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說醫生苦醫生累,但每年還是那麼多人報考醫學院校,而且分還那麼高?

我說精神


你好,以我在三甲醫院工作五年的體驗,發表一下我對這個話題的看法。

首先,學醫確實是一條很辛苦的道路。

從高考來看,普通的二本醫學院錄取分數一般都超過一本分數線了,一本的醫學院分數就更高了,至於協和、華西等全國有名的醫學院,錄取分數就更高了。

經過一番努力考上醫學院後,等待你的將是比高中三年複習更苦的學習。一般的本科學制都是四年,由於醫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過多,一般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學制都是五年。五年時間內要精修三十多門課程,其中內科學、外科學、診斷學等教材,動輒上千頁,而作為醫學生,書中的內容必須全部要求掌握,考試也沒有重點,因為病人生病從來沒有重點。

有很多專業在大學學習期間就已經可以盈利了,但是醫學生卻是一直付出,沒有收穫。一般學校會安排最後一年在醫院實習,實習期間,沒有工資,沒有收入,生活費自理,甚至還要交實習的費用。

現在醫生就業形勢嚴峻,本科畢業幾乎找不到心儀的工作,只能去鄉鎮衛生院或其他保健單位。想要留在三甲醫院或稍大的醫院,必須要求碩士以上學歷。所以,對大多數醫學生來說,考研是必經之路。

考研的艱辛堪比高考,考上之後又是三年學習。很多醫學生經著白天臨床經驗學習+晚上科研保證畢業的日子。期間也是幾乎沒有收入,有的學校政策較好,會有微薄的生活補貼。

現在很多大型三甲醫院招聘都要求博士,所以很多同學會接著繼續讀博。等到博士畢業的時候,基本上都已經30歲左右了,有的甚至連對象都沒有,有的已經結婚,並且已有子女,但是微薄的收入,讓他們無法養活自己的家庭。

大家總是覺得醫生是高薪行業,高年資醫生可能會有一些講課和科研等額外收入,然而年輕醫生收入,也是很普通的,加上他們他們已經到了而立之年,有房貸車貸,還要養孩子,正是需要花費的時候。

工作後的醫生更辛苦,上不盡的夜班,做不完的手術,基本上大部分醫生都面臨過度勞累,很多醫生自己身體都處於亞健康狀況。一年到頭,總是要心繫醫院,別人放假出去遊玩的時候,醫生也必須值班。日日如此,年年如此,直到退休。

但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爭先恐後當醫生呢?醫生是為數不多的,可以靠自己能力吃飯的行業。對於農村的學生來說,通過學醫改變自己的命運的人,大有人在。對於醫生這個行業來說要相對公平許多,只要你有能力,即使你是窮苦出身、草根出身、農民出身,也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博取自己的未來。

其次,醫生的收入雖然不是特別高,但是與其他行業相比,還是屬於中等偏高的水平。以非北上廣的一線城市為例,普通的年輕醫生收入能維持在10,000以上,但是同等資歷的其他行業從業者,收入基本都在五到八千左右。

還有一項特別重要的原因,醫生是一項特別穩定的工作,許多行業都會面臨著失業的困擾,然後醫生卻不會。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醫生從來都不會失業,只要你有技術,在任何地方都不會失業。AI可以取代很多,但是無法取代醫生。

所以,縱然醫學院不好考,學醫之路非常辛苦,還是有很多人爭先恐後地選擇從醫之路。


重症醫生王嬋


醫生的苦與累,是每個醫護人員的由衷感受。從進入醫學院開始,醫學生的就開始了這個過程,學習時間長,本科五年碩士三年還要有規培;訓練技能多,各種醫療器械手術刀畢業生未必有多麼熟練,但總要會用吧;背記內容多,生理生化藥理病理多的一塌糊塗;從業之後每天看著患者各種表情自己還要喜怒不形於色不亂於心和顏悅色態度誠懇,然後還有各種加班值班……如果遇到複雜手術時間長的多達七八個小時在手術室內吃兩次飯……說的好象我也是醫生一樣,呵呵。

這麼苦這麼累高分考生還趨之若鶩,他們智商有問題?別亂猜,他們智商沒問題,看不懂這個問題的人,智商還需要培養。醫生學習苦工作累,但是他們回報高啊!醫生的收入是多少,一般人你沒法知道的。公立醫院都是事業單位,但是經費來源一般都是“差額撥款”,說的再清楚一些,一部分來源於財政資金,一部分是醫院營業收入。當然醫生的收入也是兩種來源,財政資金和醫院收入。不要以為醫院是大鍋飯,現在醫院各種激勵制度,醫生也有各種績效工資。對醫生來講,是技術高就等於收入高,工作多就等於收入多。不然,你見過不少企業員工加班工作會罵娘,可你見過幾個醫生加班做手術還會罵娘?

除了收入,人脈圈也是寶貴財富。您要是龍體欠安去了醫院,恰巧在醫院裡有親戚朋友熟人,找到感覺了吧?平時偶有小恙,一通電話耐心解釋可能就省了去醫院的車馬費各種檢查費,找到感覺了嗎?

