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如何培育壯秧?

shenwenyuan


問:水稻苗期如何培育壯秧?

水稻壯秧除受品種本身的因素影響之外,苗期的管理與培育也是很重要的。

清江鶴認為水稻培育壯秧少不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是種子的處理。二是扣棚覆膜提高地溫。三是苗期日常管理,幼苗的營養生長和有效分櫱。四是幼苗苗期的病蟲害防治及徒長苗的控制。

以上幾個環節,是培育水稻壯秧不可或缺的幾個技術環節,必須環環相扣,缺失一個環節都會造成水稻壯秧育苗的失敗。

下面清江鶴結合生產實際,對以上幾個環節的技術內容進行詳細分解。

一,種子處理的內容。

將購回的水稻種子取一部分進行芽率試驗。發芽率達不到國家標準的種子最好找種子經銷商調換。

然後將通過芽率試驗的種子放在太陽下晾曬五至六個小時,提高種子種皮通透性和吸水性,打破種子休眠,提高種子發芽率。

種子晾曬後,再用清水對種子進行精選。撈除空殼和癟粒。將半粒種子和飽滿種子用拌種劑拌種以後,分批分區域進行抪種。

二,苗床的選擇和準備。

選土質疏鬆土層深厚肥沃的菜地腐殖土,深耕以後用耙子耬平整成背風向陽瓦背型培育床,施足基肥和壯秧劑,欠入苗床土澆足稀糞水悶床幾天,然後對苗床進行精細處理待抪。

三,清明前後一個星期之內完成抪種覆土覆膜。

抪種時稀密要適度,蓋土不能太薄也不宜太厚。最好用雙拱棚雙薄膜蓋才能保溫增溫,保證秧苗出苗快且整齊。

四,幼苗苗床期的管理。

一是根據天氣變化和幼苗長勢情況,適時調整嚴格控制溫度。二是保證苗床見幹見溼,不漬不澇。澆水時最好一次性澆足澆透。只要水稻幼苗葉片上吐露著大水珠就表明幼苗苗床墒情還不錯。

第三是在幼苗長至一葉一心時,要及時用立枯淨,寶福斯,枯萎一支靈,死苗爛根寧等藥劑預防與治療立枯病,青枯病,黃枯病。

最後在秧苗離乳期(約兩葉一心)要及時補施肥料。根際或葉片都可以。

因為此時苗床的幼苗,在種子體內和土壤中的壯秧劑營養已經消耗殆盡,幼苗需要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取營養。此期是秧幼苗抗逆性最差的時期,種植者要盡心細心呵護其生長才是。

為了使移栽到大田的秧苗活棵快返青快分櫱快,還可以集中在苗床上噴施一次"送嫁肥(藥)",讓秧苗帶肥帶藥下田,降低大田防治成本。






清江鶴


水稻苗期如何培育壯秧?


依照我們寒地水稻的育苗特點,以旱育為基礎,以根葉同伸理論為指導,按秧苗類型為參數,以調溫控水為手段,育成地上,地下生育均衡的壯苗。

選種曬種

首先在我們要做好種子的處理,我們購買回來的種子在寖種前10左右進行曬種或風篩選,清楚草籽,秕粒和夾雜物。

種子消毒【包衣】寖種

種子消毒包衣主要是為了防止種子攜帶的水稻惡苗病,苗稻溫病,稻曲病,等各種傳染性病菌。種子一定要寖好寖透,外觀表現稻穀殼顏色變深,稻穀呈半透明狀態,透過穎殼可以看到腹白和種胚,米粒易捏斷,手碾呈粉狀,沒生心。

催芽

水稻種子寖好後撈出先瀝水通氣,控去袋裝種子中的水分,這樣好處是避免因袋裝種子內部溼度大,氧氣不足,易出啞種,影響出苗率。這是用傳統方法催芽,應該注意的事項。如果採用催芽器就省工省時了。催芽溫度30~32℃破胸,露白後種子袋種溫度控制在20~25℃,適溫催芽芽根長2毫米以內為宜。催好後放在陰涼處晾芽,等待播種。




整床擺盤

在選好排水性好的育秧田秋做床,做高床,耙細整平。在用石磙或水泥管滾動壓實,坑窪處用細土墊平。擺盤,裝置事先混拌好的營養土,在播種前一天澆足底水。切記一定要澆足。等待播種。

播種量

播種量是水稻培育壯苗的關鍵因素,苗好半年糧,所以秧田的播種量宜稀不宜密。壯秧的主要標準之一就是莖基寬度,莖基部寬維管束數多,分櫱芽發育良好,因而能夠發櫱早,穗多粒多,秧苗莖基部寬,只有稀播條件下,保證相應的光照,才能培育壯秧。建議機插沒盤播芽種100克左右,也可根據水稻品種的千粒重適當調整。

秧田管理



秧田管理是培育壯苗的關鍵,自秧田播種後,到秧苗移栽前這一段時間均勻秧田管理期間。小苗為25~30天,中苗為30~35天,大苗為35~40天。旱育壯苗,在秧田管理上要以旱育為基礎,以根葉同伸理論為指導,以壯苗模式為依據,以調溫控水為手段,抓住四個關鍵時期,使秧苗地上和地下均衡發展,育成標準壯苗。

以上觀點不足之處還請見諒

您關心的就是我關注的神農願與您一起探討交流,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關注謝謝。


神農35


水稻苗期如何培育壯秧?

