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上墳祭祖,結果燒錯墳頭燒到別人家祖墳了,該怎麼辦?

農村老俗話


其實我覺得也不是什麼事,燒在什麼地方、位置並沒有什麼關係的。

講個故事:四五年國軍58軍在萍鄉捉壯丁,我家附近有戶劉姓人家,兩個兒子,把小兒子捉去當壯丁三四個年頭沒有回家。後來聽說在湖南打仗死了,父母親傷心哭地幾天,燒紙線圖給他,年年燒。九四年臺灣打了電報回來萍鄉,是老的地址,郵政人員費了好大功夫才找到。家人十分高興😊等待叔叔一家人迴歸故鄉。

其實,他沒有在湖南打仗,部隊直接拉到浙江奉化了,訓練半年就駐守當地,48年去了臺灣。

燒香紙,只是我們紀念先人的一種方式,表達我們後人對先人的懷念心情而已。


鄧光輝817


上錯祖墳的事兒,我還真有過,不過不是春節,而是八月十五,記得那是我十四五歲時候發生的事了。

我是農村人,八月十五正好是收玉米得季節,我的父母都在地裡收玉米,就讓我一個人拿著紙錢,水果,月餅去上墳,我家的墳在玉米地裡,當時那塊玉米地還沒收割,猶豫視野不好,我有點迷失方向,走著走著看到了一個墳頭,我當時還納悶,我家的祖墳是三個墳頭,怎麼現在成一個了,當時為了節約土地,村裡把所有在莊稼地的墳頭都給剷平了,我以為是平墳把其他的都平了,留了一個做記號,我就把東西全放到那一個墳頭上了,過了四五天,我大娘問我十五去上墳了沒,我說去了,我十五上午去的,我大娘說她十五中午去的,怎麼就沒看到我上墳留下的痕跡,我說現在不是都平墳了嘛!咱家的祖墳只留下了一個墳頭,我就把祭品全部放那一個墳頭上了,我大娘說沒那事啊,平墳時她們去了,她們留下三個記號啊,咱家墳左邊三十多米有個墳頭還沒來得及平,你是不是上錯墳了,爸爸媽媽和大娘當時還笑我說,你爺爺奶奶白疼你了,過個節孫子把祭品都給別人家送去了,當時搞的我挺尷尬的,我爸就安慰我說,不礙事你大娘去上墳了,爺爺奶奶一樣收到了祭品,他們那麼疼你不會怪你的。過年的時候我還專門看了一下,當時真的是上錯了。

發現自己上錯墳了,重新在去上一遍就行了。誰還會沒有犯錯的時候啊!


逐夢淘淘


上錯了墳怎麼辦?

這就叫:林子大了,啥鳥都有。

哈哈哈哈,讓我先笑會兒。

記得剛承包土地那幾年,割麥怕熱,都是晚上吃過飯多少睡會兒,兩三點就去摸著黑兒割。

能聽見隔邊地裡也有人刺啦刺啦地割著。延幹到天明,腰疼腿痠的,就躺倒麥堆上歇會兒。

這時聽見那邊地裡女人尖叫起來:“媽哎,你這死鬼,你割得是誰家的地?!你該死了!”

我起身一看,是那人的女人來送飯,才發現男人給別人割了一夜麥。

這事,除了笑,能有啥辦法?

我說的笑,可不是笑話他。而是要他笑笑,有個好心態。這樣,給人家割了麥的那家,人家如果心態也好,幫著他把他的麥割了,皆大歡喜就行了。

可這上錯墳,就只能笑笑了。

不可能讓人家還回來。更不可能你給先人說:快去搶吧,燒到那個墳上了?要是你先人搶不過人家呢?