其實高考後填報志願時,用科學的分數匹配方法尋找自己合適的學校和專業,也不會太離譜,只要對專業理解的沒有錯誤,沒有誤報自己極不喜歡的專業就好。高考錄取也是一分成績一分學校和專業,低分高錄想撿漏的可能性不大,抱著這種想法衝擊太高的學校和志願可能還會誤了自己的前途;高分低錄的現象也是經常出現,對這個家長要認真研究,千萬不要失誤。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高考第一志願


讀醫科大學辛苦,不是一般的辛苦。當醫生累,辛苦,有風險,成名的醫生收入穩定。我的小孩是學醫的,醫學博士,留美博士後,主任醫師,教授。本科5年,碩士3年,博士3年,博士後1年,進修1年,共13年,讀書都要讀到三十多歲,可以想像考碩考博之艱辛,專業學習,外語學習,撰寫論文,技能訓練,真是的刻苦鑽研,經常一個人穿大衣在教室看書至深夜,那種精神讓父母感動、心痛。工作後,仍然堅持不斷的學習,發表論文五、六十篇,有許多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有的論文影響因子達5.0以上; 有多項科研項目,其中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工作是那樣的敬業,那樣認真,那樣一絲不苟,不是一般的辛苦、一般的累,這是常人理解不到的。照顧不了家庭、照顧不到小孩,下午下班後就鑽到書房裡,每天還堅持寫幾百字的工作日誌。我從事教育與管理四十多年,很少看到像我小孩這樣敬業的、這樣有責任感的、這樣有事業心的。我不希望孫子再學醫,我擔心兒子的身體問題。如果你選擇學醫,就不怕苦不怕累,有良好心理素質,有堅強的毅力,有持之以恆的決心。


用戶60807469918


雖然醫生苦累,但是從古至今醫生的社會地位一直都屬於高高在上的。雖然現在時不時出現醫鬧什麼,但是這也只是當下現狀一小撮,不影響醫生這個行業的尊崇地位。

另外醫生相比其他行業需要更努力更勤奮,才能匹配與生命相關的工作,因此大部分醫生都學識淵博又品行良好。而且也不乏文化傳承的影響,一代代有著熱愛這個行業的人在前赴後繼。而成績高,是因為要保證“質量”。

至於壓力排第幾,我這個小教師可不敢信口雌黃。


星期五心理


醫生苦又累是絕大多數醫務人員的共同感受,估計相當部分經常就醫的病人及家人也會有同感。

從我們國家目前人均醫療資源的配置和民眾的醫療需求現狀來看,供需失衡還將持續存在,醫務人員超負荷工作也將繼續,民眾看病難,看病貴也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醫療行業,作為一個永遠的社會剛需行業,會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不斷的增強行業的社會影響力,醫務人員也將越來越獲得社會的尊重。儘管因為方方面面的原因導致了醫療行業短時間的發展困擾,但不影響社會大眾的長遠眼光,學醫從醫依然是社會大眾的優先選擇,醫學院校門庭若市,錄取分數高也充分說明了大眾眼睛是雪亮的,眼光是長遠的。




如一g李


醫生這個行業確實苦一些,累一些,醫科大學畢業後,要實習,要考試,前期回報少,但是呢,越老越吃香,現在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養生醫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個有水平的醫生,可以說,如果想賺錢的話可以說是比較容易的,大家肯定聽說過,北大人民醫院,協和醫院這種有名的大醫院,某個科室的主任醫生經常滿天飛,為啥?因為人家作為全國有名大醫院的主任醫生,全國各地的病人都會慕名而至,或者高薪聘請他去做手術,實現了真正的名利雙收,當然,儘管絕大多數醫生尚未達到這一點,但是,在上班族中,醫生這個行業,無論從收入,口碑,社會地位中來講,還是蠻高的,醫生這個行業中,收入最高的是那些自己開診所的,也就是所謂的單幹,有些是已經退休,有些是尚未退休,利用自己的技術資源,實現利益最大化,醫生中的牙醫,美容醫生,近幾年來越來越火爆,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預見,他們會越來越🔥!


warren64656451


首先,每年錄取八百萬左右大學生,醫學生60萬左右不到十分之一,談不上很多人願意學醫,更重要的事,這60萬醫學生最終穿上白大褂的不過10萬人,八十萬分之一1.25%比例相當低了!其次,無論北大復旦上交浙大等含醫學院的高校,醫學分數線相對其他專業沒有多大的分數優勢,甚至是學校的最低分數線(本碩博高只是一個專業,平臺不一樣,,本科醫學專業不高更何況還有護理檢驗藥學等專業)!


光武帝鄉


什麼人群說了,除了醫院和醫生說,還有那些人會說。最多聽到的是全國老百姓說如何如何看不起病,只要住院至少都是上萬元,這樣費,那樣費根本看不懂,這一段時間說民運醫院如何亂醫病啊,如何利用病人去咋騙國家醫保局的錢的比較多。老百姓已經到了談醫色變了。特別是老人家天天都在祈禱自己不要得大病,特別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往往一個病就傾家蕩產,背一屁股債。


聲京


你是願意當醫生,還是願意當工人,現在各行各業,哪個行當不苦不累,有良心的好醫生受人尊敬,臉上有光,下層打工者受人尊重嗎?美其名曰,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分工不同,事實是這樣嗎?錯,所以能當醫生,還是當醫生好,但一定要做一個有良知的好醫生,


董姨8


女兒醫科大學畢業,沒人沒錢去私人診所打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