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國實行校內有償託管,那麼校外的託管班還有市場嗎?

尼可我0333


全國範圍內實行校內有償託管,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中小學生減負,8:30到校,下午3:30離校,絕大多數家長還都在上班。畢竟,大多數人都是普通家庭、工薪階層,有了孩子,夫妻倆還得為孩子賺奶粉錢。有條件一人上班一人在家專職帶孩子,接送孩子,輔導孩子家庭作業,這種家庭,畢竟是極少數。

最初,北京市試行校內託管,一線城市競相效仿,到今年春季開學,全國大部分各省市縣全面推廣,一些農村學校,也開始推行,不僅解決了孩子的安全問題,也解決了家長上班無法按時接送孩子的問題,一些學校還貼心為孩子提供了作業輔導、興趣活動、午餐晚餐服務等,大大減輕了家長的負擔,也大幅度降低了家長校外託管的費用。學生在學校裡面,一則是安全,在校園安全,孩子按時接送回家也安全;二則可以在老師的輔導下完成家庭作業,免得讓家庭為了輔導孩子做作業“爆發腦溢血”,促進家庭和睦;三則可以和同學們一起進行一些興趣活動的培養,增進感情,學習技能,還可以免卻回家玩電腦玩手機看電視損壞視力和身體的擔心。

校內託管的費用,按照各教育主管部門試行的實踐,是由學校實行保本無利經營,由地方政府撥付一部分專項費用補貼,由家長承擔一部分。從全國各地執行的情況來看,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除過額外的餐費、校車費用,每天託管的費用都只有幾元錢,一學期也就是500元左右,比起校外託管省了好幾倍的錢。家長省心還沒有負擔,老師輪流值班也有一點補貼,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以各種形式補貼、支持,校內託管已經完全滿足了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的所有條件。

當然,所有的事情都會有兩面性,校內託管也有持反對意見的。一些家長覺得額外收費不合理,義務教育階段就應該免費;一些老師覺得校內託管會給教師造成額外負擔,校園安全問題也值得重點考慮。一些地區推行校內託管,老師挨家挨戶打電話解釋政策,個別老師甚至強調老師職業的辛苦,誘導家長放棄校內託管。對於校內託管出現的這些雜音,一方面要不斷完善託管政策和服務,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解釋和宣傳工作,公開、公示收費標準,讓家長、老師明白自己的責任,多方合力,在強調學生減負的同時,不將學校的責任轉嫁給家長。


真寧腔調


這個問題問的特別的好!

比那些質疑、抹黑的問題來的實在而且真實!

我孩子學校去年已經實施課後託管服務一年了,學校採取的是招標第三方機構入駐,學校不參與其中只是提供場地的模式,收費每個月是200多一些。外面的託管班最低的每個月600多。

要說對外面的託管機構沒印象是不可能的!

學校託管服務一經推出收到了很多家長的歡迎,報名人數還是不少的,而這些孩子可都是實打實的外面機構的“優質客戶”啊!

我記得非常清楚,在校門口貼出來招標公告,只要沒人看著,轉眼就被人給撕掉了,誰撕的?監控視頻顯示的清清楚楚!

但是,就我孩子學校的情況來看,即便推出的託管服務從價格上對外面的機構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但是依舊會有大批的家長繼續吧孩子送到託管機構去拖管。

原因如下

1、校內託管僅僅是託管

從教育部的文件中就已經非常明確的規定,校內託管服務不允許補課、不允許上課,不允許給學生增加學習負擔。

2、託管機構會提供“增值服務”

但是外面的機構則不然,他們在過去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早就在“輔導作業”以及“增值服務”等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所以對於有些家長而言,他們寧願多花點錢也希望孩子能夠在有輔導的情況下進行學習。

3、託管時間機構更加寬鬆

校內託管對時間的要求比較苛刻,到點就要放學。我孩子學校入駐的機構還是不錯的,如果家長到點(五點半)還是沒能來接孩子,那麼會把孩子用校車帶回機構,或者有償將孩子送回家。

