孩子聽”和“對妻子表達感謝”。

生存之道

山田不適應做一個“公司職員”,於是選擇了自由職業者的身份。古市今日子則與他不同。她之前便決定10到15年之後創業,於是戰略性地在多個公司工作過。

古市很早就下定?Q心,將來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創業。她大學畢業前的一年,日本山一證券破產了,她明白了即便在大企業工作也未必永遠穩妥。畢業之際,就業形勢突然進入冰河期,只有NOVA英語學校願意錄用她。

高收入的新式自由職業

高收入的新式自由職業

高收入的新式自由職業

高收入的新式自由職業

她被分配到經營企劃室工作,在那裡她體會到開發新事業和製作經營企劃的樂趣。“這就是我的生存之路。”看清這一點之後,古市跳槽到雅虎、外資諮詢公司等等,磨練技能,最終成為了獨立的創業者。

現在的她是一名單身母親,有一個5歲的兒子。有時別人會憐憫她:“自由職業很辛苦吧。”但她不用勉強自己加班,也不會因為帶孩子被公司排擠。她果斷地回答說:“這是最好的選擇。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做讓我自豪、有意義的工作,二是保證我的人生與孩子關係親密。自由職業滿足了我這兩個要求。”

現在古市的工作大概分為3類:主要是給瀕臨破產的企業重新規劃事業;作為地方自治體的經營諮詢員,古市每年為300多位中小企業經營者和想創業的人提供商業諮詢;她還是大學的人才培養辦公室經理,從事創業支持工作。

將這些工作收入相加,總年收入與她在公司工作時持平,她獨自購買了一套四室一廳的房子,順利償還著房貸。隨著孩子的成長,她可以包攬更多的業務,收入就可能更高。

“分享型經濟潮流”

古市在外資諮詢公司工作期間,取得了中小企業診斷師資格證,不僅資格證,人脈也是她的武器。

“考取證書不是終點,我積極參加業內聚會和學習會,拓寬了社會上的人脈,如今,我才能有穩定的業務來源。”

古市這類商界自由職業者不斷增多,而企業的需求也變多了,人手不足的情況年年加劇。當今時代,人們認為跳槽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漲工資也不一定能把人才留到退休。根據需要,靈活藉助有專業知識或技術、有人脈的自由職業者的力量,是有益處的。越來越多的人認同這種方式。

多人共享資源、服務、空間的“分享型經濟潮流”成為了自由職業者的後盾。

6月的一天,廚師權守裡佳受邀為某企業的表彰會烹飪食物。當公司職員走進會場,看到映入眼簾的美食,“哇”一聲發出了熱烈歡呼。權守笑著說:“我瞬間鬆了一口氣。”一道道美食從權守的手中捧出,社交網站上的美食相冊變成了實物。

權守沒有實體店,去年12月她開了一家專送外賣的料理店。從20歲開始,10年來她一直在母親經營的餐館擔任店長兼廚師。

母親的餐廳主要用當地食材製作蔬菜料理。招待客人很辛苦,上午9點開始準備午餐,夜裡12點才打烊。為了看管有80個座位的餐廳,必須安排7人輪班,權守本人每週只能休息一天,多年來她只休過4天3夜的長假,是去沖繩旅行。

回憶往事,權守說:“烹飪的精進與應對客人的經歷讓我得到學習,成就了今天的自己,但10年來我的時間和空間都被店鋪束縛,非常難熬。”權守與母親聊了未來的打算,決定將餐廳改為外賣,關閉了實體店。

開心是最大的收穫

“綠色用餐”網絡平臺(Gratia公司創辦)是美食製作者與公司間的橋樑。平臺接受企業聚餐等工作委託,聽取委託人的要求,再派遣適合的廚師上門服務。這讓權守夢想的工作方式變為現實

