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又一怪正在興起,留守婦男,為什麼??

農村農民萬歲


留守婦女是近些年農村最普遍的一種現象,男人出去打工,女人留在農村照顧老人和孩子。但是最近幾年農村很多年輕的女人在婚後便獨自一人進城打工,新婚的丈夫留在家裡照顧老人和年幼的孩子,留守在家的男人被人們叫做留守婦男,為什麼在農村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進城打工的除了年輕女人以外,還有很多上了歲數的老年男人,難道是城市中只需要年輕的女人和年長的男人了嗎?年輕的男人城市中不需要嗎?

我家鄰居小李在結婚前一直在城市裡打工,娶了媳婦有了孩子,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但是小李在城市裡卻掙的越來越少,以前沒結婚前在工地打工,工地上雖然掙得多,但是天氣一冷便沒有活幹只能閒著,沒結婚的時候沒覺得有壓力,反而覺得能休息一段日子還挺好,但是結婚後全家生活的重擔都壓在小李身上,一天不掙錢,老婆孩子就沒有飯吃,所以小李便辭掉了工地的工作選擇進廠打工。小李因為小時候不好好上學,初中剛畢業就輟學打工,所以沒有什麼文化,隨著近幾年工廠現代化機械越來越完善,像小李這種沒有文化的工人只能幹最累最辛苦的工作,工資卻很少,小李辛苦一個月掙的工資剛好夠一家三口的開銷,眼瞅著小李的兒子越來越大,開銷也越來越大,常常入不敷出,兩口子經常因為錢不夠花打架,小李的媳婦因為小李沒有錢,公婆不管孩子,還和婆婆鬧的不愉快,所以小李和小李媳婦兩個人一合計,小李媳婦進城打工,小李留在農村照顧老人和小孩。小李媳婦進城不久便通過保姆的面試工作,再加上小李媳婦平時比較勤快,深得僱主的喜歡,管吃管住一個月還能剩下四五千,小李在家不僅把孩子照顧的特別好,還租種了幾畝果樹,雖然兩口子常年不在一起,但是感情卻比以前深了很多。

以前男人進城打工,女人留守在農村,一是因為男女不平衡的思想在作祟,二是前些年城市建設需要男人。最近幾年女人的地位越來越高,很多城市已經完成了建設需要,不再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反而更需要有學歷有經驗的工人,但是很多農村男人早早輟學並沒有學歷,所以在進城以後只能做一些不需要技術和知識的體力活,掙的工資卻很少。反觀女人在進城以後選擇的空間就很多,女人可以在經過培訓學習以後做家政、保姆、育兒嫂,還能進廠當工作,當飯店服務員等等,再加上自古以來婆媳都是最不好相處的關係,所以女人進城打工以後,不和婆婆長期親密來往,自然也就沒有婆媳矛盾,所以近幾年女人進城打工的越來越多,農村留守婦男也越來越多。

進城打工的除了年輕女人以外,年長男人也是主力軍。年長男人進城以後一般都是在工地幹活,因為工地上不需要學歷,農村人結婚的早,可能這些年長男人都已經當了爺爺或姥爺,那些留在家裡的年長婦女因為沒有出去打工過,對外面的世界不瞭解,所以只能在家裡照顧家裡的老老小小。

其實不管是留守婦女、留守婦男,還是進城打工的年輕女人和年長男人,身上都是擔著家庭生活的重任,我們應該尊重他們每一個人,沒有農村人日日夜夜在城市中的建設,也就沒有現在城市中的高樓大廈。


小馬話三農


現在在農村留守家族又添新成員——留守婦男,所謂的留守婦男就是妻子外出打工,男人在家看孩子,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我先來說一個真實事例,在我身邊就有這麼一個留守婦男,我同學的哥哥,以前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據說父母花了很多錢給他找的,後來因為個人原因被開除了。


此後他也找過幾份工作,都是做不了幾天就不做了,要麼嫌累,要麼嫌掙錢少。就這樣他每天在家看孩子,不再出去工作,家裡的開銷全靠老婆那點工資撐著,要不就是問父母要。每天讓孩子看電視,自己玩手機什麼也不管。


其實留守婦男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遊手好閒,掙錢少的工作他不做,掙錢多的工作他又做不來,最後就在家裡做起了留守婦男。


核桃樹下話三農


“留守婦男”,真是一個新鮮詞,意思就是農村女人出去打工,男人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這樣的現象,其實這並不是最近幾年才有的,早些年就有了。

先來看看咱村的極品“留守婦男”

