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0萬存入大額理財,一年5%,能夠養老嗎?

理財迦


有200萬元存款,如果利率能達到5%,起碼20年內養老是夠用了。如果是購買5%年化收益率的理財,那就不好說了。


如今保本理財收益率基本在4%上下浮動,絕大多數達不到5%。何況作為理財產品,即使預期收益率達到5%,最終實際收益率是多少很難說。一旦選擇了非保本理財產品,出問題後還容易損失本金。未來理財資金還會進入股市,風險將進一步增加。就不如選擇大額存單或者利率較高的五年期存款了。


當下有200萬元,確保一年5%的收益率,每年利息高達10萬元,平均每月8333元,已經趕得上部分群體的養老金水平了。不要說動用本金了,只使用利息就足夠養老。


存多少錢才夠養老,一個看通貨膨脹率,一個要看房價走勢。


最近二十年來我國的真實通貨膨脹率基本在8%上下浮動,即使理財年收益達到4%,實際存款也會以每十年下降三分之一的速度貶值。按照這樣的貶值速度,200萬元在20年後的購買力也不過是相當於今天的88萬元了。


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印鈔模式也要發生改變,未來貨幣增速也有望放緩,從這個角度講存款保值率有可能得到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我國的房地產市值已經遠超450萬億,是2018年GDP的五倍以上,也是廣義貨幣M2的三倍以上,可以看做是超大型的貨幣蓄水池。


如果未來房價腰斬,讓蓄水池水位大幅下降,那麼貨幣會更加保值。如果房價繼續上漲,部分資金套現離場,龐大的資金流入社會,貨幣貶值速度則會進一步加快。


不管怎麼說,能有200萬元現金的人一定有房有車,負債水平會很低。如果身體條件允許,繼續做自己的生意增加儲蓄。到了六十多歲的時候,不妨到一個有山有水的地方租下一片土地,過上逍遙的生活,花費也不高,也是不錯的養老方式。


財智成功


用不完,現在大部分退休人員工資在3000左右,你月8千多有什麼不夠的,如果你按每月3千退休金消費的話,每個月還有5千多的節餘,一年下來就是6萬,十年下來就是六十萬,進入本金,十年後年利息就是13萬,一個月就是1萬多,看看十年後有多少人退休金能漲到一萬多。什麼事也不能看頭條裡面說的,因為頭條裡都是有錢人,少的都得上千萬,在頭條裡你要說我有一個憶,他們也會說不夠用。想想也是,一個憶真的連一張畫都買不來,所以說不要看頭條裡怎麼說。我們老百姓就和自己身邊的人比就行了。


苦海無邊902


200萬元大額理財,每年就有10萬元的收益(5%),平均每月8333元!目前來說,養老是足夠了,不過20年、甚至30年後,還真不一定!

每年10萬元,現如今足夠養老了

每年10萬元、每月8333元,對於現如今的生活標準來說,養老肯定是足夠了!要知道,2018年企事業單位人員的平均養老金只有2000元左右,即便是2019年上調了5%,也不過才2100元!因此,在三、四、五線城市,每月8333元用來養老,目前來說綽綽有餘、肯定是足夠的!

20年、30年後,養老標準提高、物價上漲,是否夠養老,我們從兩個維度來分析

1、養老金上漲幅度

  • 要知道,在養老金並軌以後,我國每年都會對企事業單位的養老金進行上調!截止到2019年,已經連續十四連漲了!其從2006年開始至2019年上漲的幅度分別為:23.7%、9.1%、10%、10%、10%、10%、10%、10%、10%、10%、6.5%、5%、5%、5%!

  • 雖說,未來養老金每年上漲的幅度不可預知,不過,我們按目前5%的上漲比例來算的話,現如今2100元的養老金,20年後將上漲至5572元,30年後為9076元。如果每月還是隻有8333元收入的話,即便20年後還能養老、那30年、40年後呢!

2、社會通貨膨脹水平

  • 我們通過公式“實際通脹率=M2增長率-GDP增長率”,可以計算出,2008年~2017年,我國的實際平均通脹率為7.26%(如下圖)!如果按這個標準去計算的話,那麼就可以知道,現在的8333元,10年後只相當於現在3921元的購買力,20年只有1845元,這麼點錢,到時候您還能過上舒適美滿的養老生活麼!

