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科最好的院校是哪幾所?

用戶93914590345


菜鳥來談談吧,歡迎大家關注菜鳥!*^O^*

到底什麼樣的高校才算是最好的高校呢?同樣,什麼樣的工科院校才是最好的。菜鳥覺得每個評估機構或者高校發展的方向不一樣,可能最終的發展結果和排名就不一樣。現在還沒有專門的權威機構來排名,但還是有一些機構在排名。菜鳥大概整理了一下工科院校的排名,大概得出了一些結果。

一、2018年全國工科院校排名


上圖是菜鳥整理的2018年一些工科比較好的高校。菜鳥找了排名前30的高校,這些高校的工科類專業在在全國同類專業中是比較強的。所以,菜鳥大概列出了這麼一個表格,以便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二、2019年全國工科院校排名


上圖是外國評估機構給出的2019年中國最新的工科類專業比較強的前50名,菜鳥也分析了一下。這個還是比較有科學性,當然有些同學對這個排名的意見還是比較大,但針對其他的排名,菜鳥覺得這個還是有一點說服力的。所以,菜鳥才將這個圖表放在這裡,以便大家參考。當然,只是用於參考,有不同意見的,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菜鳥大師兄


我是陝西省目前唯一正規註冊的,經國家有關行政機關審批的專業權威機構一一西安市戶縣金牌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服務中心(百度可以查詢,辨別一切真偽)的首席專家張老師,現在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工學包括力學,機械,儀器,材料,能源動力,電氣,電子信息,自動化,計算機,土木,水利,測繪,化工與製藥,地質,礦業,紡織,輕工,交通運輸,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兵器,核工程,農業工程,林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建築,安全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公安技術等31個專業,共有169個本科專業。



現將中國工科大學排名推薦如下;

  1. 清華大學
  2. 浙江大學
  3. 哈爾濱工業大學
  4. 上海交通大學
  5. 天津大學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7. 華南理工大學
  8. 華中科技大學
  9. 東南大學
  10. 西安交通大學
  11. 大連理工大學
  12. 西北工業大學
  13. 同濟大學
  14. 重慶大學
  15. 北京理工大學
  16. 四川大學
  17. 中南大學
  18. 華東理工大學
  19. 山東大學
  20.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2. 武漢大學
  23. 吉林大學
  24. 哈爾濱工程大學
  25. 南京理工大學
  26. 北京大學
  27. 電子科技大學
  28.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9. 江南大學
  30. 北京化工大學
  31. 北京科技大學
  32. 湖南大學
  33. 武漢理工大學
  34. 東北大學
  35. 江蘇大學
  36. 華北電力大學
  37. 復旦大學
  38. 南京工業大學
  39. 東華大學
  40. 南京大學
  41. 河海大學
  42. 上海大學
  43. 浙江工業大學
  44. 西南交通大學
  45. 蘇州大學
  46. 北京交通大學
  47. 北京工業大學
  48. 燕山大學
  49. 中國礦業大學(華東)
  50. 福州大學
  51. 北京郵電大學
  52. 合肥工業大學
  53. 中山大學
  54. 廈門大學
  55. 鄭州大學
  56. 中國農業大學
  57.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58. 南開大學
  59.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60. 昆明理工大學
  61. 太原理工大學
  62. 長安大學
  63. 南京郵電大學
  64. 南昌大學
  65. 青島科技大學
  66. 浙江理工大學
  67.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68. 上海理工大學
  69. 寧波大學
  70.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71. 濟南大學
  72.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73. 蘭州大學
  74. 廣東工業大學
  75. 陝西科技大學
  76. 西安理工大學
  77. 蘭州理工大學
  78. 河北工業大學
  79. 湘潭大學
  80. 中國計量大學
  81.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82.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83. 廣西大學
  84. 天津工業大學
  85. 中北大學
  86. 華僑大學
  87. 東北林業大學
  88. 常州大學
  89. 山東科技大學
  90.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91. 長春理工大學
  92. 中國海洋大學
  93. 北京師範大學
  94. 大連海事大學
  95. 河南理工大學
  96. 南京農業大學
  97.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98. 西南石油大學
  99. 西南大學
  100. 西南科技大學
  101. 天津科技大學
  102. 安徽工業大學
  103. 南京林業大學
  104. 華東師範大學
  105. 揚州大學
  106. 武漢科技大學
  107. 長沙理工大學
  108. 南昌航空大學
  109. 深圳大學
  110. 成都理工大學
  111. 東北石油大學
  112. 哈爾濱理工大學
  113. 青島大學
  114. 安徽理工大學
  115. 山東理工大學
  116. 中國藥科大學
  117. 西北大學
  118. 河南科技大學
  119. 華中農業大學
  120. 天津理工大學
  121. 北京林業大學
  122. 安徽大學
  123. 瀋陽大學
  124. 暨南大學
  125. 蘭州交通大學
  126. 江蘇科技大學
  127. 重慶郵電大學
  128. 桂林理工大學
  129.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130. 溫州大學
  131. 河北大學
  132. 河北科技大學
  133. 西安科技大學
  134. 溫州大學
  135.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136. 武漢工程大學(以上的排名為B+以上的大學)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工科的好的大學非常多,然後各種排名也會非常多。但是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我心目中工科實力最強的十所大學的排名是這樣的。

