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孩子學習好是孩子聰明家長養的好,學習不好是老師沒教好,你怎麼看?

不是天方夜談


前半句應該是有一定道理的。孩子學習好,必然與家長的養育分不開。但也有天生聰明勤奮好學的孩子,即使你不管他,他照樣能給你拿出好成績。當然在大的範疇內,還是家長盡心盡力,培養出的孩子成績要比不管不問的家長培養出來的孩子成績強的多。

但是孩子的成績不只是在家就能解決的,家長不光在家要養好,老師在學校的教也是發揮作用的。

至於孩子學習不好就把責任歸於老師沒教好就完全不對了。

一方面孩子學習是一個綜合性的東西,老師在學校使再大的力,孩子的心就是不往上面使,這肯定不會出好成績。

另一方面孩子就是笨,這個當然與遺傳因素有關。可勤能補拙也在告訴我們,只要肯下功夫,主要肯在學習上下力氣。成績也不會太差勁。當然這裡就需要老師與家長的鼓勵與支持。如果孩子背個課文背十遍還記不住,老師說算了算了你就是笨,跟老師說你比上一遍背的內容又增加了不少了,繼續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行。這當然勢必會養育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孩子的學習態度。

最後就是家長的配合,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還沒有形成自己學習的良好習慣,老師在學校佈置個作業需要家長配合,一類家長家長愛答不理的,另一類家長卻是相當重視,試想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更看重哪類家長的孩子。

所以,孩子的成績不僅需要老師的教育、家長的教育,孩子的自我教育也與成績密切相關。



婦好


大家好,我是義哥說教育,一個從事教育研究與管理20年的博士。

對於孩子學習好壞是誰的責任的問題,這個問題較為複雜。如果說孩子學習好就是家長的成績,學習不好就是老師的責任。這種說法過於武斷,那麼孩子的學習到底受什麼影響呢?我覺得最主要是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遺傳

這個絕對是家長的責任。孩子遺傳是開展學習的基礎,遺傳基因好壞確實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當然,這就包含了遺傳的好與壞,如果遺傳的好,孩子聰明,確實是家長的成績。但是,如果遺傳的不好,家長也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家長應該對於遺傳對孩子學習的影響有一定的認識。

第二,環境

環境主要指的是孩子的家庭環境,特別是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比如小學階段。此時,孩子對於外界的接觸較少。一般家庭都管得比較嚴,孩子與社會上的不良少年的傑出不多。因此,環境主要是家庭能否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條件,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態度,以及家長本身的行為影響。比如說,現在一些家長每天抱著手機玩,卻總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這之間本身就有矛盾,孩子看著父母玩遊戲,自己很難專心學習。這種環境就不適應孩子的學習。

第三,教育

也就是學校教育,學校能夠提供給孩子的是系統的知識。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是系統的、有計劃地。正常的孩子只要根據學校的安排進行學習,一般情況下是能夠跟得上的。但是,由於孩子個性多樣化。雖然我們經常是”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但是這種情況是在一對一的情況下說的。就是說,如果教師真正能夠做到因材施教。能夠一對一教學,我想大部分的學生是能夠學好的。但是現在大部分實行的都是班級授課。老師面對大量的學生,說實話,要做到因材施教,,確實非常困難。

第四,個人主觀能動性,

孩子能否在學校學習好,除了遺傳、家庭、學校教育,其實最根本的還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觀能動性簡單說就是孩子是否自己願意學習。如果孩子主觀能動性不發揮出來,其他各方的因素幾乎都是零。也就說老師你講的再好,學生自己不聽、不想,不動手。學習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總之,孩子學習好壞影響因素是非常多的,不能簡單的將因素歸結為家庭和教育,這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但不是唯一的兩個方面。所以我們的問題是要激發起孩子的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如果他有了主觀能動性,不管是在任何的家庭條件下,在任何的學校裡面,他都有可能學習成績非常的好。


義哥說教育


老師說:“如果家庭不配合,學校再怎麼努力也不起作用”。

家長說:“送到學校給專業的老師,有很大的期望,教不好老師當然有責任。”

學習好不好,和學校、家庭都有關係。如果解讀為對方原因,不管哪方言辭,都有逃避責任的嫌疑。



下面我說有個電影,一起來思考!