而外面的機構相對來說時間是就會放的更寬,往往可以更晚一些去接孩子。

而且有些機構試營業到晚上的,晚上也會有人把孩子送去寫作業、學習的。


實際上這個問題非常好理解,600元(還有800、1000的)一個月對於很多家庭而言已經不算什麼負擔了,君不見有些孩子的每個周的各種課的花費都遠遠不止這個錢,部分家長更看重的是“質量”而不是“方式”。

差異化的需求永遠都是有的,所以如果題主是外面託管機構的從業人員的話也不必緊張,做好你們的增值服務才是提高你們競爭力的根本——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吃饅頭能吃飽,但是總是有人更願意選擇麵包……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說實話,我更支持校內有償託管,有償才有動力不是,家長也更放心。你不願意參加可以不用參加啊!還可以搞一些如書法,美術,英語,體育,聲樂類的興趣班,雖然校內現在名義上也有興趣班,但是基本上總被老師以各種明目佔用,就算上了目前的興趣班感覺也沒有學到啥,。

如果每天下午的課表後的時間用來開展各種興趣班,或者週末部分時間有興趣班我覺得相比較於參加校外的各種班家長更樂意把孩子放在學校內。費用只要不離譜就好,校外的我問過我們班的家長,作文,英語啥的一次課就是百元以上,還不是一對一,有沒有效果根本就不知道,現在也是難為那些週末還帶著孩子跑各個培訓網點的家長了。費錢費力還沒有效果。而且也容易得一些傳染性的疾病,比如說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校外培訓班根本就沒有消毒措施,有孩子病了大不了請個假,不像學校內,這些傳染病都是要上報人數的,一個班超過多少人就會停課。


ccssyy123789


全國實行校內有償託管,校外託管班必然受到比較大的影響,但由於家長需求的不一樣,市場雖大幅度減少,但不會完全消失。

關注教育熱點,有事實說話,三水三心出品,必屬精品。

自從教育部要求全國各地開展校內課後服務,各地為了解決3:30問題,紛紛出臺了具體的措施。三水三心所在區域,已經開始實施。

2月15日消息,成都市發佈《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實施意見》,對全市中小學生課後服務的工作內容、服務對象、組織方式和人員構成、工作時間等方面進行了說明。

由於託管的時間將要持續到傍晚6:00,再加上接送孩子,需要有一個過程,特別是有些家長,不管你多早放學或者多晚放學,都會遲到,所以,我估計,很多老師下班,都會在6:30甚至7:00之後。

那麼,問題就來了,老師那麼晚下班,應不應該有一定的報酬?再說了,難道,老師就沒有孩子需要接送?就沒有老人需要照顧?就沒有家務需要做?

所以,目前,各地的課後服務政策,基本上都是實行的有償服務。只不過,這個託管經費,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國家財政補助,二是從家長那裡收取。比如,江蘇南通的政策:

堅持公益導向。各地各校開展課後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以財政投入為主,為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確實不具備條件但有課後服務需求的地區,可採用政府財政補助和學校支持、家長合理分擔運行成本的做法,但不得營利。

有關經費保障等具體實施辦法待省收費項目明確後由市、各縣(市、區)另行制定。財政補貼及收取的課後服務費用等須專款專用,不得用於其他任何支出。

可是,這與校外的託管班市場大小,有什麼關係呢?肯定有啊!

校外託管市場縮減的第一個原因,經費

校內的課後服務,校舍不需要錢吧?財政會補助吧?那麼,需要家長分擔的成本,是不是少了很多啊?

所以,從課後服務的費用來說,校內提供的課後服務費用,應該是遠遠低於校外託管班的費用。

你想,家長豈會願意多花錢,把孩子送到校外的託管班呢?

學生少了,市場是不是就減少了?