一、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在工科上排第一不僅是公認的,而且清華在工科上還是一個巨無霸,就算接下來的第二三名的學校相比較清華來說也是有不少的差距。清華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數量最多的,工程師的搖籃。清華不僅在傳統的機械、電氣、土木、化工、建築、水利等學科實力頂級,而且在計算機、電子通信、軟件工程和核科學等新興學科方面也遙遙領先。像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動化、軟件工程、建築學、電子信息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程物理、環境科學與工程等專業都是全國排名第一的,排名兩三的工科專業就更多了。

二、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浙江省最好的大學,是中國最頂尖的九所高校之一。浙江大學入選“雙一流”的學科數量,達到18個,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浙江大學被評為A+的一級工科學科佔5個,工科實力也足夠強大。其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海洋工程與技術、汽車服務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排名全國第一。自動化、軟件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車輛工程等在全國的排名也非常靠前。

三、上海交通大學

上交始建於1896年,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多個源頭之一,是中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上海交通大學有25個學科進入A檔,包括12個工科。其中船舶與海洋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工程排名全國第一。水聲工程、信息工程、通訊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工程力學、工業設計等專業在全國也是非常有有優勢的。

四、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被稱為“工程師的搖籃”,工科實力強勁。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 哈工大有8個工科學科獲評A類學科,其中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進入A+檔。其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機械電子工程、複合材料工程與工程、電子封裝技術、焊接技術與工程、物聯網工程、排名全國第一。土木工程、材料化學、信息對抗技術、信息安全等排名全國第二。

五、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毋庸置疑,北航是一所工科名校。北航在北京的聲譽特別好,是公認的北京各大學裡的工科第二。北航的優勢在於地理位置好,而且是航空航天領域的老大,其他許多學校在航空航天領域還是空白。其中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航空航天工程、信息安全、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技術、飛行器質量與可靠性專業排名全國第一。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飛行器適航技術、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交通運輸專業排名全國第二。

六、華中科技大學

華科也是工科實力十分強大的大學,有14個學科(工科學科6個)進入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其中4個學科(2個工科學科)進入A+學科。其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輪機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封裝技術等都是非常不錯的專業。

七、西北工業大學

這所學校可能在全國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很多排名中都沒有把這所學校排在前十,最可能的原因還是這所學校的地理位置限制了這所學校的發展,但西北工業大學的工科實力真的非常強勁。其中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微機電系統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排名第一。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複合材料與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飛行器適航技術、航空航天工程、水聲工程等專業排名非常靠前。

八、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雖然以人文社科類學科為主,但近些年在工科發展勢頭上也很不錯。其排名全國前5%的學科有6個,也是以計算機、軟件工程等新興工科為主。其中理論與應用力學、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全國第一。

九、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始建於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併定名為“天津大學”,中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天津大學14個學科進入A類。其中測控技術與儀器、化學工程與工藝、功能材料排名第一。製藥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建築學、船舶與海洋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等專業也是非常不錯的。

十、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是國家首批985工程A類建設高校,著名的建築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學院之一。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有12個學科進入A類,其中A+學科5個。其中城市地下空間工程、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信息工程專業全國第一。建築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自動化、工業設計、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等專業在全國也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此外,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工科實力也都非常不錯。


小五你是誰


最好的工科那肯定非清華大學莫屬,在第四輪學科評估高校評估結果顯示,共有80所高校參加,37個學科中,清華共有力學、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等23個學科為A-以上,獨佔鰲頭。

除此之外,按照綜合其他院校排名,筆者將其他工科類強校按照區域省份歸納整理在這裡,供參考。


一、華北地區

1.\t北京市

除了清華之外,理工方面非常強大的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此外,還有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石油大學(北京)、北京礦業大學(北京)等院校。

2.天津市

有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

3.河北省 燕山大學。

4.山西省 有太原理工大學。


二、東北地區

1.遼寧省 大連理工大學和東北大學。

2.\t吉林省 吉林大學。

3.\t黑龍江 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

三、華東地區

1.上海市 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東華大學及上海理工大學都是很不錯的。

2.江蘇省 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江南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河海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

4.\t浙江省 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寧波大學。

5安徽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6.福建省 廈門大學和福州大學。

7.江西省 南昌大學。

8.山東省 山東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還有濟南大學。


四、中南地區 1.河南省 鄭州大學。

2.湖北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3.湖南省 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

廣東省 華南理工大學和中山大學。

五、西南地區 1.重慶市 重慶大學。

2.四川省 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

3雲南省 昆明理工大學。

六、西北地區

1.陝西省 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長安大學。

2.甘肅省 蘭州大學。

(注:本文引用院校名均為武書連院校排名2018版A-等級以上。)


優學優考策略


工科是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基礎科學的原理,結合生產實踐所積累的技術經驗而發展起來的學科。代表學科有土建類、水利類、電工類、電子信息類、化工製藥類、熱能核能類、儀器儀表類等。主要是要培養實際應用能力的工作人員。

中國工科高校排行榜

工科類院校第一名毫無疑問肯定是清華大學,第二、三名分別是華中科技大學和天津大學,然後依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為九校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優勢專業:能源動力系統及自動化、機械工程、會計學、法學、心理學、建築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經濟與金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類

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高校,國家首批雙一流、985工程高校,被稱作“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縮影”。

優勢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臨床醫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光電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感謝大家的關注,我會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誰不曾彷徨


