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卻跪歐陽修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卻跪歐陽修

​“韓柳曾王,三蘇歐陽”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為唐人,其餘六人為宋人,都生活在宋仁宗時期前後的幾十年裡,不能不說是文化史上的奇蹟。

其中歐陽修是六個人中第一個大力提倡古文化運動的人物,對其他五人的提攜不餘遺力。

蘇軾、蘇轍兄弟,曾鞏三人是嘉祐二年的進士,主考官就是歐陽修。可以說歐陽修是大宋開創大宋詩文革新的文壇領袖。

01

耳白於面

歐陽曾經自己說:“年輕時一個和尚替我相過面,說我這個人耳白於面,名滿天下。”

一生歷任多個崗位,在中央曾為參知政事(副相)、樞密副史(國防部副部長)等高官,在地方當過滁州、揚州等多地的太守。

文章是天下魁首,人物是廟堂中的瑚璉,乃是人中龍鳳。

看來這個長相還是很關鍵的,大家不妨把耳朵漂白,把臉曬黑,或許是歐陽大人教給後人的出名招數。

小歐陽修是家中獨子,老爹五十六歲才有了他。

民間傳說:老來生的兒子都聰明。

小歐陽修果然聰明,讀起書來過目不忘。

不過歐陽修老爹去世,老兒子年紀小,孤兒寡婦,只好投奔叔叔去了。

叔叔見小歐陽修讀書,大為高興:“這孩子不用愁,將來必定大出息。”

天聖七年(1027),歐陽修第三次參加考試,前兩次落榜,讓他找到了文章命脈。

這一年他二十二歲,連繼在考試中拔得頭籌,成為“解元”“省元”。

接下來的皇帝殿試,歐陽修認定自己也必為第一,做了件新衣服,打算殿試時穿。

不料,同學王拱辰是個調皮鬼,晚上先把新衣服穿上,呵呵大笑道:“狀元袍子我來穿!”

這一穿把好運氣穿走。

第二天,果然小王成為狀元!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卻跪歐陽修

​估計那時歐陽修想殺人的心都有。

不過據主考官晏殊大人說,是為了不讓歐陽鋒芒太露,出於保護這個大才,才把他狀元拿掉。

無論怎麼講,歐陽修成為萬人矚目的進士。

老師胥偃就把他定為女婿。

金榜題名,洞房花燭一起到來,年輕的歐陽風光無限,幸福指數爆表。

第一次進仕途,歐陽到西京洛陽任個小官。

西京留守錢惟演是正牌“趙錢孫李”的錢,原閩越王錢淑的第七子,趙宋家對他非常優待。

老錢喜好文化藝術,對手下歐陽修、尹洙等一般文學青年無比寬待,天天詩酒花月,不理政務,讓他們放開玩創作。

這一時期是歐陽修人生極為快樂的日子。

大雪天,歐陽修等人到嵩山遊山玩水,玩夠了,盡了興,幾天才回來。

回西京的路上,居然碰到了一大群人,有廚子、有歌姬來迎接他們。

原來是錢大人派來迎接他們的,讓他們好好享受人生。

還特意交待:“你們好好玩,不要急。家裡沒有事。”

這樣的上級哪裡找喲。

歐陽修一輩子波折不少,但總有幸運的光環罩著這個人。

體體面面,舒適快活地過著人上人的生活。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卻跪歐陽修

02

唇不著齒

那個神秘和尚還給歐陽判了一句:唇不著齒,無事得謗。

看來歐陽不算帥哥,嘴唇靠牙齒太遠,尊容有礙。

或許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批評歐陽心直口快,有一說一,自然容易得罪人。

這性格也決定了歐陽一生仕途坎坷。

前面說錢惟演西京留守退休後,接替他的是老幹部王曙,這人是個老古董,看不慣歐陽們詩酒悠哉的生活方式。

嚴厲地批評:“你們這樣虛度光陰不慚愧嗎?像寇萊公(寇準)這樣的大人才,也因為奢華,因為荒廢時光,被朝廷貶斥。你們的才能比得上他嗎?年青人,可不能這樣過!要對得起良心!”

不料,歐陽修立馬答到:“寇萊公最後仕途不順,是因為一把年紀,鬍子都白了還不懂退休。”

此時王曙的白鬍子突然顯眼起來,大家憋住笑。

可想而知,差點沒被嗆死的老王,註定不會給歐陽修好果子吃了。

歐陽修一生中三次受到貶斥,都和他話講得快,講得直有關係。

有多快,多直?

