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校園行——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因水木清華而得名,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於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清華大學,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

截至2017年12月底,學校有教師3461人,其中45歲以下青年教師1758人。教師中具有正高級職務的1400人,具有副高級職務的1582人。


現有教師中有諾貝爾獎獲得者1名,圖靈獎獲得者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5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7名,16名教授榮獲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163人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58人入選講座教授,36人入選青年學者,221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33人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118人,在職“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137人。

截至2014年,清華大學共獲得79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包括:2001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3項,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20項,包括一等獎3項,二等獎17項;2005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6項, 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19項,含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 二等獎14項。

2009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0項,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12項,含一等獎3項,二等獎9項。2014年清華大學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8項,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10項,含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

水木清華,鍾靈毓秀,清華大學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於言”的校風,堅持“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辦學風格和“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培養特色,弘揚“愛國奉獻、追求卓越”傳統和“人文日新”精神。恰如清華園工字廳內對聯所書——“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盪,洵是仙居”。

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從1914年冬梁啟超在清華學校同方部作的題為“君子”的演講中而來。

1914年11月,梁啟超到清華演講,以《周易》的兩個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激勵學子,指出:君子自勵猶如天體之運行剛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應見利而進,知難而退,而應重自勝擯私慾尚果毅,不屈不撓,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自強不息;

同時,君子應如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容載萬物,責己嚴,責人輕,以博大之襟懷,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以寬厚的道德,擔負起歷史重任。 後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被概括成清華大學的校訓。

清華建校初期,以外籍教師為主。後來,中國教師逐漸增多併成為教師隊伍的主幹。在教學上受美國影響較大,課程、教材、教學法等仿照美國,重視英文訓練,教學嚴格,考試頻繁,淘汰率高。學校各類實驗室儀器設備齊全而先進,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與探索精神,並與課堂學習相互促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