村裡的小李小阮兩夫妻,是一對小年輕,當年一起在廣東,小阮未婚先孕,趁著過年就回老家把證和酒席給擺了,可年後沒多久,這小李在廣東的工作就沒了,廠裡不要他,原因不得而知。(圖文無關)

沒了廣東的工作,加上小阮的肚子也越來越大,兩夫妻就回了農村,地不會種,靠啃老和吃老本,等孩子出來了,奶粉尿片啥的樣樣要錢,小李出去了幾次都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不是做一段時間就走了,就是人家不要他,沒辦法,等孩子稍微大一些,這小阮又來了廣東,小李留在了家,成了“留守婦男”。

小阮是個實在人,在廣東工作很努力,靠著加班加點,一個月也有四五千,這些錢,幾乎全寄給了家裡,買車、建新房,生活是越來越好,小李還是那個小李,整天遊手好閒,做一天玩三天。(圖文無關)

可偏偏這樣,小李居然還有了外.遇,在家裡四個老人極力反對的情況下,這段婚姻還是結束了,小阮很難過,這麼多年了,錢全寄回了家,到頭來幫別人做了嫁衣。

“留守婦男”小李的事蹟,反應出了“留守婦男”興起的一個原因,年輕的農民沒有一技之長,人還不踏實,很多還是寶媽男,很難找到適合的工作,而女人則不同,不存在眼高手低,反而願意吃苦,更勤奮踏實,成了很多輕工業企業的招人首選,女人工作好找,這是“留守婦男”出現的原因之一。(圖文無關)

還有一個原因,村裡種地都是重活,把女人留在家,家裡的地就種不動了,有想法的小夫妻,就會考慮裡面的利害關係,加上目前農村條件好,政策好,說不定搞種植,搞養殖,不比去城裡打工差,男人就留了下來,女人外出打工。

老年男人外出打工,老年婦女在家

個人看來,這其實是上一代人的傳統思想所導致,上一代農民多半都是男主外女主內,長時間下來,奔波在外的都是男人,年紀大的婦女,年輕的時候都沒出去過,歲數大了就更不會出去了,再說家裡的老人也離不開自己的照顧,放老年男人在家,估計你還得操心家裡每天吃什麼。

說起來也是心酸,都一把年紀了,還風裡來雨裡去的在外面打工,農村老年男人也不容易啊。

總結:年輕人的“留守婦男”,年長的“留守婦.女”,都是時代烙印下的現象,每一個外出奮鬥以及留守的努力,都推動著農村的發展進步,他們值得每一個人尊敬,但同時,分隔兩地,一定要堅守本心,不忘初心,要把家放在第一位,不要辜負了另外一半的奮鬥與努力。

(圖文無關)


農人解說


農村又一怪正在興起,留守婦男,為什麼?

我們都知道留守婦女,留守婦女,就是男人外出打工,而女人在家照顧老人和小孩,相夫教子,而留守婦男,大概也就是這個姿勢,只不過男人和女人互換了角色。流行起女人外出打工,而男人在家照顧孩子和老人,這到底是為什麼,什麼原因引起的,下面我們分析一下?

男多女少,造成社會就業問題,女的在社會工作上都比較吃香?

我們都知道即使現在進工廠,還要年齡限制,文憑,還要求大媽級別必須認識子母。還要男女比例,比較嚴格的廠。像外企這些,都不要男的,如果除非要男的話,面試排除,打耳釘,紋身,煙疤,都不要,像這些可能廠裡覺得這些人比較混亂,而年齡大的男人更不用說了,年齡限制,加上年齡大了,失去了勞動能力,所以造成就業困難,只能留在家裡,照顧孩子與老人,

現在農村年輕夫妻都選擇外出打工居住,有些婆婆進城幫兒媳看孩子?

現在農村人都外出打工,機會多,在家種地已經不能養家餬口,只留下留守老人,所以有的年輕人進城在外打工買房扎跟,有的有了小孩之後,畢竟城裡是要靠工作才有飯吃,有房貸,僱保姆開銷比較大,所以就請家裡的老人婆婆進城幫忙照顧孩子,而農村老家的必須留人,田地不能荒廢,所以男人就留在了農村,自然就出現了農村留守婦男,這一新鮮詞。

女的一般比較好就業,工作好找?