權守在社交平臺Instagram上傳過料理照片,“綠色用餐”的負責人發現並聘用了她。權守的月營業額為40至100萬日元,其中一半來自綠色用餐的訂單收入。

日本厚生勞動省在2016年進行了年收入構造基本統計調查,43歲廚師的平均年收入為336萬日元。權守做實體餐廳店長時,月收入為24萬日元,而今年她的年收入預計可達到600萬日元。改變的不只是收入,她還有了更多時間思考、研究新菜式。最近她的人氣料理是甜菜土豆沙拉。

“我想要《侏羅紀公園》樣式的料理。”“我想要硅谷風格的美食。”

面對客戶提出的稀奇要求,權守思考料理的做法,並在此過程中體會到了樂趣。

“如果對方反應很好,我會非常開心,每份業務都能讓我獲得成就感。開心是我最大的收穫。”

本刊對自由職業者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大多數人認為,成為自由職業者之後,他們的生活滿意度變高了。”

受調查者還補充了自由職業的許多益處,例如“不會捲入複雜的人際關係”“壓力少了9成”“不用擠滿員電車”等等。

高收入的新式自由職業

想做的工作?

“我還在旅行的目的地小島和船上工作過,一邊旅行一邊工作,這就是我的自由職業狀態。365天,每天24小時,不論何時我都可以處理業務,還可以只和理解我的人一起工作。這簡直是天堂裡的生活。”

37歲的自由職業者田美智子說道。她從事宣發工作,今年4月,她對餐飲店預約系統軟件Toreta進行了效果超群的宣傳,以此為契機成為了一名自由職業者。

在公司上班時,她每天早上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回覆大量郵件,現在她可以窩在床上做這項工作。自由控制支配自己的時間是最棒的。

田美智子是文章開頭山田所說的“匠人型”“商談型”“城主型”的結合體。她在個人和公司博客發表新企業宣傳方法沒多久,就有多個企業向她發來工作邀約。與公司單獨溝通後,她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進行長期的自由宣傳。雖然沒有退休金,但工作報酬並不比她在公司工作時遜色。

將無償服務的朋友的公司包含在內,田美智子現在共為6家企業服務。她父母的年收入是一千萬日元,超越父母是她的夢想,這也就意味著她的月收入要達到職員時期的兩倍,相信她很快就能實現這個夢想了。

“我覺得難的是計算酬勞。有前輩教導我,用必要的生活費除以勞動時間,計算出自己的時薪,再用這個數字乘以項目時間,就是應當取得的收入。但我總是優先挑選、處理我喜歡的工作,無法做到平等處理。”

她說自己沒有感到不安,與其說她工作的目的是維持生活,不如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令她感到幸福。獨自生活的她毫不擔心:“如果沒錢吃飯,我就去認識的米農家裡幫忙。”

“自由職業者應當避免‘燒荒型’工作方式。”招聘顧問兼分析專家谷出正直提出了這樣的建議。2年前,他從人才招聘服務公司En-Japan離職創業,從未做過自我推銷,卻獲得了很多大學及企業的諮詢工作,而他做公司職員時並沒有接觸過這些單位,媒體也向他發來不少邀約。

“燒荒工作方式”指的是為了得到新工作,把大部分時間用於推銷宣傳,這樣一來即便走運獲得工作,也會因為學習和準備的不足半途而廢,最終讓客戶失望,得不到下一份業務。如此一來,又不得不進行推銷,於是形成惡性循環。

那麼,如何在不自我推銷的前提下贏得工作機會呢?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工作方式。谷出上班期間磨練了與求職相關的技能,並時常留心,讓自己成為“別人有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人”。這相當於山田所說的“匠人”與“商談型”的結合體。谷出努力的方向是“獲得壓倒性的成功”“必須取得超出人們預期的成果”。谷出積累了無形的信賴,大家都願意把業務委託給他。

不停地給予

谷出說,拋開某某公司員工的身份,要想了解客戶如何評價自己這個“個體”,看看業務交接或退休後的情況就知道了。

“大家看一下自己的同事和前輩就明白了。當真正對客戶有用、獲得對方感謝的人離開工作崗位時,客戶會感到非常惋惜,特地為他開送別會。反之,客戶也只會對下一位負責人說:‘以後就拜託你了。’”