要是他們勢均力敵,你搶過來,他又搶過去呢?想來他們不用如此鍛鍊身體吧。

這是笑話。

上錯就上錯了。回去再弄東西再上一回。

信就按信的來。不信,那就算了。


風如我詩


💔過年上墳祭祀祖先是民間習俗,每年除夕城鄉有不少人貼好對聯,男女老人帶著紙錢香燭祭品走進陵園墓地去祭祀先人。有些逝者安葬的年數已久,當時沒有立碑,現在山頭上又多了墳冢,出現了"找不到墳頭亂燒紙"的現象。我父親去世七年了,父親在世時帶著我們清明掃墓,陰曆七月十五,春節上墳祭祀時就不知道我的祖父的墳,因為我的祖父在我父親三十歲時就離開了他,那個年代條件差連飯都吃不上,去世時就隨便安葬在山頭上,山上墳多雜草叢生也就分不清了。每年春節父親帶我們去祭祀,我們在墳前地裡焚燒紙錢擺上祭品,只要叩頭大聲呼喊:"祖父領錢吃飯,保佑我們發財平安”,這樣祭祀也靈驗,父親去世以後,我們過年都是這樣敬孝,我想祖父在天之靈,也會收到我們的一片心意。。現在條件提高了,家中老人去世後我們可立碑,這樣就不會出現尷尬現象,網友你說是嗎?💔






戀愛婚姻家庭道德驛站


上錯墳應該是少數,也須平常很少是去上墳燒紙記不清位置倒至的。我家族是大姓,墳地面積有上十畝地大,不排棺而是搶葬,但很少聽說有上錯墳的事。有記不清自家祖墳的,就找本家人去指認後在燒紙。上述所說上錯墳怎麼辦,又不是故意的能怎樣,確認後重上一次不就結了。我們這燒紙有講究的,在墳前用木棍劃一圓圈,在圈裡在劃一十字,說是這樣做其它鬼神就不來搶了,燒完紙後要磕頭扣拜的,說是如不磕頭故去的人是收不到的。我鄰居他十前就發生這樣的怪事,他一連幾天夢到他故去二大娘怪他不給她錢花,他想不對呀,我每次上墳都給她燒紙呀,從沒落下過,他就找當地門頭求解,門頭告訴他你是燒了,但你沒磕頭對方是收不到的。他這才恍然大悟,還真是上了那麼多年墳燒完紙扭頭就走了,還真沒磕過頭。從此,在去上墳不忘磕頭了,那樣的夢再也沒做過。


門前大路


我們那裡聽說就有上錯墳頭的,給街坊鄰居沒笑死!上錯了還能怎麼樣?就出了你這麼個愣頭青也沒辦法。

說句實在話,上錯墳我是很反感的,我感覺是不孝順,因為長這麼大我和父親一起上墳最少不下幾十次,甚至上百次,即使我兒子今年二十二,陪我上墳最少也有幾十次了,並且我們家有三處祖墳。

一處是現在的爺爺奶奶,太爺太奶的上三四輩。一處是上四到上六輩的,一處是上六到上十一輩的,最早碑是道光四年立的。並且最早的老祖墳是我聯繫找到的,我爸都不知道,因此我過年正月十五送燈得買很多。

因此對於我們來說,上錯墳簡直是天方夜譚,不可思議的事情,不說閉眼能找到也差不多。相信我兒子也是如此。

不過各地風俗習慣不一樣,剛才看了一個在莊稼地的上墳故事把我逗笑了,年輕人確實有可能,比如,剛分田單幹,我家分的地和鄰居家的都是半條几十壠,我們姊妹四個當時都十來歲,去玉米地分苗,結果我低著頭一個衝刺,直接從這頭幹到那頭,姊妹幾個笑壞了。

當然,有的人家遭到一些變故都應該理解,孝敬好活著的老人是應該的,對於去世的老人盡心盡力即可,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在外地想孝順也做不到啊,我只是賺了個地域便宜而已!

我有時出差不能上墳,我就在外地買點紙和老人喜歡或者你感覺老人虧欠的東西,寫一個稿念給老人聽聽,在路口燒一下即可,這就是一份感情,一份心意,一種紀念活動而已。

不必上綱上線,注意防火第一主要!🙏🙏🙏


陳庚子


過年上墳祭祖,結果燒錯墳頭燒到別人家祖墳了,該怎麼辦?