作為全球製造業的大國,我國的製造業每年都需要招收大量的工科人才進入,而且在國家“智能製造”戰略的引領下,未來傑出的工科人才將會有更大的舞臺和空間。

我國目前工科人才發展現狀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普通本科在校生規模達到1600多萬,工科在校生規模在500多萬,這份數據能夠反映出目前我國對工科人才的需求仍然龐大。想要在如此多的工科學生中脫穎而出,進入一所工科強校是最好的選擇。

國內工科強校前二十名

此份榜單的形成是基於官方於2017年公佈的第四輪學科評估成績,在幾千名專家的評估論證下得出的學科評分,在經過加權排名後,二十所工科強校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中。


至於為什麼加權排名,原因在於各個學科評估得分的權重是不同的,此次評估只將前70%的學科分為9個檔次公佈: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工學各個學科裡最好的大學


明年有計劃報考工科院校的學生可以轉發收藏,以官方第四輪學科評估為依據所得到的數據,具有很高參考性。


學習源動力


既然評定的是工科強校,就不能在合併其它學校的大學中,把醫學、農學等優勢學科計入工學參與評比,也不能使用學科評估前的過時的排名,否則是不合理的,跟不上時代發展的!對工科確實有優勢的大學是很不公平的!

有些人把物理、化學理科學科歸類於工科,大學分科都搞不清楚,還給大學工科排名,咄咄怪事,滑天下之大稽也!

在中國工科排名前五的大學,沒有世界排名前100的學科對得起觀眾嗎?




工科強校前五之中,沒有眾所周知的哈工、浙大、上交都是不合理的。學科評估是國家承認、專家參與、標準嚴格公平、各大學承認的,無可厚非!

根據學科評估,工學學科的高質量學科的多少、低質量學科的多少、結合起來用於評定學校工科的強弱才是自理的。若某大學有多種門類理、工、社科、農、醫等門類,則只選擇工學學科參與評選,必須把工學以外的學科排除在外,得到下表:

此表的缺點是隻是分A、B、c三類總數排名,A+、A、A-未進行加權,例華科和華南理工,武大和川大……等校,按工科學科總數排了名,似手也有不足之處,但出入不大,總比有些排名看不出任何依據要強多了!


其中存在爭議的是誰是第二,浙大?哈工大?明擺著浙大的優勢學科多於哈工大?為什麼浙大排在哈工大之後?似乎不那麼合理?在未公佈c類學科的排名中,浙大排第二,在公佈c類學科的排名中浙大排第三。為什麼?看看哈工大的C類學科,最低為C+,而浙大卻有兩個C-,作為工學強校,顯得很不協調,也許扣了分。這樣是否合理?也許還會有其它類似的情況,請發表你的高見吧!


亭亭玉立104648451


中國工科最好的大學是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天津大學。根據中國理工類大學排名,清華大學穩居榜首,華中科技大學和天津大學位列二三名。

1.根據校友會理工類大學排名,清華大學穩居第一

去年12月,中國校友會團隊發佈了2017-2018中國理工類大學排名,在榜單中,清華大學位居第一,華中科技大學和天津大學位列二三名。

四到十名依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2.三所學校實力都很強勁,優勢學科各有不同,不放從一流學科當中找找思路

清華大學在雙一流建設中可謂收穫頗豐,其有34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理工科當中也是很厲害,機械、材料、電氣、化學、生物醫學、土木、軟件、水利、核科學、環境等學科實力強勁。

華中科技大學有8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其機械工程專業僅次於清華,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等工科專業十分厲害。

天津大學有四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其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學與工程等專業都很好。

所以,綜上,中國工科最好大學是清華大學,其他的,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學校都不錯,如果分數夠的話當然是選擇清華,如果分數上不了清華,那就從剩下學校的優勢學科當中選擇吧。


考研東住佛小仙女


歷年的高考志願填報數據顯示,工科專業無疑最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因為畢業好找工作。因此,選擇一個工科比較強的學校也十分重要。

我國有哪些大學工科較強呢?二當家覺得無外乎以下幾所:

1、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可以說是我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全國應該只有北京大學能夠和其比肩了,其可以說是我國最好的理工類大學。清華大學不僅是“211工程”、“985工程”,而且還是“C9”聯盟以及“雙一流”建設大學。其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有電氣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水利工程、建築學、風景園林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等14個學科均是A+類學科,是所有大學中A+類工科學科最多的大學,而在雙一流學科評估中,其這些學科也均是雙一流學科,因此清華大學擁有著我國最強大的工科實力,其基本所有的工科都在其領域位居前列。



2、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位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這所百年名校擁有著非常強大的實力,其和復旦大學被譽為上海的“雙子星”,這所大學也是“211工程”、“985工程”以及“雙一流”建設高校,而且其還是被譽為中國常青藤的“C9”聯盟成員,其擁有很強的工科實力。在第四次教育部的學科評估中,上海交通大學的機械工程、工商管理、船舶與海洋工程、生物醫學等均是A+類學科,而在雙一流學科評估中,其電氣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等數門工科學科均為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其數門工科實力絲毫不遜色清華大學。



3、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在之前可以說是我國最好工業大學,儘管因為一些地域的原因使得這所大學的實力有所下降,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工科學科依然非常的強大,這所大學也是“985工程”和“C9”聯盟的成員。其在雙一流學科評選中,其雙一流學科均是工科學科,比如有環境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以及力學等學科。而在教育部的第四次學科評估中,其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等均為A+類學科。



