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過濾棉的選配,過濾棉是不是越密越好?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認為過濾棉用的越細越密,能達到的過濾效果越好,而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大家想的那般。孔隙過密的濾棉雖然能隔絕更多的魚便殘餌等垃圾,但也會給我們養魚造成繁重的洗棉負擔。

魚缸過濾棉的選配,過濾棉是不是越密越好?

而且在這裡,我們還需要了解或接受一個理念,我們魚缸的物理過濾並不是真的全靠過濾棉去隔離垃圾,隔離那些肉眼可見的垃圾只是其中的一步工作,還有一步工作就是分解。正常的物理過濾是分解與隔離同時進行的,伴隨著有機物隔離,寄生在過濾棉上的異養菌則開始處理這些垃圾,能分解的分解,不能分解的或被水流帶走或被截留在過濾棉上,這時棉的松密就起到了關鍵作用。

魚缸過濾棉的選配,過濾棉是不是越密越好?

因此,我們在選配過濾棉時不僅要考慮它的過濾能力,還要考慮它的分解能力,即培菌能力。如果過濾棉截留能力不行,那勢必導致有機物進入生化區,持此以往導致換水 。如果其分解能力不行,則會導致有機物堆積變質產生毒素或黴菌。所以我們就需要合理選配過濾棉,使物理過濾即可實現強大的截留作用,又可實現充分的分解作用。

我們的做法是採用松棉和密棉搭配使用,松棉主培菌,密棉主截留,充分利用松密棉的特性來達到更好的物理過濾效果。但在這裡,我們又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松棉在上密棉在下,另一種是密棉在上松棉在下,兩種方式哪種更優呢?

魚缸過濾棉的選配,過濾棉是不是越密越好?

松仔個人覺得二者其實並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松棉在上密棉在下的好處是松棉接觸有機物面大,分解效果更好,但分解作用強的後果就是代謝產物多,尤其是氨氮,這樣對生化過濾的壓力就會稍大些。而密棉在上松棉在下的優點是先把有機物統統隔離,然後讓松棉分解漏網之魚。好處是異養菌代謝產物少,壞處是非常容易堵棉,如果沒有太多空閒時間洗棉,後果可想而知。

魚缸過濾棉的選配,過濾棉是不是越密越好?

綜上,如果時間不夠充裕,洗棉不夠頻繁的,可以選擇松棉在上密棉在下做法,但對生化區的要求就要高一些。如果時間比較充裕,洗棉方便,那就選擇第二種方式。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在糾結乾溼分離盒內該用幾層細棉幾層粗棉,或是先細後粗呢還是先粗後細時,我們的目的早已不是能否實現過好的過濾效果,而是在計較洗棉的時間和頻率了吧。因為即便是一層細棉兩層粗麵就能滿足大部分魚友需求的過濾效果。所以說,最適合自己的才是就是最好方式的,說直白點,你是喜歡偷點懶還是想更勤快一些吧...

魚缸過濾棉的選配,過濾棉是不是越密越好?

另外說兩點

1、細棉在下容易堵水,可以在細棉下放一層黑棉,效果不錯。

2、成品滴流盒格子小,白棉放不了幾層,可以在每層生化濾材上再鋪一層細棉。

3、用2cm以上的白棉,可以從中間劈開了用,最上一層洗棉時直接扔掉直接換新,窮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