總之,200萬元用來養老,現在看似很多,不過20年、30年後,是否足夠養老,還真說不定!所以,還是多努力掙錢吧,200萬元養老並不完全足夠啊!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200萬存入大額理財,一年5%收益,也就是一年10萬收入,平均每月可收益8333元,可以養老。為什麼這樣說呢?請看我的分析:

上圖是我截取的2018年全國薪酬分佈數據,你每月8333的收入可以排入前22.9%的水平,已經高於全國大部分人群的收入了。

但是,考慮到每年7%左右的通貨膨脹率,如果你沒有科學長久的理財計劃,資產停留在200萬,10年、20年甚至若干年後你的資產宿水究竟還有多少購買力無人可知。

所以,我說的可以養老是建立在資產增值,收益複利增加的基礎之上。

你的財富現狀是:200萬本金,每年10萬利息收入,要達到養老需求,資產必須增值,不能停留在200本金上不動。

我的建議是:在你問題的設定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按照你的理財方式,200萬本金每年5%收益10萬,這10萬是你全年所有收入來源,也是可變部分。

不知道你的城市定位,按照平均值三線城市吧。每個月4000元作為你的生活基本開銷應該夠了吧?實際上三線城市4000元已經達到平均工資標準了吧?

那麼,剩餘的4333元就是你的淨收入,每年50000元左右的剩餘。

200萬本金,每年剩餘5萬收益,第一年後本金變成205萬;

第二年考慮物價上漲因素,205萬收益繼續按5%理財,收益102500,多出的2500塊分攤到你的生活開支中,衝抵物價上漲。年底仍舊保留5萬元收益,第二年本金變成210萬元。

如此往復,每年本金增加的收益衝抵物價上漲,一年5萬元的資產增值,20年後你的本金就會變成300萬,30年後變成400萬,養老我覺得是沒問題的。


財經札記


本金200萬元,年化收益率5%,那麼一年的收入為:200萬元*5%=10萬元,這個金額對於一個無慾無求的,主要解決溫飽,沒有下一代需要擔心考慮的人來說,養老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有一個前提條件——你有醫保或者要購買保險,因為養老最大的對手就在於身體的健康問題,畢竟歲數到了一定的年紀,身體的各項機能都會可以退化。

2017年我國的人均支出

由於國家統計局目前尚未公佈《2018年的統計年鑑》,所以我們暫時參照2017年的數據,2017年度我國的人均生活成本大約在18000元左右,這個金額遠遠低於你的年入十萬元的本金。

很多人會說要考慮通脹的問題,確實這個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但如果僅考慮養老的問題,那麼我們看CPI指數即可(CPI指的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

不看實際通脹率是因為我國超發的貨幣大部分流入了房地產市場,所以我國的房價才會飆升。對於日常生活所需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雖然也有增長,但是其變化並沒有房價那麼誇張,而對於養老的人來說,顯然要考慮的主要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我國的CPI指數

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出最近十幾年來,我國的CPI指數整體維持在2.5%左右,CPI的變動浮動並不大,以平均計算,2017年的平均生活成本1.8萬元,以2.5%計算,即使是30年後,其成本也僅僅是變為:18000*(1+2.5%)^30=37756元而已。

即使是以我國最近十年真實的通脹率:M2(廣義的貨幣供應量)-GDP的增長率來計算,那實際通脹率平均值為6.83%,那麼30年後18000元的生活成本也僅僅是變為:18000*(1+6.83%)^30=130637元,雖然高於你的年入10萬元,但是你要考慮前期你每年的10萬元用不完,可以繼續存入當做本金,後續的利息遠遠不止10萬元,再者即使利息不夠,你還有200萬的本金可以進行補貼。

作為養老之人,假設退休年紀為60歲,30年後已經是90歲了,一隻腿踏入了黃土了,也沒有什麼可以多慮的了,因此基本上來說,200萬元的本金從現在開始進行養老是可以了(前提是無其他負擔,有醫保或者保險的情況下)。


鯉行者


光從字面上看,每年利息是10萬,如果正常生活,不鋪張浪費,最近一兩年是可以的,長久了不敢說。



很顯然,說養老是需要這樣的提前。父母都有退休金,父母都有社保和合理的商業保險。孩子已經畢業,最起碼,你的孩子不再需要你的經濟支持。而且婚房或者陪嫁已經額外準備好了。你自己已經有了獨立住房,並且你們夫妻身體健康。

去年,我國的通貨膨脹率是2.1%,最近幾年都維持在這個數值左右。再過10年,這每年10萬的利息還足夠支付日常生活不,很難說,大概率是不夠的。



每年10萬的利息(還是稅前),每月就8千多的樣子。如果只是過簡樸的生活是足夠的。如果稍微有點奢侈的習慣,應該就沒有剩餘。如果再有鋪張的習慣,根本不夠用。如果就想用利息來養老,注意不要浪費。

提前存款來養老是好事,如果在養老的同時,自己再做點事情,再增加一份收入。未來的養老生活更保險。




穩穩讀財


有200萬元存入銀行,按年利率5%計算,全年收益10萬元,用來養老夠不夠呢?我的看法是:

1、要根據你養老的城市實際消費情況。長期看,可能是有問題的。為什麼呢?