在農村,上錯墳的現象不多,但有時也會出現,主要是這些人長期在外,除了過年一般不回村裡,平時從來不上墳地,墳地裡也很和有墓碑,一些錯亂的老墳就那麼排列著,幾乎一模一樣。再加上農村的墳地,一般都在山裡,荒草叢生,老墳有些多年沒人管理,墳磚消失,墳頭塌陷,很難辨認。

今年我就聽說過兩次上錯墳的現象。幾個月前和朋友一起喝酒,朋友說起他岳母家請來一個大師看宅基,大師看來看去,說是家裡的風水不好,緣於祖墳不好,所以要到祖墳上燒燒紙,將祖墳修繕一下。結果老岳父就讓他小舅子去祖墳燒紙,這小舅子長年在外做生意,從來沒把祖墳放在眼裡,清明月一的上墳,也一般都是父親代替,自己已是多年沒上墳了。這小舅子來到墳地,就遇到了祖墳無法辨認的事,最後只能大體回憶小時候上墳的情景,在一處疑似祖墳的地方上香燒紙。再說在家裡的岳父,想來想去,就怕這小舅子上錯墳,於是拖著瘸腿來到祖墳,來時就發現兒子認錯了墳頭,趕緊制止,重新找到自己家的祖墳。

還有,今年我的一個同學多次打電話給我,要我帶他回老家訂幾叢碑,說是他從來不上墳,今年碰巧有空,再加上年歲大了同,開始重視上墳了,結果清明開車回去上墳,竟然找不到哪個是祖墳了,只好回家拉著還建在的父親,仔細辨認,這才找到祖墳。所以,同學發誓要給自己的爺爺往下4輩樹上墓碑。因為這兄在村裡就是做墓碑生意的,所以同學找到,讓我帶他到我村找家兄刻碑。

這兩件事例,說明現在有些人多年不上墳,真的有時候連自己的祖墳都找不到了,上錯墳的現象也就不是笑談了。

不過,上錯墳雖然讓人笑話,卻也並不是什麼過錯,給別人家的祖宗上了香燒了紙,別人家不會怪罪你,別人家的祖宗更不會怪罪你。同廟便燒香,見墳就磕頭,禮多神鬼不怪,只是冷落了自己祖宗,這一點是不應該的。如果真發現上錯了墳,那麼只好找個能辨認祖墳的人領著,重新去上一次就是,上墳時在墳前好好唸叨一下,別讓祖宗怪罪了你,並且應允以後多來看看老人家。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應該給先人樹一下碑,倒不必太過豪華,有個記號就行,以避免自己上錯了墳,也避免別人上錯了墳。畢竟,祖宗是不好亂認的。


齊東晏子


問:過年上墳祭祖,上錯墳頭而燒到別人家祖墳了,該怎麼辦?

燒錯墳頭而燒到別人祖墳,看似荒唐,但刺楸認為這絕非笑話,應該自我反思。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過年過節,上墳祭祖是農村最常見的祭祀活動。在城裡,就算想給先人燒個紙上柱香也沒地方可行,所以在過年時去上墳祭祖的行為值得肯定。刺楸認為,肯定歸肯定,但如果跑到別人的祖墳前既是燒香焚紙,又是跪拜祈禱,最後發現上錯了墳,該如何是好呢?



如果燒到別家祖墳,又還怎麼辦呢?

一、過年上墳祭祖的習俗就是給先人拜年

過年要拜年,當然不能忘記了祖上先人。在刺楸老家,每年過年有三道鞭炮聲響起:第一道是大年三十下午五點開始至晚上十點過,這是農民們在團年吃年夜飯,這道鞭炮聲稱為「辭舊」;


第二道是大年三十夜十二點(也就是大年初一零點)開始直至早晨七八點,這道鞭炮聲稱為「迎新」;第三道鞭炮聲就是初一早上九點至上午十一二點,這道鞭炮聲即為上墳祭祖,刺楸老家稱為「燒新年紙」。

