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機器人、人工智能發展究竟怎麼樣?處於什麼階段?

茶與布朗


科技一直都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勞動方式、產業模式等等,特別是近幾年機器人、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等新產業概念衝擊著我們的視野,中國在未來科技方向的政策、現階段的發展規模、新興科技人才培養有著什麼樣的發展?

中國已將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到2030年使中國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在《規劃》中提出,要完善人工智能領域學科佈局,設立人工智能專業,推動人工智能領域一級學科建設,儘快在試點院校建立人工智能學院,增加人工智能相關學科方向的博士、碩士招生名額。加強產學研合作,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等機構合作開展人工智能學科建設。

中國科學院大學成立國內首家人工智能技術學院,是我國人工智能技術領域首個全面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學院;中山大學智能工程學院,致力於培養具有領袖氣質的工程師以及能夠解決工程問題的科學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院,探索人工智能領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南京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密切相連的機器學習算法、自然語言理解和圖像識別等學科在國內高校中皆屬於頂尖水平;湖南工業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等知名大學相繼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

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佈局,北京、上海成為人工智能產業的主要聚集地,2017年國內總融資超過40億美元。北京和上海聚集了主要神經網絡芯片的廠商,以及FPGA的相關廠商。深圳在服務機器人和智能無人機領域有著明顯的優勢,安徽省在智能可穿戴、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家電等領域都有一定基礎,貴州省現已成為眾多知名企業的數據資源聚集地。

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700億元,隨著國家規劃的出臺,各地人工智能相關建設將逐步啟動,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中國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的發展潛力非常的巨大。

謝謝您的點贊!期待您的關注! 曙光瑞翼教育,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唯一建設運營方,更多校企合作高校教育資訊關注“百校工程”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