歐陽修當時支持范仲淹,和宰相呂夷簡對頭,直接斥責呂夷簡的槍手高若納“不是君子!”

又在寫《朋黨論》時,明確表態:小人無朋,唯君子而有之。

這樣陣營分明地站在范仲淹、富弼一邊。

最慘一次,政敵在歐陽修私生活上大做文章,汙衊他和“外甥女”小張有染,這屎盆子能搞死人,越攪越臭。

有人喜歡看大人物出醜,瞧你平常人模狗樣,背地裡居然幹這般苟且勾當!

現代這樣,千把年前也一個樣,人性並沒變多少。

歐陽修搞得灰頭土臉,還是離開中心,到地方去吧!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卻跪歐陽修

​風流倜儻歐陽修,曾寫下了許多“豔詞”,名聲在外。

搞垮一個人,不是經濟問題,就是作風問題入手嘛!

政敵當然會抓住這絕美的把柄。

但歐陽修不改瀟灑本色,還是寫下無數好詩詞好文章,也給天下人來自藝術的高級享受。

名滿天下不是吹出來的。

一年,歐陽修出使遼國,宴會上遼國人派歌姬唱歌,唱的是歐陽修的詞。

大家覺得這些胡兒會唱一兩句歐陽的詞就不錯了。

不料歌姬一路唱下來,全是歐陽大家的詩詞。

好的東西,無論時間,無論地域,總會流傳開來。

名滿天下和無事得謗是相輔相成的。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卻跪歐陽修

03

三上文章

蘇東坡對歐陽修相當推崇,說:“歐陽先生論道比得上韓愈,論事相當於陸贄,記事像司馬遷,詩賦比肩李白。”

還補上一句:“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意見,天下人都這麼說!”

可見,歐陽修是宋文化名副其實的執牛耳者。

他反對五代靡麗文風,重振唐韓愈、柳宗元等人的古文運動,使宋文為之一振,甚至影響明清各代。

文風平易樸實,是歐陽修一大貢獻。

他提攜的三蘇、王安石等,都是新古文運動干將,讓古文運動大為世人熟知。

宋祁是文壇老前輩。喜歡用很生僻的古詞寫東西,大家看得很累。

歐陽故意在史館大門寫上“宵寐非禎,札闥洪休”八個字。

宋老看了半天,明白過來:“永叔(歐陽修字)啊,這不是夜夢不祥,題門大吉的意思嘛!弄頭這樣誰懂?”

歐陽笑道:“這是學您寫《唐書》的調子嘛!”

宋老呵呵大笑,從此改正。

宋朝文章越來越平易近人,影響長遠。

歐陽曾經對別人說:“我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完成構思。馬上、枕上、廁上。那時最容易想到文章的精彩之處喲!”

歐陽文章在“三上”完成,不但不會有怪味兒,還餘香千年。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卻跪歐陽修

04

六一居士

歐陽晚年自號“六一居士”,號稱藏書一萬卷,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盤,酒一壺,加上老頭兒一個,是為“六一”。

高中課本《醉翁亭記》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正是歐陽一生詩酒瀟灑的寫照。

在各地為官時,歐陽修經常帶著文人遊山玩水,徜徉青山綠水間,喝著酒,醉熏熏,忘卻世間煩惱事。

典型與民同樂做派。

儘量地不打擾百姓生活,不錯過農時,不加派徭役,與民休息。

經他治理的幾個地方,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

大家都喜歡上這個樂觀大方的歐陽太守。

穎州任後,與吏民告別,歐陽寫到:“我亦只如常日醉,莫都弦管作離聲。”

道出官民之間的魚水之情。

大牛人王安石沒看上過幾個人,卻對歐陽修極為欽佩。

有人說歐陽修詩詞餘韻不足,王安石卻說:“不對,歐陽先生那句‘行人仰頭飛鳥驚’,就非常有味嘛!”

看來歐陽大師,在世人眼中,各有側重。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卻跪歐陽修

歐陽修《集古錄跋》

​能夠窺得一斑,就是凡人福氣。

朱熹說過:歐陽公作字如其為人,外若優遊,中實剛勁。

這其實說的是歐陽修一個“小汙點”:對狄青的彈劾有玄幻成分。

網上照例分兩派:

同情狄青的說歐陽修太壞。

反方則說狄青三姓家奴。

不過,假設回到那個時代,就知道,抑武是北宋朝廷策略,這或許就是狄青的命,沒有歐陽修,還有萬萬人。

只是剛好是歐陽修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