4、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實力是非常強大的,其之前被人號稱“小清華”,因為其實力非常強大,各個學科都直逼清華北大,因此其工科實力也是不弱的。在教育部的第四次學科評估中,其軟件工程、光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均是A+類學科。而在雙一流學科評估中,其管理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等學科均是雙一流建設學科,因此這所大學的工科實力不容小覷。



5、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是一所實力非常強大但是相對而言比較低調的大學,其也是這五所大學中唯一一所不是“C9”聯盟成員的大學,但是這所大學的工科實力在我國也是非常有名的。在教育部的第四次學科評估中,華中科技大學的機械工程和光學工程均是A+類學科,而在雙一流學科評估中,這所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等均是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因此這所大學的工科實力也非常強大。 相關搜索 2018教師工資 2018社保補繳 2018工資標準 全國工科大學排名 工科大學排行 環境科學與工程



其他還有幾所大學的工科也是比較強的,天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以及西安交通大學等。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啦!


DS二當家


別的學校我不太瞭解。簡介一點兒我所瞭解的東北大學,與大家分享:

在我心中:東北大學的控制科學與工程A+,冶金工程A+,軟件工程A+,計算機A,材料科學與工程A,礦業工程A,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不低於A-,等。

工程學科,不是紙上談兵,紙上成果是要落地的,是要能應用於實踐中的,最終是要解決實際問題的、是要出實際成果的、是要用實際成果說話的!

學科評估主要是學術評估,並不能完全代表學科的實力,更不能代表本科教學水平 !

東北大學的工科很強大,很多強專業都是當今和未來的大熱門。

第四次工業革命、AI時代,東北大學擁有全國最頂尖水平的新工科:機器人工程專業 !

東北大學在全國排名非常靠前的一流學科:

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本科自動化,保本校、外校研究生很有優勢)、材料科學與工程,及其旗下的各個專業等,都是當今和未來含金量很高的工科裡的大熱門!

學這些專業,前(錢)程似錦 !

東大的傳統優勢專業,冶金工程、礦業工程均並列全國第3名,處於全國頂尖水平,現在仍為國家建設做出著巨大貢獻。比如千年大計的港珠澳跨海大橋建設所需的管樁鋼、通航主橋的橋樑鋼的工藝技術,用的就是中國最優秀的、最頂尖的東北大學的冶金工藝技術!

歷史將銘記:東北大學的冶金工程,在當代中國是最頂尖水平 !

————————

機器人競賽成績,東北大學全國第一!

東北大學於2015年9月,在985中率先成立了首個機器人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院現有“機器人科學與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兩個二級學科,均設有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均隸屬於“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學院現主要研究方向有: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模式識別、圖像處理、人機交互技術、媒體傳感網絡、雲機器人系統等。

學院畢業生可在機器人、人工智能、電子技術、自動化及計算機等行業領域就業,如微軟、百度、阿里、騰訊、華為、中興、大疆、航天科工、瀋陽新松等,也可在眾多新興的人工智能、智能系統高技術企業發展,或到國內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深造。

——東北大學機器人戰隊,代表國家參賽,曾於20年前的1999年榮獲在巴西舉辦的第四屆機器人足球世界盃賽冠軍,實現金牌0的突破,為國爭了光。

——東北大學於2016、2017、2018年連續三屆榮獲全國大學生機器人比賽冠軍(目前全國開設機器人工程專業的高校已有近百所)。

——東北大學在新加坡榮獲ICRA2017 RM機器人挑戰賽冠軍 。

——東北大學機器人戰隊,於2018年,在全球有300多支隊參賽的京東X機器人挑戰賽的決賽上(決賽中的各隊隊員幾乎都是碩博生),戰勝國內控制科學與工程頂尖名校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哈工大、香港中文大學隊以及中科院、西安交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來自美國硅谷創業團隊等,勇奪冠軍。

東北大學等隊提供了系統的可運行的機器人工作平臺和機器人設計方案,既滿足物品自動識別、跟蹤、抓取、揀選等基礎要求,也涵蓋視覺傳感、人臉識別、倉內自動駕駛等人工智能技術,在運動控制、避障機制、導航技術、視覺識別、機械結構、使用算法等六大方面實力強勁。東北大學從眾多頂尖名校中脫穎而出,足以證明東北大學在智能機器人方面實力非常強大領先,處於全國最頂尖水平!

東北大學的控制科學與工程實力非常強大,一直處於全國大學中最頂尖水平!

東北大學的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計算機實力很強大!

2018-2019年自動化專業排名

1\t清華大學\t5★+ ;2\t東北大學\t5★+

————————

東北大學的軟件工程實力很強大,本科教學非常優秀!

