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意參加老同學聚會的人,要過這道坎兒

不愿意参加老同学聚会的人,要过这道坎儿

出差住在某個縣城,我知道有個高中時關係較好的老同學,在這裡任教。畢業近二十年了,想起當年的友情,也怪想念的,於是,我撥通了對方的電話。

不愿意参加老同学聚会的人,要过这道坎儿

電話通了,對方告知,真的很對不起,上級來檢查,正在忙於接待中,要不等客人們走了再說。但從語氣裡,我明顯感受到對方的冷漠。

過了將近四個小時,他在電話裡再次說明,晚上要開家長會,不方便見面了。還沒等我說話,他已經掛斷了電話。我坐在那裡,悵然若失。

記得在前兩年,我也陸續在同學群聽說了他的一些信息。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該縣的一所中學教書,妻子也離婚了。去年,他腰間盤突出厲害,住院時,還有幾個同學去看望他呢。

我知道,他是故意不想見我,因為,他自認為混的不好,所以才有一種自卑而羞於見人。

上週二,有位從濟寧來的老同學到我家,吃飯時,他說,畢業多年,在異地,總是身不由己的想起高中時的那段最無暇的時光。為了籌備一場聚會,他和另外5名同學,不停的打電話聯繫,耗費了將近五天的時間,結果到聚會那天,來了不到一半的人。

這,使給大家的期待,蒙上了一層塵埃。後來仔細分析,除了確實有個別因著工作無法脫身,確實無法前來之外,剩下的大多數,均是因為自己的生活不太理想,別人都是開車前往,而自己還是騎電瓶車,不願意讓老同學看到自己的寒酸與狼狽。

老同學聚會,看來還需要邁過“自卑”的這道坎兒。

不知道別人如何認為,在我的心裡,老同學不管混的好差,我都是同樣對待的。因為,那個時代的情誼,應該是最純潔最沒有功利的人際關係了。有句話不是這樣說嗎?“四大鐵”之首就是:同過學,其次才是扛過槍,嫖過娼,分過贓。

雖然這話有些戲謔的成分,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同學情,是一生之久的情感,是任何內容都不能改變的情感。

原以為,老同學之間的聚會,是一件上佳的大好事,同窗好友別離多年,大家聚一聚,聊聊往日的曾經,暢談一下彼此的未來,在那樣的氛圍裡,大家彷彿又回到了純真的學生時代,百無禁忌,好不痛快。

不愿意参加老同学聚会的人,要过这道坎儿

那麼,在學校時的鐵哥們姐們,為什麼到了社會上,就變得有些生分了呢。

在社會上,爭名逐利之風盛行,使原本單純的同學聚會儼然變成了一個小型的名利場。於是,同學聚會越來越變味了。

看來,同學聚會,的確有一些心理障礙。攀比風,實用主義,功利行為,多多少少侵蝕了同學關係。

其實,每個人都渴望歡聚一堂,其樂融融的同學聚會。同學相聚時,權傾一方的也好,財大氣粗的也罷,多少得收斂一些;暫時困窘的,也請抬起頭,挺起胸。畢竟,大家有過幾年的同窗生活;畢竟,有過一段難忘的同學情。

聚會的費用呢,有錢的,你也別包攬。就AA制吧。不是那幾個錢的問題,而是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一份尊嚴,一份人格。

追本溯源,如今的同學聚會,為何有人退避三舍?只因同學之間,原本是平等的關係。

不愿意参加老同学聚会的人,要过这道坎儿

而進入社會後,太多的人把自己像貨物一樣給標上了重重標籤,於是你重一點,他輕一點,同學之間變得不再平等,於是大家理想中的同學聚會也就成了空中樓閣,無從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