二、上錯墳看似荒唐,實則情有可原,但應該反思

在刺楸老家,每年上墳祭祖一般有兩次,一次就是過年時給先人拜年,另一次即為清明上墳。

農村人特別注重給先人上墳的事情,然而某些年輕人由於常年在外求學或工作,上墳祭祖的事自然就落到了老家父母的肩上,而當父母年邁時,上墳祭祖的事又落到了年輕孩子的肩上。

由於農村外出打工的人多,村裡的路少有人走,久而久之就沒了路。此外,垮塌和雜草等因素也導致了地形地貌的改變。如果僅憑著小時候的印象去上墳,極有可能上錯墳。因此,其情可原。但應該反思一下,平時是否太注重其他事情而有點忘本了?


三、上錯墳、燒錯紙該怎麼辦?

在刺楸老家,每次給先人上墳時都要順便給隔鄰舍壁的墳頭燒點紙、上柱香,算是一種禮節,也是為了避免燒給自己先人的錢紙被「鄰居」哄搶,但鞭炮就只給自家先人放。



當發現上錯了墳,就當之前燒的香蠟錢紙是避免先人「鄰居」哄搶的,再重新給自己先人補燒更多的香蠟錢紙,再放一長掛鞭炮即可。

四、題中說的是燒到別人家墳頭,如果是指火勢蔓延燒到別家祖墳,請及時予以撲滅即可,必要時要主動登門謝罪。



以上就是刺楸對過年上錯墳的看法,如果覺得回答得不錯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這個問題啊,古已有之!咱們先看看孔子他老人家怎麼說的。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意思是:祭自己的祖先,是為報答祖先的恩德。誠心祭之,自可獲福。但祭的不是自己祖先,則是違禮諂求,何能求得。因為他人祖先有其自己的子孫,不需外人祭祀,也不會福廕外人。

你這個情況呢實際上是無心之失,重新給自己的祖墳祭祀下,採取下補救措施就行啦!你要知道自己的祖宗對後輩是很愛護的!

不過,還需要提醒你下,祭祖一定要虔誠。《倫語·八佾》中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意思是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裡,祭祀神就如同神真在那裡。孔子說:“我如果不親自參加祭祀,(由別人代祭)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樣。

更多精彩請關注(路尋寫作創富)


路尋寫作創富


過年上墳祭祖,結果燒錯墳頭燒到別人家祖墳了,看見題主這個問題,我冒犯的笑了笑。其實燒錯墳頭的不只是只有你哦。

還記得前年清明節的時候,我和家人去掃墓。就看見有一家子人到處去找自己家祖墳,一邊砍草一邊找。感覺這個祖墳是自己家族的,又感覺不是。最後在耐心的尋找確認下找到自己家祖墳了。


現在為什麼會有人找錯祖墳,燒錯祖墳了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祖墳旁雜草眾生,蓋過墓碑。在一年時間裡打掃祖墳的次數最多也就兩次,而雜草生命力強,繁殖的很快。所以祖墳很快就被雜草給蓋住,連著整座山一起形成一個整體。這讓我們這些晚輩去上墳的時候就找不到南北了。

二、上墳間隔時間長,我們這邊農村上墳,是清明節那天才去的。晚輩們日常工作繁忙勞累,又由於上墳時間間隔長,就容易忘記祖墳準確的地理位置。畢竟山上的祖墳感覺都是一樣的。

三、別人把你家祖墳當自家祖墳給拜了。陰差陽差的你也燒錯墳頭了。這也是一種緣分吧。

那燒錯墳頭怎麼辦呢?燒錯墳頭你也不用害怕。我這樣比喻你就好理解了。

你本想送禮物送錢給小明的,但是送錯了。卻送給了小李。你說小李有禮物收,肯定不會怪你呀,如果小明去找屬於自己的錢和禮物,小李也不會說什麼,會把東西都還給小明。


你把錢和禮物送錯人了,那你肯定得和小明解釋。小明會理解你的。同時小明又認識了小李,小明就多了一位朋友。這是我們農村老人給我解釋的燒錯墳的故事。

所以呀,你也不用擔心。好人自有好報,做什麼事情問心無愧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