我的父親90年退休時,每月工資200元,現在4400元了,30年時間漲了二十二倍,根本不夠用。

再過三十年,一年10萬元,相當於一個月8300元過點,現在是可以的,三十年後肯定不夠用啊,老了又沒了賺錢能力,如何養老?

2、在農村和偏遠地區生活估計是夠了,條件是你要健康,別生大病,但,誰又能保證呢?

可能是本人焦慮吧,如果身體允許,建議現在能幹還是多賺點錢比較好,多多益善,有備無患。


二月梅竹


不請自來。題主的問題是200W理財,5%年利率,能否夠養老?

筆者的答案是目前沒有問題,長遠來看未必夠。

200W本金,5%的利率

年利息:2000000*5%=100000元

月利息:100000/12=8333元

就目前短期來看,這個利息收入養老是綽綽有餘的,但從長遠來看未必夠。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要考慮到通貨膨脹。目前民間測算的每年的通脹利率為5%,不知不覺就會吃掉你的購買力。

30年前萬元戶很稀奇,30年後10000元僅僅是二線城市三口之家1個月的開銷。據《2017人口生活質量白皮書》數據顯示,二線城市的家庭月住處已經到達了9000元(含2000元房貸)。

現在的200W,30年後又能值多少錢呢?誰也不知道。

就是不知道題主有沒有醫保和退休金,如果有的話相信養老問題不是很大。養老金每年都會隨著物價變化進行調整,到30年後也能保證題主的正常生活。


小黑看財經


存入200萬大額理財,年收益率5%能養老嗎?還真不好說,因為涉及到因素比較多,比如你現在的年齡,是否有充足的養老保險保障,所處城市以及養老的標準等等。

如果現在就開始了養老之旅,靠收益和本金養老應該沒有絲毫問題的。200萬大額理財,且年化收益率5%,平均每年的收益也有10萬。而2018年我國城鎮人均消費水平只有2.6萬,即使一二線城市人均消費水平也就4萬左右。如果活到80歲(平均壽命75),每年結餘7萬左右,20年也有收益結餘140萬,加上本金共340萬,剔除實際通脹率3%左右,20年後實際購買力也有136萬,即使沒有社會保險,也完全夠生活和醫療支出。但如果現在只有40歲想不工作,只等養老養老,顯然是不放心的。正如上所述,貨幣至少以3%速度貶值,等到60歲退休時,200萬僅相當於現在80萬購買力,再活到80歲,肯定前景堪憂,特別是在沒有養老醫療保險保障下,醫療費用支出沒有人能夠預料。

如果生活在一二線城市,要靠200萬理財養老也是可以的,但前提必須是有自有無按揭住房,完善而充足的養老和醫療保險,且現在已經達到了退休條件,否則還是繼續努力工作賺錢吧。假如現在30歲生活在一線城市無自有住房,僅房租和社保繳費可能就會消耗全部的理財收益,生活支出就要吃老本,每年需要從本金中硬支出至少5萬,即使零通脹也僅能維持40年,這時你才70歲,已經掏空了所有口袋,僅靠養老金和醫療保險生活,還得繼續繳納房租,日子能過得怎麼樣?

當然,對於養老的生活標準個人也有不同的標準。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也叫生活;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也叫生活;當身患疾病時,隨時可以享受高質量的醫療條件,也是生活。有人說200萬理財都不能養老了,那每月工資2000,豈不是工作100年都不能養老?也不能這樣說。權威機構公佈的農村居民去年人均消費水平僅1.2萬,如果從現在開始認真打理財富,且回到農村,養老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還要看擁有200萬的人是否滿意這種生活水準。當一個人失去主動性收入,靠被動性收入為生時,確實隨時都暗藏風險。


龍門山財經


看有沒有退休金還有沒有其他收入,不然夠基本花銷了,但碰到問題可能還是有點侷促。我6年後退休,預計到時現金存款200萬,房子若干套,有退休金和醫保。我計算過了,200萬的銀行利息按現在3年大額存單利息約6666元每月,退休金算4000吧,房租也能有一些,這樣算才心裡穩當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