水稻如何培育出壯秧而高產,首先是品種的選擇,要選擇適合當地生長,抗病性強,品質好而高產的品種。

利用先進的育苗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培育出健壯的秧苗,為穩產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育苗期,除按正確的處理方法,最主要的是苗期的管理工作。對於秧苗的病害,一定要做到防治結合,為了培育出健壯的秧苗,對於苗期幾種常見病要及時防治。

苗床的管理,播種後至一葉露尖,以保溫為主。棚內溫度保持在28°至30°,最適溫度25°至28°,二葉期保持在23°至25°,三葉期保持在20°至22°,最低溫度不低於十度。如果夜間溫度偏低,要採取加溫措施,以三層覆蓋為好,確保達到秧苗,各葉齡所需的最低溫度標準。使秧苗在苗床上,能夠正常發育。

苗床通風管理:在秧苗綠化後,及時的揭掉地膜,最好是在早晨或是晚間,棚內外的溫差小的時候揭膜。

小苗適應新的環境很快,揭地膜後小通風,通風煉苗的時間要相應的延長,2.5葉期,溫度不能超過25°,如要超過25°,就要通風降溫。在3葉期要逐漸加大通風量,使棚內外溫度相對一致。

苗床的水分控制:在澆透底水的情況下,2葉前儘量不澆水,澆水的時候要三看:一看早晚的時候,葉尖有沒有露水珠,二看中午高溫的時候,新葉片是否捲曲,三看苗床土表面是否見幹,如果上述這些情況都有,就應該澆水了,最好是曬水澆苗,一次澆透,澆水不要過勤,一定要控制好苗床的水分,在插秧前兩三天不能澆水。

控制秧苗徒長:用藥物控制秧苗徒長,多效唑有抑制秧苗生長,促進分櫱的作用,能提高秧苗葉綠素的含量,增強酶的活性,利於代謝,增強抗旱,抗寒的能力。

預防苗期病害:水稻立枯病,主要因低溫多溼,溫差大,土壤偏鹼,光照不足,播種量過大,秧苗弱等多種原因所致。立枯病多發生在三葉期以後,葉片發清,葉尖無水珠,打卷,心叫捲筒狀,嚴重時小苗整株死亡。防治辦法:

做好種子和床土消毒,控制好苗床的溫溼度,培育壯苗,立枯病在發病時,用立枯剋星,海藻酸碘噴施。

青枯病的防治:降低播種量,採取隔離層育苗技術,提高地溫,大棚採取中間放風,在澆水的時候,苗床不能有積水,如果發病嚴重,用藥物控制,用瑞苗青水到每平方米1毫升。



平安2595717


水稻苗期如何培育壯秧?

一、 苗床管理建議

苗床管理重點是調控好苗床的溫度和水分管理。根據不同葉齡期最適、最高溫度指標及天氣變化,及時調控苗床溫度和水分。遇倒春寒時採取蓋膜或灌水護苗等措施,防止爛秧;如遇到連續低溫過後睛天時,要提早開口通風,並澆噴PH4.5的酸水,防止出現立枯病。氣溫偏高時及時揭膜通風和適度控制水分,防止高溫燒苗和秧苗徒長。

播種後到第一完全葉露尖,重點是促進種子根伸長、長粗,最適溫度25-28℃,如遇33℃以上高溫,應開棚通風降溫;在澆足底水的前提下,一般不澆水。

水分管理要注意“三看”澆水,看早晚葉尖吐水珠小(或少),或看午間新葉捲曲,或看床土發白時,要在早晨澆水,1次要澆足。從移栽前3-4天開始,在不使秧苗蔫萎的前提下,進一步控制秧田水分,蹲苗、壯根,使秧苗處於飢渴狀態,以利於移栽後髮根好、返青快、分櫱早。

同時做好肥料的合理使用,適時早追“斷奶肥”,並做好帶肥帶藥移栽工作,秧苗葉色偏黃的在移栽前3天施起身肥,每畝秧田可用2~3公斤尿素兌水400公斤撒施。

二 、苗期常見病害及預防措施

1、 爛秧病:它是秧田中發生的爛種、爛芽和死苗的總稱。爛種是指播種後不能萌發的種子或播後腐爛而不發芽的種子;爛芽是指萌動發芽至轉青期間芽、根死亡的現象,發生在現青以前;死苗:指第一葉展開後的幼苗死亡,多發生於2-3葉期,出現青枯、黃枯。

爛秧的原因: 種子發芽力低;浸種時吸水不充分,影響了發芽率和發芽勢; 催芽時 “燒包”;播種後 “落泥”過深;播種過早或播後無保溫措施,特別是脹谷直播時,遇低溫會發生爛種。