校外託管市場縮減的第二個原因,師資

還有一個原因。校內的課後服務,都是學校的老師,都是具有資格的對學生是知根知底的老師。而校外的託管班,很多都是還沒有畢業的做鐘點工的大學生。你說,家長是送到學校的課後服務班放心,還是送到校外的託管班放心?

這樣看來,校外託管班的市場,是不是又會進一步縮小?

校外託管市場縮減的第三個原因,課程內容與資源

按照規定,學校提供的課後服務的主要內容是:

以學生複習預習、完成作業、自主閱讀等為主。有條件的學校可充分利用好學校圖書館、閱覽室、體育館、運動場、計算機房、功能教室等設施,依託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等部門支持,開展各類社團和興趣小組活動;也可與(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科技館等機構合作,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這多好,學校閒置的各種設施設備,都可以利用起來,為學生的綜合發展服務——其實,在正式上課期間,除了上課,其他時間,學生想去,也沒有時間啊!

而這些,校外的託管班,哪裡有呢?

這樣看來,校外託管班的市場,是不是還會進一步縮小?

但,即便是這樣,校外託管班市場,也不會消失,原因有在哪裡呢?

第一個原因,服務內容

這其實就在於學校提供的課後服務內容,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按照規定,學校的課後服務“不得利用課後服務時間集體上課或考試”,而我們有不少的家長,其實是希望在這個時間,對孩子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練習的。而在這一點上,校外的託管班,是不受這個規定的影響,可以根據家長的需求,而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內容!

這樣看來,你說,這個市場會徹底消失嗎?

第二個原因,服務時間

現行的課後服務時間是傍晚6:00,應該是,大部分工薪階層的需求,都可以滿足。但由於現在社會分工的精細化,還是有不少的家長,下班時間更晚一些。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第二輪託管,一種是家長怕麻煩,直接在放學後就把孩子送到託管班。

去年,在醞釀則政策的時候,三水三心就提出,家長的需求,是多元的,不可能一一滿足,就是這個道理。

這樣看來,你說,這個市場會徹底消失嗎?

總之,學校實行課後服務之後,肯定會對校外的託管市場帶來很大影響,但並不意味著,這個市場就會徹底消失。而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必須改變原有的思維,不便調整,去適應新的形勢!


三水三心


如果全國實行校內託管,相信對校外託管班肯定是有不小的衝擊。

現在校內託管屬於免費的,每個孩子只是交一個餐費。我的孩子的學校是每天10塊錢的午餐費,老師的補貼是國家給的。


校內託管目前處於起步階段,還不是很完善,更方面的管理都有待加強。而校外的託管相對來說提供的服務會更好些,短期內依然是剛需。

就拿午睡來說,校內託管是無法提供床鋪給孩子的,大家只能趴著睡覺。這本身對孩子的健康確實不利。但是,實際上很多孩子中午根本不午休,如果做好管理,在教室內可以安靜看書的話,我相信很多孩子還是願意在校內的。

現在一個矛盾點是學校一開始沒有那麼多人手,而在沒有引入第三方服務的情況下,老師額外中午多出來一項工作,很多老師實際上是不願意的。


中午的這段時間,管理上確實有難度。如果讓孩子都趴桌子睡覺,很多孩子不願意,而且對孩子的身體發育不好。如果孩子們自由活動,又必須老師時刻盯著。否則一旦出了什麼打鬧事件,老師的責任將會非常地大。

我們這邊是每天一位老師和一位義工家長共同管理,剛開始2周時間。目前來看,除了頭幾天出現了一點小問題,總體上還算是運轉良好。

我相信,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這也意味著未來對校外託管的衝擊會變大。


當然,有一部分家長因為工作忙,需要讓孩子補習一下功課,或者是檢查作業,對於這部分家庭來說,校外託管的需求依然非常強勁。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談點個人想法:

現行做息時間,對孩子,對老師,對家庭都是一套不完美,很有困難的現實存在。

其實這個問題解決方法簡單,簡單,很簡單。

但具體實施只需要二部分:

一是老師不坐班上課或兩班制,

二是延長學生在校時間。

具體方法:

1,科目老師不擔任班主任,中小學根據孩子情況,配製輔導員,見習老師或由學生輪流自管。

科目老師可以上完課回家,象大學老師一樣。

兩班制也是好的選擇,幹一天休一天,幹二天休二天,給老師一個自修自省的時間。

2,引進社會教育資源,建立社團,吸收民間藝人,法律人士,社會典型人士,電影進校園,給孩子上課外社會實踐課,培養生存能力,動手能力,創造能力。釆取自行自願的學習方式,不考試,不測評,反輔教學。

3,正課時間不變,增加早晚上下學時間,切記這部分時間不能由科目老師擔任。

解決這個矛盾最主要無非就是資金,錢,錢,錢。

家長,學校還會擔心安全問題,其實人的身體安全是隨時都受到危險的,但正確方法下是可以保障,全面建立社會保險制度入校,減少師生因意外人身傷害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淘小孩創意


目前,我們這裡小學也開了課後興趣班,參加的孩子父母每天可以到5點才去接孩子。不過,這時候很多上班族依舊沒下班呢——就算公務員,也是5點才下班,要趕到學校,也要花些時間呢。

中學就可以說完全解決了,上晚自習,到晚上7點10分才放學,這不僅提高了孩子做作業的效率,更是解放了那些陪孩子做作業的父母,我侄兒子上初一,以前每天作業要做到晚上十點,現在在學校裡就把作業都做完了。不過,晚飯還得回家來吃。

慢慢的,相信學校裡的有償託管會越來越完善,校外的想要繼續佔據市場,得在特色上做文章了。不過,蛋糕被學校分去一大塊,是很明顯的事情了!


語菲情感坊


全國實施校內有償託管,校外託管班仍然有市場。

首先,校內託管不是強制性要求學生參加的,因為涉及到收費,所以都是學生自願參加的。這樣必然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各種原因不參加校內託管。比如有的家長接送很方便,孩子可能就沒必要在學校託管。這些家長可能會將孩子送到社會上的輔導機構進行補習功課。

其次,由於校內託管的管理還不夠成熟。家長對其校內託管還不十分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否定態度。一些家長也會猶豫不決,這時必然有家長因為不信任校內託管,而將孩子送到校外託管機構。

第三,校內託管不能滿足家長需求,必然導致一部分家長讓孩子到社會上的託管機構。校內託管按照規定是不允許給學生補課的,必須以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為主。雖然允許適當的輔導作業,但不允許以補課為目的,對學生進行輔導!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就會荒廢時間,因為家長的期望是孩子放學後在學校能得到教師的補習。家裡的期望跟學校的託管內容就會產生矛盾。這也會使一部分學生流向校外託管機構。



第四,校外託管機構為了生存必然以各種方式跟校內託管展開競爭。比如提高託管質量,改善託管條件,增加託管內容等。在對孩子的教育上花錢,家長都是捨得的,他們更追求有質量的託管,所以當校外託管機構的服務質量比校內託管好的時候,他們也會選擇校外託管。

綜上所述,校外託管班還是有市場的。


校內託管有其公益性和規範性,我們更期望孩子們參加校內託管。這就要求校內託管要提高服務質量,完善服務內容。一是要收費更合理,儘量減輕家庭的負擔。二是要規範管理,工作人員要認真負責,避免出現意外情況。三是要做好家校溝通,爭取家長意見,提高服務質量。四是要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好務,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談學習聊教育


那肯定沒有了!