我們都知道女人外出打工工作相當好找。娛樂會所,KTV,如賣服裝,化妝品,收營員等,而上年齡的婦女,給人當保姆,月嫂,服裝廠,鞋廠,保潔阿姨等,像這些男人都基本不招聘,而年輕小夥出來了就業必須要有手藝,學歷,去理髮店,要有點基礎,去公司要有學歷,一般招聘信息都會寫有經驗這優先,而現在社會上最不缺的就是人才,說句心裡話,現在連大學生都就業難,而年齡大點的只能去工地上,就算去工地有些還是需要技術的,在工地當小工一天八十到一百,的確不划算,從早到晚,所以就選擇在家留守,女人擇外出打工。


說說你們農村都是留守婦男,還是婦女多?


農村身邊事


留守婦男這個現象的出現其實也是社會轉型的一種現象。一直以來我們覺得農村最大的問題就是留守老人、留守兒童還有留守婦女的問題,那現在會出現“留守婦男”,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奇怪,但是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其實也是一個很正常不過的社會發展的產物。

在改革開放早期,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當中,需要需要大量的體力勞動的勞動力,比如城市化建設中的工地,還有機械化發展的一些工廠等等。

所以你會看到很多男性的農民進城務工成為農民工,這些人在這改革開放的三四十年間成為主要的勞動力貢獻者。

但是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這種工業化的發展已經開始逐漸的降速,服務業卻開始加速增長,成為一個比重越來越大的領域。那相對來說需要用到女性的崗位越來越多。

還有一個是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對於精密化程度的工種的需求也會增多,那對於這些流水線上的作業需要女性的崗位,也比之前需要重體力勞動的男性的崗位都很多。

也就是說,女性找工作會越來越容易,男性相對來說就會困難一些,同時女性的收入,對於家庭來說,同樣的一個出來務工,可能女性會比男性的性價比更高,她能賺到更多的錢。

所以既然如果都要有一個人留在家鄉的話,那還不如男人留在農村,女人出來打工,這樣對於家庭來說收益更大的。

從整個社會文化層面來看的話,男人留守在老家當家庭婦男其實也沒有什麼奇怪的。沒有誰規定一定是要女人留在家裡對不對?所以我覺得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怎麼樣能夠增加收入,對家庭更有意義,我覺得這都是一個好事兒。


水禾田


“留守婦男”顧名思義,就是指那些妻子在外打工賺錢補貼家用,丈夫留守家中照顧老人孩子的人。以前傳統的中國家庭觀念都是男子為一家之主,外出掙錢養家,女子留守家中照看老人孩子,不過過去這種“留守婦女”的現象,在這幾年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和女性地位、獨立思想的提升,農村“留守婦男”反而增多。但是這裡的“留守婦男”主要指年輕一代的男子,而老一輩的農民工卻依然為了讓子女過得輕鬆一些,選擇在外打工掙錢。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有一個堂妹現在就處在這樣得狀況。

堂妹結婚後,原先是他們夫妻兩個人一起在外打工,堂妹夫在工廠幹活,堂妹在飯店當服務生,可是這兩年工廠的效益越來越差,堂妹夫拿得工資越來越低,想著去找其他的工作,發現現在農民工找工作越來越規範化,一方面要求持證上崗,一方面對低端勞動型人的需求不高,如果沒有一技之長真不好找工作。碰了幾次壁之後,堂妹夫索性不找了,直接回家照顧老人,孩子。

原本他們夫妻兩人計劃的就是,現在孩子該上幼兒園了,家裡父母年歲也大了,所以兩人得有一人回家照看,恰好這個時候堂妹夫工作不好找,就決定回家。而堂妹因為一直在飯店踏踏實實幹,沒有太多壓力,並且肯吃苦,現在已經做到領班,工資也比較高,兩人一合計決定讓堂妹夫回家照看家裡,堂妹在飯店繼續工作補貼家用。

而我們同村的其他年輕人夫妻也存在類似的問題,不過女方現在在城裡可以乾的工作還確實比男的要多,比如保姆,洗碗工等等工作,只要女的,而大多數男的對這種工作又放不開,幹不了,反而沒有女的容易找工作。

堂妹夫父母現在都已經60歲了,是典型的老一代農民工,老母親平時在家餵雞帶孩子,一直也沒有外出打工過,現在年歲高了自然不會再出門。而堂妹夫父親,看兒子回家了,家裡有一個壯丁勞動力幫著耕地養豬就行。讓兒媳婦在外打工補貼家用心裡也不舒服,一合計為了減輕兒女的負擔,自己又出去打工賺錢了。