爛秧的防止:①選用發芽率、發芽勢高,飽滿的種子作種;②進行曬種、選種、消毒;③浸種時間要夠,讓種子吸足水分;④催芽時要嚴格按要求辦,勤檢查、勤處理,促芽齊、芽壯;⑤注意播種後的溫度、水分控制。

2、 立枯病:立枯病是土傳病害,尤其是低溫多溼、溫差大、土壤偏鹼、光照不足播種過密等原因所致。

防治方法:一是苗床選擇平坦、通風、透光地段,遠離鹽鹼地;二是床土處理,可使用水稻壯秧劑,起到調酸、消毒、施肥、防病等多重作用;三是加大苗床管理,早煉苗,提高抗病能力,可在1.5葉左右澆酸水,或用瑞苗清+生根劑等,澆後稻苗用清水沖洗。

3、 青枯病:秧苗處於三葉“斷奶期”,一旦遇上持續低溫(< 12℃)、連綿陰雨、日照不足、低窪積水、秧芽正常呼吸受阻,正常生理機能削弱,就最易誘發爛秧。

防治方法:根據各地氣候特點,嚴格掌握安全播種期是防止爛秧的前提。注意精選秧地,精細整地,低氮高磷鉀全層施肥,辦成“平滑爛軟”合適秧田,確保防止爛秧的3道防線:第一道防是線精選種子,厲行消毒,細心催芽;第二道防線是提高播種質量,及時噴藥消毒秧板(方法是:埋芽後及三葉期前後分別噴施75%敵克松可溼性粉劑200倍液各1次;水稻秧苗一葉一心期用15%立枯靈液劑500倍液劑噴霧,具防病、促進生長雙重作用。治療時,可在發病初期澆施,先用少量清水把藥劑和成糊狀,再全部溶入水中,用噴壺澆即可。);第三道防線是科學管水,合理施肥。注意2-3葉期施“斷奶肥”,宜低氮高磷鉀。

4、 稻瘟病:苗瘟一般發生在三葉期以前,秧苗變褐枯死。三葉期以後發生稱苗葉瘟,症狀與葉瘟相同。其發病條件:適溫(25—28℃ )高溼(90%),有雨、霧、露存在條件下有利於發病。預防稻瘟病,必須抓住三個關鍵,才能取得好的防治效果。一是抓住發病初期用藥;二是選準對路藥劑,用足劑量;三是統防統治,群防群治,封鎖疫情,避免你防他不防,造成稻瘟病仍然蔓延流行。

防治方法

(1)減少菌源,實行種子消毒。 用20%三環唑1000倍液浸種24小時、並妥善處理病稈,儘量減少初侵染源。

(2)加強測報,及時噴藥控病。苗瘟、葉瘟可防可治,而穗瘟卻只能施藥預防,一旦發病,就無藥可治,損失不可挽回,只能望病心嘆。

(3)化學防治:易發(感)區應在2—3葉期畝用20%三環唑可溼性粉劑50—75克進行噴霧,可預防苗瘟、葉瘟的發生。在發病初期要及時噴藥保護,視發病情況(慢性或急性)及天氣情況決定噴藥次數。藥劑選擇: 20%三環唑可溼性粉劑或40%稻瘟靈(富士一號)或春雷黴素等。


土家面孔


水稻苗期如何培育狀苗:

第一,在播稻種的秧田裡,或育秧床使用足夠秧苗生長需要的有機肥料,如發效過的人看糞便著底肥,

第二,在播下的稻種葉片生長出來後,再施適量的速效肥料,

第三,稻穀一生所需的磷肥,可在秧苗移栽一星期前,按比例一次使足,這樣,秧苗生長出來才狀關


賴皮大光頭


培育好秧壯苗,要選好種子,浸種前提前涼曬,在做包衣處理浸種,這是培育壯苗最基礎的一步,催芽後要適時播種,上土要均勻,苗出整齊後要做到控溫通風,不然會出現黃秧、爛秧等現象,這問題除了種子處理不當以外,最大問題就是控溫。水稻是喜溫農作物,早春低溫容易造成磷、鋅吸收困難,缺磷根系少,缺鋅葉子黃,所以控溫、及補磷、補鋅是壯秧苗的最關鍵。壯秧就介紹到這


8747813957562


水稻在育苗期經常會出現黃秧、爛秧等現象,這些問題除了種子處理不當造成爛秧以外,很大問題都是溫度問題,水稻是喜溫作物,早春低溫容易照成磷吸收困難,鋅吸收困難,缺磷根系少,缺鋅葉片黃,因此,控溫、及時補鋅、補磷是壯秒的關鍵。


吉星高趙29251528


鹽鹼區域育苗,要預防青枯病、立枯病,降低鹽鹼度,青枯病屬於生理性病害,立枯病屬於細菌性病害。


千秋良田


培育壯苗,最主要的第一步是要選好種子,下一步,浸種前提前晾曬,在做包衣處理,然後浸種,這是培育壯苗最基礎的一步,催芽後要適時播種,上土要均勻,苗出齊後要做到控溫通風,後期管理是很主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