東北大學軟件學院的軟件工程專業,普通班專業課均採用世界計算機頂尖名校卡耐基梅隆的原版教材,軟工同學大一大二時能參加競賽的都參加(比如ACM、數學建模、藍橋杯等),有的同學還進了研究生導師的項目組,和研究生一起做項目;技術不行的有心人,看別人玩命學又拿獎就往你身邊靠,不會就跟你學、追著問你,最後慢慢的水平都跟上來了。軟件工程專業牛人不少,一個班中GPA拿到3.8、9的不少,4以上的也有幾個,這為他們外推保研國內頂尖名校或考取國外名校研究生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東大學習氛圍真的很好啊,上課前排的座位老早就被佔滿了,自習室就不用說了。師資力量雄厚,同學有問題可得到解答。英語(日語)國際班,專業課幾乎都是外教(純英語日語)授課,課上課下用英語交流;外教多為原世界名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大牛,有的外教擁有哈佛博士學位,如IBM前技術高管,CS學院原院長,Java Coding Guidelines一書的作者Fred Long曾任教,等。此外東北大學軟件學院還有很多助力軟工等專業的學生成才的措施。軟件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除保研國內頂尖名校(比如清北、上交浙大等)、本校,考取國外計算機頂尖名校【比如軟英首屆34名畢業生中,除保研北大計算機等國內名校、去名企之外,有17名考取國外名校研究生,其中4人卡耐基梅隆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頂級研究型大學,她的計算機專業是舉世公認的一流專業,列全美榜首),1人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在國際學術界有著頂級聲望,在各類權威榜單中排名穩居世界前十)等。軟工也有。前年軟工有個本科生還直接拿到了美國硅谷的工作簽證】、考取國內名校的之外,多數大三結束前後就通過校招簽約進入了谷歌微軟BAT等國內外知名互聯網企業、銀行軟件開發中心等就職。


2016年中國大學本科專業排行榜,東北大學軟件學院的:軟件工程專業並列全國第2名,信息安全專業並列全國第4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並列全國第3名。

現在東大的軟件工程專業更好了,有:軟件工程普通班,軟件工程英語國際班,軟件工程日語國際班,大數據實驗班,軟件工程+(人工智能、汽車軟件工程、互聯網金融、軟件服務與雲計算、移動互聯方向)供高年級學生選擇。

舉個例子,東大軟件工程大數據實驗班,課程涵蓋大數據體系中絕大部分核心技術,包括數據科學導論、Hadoop大數據平臺、分佈式文件系統HDFS、大數據倉庫Hive、分佈式數據庫HBase、Storm實時流式計算、Spark內存計算、機器學習等,並進行大數據項目實戰演練。

東北大學擁有:軟件架構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9年軟件工程專業大學排名

1\t北京大學\t2\t東北大學\t2\t清華大學

試問:全國高校軟件工程本科教學比東大強大的能有幾所呢?

————————

東大的冶金工程、礦業工程一直處於全國頂級水平,業內口碑非常好,畢業生一直深受大型國企青睞(每年許多大型國企都到東大搶人才啊),深造搞科研,搞技術晉升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大型國企高管,前程也是很好的。

此外東大還有一些全國排名十幾、二三十名的學科,其旗下的各個專業等等也是很好的。

————————

我認為新工科機器人工程專業非常非常的好!現再簡介一點點東北大學的,希望能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機器人專業的畢業生未來可以在大型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方向從事技術攻關、產品開發、技術服務、教學科研、營銷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具體如下:

1)企業:機器人專業的畢業生未來主要就業領域包括:人工智能(視覺認知、人機交互)、智能汽車(無人駕駛、輔助駕駛)、智慧醫療(醫療機器人、智能醫療設備)、智能製造(智能工廠、工業機器人、工業自動化)、智慧物流(快遞無人機/機器人、倉儲物流機器人)、養老助殘(智能輔具、陪護機器人)、智慧家庭(家用機器人、清潔機器人)等領域。 ~~~,等等。

收入方面:學生未來就業後的收入,與就業層次崗位等也有一定的關係。結合目前東北大學以及機器人學院對以往畢業生的摸底情況,可以看出從事機器人相關領域工程技術人員平均收入一般要遠高於同期畢業的其他專業學生,如果是從事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工作,收入更高。機器人就業崗位也被列為未來十大高薪崗位。

東北大學機器人工程專業以智能機器人為主體展開教學。學生不但掌握機器人基本知識,同時掌握人工智能技術。這種掌握算法、軟件和硬件的高端複合型人才,目前在國內外都非常亟需,具備很強的競爭力。

————————

東北大學多個實力強大的專業都指向了人工智能及其密切相關:

自動化——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工程專業;軟件工程的大數據實驗班,軟件工程+(人工智能、雲計算)方向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5G,萬物互聯),教育部首批建設的人工智能專業及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等等。

————————

東北大學本科等教學非常優秀!

在2014~2018年教育部全國本科學科競賽評估中,規模小、學生人數少的東大,在國內大學的各種競賽中,獲獎次數達412次,獲獎數量位居全國大學的第2名(平均每年獲獎80多次)

第41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共有來自全球103個國家、地區2948所大學參加比賽。經過各洲的預選賽後共有132所大學的代表隊參加本屆總決賽,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東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等18所中國高校參加總決賽。東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參賽隊在全球2948所大學中獲得第72名的優異成績。

2015年東北大學信息學院和軟院等組成的代表隊,在124所高校220支參賽隊中榮獲亞洲區ACM1金牌2銀牌的優異成績。

2018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西安邀請賽,本次比賽共有145所大學的363支隊伍參加比賽。東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代表隊榮獲金牌。

————————

東大的熱門強專業很多啊,本科教學非常優秀!

