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城市掀起了"新餐饮潮",小城开店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创业梦,对于一些在一线城市拼搏的上班族而言,攒够钱回老家开店是每天工作的动力。可是当老板真的有这么轻松吗?见仁见智吧。

有人喜欢忙完领导安排的工作后准时下班的轻松,也有人喜欢自己当老板,再苦再累但至少还有一家店铺的安全感。只是无论在哪一个行业,创业肯定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三四线城市掀起了

三四线城市的"新餐饮潮"

三四线城市里新潮的餐饮店越来越多了。低成本、高收入,招商加盟的广告满天飞,看起来好像真的不难。然而事实是,在一二线城市开餐饮店难,在三四线城市开餐饮店也难。难在哪呢?难在大众喜欢新兴的东西,但消费不起。

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水平往往不能跟一二线城市比,所以收入不高,限制了消费。有许多留在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在经济上没有太大的负担,能够偶尔消费几次,店铺却很难靠这些薄利来维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代的趋势,但是在三四线城市,活不过一年的小店实在太多。不仅仅是因为消费水平的限制,也是因为新兴餐饮行业难把控。

三四线城市掀起了

网红店层出不穷,虚有其表内里却不足

网红店大家都知道,从装修到产品,清一色的高颜值,其实是符合大众审美的。但在环境优美,产品本身质量却一般的情况下,难免会让消费者心理产生落差。例如餐饮行业做出来的美食并不美味,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商家忽视了产品本身的硬条件。

消费者可以偶尔几次来在美美的背景墙下拍个照,可是不会永远只以同样一面墙为目的反复地光顾。网红店自身的运营成本就决定了价位,如果食物不好吃,消费者又怎么会觉得物超所值呢?

三四线城市掀起了

新兴食品的接受度高,运营成本也高

"牛蛙"最近是风靡美食圈的宠儿了,各大商场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在三四线城市里,"牛蛙"、"肉蟹煲"、"小龙虾"等也是抢手的项目,但店铺的运营成本往往是非常高的。同时部分新兴的奶茶品牌会有招商加盟的项目,看起来物料的成本不高,但人工、材料、铺租等等的成本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近几年三四线城市不断开发,不少人瞄准了这个商机开设了自己的食品店。但在区域尚未完成开发前,投入的资本很有可能结果是亏损的。所以在创业之前,储蓄一定的资金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以免店铺还没兴旺起来,就因为地区人流量少的原因而"死"在创业路上。

如果在商区完善后再开店呢?恐怕那个时候,已经抢不到位置了。所以创业的前提条件——瞄准商机的眼光是不可少的。

三四线城市掀起了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化

你能明确地说出"LV"与"Gucci"的区别吗?你知道"王老吉"和"和其正"究竟有何不同吗?相信这个问题,大部分人心中都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在三四线城市,产品同质化的现象依然是存在的。比如一个新开发的商圈,往往会看到一条街有好几家咖啡厅的情况,并且说起它们之间的区别,好像也没有很明显。在这些商家之间,没有明显优势的店铺,迎来的可能大部分都是"随便找个地方坐"的客户,真正的粉丝或许不多。

产品同质化更明显的地方,在于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味道。就像咖啡店里常设的都是那几款:卡布奇诺、美式咖啡、拿铁等。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产品在大部分的咖啡厅都有,这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就是消费者总能找到自己心仪的产品,劣势就是商家自己研发的新口味很难推广,并且在拥有同款产品的情况下,消费者不选你,也可以选别家。他要的,可能就只是一个能坐着聊天的地方。

三四线城市掀起了

同质化的问题会影响到小店铺的发展。装潢差不多、产品差不多、价格差不多,在这些"差不多"的店铺里,或许有商机,但是商机往往是只有少数人可以抓住的。

当然,并不是说创业不行,在任何一个城市,创业都是可行的。跟一线城市的昂贵铺租相比,三四线城市的压力其实小很多,铺租更便宜,只是人流量也更少。但三四线城市的竞争相对要温柔很多,只要能活下去,商家就可以从中寻求自己的出路。

所以创业难吗?至少是不容易的,但坚持下去说不定就能获得胜利。研发新口味的产品、使用更优质的原料、推广更有趣的活动,这些都是突破口。如果你也有在三四线城市开店的创业梦,那就试试吧~记得准备尽量多的资金,创业更踏实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