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由印度著名演員阿米爾汗執導。這是有關教育的一部電影,我建議大家去看一看,真的很感人,很智慧。

電影是關於一個不被看好的8歲的孩子,和一位帥氣十足又智慧美術老師的故事。

所有人,包括孩子的父母、鄰居、老師,夥伴,都給這個孩子貼標籤。不愛學習、愛打架、寫字難看等,他變成一個不被認可或者“失敗的孩子”。無奈,被送到寄宿學校,出現更為嚴重的自閉式行為,與外界無互動。

這個時候,我們觀眾、男孩的父母親以及老師都很迷茫,有種無計可施之感。

唯有美術老師發現,孩子字母反著寫的,得出孩子患閱讀障礙症。

其實,大家都只看結果,被孩子行為表象迷惑。學習差勁第一層大力否定,緊接著孩子出現行為頑劣二重打擊。沒有人診斷孩子的問題出在哪?也沒有人認真的、清晰的、深入的觀察和幫助孩子。

後來,美術老師發現,用獨特的方法給予男孩“治療”支持。讓孩子康復,並在繪畫藝術找到自信。



由此,孩子的任何行為問題,診斷很重要,以後才能因材施教。當務之急,不是追究責任的問題,是誰能發現問題。

家校協作兩個點:

一、彼此相信

父母要有一個意識,孩子聰明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先天或者家庭教育。也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成績、發展。因為,一樣的老師,一群學生,學習各方面總有不同。

老師也要認識到,孩子學習過程有很多因素影響,並非只有家庭。

家校彼此信任多溝通,去了解孩子學習、習慣、注意力、與同學交往等。齊心協力,積極合作。



二、合作互補

彼此信任和溝通後,家校調整策略,先反思教育者自身問題。有沒有言行過激,方法不對等問題。

策略討論:

如,上課注意力集中問題。教師要適當反思教學趣味和吸引力,積極性調動和學生互動的改進。

如,家庭學習習慣,磨蹭、粗心問題,家長注意態度平和,不急功近利。剛開始,興趣積極性更重要,要多多調動。

所以,老師提升教學方法,家庭培養學習習慣,既有合作又有互補,孩子才會進步。


心草侃教育


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孩子成績的好與壞都是由多種原因組成的,不能把優秀成績歸結為某一方,也不能把孩子的過錯歸結於某一方。

我們在這裡不談孩子小學的成績,只談孩子初中的成績。因為孩子在小學成績的好與壞,我們已經談得太多了。如果對此有興趣的家長,我可以在以後的文章裡專門與你探討向你請教孩子小學成績好與壞的原因和結果。初中孩子成績的好與壞是與家長密不可分的,但同時又與學校老師用心的教育也是分不開的。因為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孩子的學習成績基本上都是在打基礎階段。但孩子到初中以後,由於過於複雜的課程體系,這時候孩子成績的好與壞應由三個方面組合而定的:一方面是學校老師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另一個方面是你孩子自身的努力、勤奮的結果;最後一個方面也是很關鍵的一個方面,就是父母和家長能否給你的孩子提供一個有利於孩子學習的優雅的環境和適合你孩子智力開發的合理空間。同時做家長的你能不能在孩子於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與孩子融為一體,與孩子共同的解決你孩子在學習中所遇到的這樣和那樣的問題。

所以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不能簡單的、機械的把孩子考試成績的好與壞歸結於老師或學校,如果機械的把孩子考不好成績的結果推給老師或學校的話,那麼這是對學校老師辛苦教育和辛勤奉獻結果的否定。如果把孩子在學習中考得好的成績歸功於家長的話,那麼也抹殺了學校老師的豐功偉績。我們不用看別的,我們只拿衡水中學與毛坦中學舉個例子。做家長的你能把孩子在學習中考出的好的成績歸結於你嗎?眾所周知,在衡水中學與毛坦中學中,孩子們在這裡接受的不僅僅是軍事化的管理,而且是全託式的教育方式。孩子成績的好與壞都是與學校和老師辛勤培育和心血付出的多少劃等號的,如果衡水和毛坦中學的老師不是這樣的付出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那麼,我們的孩子就不會在歷年的高考中取得技壓群芳的成績,取得高人一等的成績,取得令人羨慕的優良結果。大家可以比一比,一箇中學在高考中被清華北大的錄取率是否能與你一個省的清華北大錄取率劃上等號,甚至清華北大錄取率超過了你一個省的錄取率。那麼我們就可以問一問,你孩子成績的好與壞歸於學校嗎?還是歸結於家長呢?

