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包子”用中国文化“蒸”出奥斯卡

加拿大华裔导演石之予凭借中国风的动画短片《包宝宝》获得了奥斯卡小金人。这种完全中国化的情感表达模式让很多中国人感觉到了一种亲切感。

一个“包子”用中国文化“蒸”出奥斯卡

同时戳中了不少中国家庭的痛点。从小到大,父母的怀抱是最温暖的港湾,但成长注定要跋涉远方,父母的过度控制,折断追梦的翅膀,以爱为名的“不肯退场”,也会埋下冲突种子。

一个“包子”用中国文化“蒸”出奥斯卡

《包宝宝》里呈现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家庭观念,这个家庭观念在中西方有点不同,西方强调家庭的独立性和核心地位,甚至有的时候地位要大过国家。

一个“包子”用中国文化“蒸”出奥斯卡

而中国的家庭观强调的是家庭的和谐完整以及“孝”文化传承,孩子独立性要服从于家庭,家庭要服从于国家。就是“一家人要整整齐齐”、“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

一个“包子”用中国文化“蒸”出奥斯卡

家庭、爱、食物,以及通过食物来表达爱意,这些是全世界共通的主题。尽管这部短片涉及具体文化背景,但它绝对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一个“包子”用中国文化“蒸”出奥斯卡

该片以传统三段式叙事结构搭建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用细腻的人物表演和浓郁的色块传达感人的镜头语言,表现出了“包子”作为孩子与传统中国式母爱的强烈、分裂、以及修复的过程关系。

一个“包子”用中国文化“蒸”出奥斯卡

短片除了展现中国的美食文化,还有很多非常贴近中国人生活的中国元素,例如,加拿大唐人街菜市场的中文标牌、点心店墙上的财神挂历、厨房里的酱油辣椒酱、碗碟的花纹样式、公园里打太极的身影。再加上国画、折叠灯笼等中国元素,描述出了一个食物环绕,温暖可爱又小心翼翼的完整中国式家庭。

一个“包子”用中国文化“蒸”出奥斯卡

石之予希望亚裔和移民观众能看到他们的生活和家庭在银幕上的反映,同时也希望非移民观众能找到他们认同的东西。对于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一直是我们从上到下在思考的问题,很多影视作品都存在这种走出去难的问题。

一个“包子”用中国文化“蒸”出奥斯卡

我们的文化可能不同,但我们的基本情感是所有人共通的。我们越是努力相互理解,我们就越能够继续创造和分享能够引发每个人共鸣的故事。传统文化与民族元素是中国动画取之不尽的宝库,曾经,《大闹天宫》《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天书奇谭》等中国动画片都因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极致的中国风呈现征服世界,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除了《包宝宝》,还有一些中国风动画短片与奥斯卡金奖擦身而过,这些潜心制作的佳片,值得人们静心去观看。

一个“包子”用中国文化“蒸”出奥斯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