並且堂妹夫作為老一代農民工,什麼苦都吃過,現在出去打工,什麼髒活累活,只要給錢就肯幹,反而比年輕一代農民工更容易找到工作。

我堂妹家庭只是眾多類似農民工家庭的一個例子,但卻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現在農村“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已經沒有過去那麼迂腐,因此很多年輕夫妻,在老家需要留人的前提下,女方掙錢比男方多,一般女的就會選擇留在外地打工,男的回家成為“留守婦男”。

不過不要覺得留守婦男就很輕鬆,和留守婦女一樣,家中大小事務很繁雜。而女的在外打工,也少了婆媳之間的矛盾,有時候女方也樂得出去。家中老男人出去打工,其實也是一種無奈,誰不願意老了留在家中舒舒服服生活,老一輩人一輩子為了孩子,外出打工很是普遍,如果在家種地賺錢他們估計也不會出去。

所以並不是城市需要年輕婦女和上了年紀的老男人,而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罷了。作為年輕一代農民工,建議大家還是多學習一些技能,畢竟在家做“留守婦男”不是長久之計,還是要多與時代接軌,跟隨發展潮流不斷提升自己。


李阿冰


本人作為一個普通的打工者,經歷了10年打工生活,算是比較瞭解農村人外出打工和留守照顧家庭的問題。以上總的來講提出了兩個問題。我們兩個問題分開來講。

先講第一個問題:“現在農村年輕女子外出打工,留下丈夫在家看小孩,難到城市需要年輕婦女?”。對於這個問題,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點,現在城市工廠時常出現用工荒,尤其是一些勞動密集型工廠(如:製衣廠、電子廠、製鞋廠、手工藝廠等等)。這些工廠以女性工人為主。這樣的用工現象,導致了農村女性外出打工容易就業,從而導致農村年輕女子外出打工居多,但是考慮到要照顧家庭,使得丈夫留下來照顧家庭!

第二點,以前城市因為需要發展,各種基礎建設需要修建(比如建房子、建工廠等等)。說直接點,就是以前工地多。工地上基本上是需要體力活。而現在城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建築工地就越來越少。導致男性外出很難找到工作。對於農村家庭來說也需要收入開支的,為了生活,最後導致讓容易找工作女性外出打工,留下丈夫在家看小孩。

第三點,還是和社會發展有關係。以前城市的工廠居多。工廠只要能做事,對男女的性別要求不大,但現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服務行業正在蓬勃發展(比如酒店、餐廳、商場、各種行業的銷售等等)。這些用工單位,多以女性員工為主,因此女性人員需求就增加了。這用也導致了農村女性外出打工的增加了,考慮到還要照顧家庭,促使丈夫又留下來在家看小孩!

現在來講第二個問題:“農村老年男人外出打工,老年婦女在家,難到城市需要上了年紀的老男人?”。(這裡的老年男人,我感覺是是指50歲到65歲之間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老年男人)。對於這個問題,我經過仔細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城市用工單位隨著用工成本的增加,為了減少用工成本,用工單位開始僱傭老年男人,相對於年輕男性工人來說,老年男性工人的工資相對少一些。促使用工單位對務工人員進行選擇。導致老年男人容易出去打工。

第二個原因,隨著社會生活成本的增高,一部分家庭單靠年輕人無法維持生活。這樣也導致老年男人為了家庭不得已出去打工。

第三點原因,現在農村50歲到65歲的人群,以前基本上都是在家務農,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機械化的使用,農村人的農活在機械化的現在變少了,空閒時間多了,為了增加收入,農村老年男人選擇外出打工。

第四點原因,農村基礎建設過程中需要徵收一部分土地,這樣農村土地就變少了,農活也就變少了,這也使一部農民外出打工,當然這部分農民也包括農村老男人。

至於農村老年婦人為什麼留在家裡,這點我想大家都明白,農村婦女主要是為了照顧孫子孫女。所以選擇留在家裡。我們如今這個社會上,奶奶帶孫子好像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這我就不多說。反正這是農村老年婦女留在家裡的主要原因。

以上回答就是我對《現在農村年輕女子外出打工,留下丈夫在家看小孩,老年男人外出打工,老年婦女在家,怎麼出現這個現相?難到城市需要年輕婦女和上了年紀的老男人?》這個問題的具體回答。同時也歡迎各位讀者留言討論!謝謝大家閱讀!(以上均為個人觀點,絕無評價任何人和事好壞的意思)


笑談農村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話題都是在討論農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所以,當我們說起留守婦男,還有點令人驚詫,曾經的農村大男人,怎麼變成留守婦男了?