毫無疑問,谷出屬於前者。成為自由職業者的這兩年間,谷出展開了一場“好好先生運動”,他不斷接受工作委託,不論報酬多少,他都比上班時更加努力,取得讓對方意外的好成績。他說:“就算‘索取’不到什麼,我也會不停地給予,給予,給予。”

採訪當天,谷出在新宿的一家咖啡館見了24歲的高橋慶治。高橋在大阪大學讀書時創業,運營著招聘長期實習生的網站Infra。谷出作為他的恩師,一直支持著他。他說:“每次和谷出先生交談,我的思維都會變得更開闊。今天雖然只聊了一小時,但考?]到內容與我的新事業有關,這談話可謂價值百萬日元以上。”

谷出覺得,只要不斷給予,總有一天會有巨大的收穫。他說:“在公司裡上班只要按吩咐做事,就有工資拿。自由職業者則必須獨立思考根本的問題,自己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創造何種價值。同時,根據個人條件,未來的可能性無限廣闊。”

最近很多人把辭職稱為“畢業”。“畢業”了的自由職業者拓展業務與人脈,再度與從前所在的公司在項目中合作,谷出預感這樣的時代就要來了。

[譯自日本《AERA》週刊]

山田龍也(38 歲)網絡營銷師

●家庭成員:妻子,孩子(2 歲)

●自由職業時長:11 年

●大學畢業後,進入普通公司就職,3 年半之後27 歲時獨立工作

●年收入:1000 萬日元以上

●7:00 起床,給孩子洗澡、做早飯

●9:30 開始工作,列出任務清單

●10:00 發佈廣告,與客戶商談工作事項

●10:00 回家吃完飯,和孩子一起散步、讀書

●24:00 就寢

田美智子(37 歲)宣傳工作者

●家庭成員:目前是一個人生活

●自由職業時長:3 個月

●大學畢業後,進入三越集團工作,之後跳槽至Oisix、Toreta,36 歲成為自由職業者

●年收入:是上班時的2 倍

●7:00 起床,處理郵件

●12:00 打掃衛生,做運動,烹飪午飯

●13:00 與A 公司商議事項,與B 公司開會

●17:00 完成工作,去喝一杯,見見朋友

●22:00 回家,看電視休息

●24:00 就寢

古市今日子(41 歲)經營諮詢師

●家庭成員:孩子(5 歲)

●自由職業時長:3 年

●大學畢業後,在NOVA 就職,跳槽至雅虎、外企諮詢公司,後來成為自治體外聘職員,39 歲時成為自由職業者

●年收入:與上班時保持同一水平

●6:30 起床,和孩子吃早飯,準備出門

●8:00 送孩子去幼兒園,前往客戶所在地

●16:30 回家處理事務

●18:00 接孩子回家,洗澡、吃飯、一起玩耍

●21:30 哄孩子睡覺

●22:00-凌晨1:00 起來工作,然後睡覺

權守裡佳(31 歲)廚師

●家庭成員:父親,母親

●自由職業時長:半年

●20 歲開始在餐廳工作,之後成為專營外賣飯店的廚師

●年收入:600 萬日元以上

●8:00 起床

●9:00 烹飪

●15:00 開車去工作現場

●16:00 到達企業活動現場,準備裝盤

●17:30 排隊開始

●19:00 撤盤

●20:00 回家,收拾東西

●23:00 就寢

谷出正直(38 歲)招聘顧問、分析師

●家庭成員:妻子(理療師,專業教員),

●女兒(小學1 年級)

●自由職業時長:2 年

●大學畢業後, 在EN-JAPAN 就職,16 年成為自由職業者

●年收入:是上班時的2 倍,時薪為過去的1.6 倍

●4:00 起床,工作,安排個人時間

●上午 和客戶開會或做資料

●下午 演講,接受採訪

●17:00 工作結束

●18:00 給孩子檢查作業,一起玩耍

●19:00 吃晚飯,洗澡

●20:30 和女兒同時入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