在這裡,我勸一勸,無論你的孩子讀幾年級,都不要忽略學校老師的辛勤教育和付出心血的對你孩子的愛護。你孩子能在考試中取得這樣或那樣的好成績,歸根結底是你孩子努力的結果,也是你孩子老師辛勤奉獻的結果。但同時,也不能排除是做家長的你給你的孩子付出心血的結果。所以說,無論你孩子成績的好與壞,我們都應該用客觀的理念,實事求是的去分析這一結果,而不是機械的抱著好的結果或壞的結果用指令性的語言分配給學校或歸功於家長。如果我們這樣去做的話,那是永遠搞不清,也分不清孩子學習成績提高的結果到底是歸功於學校還是家長呢?這裡,我們請家長慎重的考慮這些問題,不要誇大自己的教育成果,更不能忽略老師和學校的專業的教育成果。因為你的孩子不僅要在學校完成小學的功課,而且要在學校完成中學的功課。在初中功課完成以後,必須要接受高中的教育和學習。通過這十幾年的努力,你的孩子在高考中才能一考獲名、一考得中,才能完成你十幾年的心願。

所以說,家長要尊重學校老師的教育成果。家長在尊重老師教育成果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做家長的自身的作用。鼓勵你的孩子、培養你的孩子好好的去聽老師的話,好好的去努力學習,努力奮鬥吧!


用戶水大魚大


有這種看法的人自私、自傲、偏見,不客觀、有失公允!

誠然,成績好與孩子的先智和良好的家教是分不開的,但否認和怪罪學校老師所起的關鍵因素,實乃孤家寡人之見!我不贊成!

因為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家庭是第一的粗獷的原始的提供場所,學校老師是全面的有目標性的正規引領者,有形社會與無形網絡是無法避讓的利害兼具的外來氛圍。一個孩子在這四個方面的合力衝擊之下,是好是壞皆由自身本能取捨。

比如一個人身在曠野,突臨狂風暴雨,是趕緊想法躲避無恙還是慌亂無措遭罪,這就考驗這個人是否具有靈活機智和果斷行動。很顯然具備避險能力就安然無恙,否則就成一隻落湯雞。

請問:這個避險能力是父母傳的嗎?這個罪受是學校老師沒教嗎?

同理,孩子的成績優劣誰能予以公判呢?優是家長的功勞嗎?劣是學校老師的過嗎?










手機用戶桂承銀


淨撿好的說,這句話要補完整來。

前半句:孩子學習好,孩子聰明家長養的好老師也教的不賴。

後半句:孩子學習不好,老師沒教好家長也沒養好,孩子也不夠努力。

孩子學習好,智商應該是平均水平及以上。家長也不會太差,至少思想正確,關心孩子。老師也是有苦勞的,且不說貢獻多大,讓孩子自學考試成績估計不會更高。再者,如果一個老師不負責任,工作上不認真,這學生學習能很好?一個學風很差的班級學習成績最好的都不及學風好的班級的十幾名。這不反過來證明學生成績好老師也是有點功勞的。

學生學習差,原因也是多樣的。的確有因為老師教得不好導致的,但並不代表全部是。實際有很多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導致的。

所以,這話沒說全,或者是有意針對老師說的。


鈉鎂鋁老師


當然不是。

孩子,家長,老師三個都很重要。

1.孩子

孩子不願意學習,非常抗拒,不聽課,不寫作業,什麼家長和老師都沒用。

2.家長

家長要提供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如果孩子回家,家裡都是看電視,打麻將,打牌的聲音。

那麼真的只有天資聰穎,勤奮苦學的孩子才能取得好成績了。

孩子都是愛玩的,沒有天生意志力就很強的孩子,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的督促了。

孩子成績退步的時候,家長能及時發現,及時補救。

3.老師

老師真的是重中之重。

同一個孩子在不同老師教導下,可能截然不同。

好的老師會引起孩子的興趣,再難的學科,老師也能講的趣味盎然,把孩子帶進去。

好的老師根據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教學方法, 有的需要誇獎,有的需要批評,有的需要激勵。

