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劉慈欣,壞猴子甯浩

在劉慈欣的《鄉村教師》裡,他這麼設定:銀河系發生大規模戰鬥,碳基星球人要毀滅位於銀河系尾部的太陽系,意外監測到有個藍色星球裡有生命活動跡象。他們想知道這個星球的文明到達什麼層級,就採取了抽樣,恰好抽到了中國一個偏遠的鄉村。

老师刘慈欣,坏猴子宁浩

這個鄉村有多落後呢?只有一名身患肝癌的代課教師李寶庫。他燃盡生命最後的熱量,把“力學三大定律”教給了四個孩子們。當碳基文明發現這地球的生命在用最原始的方式交流、信息傳播落後,正準備毀滅他們時,孩子們突然背出了力學三大定律。這個結果震驚了高階文明,他們決定讓這個星球文明繼續下去。

劉慈欣想用這部小說來表達:教師作為一種知識傳遞的職業與方式的崇高與偉大。2001年,當時在偏遠的娘子關電站事業單位上班的劉慈欣,大概是懷著對整個文明的關切來寫這部短篇小說的。

他曾說,好的科幻,就是能讓你在下班的途中,仰望星空。也就是說,哪怕你身處鄉村,也能感知文明的進步;鄉村教師傳輸的知識,也是人類偉大文明一部分。

老师刘慈欣,坏猴子宁浩

甯浩說,他從《鄉村教師》裡獲得了拍攝《瘋狂外星人》的靈感。但看完電影的觀眾一定會疑惑:這裡的聯繫究竟在哪裡?黃渤扮演的耍猴的就是那個心懷宇宙、仰望星空的鄉村教師嗎?

當然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一對應。甯浩自己在談及這部電影說,劉慈欣的小說有天真的部分,有黑色的部分,有荒誕的部分,還有史詩浪漫的部分,他看中的其實是荒誕的那部分,並把它變成一個甯浩的故事。

老师刘慈欣,坏猴子宁浩

在這個故事裡,外星人依然對人類的文明有高維度的嘲諷,動動手指就可以捏死最先進的宇航員,但當它來到地球之後,被馬戲團表演的耿浩看見,直接被當成了猴。

甯浩說,在西方人的文明裡,外星人是值得研究的現象與文明,在片中,老外在外星人面前也是卑躬屈膝;但在中國人的潛意識裡,它無非是拴上繩子就可以表演的猴。這是最為實用主義的中國哲學。

甯浩說的倒也沒錯——在科幻作品裡,猴子與文明高度相關。被譽為科幻第一神作的《2001太空漫遊》中,庫布里克就把人類文明通過一塊黑色石碑、一群猴子的舞動進行了抽象展示。猴子們接觸石碑後,學會使用了武器、擁有了組織方式,進化出文明。這一組50年前的鏡頭被後人以各種方式解讀和化用。

老师刘慈欣,坏猴子宁浩

比如去年暑期檔的《一出好戲》,電影不僅使用了同款配樂,黃渤還讓流落荒島的人們cos了一把猴子。

老师刘慈欣,坏猴子宁浩

甯浩不是第一次在電影中用猴子進行符號化敘事,他對猴子有偏愛:在他自己最用心的電影《無人區》裡,蠻荒的西部世界,影片的開頭,徐崢講了兩隻猴子的故事:為了摘桃不被老虎吃掉,他們決定合作。甯浩借他的口說,人和猴子最大的區別是會用火。在無人區裡,會用火的文明人最終戰勝沒有人性,如猴子一般的野蠻人。

學會用火,會使用工具,就成了人類,成為文明的一部分——在《2001太空漫遊》裡,使用豬骨棒為工具的猴子成為了猴王,庫布里克用一個偉大的轉場,讓那象徵文明的工具疊化為宇宙飛船。

也正如很多人所知,甯浩的電影公司叫壞猴子影業,孵化出《我不是藥神》文牧野的新導演扶持計劃叫“壞猴子七十二變計劃”。壞猴子,即擁有智慧的猴子。

老师刘慈欣,坏猴子宁浩

《瘋狂的外星人》裡把外星人當成猴子,既符合科幻片對文明探尋的原教旨,也符合他一貫的符號化創作意象。這裡的外星人一開始是超越人類文明的高階生物,是神;失去代表智慧的頭環後,他被巴甫洛夫機制馴化,徹底成為標準的動物。他學人騎車,走路,拿著棍子揮舞,頗有孫悟空的味道,而在馴獸的場景背後,就是甯浩有意識地置的景——袖珍五指山。

孫悟空從被壓五指山到帶上金剛圈,不就是個完美的馴化故事嗎?

老师刘慈欣,坏猴子宁浩

在甯浩看來,無論多麼高級的文明,神也好,人也罷,孫悟空也好,外星人也罷,他們與動物的差距無非是智慧的差異,是否會用火,用武器,用工具,和《無人區》的理念一以貫之。

這一點上,劉慈欣就不一樣。甯浩關注點在人與動物的差異,劉慈欣著眼點完全在人類文明的保存:

在《三體》中,他採用“缸中之腦”的偉大理論,把雲天明的大腦發送到三體文明中,保存著人類的思想;

在《流浪地球》中,人類的文明也完整保存在了空間站中;

而在《鄉村教師》裡,讓甯浩感覺史詩浪漫的,其實就是劉慈欣穿越時空的文明意識:人的軀體會腐朽,但教師職業、信息傳承及背後的文明,是整個宇宙真正偉大且不朽的奇蹟。

在小說原著中,劉慈欣讓力學三大定律成為改變文明進程的重要標誌,但甯浩根本沒管過,找了一個巴甫洛夫理論就代表了他全部表達:條件反射下,萬物皆可馴化。包括人本身。最後,耿浩自己被迫玩起了馬戲:

老师刘慈欣,坏猴子宁浩

這就是兩位的差別:劉慈欣確有鄉村教師那樣悲憫的文明使命感,他一直在作品中仰望星空,而甯浩則願意像耿浩一樣,在自己作品中做一隻壞猴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