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保:2019年,希望你買對保險!

大聖保:2019年,希望你買對保險!

願每一個需要保險的家庭,都能夠在2019年買對保險。

買保險,很容易。

只要你會上網,會用手機,就能買到保險。不會也沒關係,只要你身邊有做保險的朋友,只要你說一聲你想買保險,很多朋友會來找你。

買對保險,很不容易。

你首先要對家庭風險狀況做個全面的分析,找出風險保障的缺口有哪些,有多少。其次,你要多方瞭解市場上的產品,它們的優缺點有哪些,有沒有比你瞭解到的產品還要好的產品?看過門診住過院體檢報告異常,能不能買?

等你瞭解清楚了,可能大半年過去了,市場上又出來很多很不錯的新產品。繼續瞭解,繼續等待。大半年又過去了。

所以接下來我要告訴你三件事,對你買對保險會很有幫助:

第一件事:

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著很多和保險有關的事情。

每天都有人在買保險。每天都有人出生,有人住院,有人老去,有人死亡。每天都有人向保險公司申請錢款。區別在於,保險公司給不給錢,給多少錢。

第二件事:

即使是同一個人,交同樣多的保費,買了不同的保險產品,發生同一個事故,他(她)向保險公司申請到的理賠款的金額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有的保險公司給的多些,有的保險公司給的少些,有的保險公司一分錢也不給。

比如,有人得了心臟方面的疾病,需要做“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有的公司給保額的45%,有的公司給保額的30%,有的公司給保額的20%,有的公司一分錢都不給(不屬於保險責任)。

比如,有人在吃火鍋的時候打翻湯鍋,全身嚴重燒燙傷。有的公司給保額的60%,有的公司給保額的30%,有的公司一分錢都不給(沒有達到全殘責任)。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舉不勝舉。

不是保險公司的問題,是產品責任的問題。

第三件事:

某些保險銷售人員經常說的“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條款都是保監會審核過的,責任方面都差不多”,不要信。這種話是編出來騙小白的。如果信了,腿都會被忽悠瘸的。

事實上,不同的保險產品,條款責任相差會非常大。

總有一些保險公司,為了把一個雞蛋攤成三個雞蛋那麼大,喜歡在產品設計方面偷工減料。

比如,重疾險拿掉高發的疾病,用罕見疾病代替。雖然病種數量沒變,但是保障縮水了。另外,多次賠付的重疾險把高發病種、相互關聯的病種分在同一組,以此降低多次賠付的可能性,也是常見的偷工減料的方式。

比如,定期壽險拿掉“全殘”責任,保死不保生。

比如,意外險拿掉“部分傷殘”責任和“普通意外身故殘疾”責任,只保留高額的交通意外保障責任、全殘責任。

比如,醫療險只報社保內用藥,不報社保外用藥;不報中藥、不報中醫理療、不報食物中毒……

以上提到的都是很常見的偷工減料方式。

買對保險的流程,包括 風險診斷+需求分析+方案設計+產品對比+投保+保單整理+理賠協助等多個步驟,這些步驟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不可分割。

所以,單獨問 “某個產品怎麼樣,性價比好不好” 沒有意義,因為不一定適合你。

所以,買保險之前,請先告知被保險人的基本情況,既往病史,以及希望通過購買保險實現怎樣的效果。

買賣雙方對需求越清晰,買對保險的幾率就越大。

作者:孫錚,大聖保創始人,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

大聖保:2019年,希望你買對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