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姻緣天配合,何必區區結綵樓——白樸《裴少俊牆頭馬上》

只要姻緣天配合,何必區區結綵樓——白樸《裴少俊牆頭馬上》

只要姻緣天配合,何必區區結綵樓——白樸《裴少俊牆頭馬上》

煦風和暢,暖日融融,又是一季春到。暖風燻得遊人醉,又有杏花吹滿頭。牆裡鞦韆牆外道的洛陽因了唐代白居易的一首《井底引銀瓶》,發酵醞釀了幾百年,在白樸的筆下成就了一本瀟灑俊麗的《裴少俊牆頭馬上》。

中國人骨子裡是含蓄浪漫的,《蒹葭》中“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的渴慕也好,《孔雀東南飛》中的“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誓言也罷,甚至是民間傳說梁祝中裂墳化蝶的悽美,都不比《牆頭馬上》兩廂窺望便共赴佳期的熱烈!它的明豔與熾熱,真就似飛蛾撲火一般不計後果。洛陽小姐李千金與尚書獨子裴少俊相視一眼就訂了終身。正如白居易在詩中所言:

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只是李千金芳心暗許,裴少俊卻誠意缺失。你看那兩人心底的聲音,李千金心道:“咱先有意,愛別人可舍了自己”,裴少俊卻想“如此佳麗美人,料他識字,寫個簡帖兒嘲撥他”,兩下對比,李千金情路坎坷已是難逃。

隱瞞父母,不告而別的李千金跟隨裴少俊棲身在裴府花園七年,生一雙兒女卻沒有見過公婆,只有院公服侍,連宅里人也不知。李千金也曾是嬌生慣養,父母的心尖肉,卻在裴府畫地為牢甘之如飴。也是冥冥中看不得她這樣躲躲藏藏,讓裴相撞見了一雙小兒女。東窗事發,李千金難以自辯,被當做介優酒肆之家。可笑裴少俊果斷下了休書,七年之情化作冰霜雪劍,意冷情絕。七年後被休回家,父母已陰陽兩隔,還留下了舍宅莊田,能讓回家的落魄子安然度日。父母之愛深,少俊之愛淺,獨坐時李千金不知是否有悔。

裴少俊科場得意,狀元及第,得意洋洋來尋故人,李千金拒之門外,怒言直斥,這一番話終顯出了她如當年私定終身的勇氣和千金小姐本應有的尊嚴,她斥裴少俊:

我心中意氣怎消除!你是窨付、負與、何辜。你道我不識親疏。雖然是眼中沒的珍珠處,也須知略辯個賢愚!

斥裴家:

一個是八烈周公,一個是三移孟母。我本是好人家孩兒,不是娼人家婦女,也是行下春風望夏雨。待要做眷屬,枉壞了少俊前程,辱沒了你裴家上祖!

只要姻緣天配合,何必區區結綵樓——白樸《裴少俊牆頭馬上》

罵的酣暢淋漓,大快人心。最終看不過兒女啼哭,老人俯首,也就重認了這門親事。

裴李兩家本有婚約,牆頭馬上看似輕狂,卻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了一絲衝破樊籠的真情。古代婚姻是男權社會的附屬品,男子還可三妻四妾,女子卻被婚姻扼住了餘生的命脈。李千金縱是被休歸家時對父母愧疚過,但她一定不悔曾自己主動的抉擇過。也正是她自主選擇的勇敢,承擔後果的勇敢,讓她擁有了不同於《井底引銀瓶》女人公“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的結局。

只要姻緣天配合,何必區區結綵樓——白樸《裴少俊牆頭馬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