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呂梁近代有哪些名人?

天行者必自強


呂梁是山西省的一個地級市,因境內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

呂梁自古歷史悠久,能人俊才輩出,光近現代呂梁就誕生了多位享譽華夏的著名歷史人物。

華國鋒

華國鋒,山西呂梁交城縣人。華國鋒是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曾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

華國鋒,原名蘇鑄,1921年生於呂梁交城縣一個普通工人家庭。

彼時的中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出生在這一時期的華國鋒自幼即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

“盧溝橋事變”後,面對日本帝國主義鐵蹄對中國的瘋狂侵入,華國鋒決然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並在次年將自己原來的名字蘇鑄改為華國鋒,以表達自己爭做中華民族抗日救國先鋒的決心!

1938年,年僅17歲的華國鋒參加了交城抗日遊擊隊,自此走上革命道路。並在同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其人生軌跡亦開始迎來巨大轉折。

抗日戰爭期間,華國鋒在家鄉交城擔任抗日救國聯合會主任等職務。他積極組織農民、工人等各行各業人士投身抗日救國運動中去。為當地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華國鋒同志亦為山西解放戰爭的勝利和人民政權的建立與鞏固做出了巨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華國鋒先後在多個政府部門擔任重要職務。

華國鋒為人平易近人,光明磊落,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而是顧全大局。其堅持實事求是,作風優良,工作紮實。始終關注人民群眾生活,以身作則,經常深入到他們中間聽取各種意見。

運動發生後,在周恩來等人的保護下,其被重新恢復工作。

華國鋒曾在湖南工作20多年,為湖南的發展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

1976年,周恩來總理辭世後,華國鋒擔任國務院副總理。

華國鋒在粉 碎 四 人,這場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鬥爭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為此做出的重要貢獻。

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華國鋒同志仍然關心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並遵守黨的紀律,嚴格要求自己。

華國鋒一生為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付出了自己的全部。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是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為黨和人民做出的重要貢獻將名垂史冊。

劉胡蘭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山西呂梁文水縣人,著名的革命先烈。

1932年,劉胡蘭出生於文水縣一個普通中農家庭。她8歲上小學,10歲即參加兒童團。

劉胡蘭人雖小,但膽子卻非常大,她常隨武工隊員到敵人盤踞點散發傳單,張貼標語,並積極上前線承擔起為八路軍運送彈藥及救護傷員的義務。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

但好景不長,國共內戰爆發。

次年,國民政府軍大舉進攻陝甘寧邊區,閻錫山也趁機掃蕩晉中等地。在此危急關頭,劉胡蘭主動請纓,深入敵區,收集情報,並積極聯絡人民群眾同國民黨展開激烈鬥爭。


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告密,劉胡蘭不幸在閻錫山部隊的突襲中被捕。不久其被閻錫山部隊用鍘刀殘忍處死,劉胡蘭犧牲時尚不滿15週歲。

賀昌

賀昌,原名賀穎,今山西呂梁市柳林縣人。

賀昌是山西早期工人運動的傑出領導人,是我黨早期重要的黨務工作者。曾任紅軍總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等職。

中央紅軍長征開始後,賀昌留在贛南繼續游擊戰爭。

1935年,賀昌率部向粵贛邊突圍時遭國民政府軍伏擊,壯烈犧牲,終年僅29歲。

賀昌早年曾領導學生、工人運動,並同鄧小平一起領導了百色起義,且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

據統計,僅革命戰爭年代,就有三萬餘名呂梁兒女血染沙場。

以上只是例舉的幾位在近代呂梁歷史上有著較高知名度的歷史人物。

除了他們,在這片秀美的土地上還孕育出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歷史人物。為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他們也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和犧牲,他們是呂梁的優秀兒女,他們的英雄事蹟亦將永遠鐫刻在神州大地。


小司馬說


近現代呂梁名人,講三個,還有不少古代的就先不說了:

