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大戰爭與國家滅亡: 明末農民戰爭

一、 明末北京之戰概述

明朝末年,自然災害異常嚴重,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加之明朝政府的嚴苛賦稅,使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的陝北農民不得不鋌而走險,進行起義。從天啟七年(1627 年)陝北農民起義開始,到崇禎十七年(1644 年)初,李自成已經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農民起義席捲全國。之後,李自成發兵對明王朝進行最後一擊,二月,在山西進行寧武之戰,奪取太原。三月初,京師屏障大同、宣府也相繼攻陷,起義軍劍指北京城。從 1644 年 3 月 17 日李自成兵臨城下,到 3月 19 日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固若金湯、守備森嚴的北京城,在短短不到三天的時間很快被攻陷。甲申之變,也標誌著統治中國近 280 年的明王朝瞬間土崩瓦解。

明末重大戰爭與國家滅亡: 明末農民戰爭

二、 北京之戰明朝滅亡的原因

首先,由於災荒嚴重,大量無業流民隨從農民軍起義,保證了軍事上兵力的充足。明朝末年,尤其到崇禎年間,自然災害十分嚴重,北方連綿不斷的旱災蝗災,使陝北、河南普通百姓幾乎掙扎在生存線之間。崇禎十二年到十三年間,“己卯旱、蝗,自秋至明年不雨。其年庚辰又蝗,僅能種而禾實不稔。”農民因為受到嚴重旱蝗災害,大都顆粒無收。這種狀況也引起了更加嚴重的社會問題,“流亡滿道,骴骼盈野。陰風慘鬼憐之青,有全村泥門逃者,有一日而溺河數百者,有食雁矢、蠶矢者,有食荊子、蒺藜者,有食土石者,有如鬼形而呻吟者,……有集數千數百人於城隅周道而揭竿者。”飽受飢餓的普通百姓大都為了生存,不得已而揭竿起義。而此時正值李自成進軍河南,大量饑民和流民選擇加入農民軍,進行推翻明王朝的鬥爭。這時充足的兵源對李自成來說意義十分重大,它不僅在農民軍和明王朝戰爭白熱化之時給農民軍注入一顆強心劑,更在必要時借流民渴望生存渴望溫飽的迫切願望,極大地提高了自身的戰鬥力。然而這對內憂外患的明王朝來說,是極其致命的打擊。明王朝在最後階段沒有趁災荒之年徵兵增強自身戰鬥力,而將廣大的流民推向了對立的農民軍。明王朝最終因無法解決好災荒兵源問題,使自身走向了滅亡。

其次,實施“均田免糧”政策,保證了農民軍隊戰鬥積極性。“均田免糧”四字,看似只是為減輕普通百姓的負擔,贏得民心,實質上此舉極大地提高了農民軍的戰鬥力。久而傳頌的“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反應了“均田免糧”政策在當時受到了普通百姓極大地歡迎,而在更深層次上,受招募加入農民軍的普通百姓子弟,為了保衛“均田免糧”的勝利果實,往往會比以往更加賣力,這在實質上提高了農民軍的戰鬥力。這就使農民軍與明軍的實力發生了實質性改變,勝利的天平逐漸傾向了農民軍,明軍的圍剿計劃遭到根本性瓦解。

明末重大戰爭與國家滅亡: 明末農民戰爭

在“均田免糧”的基礎上,李自成為了維持軍隊的正常開支與運轉,嚮明朝權貴階層發起了“追贓集餉”的鬥爭。所謂“追贓集餉”,就是向各地明朝官員、封地親王、土豪鄉紳征討餉銀以維持軍餉開支。據記載,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抵達關中地區,“請鄉紳輸助,多三四十兩,或三五兩,惟舉人免輸。”“追贓集餉”的舉措不僅將明朝核心集團人員的財富據為己有,極大地補充了農民軍的軍餉和物資,並且將軍費捉襟見肘的明王朝最後的軍費來源幾乎斬斷。從“惟舉人免輸”來看,李自成在贏得普通民眾的支持後,又尋求知識分子的支持,這又在士人層面上瓦解了明王朝的根基。由此可見,李自成集團對明王朝的威脅是全面巨大的,涵蓋了社會各階層,從軍餉到軍隊士氣,都逐漸佔盡了優勢。