每個孩子心目中都有一個難以忘懷的老師,非常感激的老師。

所以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遇到一個好老師,一生受益。



周南筠


作為一個教了30年的小學數學老師,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由搖頭笑了,很真實,這確實是我們老師面對的境況:那些好學生,包括其家長,有不少都不認為有老師的功勞;而那些學習差的孩子的家長,卻大多認為孩子學習差與老師有很大的關係。

平日裡,每當說到這個話題,看到有些同事忿忿不平的神色,我總是淡淡說出我的觀點:我們既不必居功,也不必攬錯,盡心盡力,問心無愧就好,領不領情,領多大的情,那是人家家長的心意。

有的同事說:“那些好學生,如果沒有我們的讚賞、激勵和關注,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起好強心,促使他們形成良性循環,就算他聰明也不見得能這麼優秀。”我倒說:“這不是我們應該做的嗎?看著那些好學的眼睛,我們會不由得喜歡;聽著那些條理清晰的表達,我們會不由得讚賞;迎著那些求知的目光,我們一定會願意幫他們撥開迷霧。既是我們心甘情願的,又何必居功。”

有的家長說:“我孩子在一、二年級時,學習挺好的,就上了三年級換了某某老師後,學習成績就下降了。”我倒想告訴這類家長:“你所謂的好,有可能只是那一張試卷的成績。低年級的知識簡單,就算出點錯家長有時也不重視,殊不知那些積攢下來的小漏洞終有一日變成大窟窿。到了某一階段暴露了,只不過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又哪裡是換了某個老師的問題。”既然是這樣,作為老師,我們在自己的範圍內已經盡力而為的話,又何必攬錯?問心無愧即可!

與其抱怨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倒不如更盡一分心在孩子身上,只願多年以後,揮手告別講臺時,能對自己說一句:“今生我問心無愧!”

您贊同我的觀點嗎?贊同的話,點個贊再走吧!


一縷陽光am


我做過六年的數學老師,從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我都教過。我可以幫你來回答這個問題,學生的讀書成績到底跟什麼有關係?

重要的字我說三遍,天賦!天賦!天賦! 而小孩子的天賦來源於父母。

就像身高一樣,一般來說,父母身高都很高,子女的身高一般都不會矮。那麼讀書也是一樣,如果父母是學霸,子女絕對不會差,在現在教材的內容和教學方法都差不多的情況下,重點學校和一般的學校對學生成績影響差別不大。很多家長喜歡花大價錢選重點學校、選名師,這都是在交智商稅。

因為現在小學畢業考試試卷非常簡單,體現不出來學生之間的天賦差別。

而奧數因為難度大,能拉開學生之間智力的差距,所以只有爭取有好的生源才能保證畢業成績,這已經是所有校長和老師之間的共識,所以儘管教育局一而再再而三的發文件禁止進行奧數相關測試,但是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通過學習奧數能否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呢?

重要的結論說三遍,不能!不能!不能!

學生的學習天賦,通過學奧數是改變不了的,奧數僅僅只相當於測試的作用。

很多家長送學生去學奧數,相當於很多家長天天給學生量身高一樣,對身高是沒有幫助的。


鵬程健康


這個問題,僅代表一部分家長的觀念,說出這個觀念的家長,🈶️點武斷和求全責備!孩子的學習成績好,把這一功勞歸於自己,自己教育孩子調教得好;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都是老師教得不好,這一切都是老師的過錯和責任!

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取決於多種因素,既有外界因素,又有內在因素。一般情況下,除了極少數天賦高的孩子之外,大部分學生還是智商一般般,他們都是通過後天的努力,每天進步一點點,經過長期堅持不懈地拼搏,最後才取得了成功!這裡需要🈯️出的是:🈶️相當一部分🈶️天賦的學生,他們自以為自己聰明,老師講的課,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我一看就會,從而養成了上課不認真聽講,老師佈置的作業(訓練強化練習題)不完成,長期下去,這部分學生在學習上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知識殘缺不全,最後出現偏科,總體成績跟不上去!

在一個班上,同樣的老師講課,為什麼會產生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首先這符合正態分佈的特點,學生的智力因素,接受知識的快慢程度,記憶理解推理論證歸納總結能力不同,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績拉開了距離,為了使這種距離儘量小點,相當一部分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法,經過後天的刻苦努力,最後他們也最得了可喜的成績!

總之,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起作用,內因起決定性作用,這在教與學過程中明顯體現這種辯證統一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