舉個例子,我悄悄地不告訴您有個專業(此文中未涉及 !):~,讀研深造的畢業生,去向包括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杜克大學、西北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等世界頂尖名校,以及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

東大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旗下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功能材料、材料物理等專業前景很好,就業薪資也相當好。

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是一類具有優良的電學、磁學、光學、熱學、聲學、力學、化學和生物醫學功能,主要用來製造各種功能元器件,並廣泛應用於各類高科技領域的高新技術材料,是目前材料學科最活躍的領域,對人才的需求強勁。東北大學功能材料專業根據材料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趨勢以及國家產業界對相關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設立,是首批獲得教育部批准的新興專業,已在磁性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智能材料、納米材料等領域形成鮮明研究特色,教學內容和研究方向涵蓋生物材料、功能陶瓷材料、磁性材料、智能材料、環境與能源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等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急需要的功能材料領域。

材料物理 本專業在超導材料、磁性材料、激光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材料、生物材料、新材料計算與設計等方向得到快速發展。近年來,在保持材料微結構與性能和材料疲勞與斷裂等傳統優勢的同時,發展了超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製備與應用、計算材料設計等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專業方向。

就業深造 材料類4個專業學生畢業後可繼續深造,攻讀本校、國內外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與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品學兼優者可直接免試推薦攻讀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017屆本科畢業生讀研升學比例超過56%。畢業生可以在航空航天、汽車、電子、交通、能源、建築、化工、冶金、機械等行業從事材料製備與加工過程的質量控制與性能改善以及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研究與開發工作,也可承擔相關專業領域內的技術諮詢與管理工作以及相關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近三年一次平均就業率96%以上,其中女生就業率達到94%。

——學科評估主要針對的是研究生以上的數據吧。東大的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在全國眾多高校中排名並列第27名,其旗下的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本科教學水平非常好,畢業生就業升學很好。

比如東大的通信工程專業,教學力量雄厚、實驗設備先進。本專業著重培養從事通信和信息系統相關研究、開發、設計和製造,具有較強適應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面對通信工程專業基礎知識寬、應用領域寬的綜合性專業特點,專業已開設覆蓋無線通信、IP通信、光通信、嵌入式通信、信息安全等多領域課程。學生在移動通信、光纖通信、衛星通信、多媒體通信、信息安全、計算機網絡、嵌入式系統等專業課程中挖掘潛力,發展興趣,培養能力。

就業深造 歷屆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近96%。包括近40%的學生免試推薦或考取清華、國防科大、北大、中科院等國內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超10%的學生到牛津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墨爾本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等國際頂尖高校繼續深造。近50%的畢業生就業到朗訊、貝爾、愛立信等國際知名企業,以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中興等世界500強企業和重點企事業單位。

————————

東大最牛的、堪稱鎮校之寶的控制科學與工程旗下,本科自動化類有:4個專業;計算機旗下的3個專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等等,前景非常好、在業內口碑非常好、實力非常強大 !

————————

2018年東北大學工程學學科整體進入ESI世界前1‰ ! 這是東北大學“雙一流”建設中的一項重大成果。

在高等學府中,工程學科也稱為工科或工學。 ESI是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的簡稱,能入選世界前千分之一的學科,通常會被稱為世界頂尖學科。

東北大學的工科實力很強大!

————————

高校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和科研經費的支持。

科技經費由政府資金+企事業單位委託經費+其他來源經費組成。

2017年企事業單位委託經費超過10億元的高校有: 1.清華:近17億; 2.北航:14億多; 3.哈工大:近14億; 4.浙大:近12億; 5.東北大學:近11億; 6.四川大學:10億多。

——東北大學2017年科技經費16億多,人均科技經費達到了全國第12名! 東北大學的科研實力很強大 !

——2018年東北大學科技經費全國第17名,人均科技經費全國第11名,當年技術轉讓收入全國第5名。東北大學科研實力強大啊,資金力量雄厚,發展動力強勁。

————————

‖ 2016年,東北大學高新技術企業集群實現收入約123億元,淨利潤達22億元。

‖ 在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校辦企業統計概要公告中,東北大學科技產業多次排在全國前3位。

‖ 在科技部發布的全國技術市場統計年度報告中,東北大學近三年輸出技術成交額排名全國第一 !

——東北大學就像一頭默默耕耘的老黃牛,在教學科研取得豐碩成果、為國家培養輸送大批優秀人才、為國家經濟建設等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還為企業、為東北、為社會、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 ! !

————————

東北大學本科等教學非常優秀,實力非常強大!

看看在985中規模較小,學生人數較少,受地域、氣候等因素導致錄取分數線很低、生源質量“較差”、綜合排名較低的東北大學在2018年學科競賽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吧!

在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競賽排行結果(本科)TOP100中,東北大學以119個獎項,獎項總數排名並列全國第一,評分94.49分,總評分名列全國第七。

全國大學生機器人競賽(ROBOCON)獲得國際級一等獎1項(全球總亞軍)、國家級特等獎1項(全國冠軍)。

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東北大學獲得國際一等獎12項,國際二等獎62項。

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iGEM)獲得國際一等獎1項,國際二等獎1項。

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獲得國家級一等獎6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4項。

全國大學生機器人競賽(ROBOMASTERS)獲得國家級特等獎1項(全國冠軍)。

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獲得國家級特等獎1項、國家級一等獎1項、國家級二等獎5項。

2018年東大累計獲得國際級一等獎14項,國際級二等獎63項,國家級特等獎3項,國家級一等獎30項,國家級二等獎49項,國家級三等獎53項等……

2018年6月 在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con),東北大學ACTION代表隊喜摘桂冠,並代表中國出征2018年8月在越南舉辦的亞洲廣播聯合會(ABU)“亞太地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