再次,正確的軍事戰略政策實施。李自成在打下關中、河洛地區之後,並無貪戀一時之地,而是從山西一舉北上,直搗明王朝的統治中心北京,這就使調集大軍圍剿農民軍的明軍幾乎撲空。而在此時,明朝政府在軍事策略上犯下了致命錯誤,他們低估了農民軍直指北京的雄心。關寧鐵騎正在山海關鎮守,與虎視眈眈的清軍隔關相望,而另一路明軍主力被調入內地圍剿農民起義,北京的守備形同虛設,儼然成了一座空城。到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的大順軍以極其迅猛的速度將各地明軍守備擊潰,行至北京,兵臨城下,開始攻城。

最後,明朝軍隊的腐朽和不堪一擊。在當代史學工作者的研究中,大都得出了一個共同的結論,那就是事實上明王朝在最後關頭,局勢還是可控的。在軍事層面上,若採取得當措施,明王朝至少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滅亡。其一,在農民軍發展到不可控制的局面時,明廷本可實施鼓勵地方團練的措施來禦敵防衛。事實上,鼓勵地方官僚鄉紳團練來進行剿滅起義軍,效果要遠比從遠方調集而來的正規軍效果好的多。因為李自成的“追贓集餉”政策直接使地方官員和鄉紳之利益和生存受到了極大的威脅,若能將其發動助剿,地方團練的戰鬥力則會大大提升,清王朝正是借曾國藩等地方團練之力一舉將太平天國起義平定。崇禎十六年,有中央官員上書提出借鄉紳之力恢復故土,“鄉紳士民,宜令糾集壯丁,各建恢復故土之策,如有功效,一體敘推。”但崇禎帝對此舉措並不十分贊同,理由是團練一旦興起,日後恐無法有效節制。

然而,到崇禎十七年,農民軍已經逼近北京城,崇禎皇帝才迫不得已號召募集鄉勇作戰,保衛國家,“各路官兵,凡忠勇之士,倡議之王,有志封拜者,水陸並進。

”但時機已晚,此舉並無實質作用,這也成了明王朝在滅亡前最後的苦苦掙扎。鼓勵地方團練,是從基層上剷除農民起義的最好方法,由於崇禎帝的優柔寡斷和舉棋不定,等待明王朝的只有滅亡。

明末重大戰爭與國家滅亡: 明末農民戰爭

其二,在崇禎末年,明王朝尚存在著戰鬥力極強的關寧鐵騎,當京師受到威脅時,若將在邊防守衛的精銳部隊調回勤王,農民軍未必能將北京城順利拿下。因為在日後的戰鬥中,無論是山海關之戰還是入關隨清軍追繳李自成起義軍,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都顯示出極高的戰鬥力。正當農民軍打破山西防線,向北京推進時,朝中就有大臣向崇禎帝進言,

“孤懸二百外,三面皆絕域,守禦極難。且寇氛日迫,三輔震恐,則撤兵歸守關門,挑選銳士西行遏寇,亦救亂之一策。”“棄山海關外寧遠、前屯二城,徙吳三桂入關,屯宿近郊以衛京師。”面對農民軍逼近的嚴峻局勢,崇禎皇帝命令內閣大員進行討論,但大臣們因怕日後承擔棄遼東之地的罪名,皆不敢提調回邊防精銳之策,“廷臣皆以棄地非策,不敢主其議。”直至三月,李自成率軍突破山西,北京兵臨城下,崇禎帝才慌忙下令吳三桂率部回京勤王,但吳三桂部軍隊龐大,行軍速度十分緩慢,行至山海關時,李自成已經攻破北京城,崇禎帝自縊於煤山,明王朝宣告滅亡。由此可見,任何好的軍事制度,軍事策略,歸根到底皆有人來控制,若一個朝廷各自為政,內鬥不斷,腐敗橫行,其走向滅亡也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