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孩子性格軟弱怎麼辦?

流光花色


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性格軟弱怎麼辦?這種情況下就要看家長說的性格軟弱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了?有的孩子可能會性格比較內向,平時不愛說話,也不愛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特別是當別人欺負她的時候,她也不反抗,只會在那裡哭,或者是尋求大人的幫助,這種情況下,家長可能會說孩子的性格有點軟弱。



一般情況下,肯定是孩子經常受到其他人的欺負,並且不反抗,所以家長才會認為孩子性格軟弱。我們也很明確的可以瞭解到造成孩子性格軟弱,肯定就是家長的問題。即使這種情況下,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大班,在幼兒園呆了三年的幼兒園生活,我們經常說孩子三歲看老,也就是說孩子三歲左右的時候性格基本上就是定性的。

那麼這種時候孩子都是在家裡面生活的,所以她的性格是什麼樣的,和大人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家長想要改變孩子的性格問題肯定要從自身找原因。首先孩子的父母有一方是特別強勢的那一種,平時管孩子管的比較嚴格,不讓孩子幹這個,不讓孩子幹那個,孩子如果不聽家長的話,家長就會對孩子又打又罵。

那麼時間長了孩子幹什麼事情都是唯唯諾諾的,不敢主動去幹一件事情,並且他的性格慢慢的也就會變得非常的自卑,其實就是因為長時間家長對孩子的打壓造成的。特別是當孩子做錯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就特別害怕家長會打他,會埋怨他。所以如果家長想要改變孩子軟弱性格的話,就一定要改正自己對待孩子的脾氣性格。

幼兒園的孩子犯錯誤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家長平時只要好好引導孩子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對孩子又打又罵,這樣不僅傷害了孩子的心理,更加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話說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長大了之後肯定不和父母親近,因為小的時候父母的打罵已經從心底裡傷害了孩子。



其次,還有一種家庭會造成孩子性格軟弱的情況,就是說,父母比較溺愛孩子,平時會包辦孩子所有的事情。所以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就什麼也不會幹,她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當其她小朋友搶她東西的時候,她也不知道去告訴老師,也不知道拒絕。

因為她原來從來沒有經歷過這件事情,所以說家長這麼做,在外人看來可能就是疼愛孩子,但是其實是害了孩子。孩子長大之後,在幼兒園,在社會上生活,不可能所有的人都順著孩子,都把事情給孩子做好,所以說家長還是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

平時多帶孩子到公共場合去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引導孩子主動去和其他小朋友交往交流。並且當其他小朋友出現搶自己孩子玩具的時候,要讓自己的孩子學會對他說不,學會一些正當的保護自己的方法,避免一些孩子會出現打人的情況。

第三,孩子是受父母的影響造成性格軟弱的情況,很多家長平時就不愛和其他人交流,性格就是比較內向,平時只要有時間就窩在家裡,從來不帶孩子出去玩。孩子就特別容易模仿家長,慢慢的她的性格也會變得和家長一樣。

所以說家長想要改變孩子的性格,首先就要改變自己軟弱的性格。這樣給孩子做一個榜樣,孩子的性格才會慢慢的轉變。所以說孩子軟弱的性格不是說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那麼改正孩子軟弱的性格也不是說一天兩天就能改好的,家長要做的就是多培養孩子活潑的性格。



其實我覺得還有一種方法是比較能培養孩子活潑的性格,那就是給孩子報一個興趣班,讓孩子有一個一技之長,孩子基本上只要上了興趣班之後,他的氣質就會有所提升,性格相對來說也會開朗一點。當然這個方法不是對所有的孩子都有效,家長還是要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來決定應該怎麼改變孩子軟弱的性格。


最美幼兒教師


謝謝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
孩子性格軟弱,一般家長呢就會擔心受到欺負,吃虧。家長越發保護孩子,孩子就越軟弱。
分析孩子軟弱的原因,除了身體方面的身體體質素質和遺傳方面的原因,還有成長環境的原因。前者是不能改變的,而後者是可人為干預的。
首先是家長不要認為軟弱是缺點,要接納孩子的性格。


第二,父母不要過多保護,鼓勵孩子獨立發展自己的能力,比如做家務,買東西等等。
第三,父母不要對孩子過於嚴厲。多和孩子進行打鬧遊戲,在遊戲中增強孩子的自信。
等孩子大一些就會好些的,不要太擔心。過度膽小會影響孩子。

讀書育兒育未來


先來看看“性格軟弱”的意思吧,我猜想大概就是孩子比較膽小或自卑,不敢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對於被他人欺負之類的事情比較隱忍,不能夠反抗。那對於“性格軟弱”這個詞,我們能不能用一種正面的方式來表達呢?我想這樣的孩子一定是溫柔的,敏感的,內心細膩的,他不會用暴力對待別人,他可能不太喜歡過多的表達,但他的內心世界應該很豐富,想想看,這樣的一個孩子,多惹人喜愛呀!所以,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第一點是,我們可以避免用一些過於負面的詞語來描述孩子,每個人的性格特質都有正面的時候,也有負面的影響,多用正面眼光看孩子,能給孩子帶來鼓勵和支持,對於內向的孩子來說,父母的欣賞就是最大的自信來源。

其次,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他軟弱的話,這樣也可以避免給孩子造成一些負面的暗示,讓孩子覺得“我就是軟弱的”、“我就是沒有力量保護自己的”,孩子在遇到問題時更沒有辦法保護自己。

第三,找到孩子這種性格特質的來源。是不是家長性格比較強勢,讓孩子養成了隱忍的習慣?在家裡,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並且完全接納和尊重孩子的真實感受,當孩子的表達通道是暢通的時候,他會慢慢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也會越來越有力量感。

第四,在孩子的社交過程中,不需要過度敏感,有時孩子並沒有感覺到被侵犯,家長也無需太在意,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要替他去感受。

欣賞孩子、尊重孩子、接納孩子,是幾乎一切親子問題的解決之道。


很暖的小暖


跟小朋友一起做一些有挑戰的事情,鼓勵和陪伴很重要。其次,給他讀一些關於勇氣的繪本,給孩子一定的權力和自由,幫助他慢慢成長。


博士媽媽育兒說


已經遇到很多家長說自己的孩子過於軟弱,遇到小朋友或者大朋友無理的要求與欺負,都不知道拒絕或者自保,而又有一些家長老是頭痛孩子太過強了,遇人就打就欺負,老被人投訴。到底怎麼樣教孩子既可以自保又不要去欺負別人呢?

我的方法是:告訴孩子,對於弱者,我們不要去欺負,這是特別沒有男子漢氣概的表現。如果遇到了無理取鬧或者明地來欺負咱們的,我們是可以自衛的,但是有幾個原則,第一是不要去動對主的眼睛,第二是不要用武器,第三是遵守以上二條,你就憑你的力量放手一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