2018年7月 2018年(第11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東北大學斬獲23項大獎,其中包括一等獎8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6項。

2018年7月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中,我校共4項作品入圍。4項作品全部榮獲一等獎,東北大學榮獲“優秀組織獎”。

2018年“英特爾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我校2項作品入圍總決賽,並分別榮獲全國一等獎和全國二等獎。

2018年7月全國大學生機器人競賽RoboMaster 2018機甲大師賽總決賽中,我校T-DT團隊在總決賽中衝出小組賽,獲得亞軍,這是我校2015年參加此競賽以來的最佳成績。

2018年8月,第十七屆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中,東北大學ACTION團隊代表中國出征,ACTION團隊“金戈鐵馬”機器人奪得第十七屆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亞軍。

2018年10月 在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起的第十五屆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簡稱iGEM)中,東北大學NEU-CHINA-A團隊和NEU-CHINA-B團隊分別斬獲大賽金獎和銀獎。

2018年11月 在十二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中,東北大學參賽作品《扛得住》榮獲全國二等獎。

2018年10月-12月 在第43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中,東北大學代表隊共摘30項大獎,其中包括6項金獎,10項銀獎和14項銅獎。

————————

競賽成績可是實打實的硬實力。

計算機競賽成績比東大強大的,全國真沒幾所!

————————

如果您身邊刻苦學習的人多、優秀的人多,您就不敢不努力、不敢不優秀喲。

————————

謝謝大家 !

————————

補充一些:

東北大學的冶金工程學科是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東北大學的冶金學院瞄準國家建設製造業強國和“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適應行業綠色化與智能化轉型升級的發展要求,培養具有多學科知識、寬廣國際視野和較強實踐創新能力的複合型高素質人才。根據不同的發展需要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對學生進行分類培養。建立“創新實驗班”,為我國的高端製造業培養多學科基礎的複合型人才;建立“國際化班”,為國內外企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能力的國際化人才;建立“卓越工程師班”,為冶金、能源行業培養實踐型、創新型的卓越工程技術人才;建立“本碩博連讀班”,為科研院所培養拔尖科技人才。

工科試驗班所依託的大冶金學科群現有2個國家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後流動站;冶金工程是首批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根據國家教育部“985工程”建設計劃,依託冶金與材料學科建設了“現代冶金與材料過程工程科技創新平臺”(國家Ⅰ類平臺)。同時,冶金學科群擁有13個國家級、省部級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等研究基地。

師資力量 冶金學科群師資力量雄厚,教授、副教授比例高達71%。高端人才輩出,現有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6人(創新人才長期項目入選者1人,青年項目入選者4人,外專千人項目入選者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教學名師2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萬人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雙百計劃”特聘教授1人。教授59人,副教授89人。

就業深造 東北大學的冶金學科群歷經9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和讚譽,是東北大學最響亮的名片。冶金學院畢業生可以到冶金、材料、能源、化工、環境等相關行業從事技術開發、技術管理、工程設計等工作,也可以到高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近年來,冶金學院一次就業率在95%以上,本科畢業生升學率在42%以上。

————————

冶金等玩技術的,又有數不清的大項目做,會缺錢?舉倆例子:

2016年8月,東北大學軋製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與河北敬業鋼鐵有限公司在高品質鋼材產業化系列關鍵技術專利轉讓方面達成協議,簽訂了5000萬元技術成果轉讓大單。根據協議,雙方將在薄帶鑄軋生產線建設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東北大學為河北敬業鋼鐵有限公司提供自主研發的關鍵技術,助推企業高性能鋼材生產。

2016年10月,河鋼東大產業技術研究院一期4000餘萬元項目啟動會在東北大學舉行。經過前期對接,雙方簽訂合作項目34項,合同累計4000餘萬元,成為東北大學深化產學研合作,推進鋼鐵產業升級,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的又一典範。

冶金學院完成的“新型陰極結構鋁電解槽技術”,在世界著名的海德魯鋁業公司等國內外30多家鋁電解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產業化應用;與應用前相比,平均噸鋁電耗降低了 900~1100 kWh,實現年節電約 41億 kWh,年減排當量 CO2達 380餘萬噸,年創經濟效益 20億元。 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圍繞電熔鎂爐、豎爐、磨機和迴轉窯等重大耗能設備,在國際上首次發明了以節能降耗、提高產品質量和產率為目標的耗能設備智能運行反饋控制技術及裝置,在中國鋁業、酒鋼集團等企業的生產線上成功運行,實現了節能降耗、提高質量的綠色化生產目標,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等等。

東北大學依託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20餘個科研團隊,緊密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努力解決行業共性關鍵技術,取得了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

————————

冶金學院的師資力量超級強大,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等專業非常好,東大的冶金在業內可以說是權威級別的,口碑非常好,畢業生一直深受大型國企青睞(許多大型國企都到東大搶人才啊),深造搞科研,搞技術,晉升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大型國企高管,前程很好。

————————

到處都用金屬。現在有冶金學科的學校越來越少了,但冶金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要做的大項目數不清!

————————

物以稀為貴!