驚詫之餘,回頭想想,身邊確實有這樣的情況。雖然還是為數不多,但也確實成了農村一種新的社會現象。

村裡典型留守婦男的故事

我們村就有一位眾所周知的典型留守婦男——小光,80後,家境在村裡算中上水平,是個獨子,人長得普通,不料早早禿了頭。前幾年小光娶了個二婚老婆小麗,帶來個剛上幼兒園的兒子。

兩人結婚後在村裡呆了半年,一家三口就出去打工了。小麗不愧是小麗,人長得漂亮,幹起活來也利落,還很勤奮,所以很快找到了工作。而小光托熟人找了好幾份工作,都幹不了兩月就得走人。

於是,小光帶著兒子回了農村,從此成為留守婦男。至於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則由城裡打工的小麗定期寄回來。

就這樣過了5年,漂亮又幹練的小麗經過打拼,已經由城裡的打工婦女變身成了一家飲食店的女老闆。前不久,兩人離婚了,兒子由小麗接到了城裡的學校,只剩小光獨身留守農村了。

不能吃苦的農村年輕男人更易被留守

從小光這樣的留守婦男的身上,可以發現,學歷不高、沒有一技之長,又不能勤奮吃苦的農村年輕男子外出後很難找到工作。而農村年輕女子則不一樣,她們手腳利落、勤奮,很容易在第三產業發達的城市裡找到工作。

所以,當一個家庭不得不留人手照顧小孩和老人時,他們只能選擇留在農村,讓女人出去打工掙錢。畢竟,一個家庭要想有更好的生活,誰最能掙錢誰就出去,不論男女。

再者,現代社會的男女平等的觀念,以及第三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農村婦女家庭角色和社會角色的轉變。這是時代的發展和變化。

農一代和農二代差異大

為什麼出現農村老年男人外出打工,農村年輕男人留守的情況。從這個現象裡不難看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農一代和農二代之間發生的巨大變化。

農一代(上世紀40、50、60、70年代出生的人),主要是我們父輩一代的人,他們吃苦耐勞、能忍受艱苦和工作時間長的工作,因此他們進城主要是從事工地建築等行業。

隨著農二代(80年代後出生的人)進入工作年齡,他們更為追求工作和生活的自由和平衡,不像農一代那麼艱苦了。但是很多農二代的受教育的程度和技能水平,並不足以在城市謀到那種像樣的工作。

因此,出現農村老年男人外出打工,農村年輕男人留守的情況就不難理解了。

總之,不論是留守還是外出,如果能把生活過得更美好,把家庭搞得更和諧,這樣的奮鬥就是有意義的!


香裡說豐年


農村留守婦男的存在原因:

一,農村是他的家鄉,戀家男會以此為根,去守護和發展;

二,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男兒不離不棄的照顧,無奈之下選擇留守盡孝盡責;

三,一少部分男人缺少志在四方的眼光和勇氣,遊手好閒,坐吃山空,混吃等死;

而能成為婦男,女人哪去了?恐怕只有極少數會不離不棄去打拼養家。在這物慾橫流的時代,不滿足現狀,拋夫棄子遠離農村的也比比皆是。女人的離去,既當爹又當媽,無形中就是婦男一個。


冬風夏狼


這個提問中所描述的現象,並不是現在社會中普存在的現象,也無任何的權威部門或官方媒體對這樣的現象進行過確認、報道,所以我認為提問者提出這樣的問題,只要為了吸引人們的眼球,引起關注對他的關注。

我更願相信,提出這樣的問題的人,是坐在家中,憑自己的主觀臆斷,胡編亂造得出的結果。他不僅不能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把這個提問打上“農村”的標籤,創造名詞“留守婦男”,這種行為讓人不齒。

現在的社會是自由的社會。每一個人、第一個家庭,只要是在不違背法律、道德的前提下,都有權利選擇適合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這種權利是他們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干涉。

現在的社會是平等的社會。人人平等、男女平等,這種平等也受法律的保護,特別是對老人、婦女、兒童等一些弱勢群體,國家還專門出臺了相關的法律來保護他們的權益。

現在的社會是博愛的社會。對於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國家和社會都給予了很大的關注,也啟動了相關的關愛行動,從各個方面都給了他們幫助,更有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也積極參與,奉獻愛心。

……

綜上所述,根據自己及家庭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人們的權利,而我們不能把他們的這種權利,在沒有了解真實情況下,就武斷的亂下結論,並把這種不符合實際的結論給放大,甚至醜化、抹黑,這是不道德的錯誤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