1.劉胡蘭,山西呂梁市文水縣雲周西村人,1947年被閻錫山的國民黨軍殘酷殺害,寧死不屈,不肯吐露機密,年僅十五歲。毛澤東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2.賀昌,山西呂梁市柳林縣人,紅軍高級將領,中央紅軍長征,時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的賀昌留下來堅持游擊戰爭,1935年3月10日在戰鬥中犧牲。

3.華國鋒,山西呂梁市交城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曾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1921年出生,是黨的同齡人。原名蘇鑄,字成九,因為革命工作需要改名華國鋒。1938年參加革命,參加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曾任縣大隊政委等職務,有個歌曲:交城的山,交城的水,交城出了個華政委。1949年隨軍南下到湖南工作,先後在湘潭等地任主要領導,後任省委書記、第一書記等職務。在湖南工作二十餘年,為湖南建設發展做出了貢獻。

1971年初調中央工作,曾任業務副組長,列席政治局會議。後來先後任國務院副總理、公安部長、國務院代總理、黨中央第一副主席等職務。1976年10月,是解決那四個人問題的主要決策者,功在國家!後來任黨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主席等重要職務。1980年代初相繼辭去領導職務,擔任中央委員至十五大。2008年8月20日病逝,享年87歲。



磨史作鏡


1、冀貢泉(1882—1967)

汾陽建昌村人,字育堂,號醴亭,中國著名的法學教育家,曾任北大法律性主任,著有《倫理學》、《法學通論》、《法律哲理》、《中外條約述要》等多部著作,翻譯作品有《羅斯福總統言論集》。其子冀朝鼎是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另一兒子冀朝鑄是新中國著名的外交家,曾任聯合國副秘書長。

2、馬烽(1922—2004)

孝義人,歷任全國文聯第四屆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呂梁英雄傳》(與西戎合作,是我國第一部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民族抵禦日本侵略者,並在抗日戰爭時期就發表的長篇小說)、《玉龍村紀事》,短篇小說集《村仇》、《太陽剛剛出山》、《三年早知道》,長篇紀實文學《劉胡蘭》,電影文學劇本《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淚痕》、《撲不滅的火焰》等。

3、高如星(1929—1971)

興縣人,八一電影製片廠著名作曲家。他寫了《柳堡的故事》、《江山多嬌》、《回民支隊》、《野火春風斗古城》等20多部電影音樂。《九九豔陽天》是他24歲為電影《柳堡的故事》寫的插曲,至今風靡了大江南北近60年。

4、張勇手(1934—)

汾陽縣大南關人,中國著名電影演員、導演,代表作品有《英雄虎膽》、《縣委書記》、《海鷹》、《林海雪原》等。作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銀幕軍人偶像,他英俊勇武的外形和真誠本色的演出帶給千千萬萬的影迷以心靈的震撼與滿足。

5、劉繼興(1970—)

柳林人,著名作家、文史學者。1992年畢業於天津大學,共發表各類作品1000餘萬字。有《劉繼興讀史》、《魅力毛澤東》、《哭泣的歷史》、《歷史的迷蹤》、《歷史上那些牛人們》、《歷史上那些帝王們》、《民國大腕》、《民國秘聞》、《清朝原來這麼有趣》、《毛澤東軼事》、《818你不知道的晚清》、《民國那些牛人》、《最雷人的歷史趣聞》、《歷史也能這般幽默》、《你所不知道的帝王》、《談資時代的歷史爆料》等書出版問世。另在臺灣出版了繁體字著作6部。

6、賈樟柯(1970—)

汾陽人,中國第六代電影導演的領軍人物,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執導了《小武》、《站臺》、《三峽好人》、《小三回家》、《天註定》等多部影片,其中《三峽好人》斬獲威尼斯電影節最高大獎——金獅獎。2004年,擔任都靈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05年,擔任日本山形國際電影節評審。2007年,任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10年8月5日,獲得第63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悔是過去


華國峰,劉胡蘭,賈柯樟


湫河


武則天,郭子儀,于成龍,劉胡蘭等


翰際智聯


呂梁人民藝術家梁鎮川


孝義盛佳傳媒


除了于成龍,其他名人幾乎都是人家過去老晉中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