————————

東北大學研發團隊突破航空發動機熱處理工藝難題

近日,東北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在讀博士王昊傑,帶領創業團隊研發出國內領先的低壓真空滲碳熱處理新工藝,實現了對航空發動機軸承用鋼滲層碳化物的精確控制。這一工藝,使高端航空軸承鋼獲得了更高的強度,更好的表面硬度、疲勞強度、磨損強度、壽命以及更優異的綜合性能。

發動機軸承的加工工藝特別是熱處理工藝直接影響著航空發動機的整體性能。目前國內廠家普遍採用的金屬滲碳熱處理工藝存在表面質量不過關、環保壓力較大等問題。

王昊傑創業團隊歷經五年時間研發,先後開發出航發軸承和齒輪、機器人RV減速器擺線輪等關鍵部件的熱處理工藝,不僅實現國內自主製造,還使成本大幅降低。

————————

東大軋製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昭東教授帶領團隊,對高端鋁材關鍵熱處理裝備攻關,日前在高端鋁合金生產裝備國產化上取得突破進展,代表著鋁材國產化關鍵“造血”能力的“氣墊式熱處理爐”“高精度輥底爐”等高端鋁材生產線建設正在打破國外壟斷,並將於今年內實現航空、航天、汽車工業領域國產裝備、工藝和生產技術的突破。

用上國產裝備自主生產後,現在價格在4萬元人民幣/噸的高端鋁材可降至約2~3萬元人民幣/噸,不僅實現關鍵技術裝備的自主可控,更能為眾多生產企業帶來切實效益。

————————

東北大學為支持諸多國家支柱性行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在鋼鐵共性關鍵技術、綠色智能製造方面,東北大學已經擁有了一批可以引領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

軋製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王國棟院士的帶領下,圍繞國家戰略重點和企業實際需求開展了“靶向式”攻關,在高強汽車板、高牌號電工鋼、高標準船用鋼等領域頻頻落子。至今,已獲得了5個方向的10項關鍵技術成果,並在行業內實現了轉化。其中:

方向一的關鍵技術成果,“微合金鋼連鑄坯質量控制工藝與裝備”已應用於23條生產線,“鋼包底噴粉精煉工藝與裝備”已完成新撫鋼工業試驗,並已與鞍鋼簽訂了推廣應用合同;

方向二的關鍵技術成果,“熱軋-冷卻-熱處理一體化組織性能控制”已應用於58條生產線,“極限規格板材先進熱處理裝備及工藝技術”已應用於27條生產線;

方向三的關鍵技術成果,“熱軋帶鋼免酸洗還原退火熱鍍鋅關鍵工藝技術”已在邯鋼、無錫華晶完成了工業試驗,“薄帶連鑄無取向6.5%Si鋼關鍵製造工藝技術”已在武鋼實現了工業應用;

方向四的關鍵技術成果,“高精度冷軋板形控制技術與裝備技術”已應用於10條生產線,“先進連續退火與塗鍍技術”已應用於6條生產線;

方向五的關鍵技術成果,“預富集-懸浮焙燒-磁選工藝與裝備技術”已應用於1條生產線;“超級鐵精礦與潔淨鋼基料短流程製備技術”已應用於1條生產線。在港珠澳大橋、核電站、海上鑽井平臺、大飛機等國家重大裝備製造中,都有東北大學技術的深度參與。

柴天佑院士領銜的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面向流程工業高效化和綠色化的重大需求,以複雜工業系統的建模、控制、優化和綜合自動化新理論和技術為主攻方向,不斷創新機制,形成了基礎研究—前沿高技術—成果轉化和促進基礎研究的快速通道。

實驗室在國際上率先提出的決策與控制一體化的生產全流程集成優化控制方法,已成功應用於國內赤鐵礦選礦生產線、巴布亞新幾內亞瑞木鎳鈷冶煉、越南氧化鋁生產等重大自動化工程,顯著提高了金屬回收率和精礦品位指標。

作為未來國際自動化發展方向之一,該實驗室的研究方向被寫入了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出版的引領未來自動化發展方向的白皮書《面向人類未來的系統與控制》中。

這些成就,都很了不起。

————————

東北大學再添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近日,經教育部批准,我校智能工業數據解析與優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醫學影像智能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批立項建設,截至目前,我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已達7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智能工業數據解析與優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立足工業應用實際,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瞄準國際學科前沿,聯合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新加坡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世界著名大學的一流學者(包括美國工程院院士4名,加拿大院士3名),以人工智能、信息、計算機和自動化技術為工具,按照系統建模、數據解析、工程優化、精準控制的研究邏輯,從資源、能源、設備、環境等生態視角,對複雜製造與物流系統進行數據解析,並在此基礎上實現生產與物流過程的計劃、調度、操作的系統優化,從而達到製造與物流系統的最大效率和效益。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工業大數據解析、運籌學和數學最優化、智能工廠全流程生產與物流計劃、生產與物流批調度、智能工廠的過程優化和最優控制及在製造、能源、資源工業及物流系統中的應用。

醫學影像智能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依託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和生物學等優勢學科,面向高端設備和精準醫療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聯合東軟醫療、中科院瀋陽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等多家上下游單位,開展高端醫學影像設備智能成像理論與方法探索,實現多模醫學影像智能處理和多源醫學數據智能分析關鍵技術突破,集成高複用醫學信息計算支撐與服務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實驗室力爭建成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醫學信息計算創新基地,為我國高端影像設備和精準醫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