我不管是家長角色,還是老師角色,我都不太相信一些沒有優質師資力量的託管機構。

很多家庭確實因為困擾,而不得不將孩子託給一些機構,晚放學了,就去機構,由機構負責管理,負責監督,讓孩子完成作業,讓家長省心了不少,但是,我遇到的幾則案例,都讓我感覺到,如果有了學校託管,他們肯定沒有市場。

但是,等到那樣的一天,教育局將會收到很多的教育問題舉報與投訴,不是老師有問題,就是學校有問題,因為這是我見過的最常見的一種現狀,此前,在有償家教的問題上就是這麼一回事。

可是,某些機構的做事實在有一些過分,使得孩子越託越差。

小林同學,成績在班裡是中上水平,家長因為擔心自己不能輔導孩子的作業,於是就把孩子交給了輔導機構。作業情況非常好,每天的批閱中都讓孩子享受到滿分,孩子也因此完全依賴了輔導班。但是到了週末的作業,那就是一個糟了,因為週末的作業多了,輔導作業班也沒有去了。家長一發現作業差了,又讓孩子週末也必須去,作業狀態立即改變,又是優秀。可是,到了考試,問題卻越來越嚴重了,成績不斷下滑。

最終家長找老師,瞭解問題的根源,並且也與孩子談心了,才發現平時的作業都是標準答案直接利用,根本沒有思考,根本沒有理解。

於是就放棄參加輔導班,可是問題也還是考驗著家長,因為孩子一下子脫離了答案輔導,在家裡根本完成不了作業。因此,不斷地鬧情緒,一個晚上光鬧情緒就是一兩個小時,他的父母都感覺到崩潰了。孩子寫好作業都要到很遲才睡,父母也心疼,可是這也需要一個過程,父母也動搖了很久!

還好,這孩子的父母還算是堅持下來了,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孩子的狀態終於調整回來了,限時作業,獨立作業,可以向老師請教,可以自己查閱參考書……

現在這位同學已經回到中上等級,並且在班級上的作業速度與正確率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

這樣的例子很多,都是因為直接使用標準答案的問題。但是,也還是有一些家長無奈,因為自己沒有那個決心,更沒有時間與能力幫助孩子,只能這樣過著吧!

所以說,校內的開設,一定會淘汰那些低質的機構!


六和麥田


當然有市場啊,有沒有市場要看市場需求怎樣?

如同國家銀行和醫院一樣,除了國家銀行和醫院,不是也有很多民營銀行和醫院嗎,包括一些小的診所,它們的存在也代表了人們有相應的需求。

校外託管班和學校的託管班相比,也有它們不可取代的優勢:

第一,近水樓臺先得月,有時優勢並不一定是好事,劣勢也並不一定都是壞事。由於校外託管班比校內託管班在生源上有比較明顯的劣勢 ,這樣的劣勢使得校外託管班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往往會採取很多措施,包括一些增值服務,如免費送孩子到家,家長臨時有事不能及時來接孩子,託管機構老師可以陪伴孩子直到家長來接,這些在校外託管機構看似平常的事情,在校內託管班卻不見得能做到,除此之外,限制班級人數,對託管老師實行績效考核,留用或辭退等方式,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教學質量。簡言之,校外託管班老師生存壓力更大,挑戰更大,所以需要承擔得更多,而這一點恰好符合了家長的需求。

第二,從家長的角度上來講。家長更容易對校外託管班提出要求,而學校的託管班,由於家長和老師存在一種比較微妙的關係,家長可能會礙於情面,即便不是很滿意,但是也不會很明顯的提出要求,但事實上內心是不滿意的,這無法達到家長的需求。

第三,從學校老師的角度上來講。雖然託管班是有償的,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延長了老師上班的時間,加重了老師的教學壓力,老師也可能身心疲憊,影響託管質量。

當然校外培校外託管班也有很多不確定的一些風險因素,比如師資、經濟風險因素,所以建議有校外託管需求的家長,要認真去考察校外託管班老師的水平和素質,同時也要注意:最好按月繳費,減少經濟風險。

姑蘇講堂,專注教育。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