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日本為什麼沒有支持溥儀復辟清朝?

ycoolone


1917年6月溥儀復辟主要是德國的支持,其次是日本的支持,由於正值一次世界大戰正酣時期,德國和日本是正面對手,德國已經支持了溥儀,日本不可能再次正面支持,但日本想經營垂涎已久的東北,所以日本暗地裡支持了復辟分子在東北的活動,以此來建立他們操縱的“獨立國”。

圖為溥儀復辟時,進京的張勳辮子軍。

溥儀的復辟是醞釀很久的,曾一度聲勢浩大,首先國內支持有各方勢力,有文有武。其中以盤踞在徐州一帶的張勳辮子軍和曾任陝甘總督、清亡後逃到熱河一帶進行陰謀活動的升允,張勳通過支持復辟的德國洋行購買大量軍火併擴軍,升允在熱河集結滿蒙王公貴族遺留的武裝力量,蓄勢待發。

復辟時的北京城,有懸掛的龍旗。

清宗室勢力,以溥偉、善耆為代表的貴族分子在青島、大連、天津等地聚集,清遺臣勢力,以勞乃宣、康有為代表的官僚分子分別在山東曲阜、江蘇揚州等地點燃了復辟的輿論聲勢,《民是報》、《不忍》等報刊雜誌都是復辟分子的輿論工具,各地都以舉辦“十老會”、“詞社”、“尊孔文社”等名義集結聯絡復辟事宜。

圖為亨利親王訪華時,與民眾合影。

溥儀復辟早在1912年就受到德國支持,亨利親王在威廉二世授意下專門來華訪問,全程有溥偉等人陪同,並在青島停留很久,此後令德國駐華文化大使衛禮賢、軍官司格禮專門對接復辟事宜,雙方達成協議,一旦復辟德國將公開承認並建交,此後德國提供經費、軍火、聚集場所、醫療物資等。

大倉喜八郎,靠戰爭發家,在東北經營木材、煤、鐵礦等掠奪企業。

一戰期間,日本並不支持溥儀復辟,對德國和清室勾結產生戒備,也支持段祺瑞政府打擊張勳,但日本一直想染指中國東北,所以暗中有意允許復辟分子在東北陰謀叛亂,並通過民間財團給復辟分子提供100萬經費,並乘機結交滿蒙貴族,從而達到控制在東北的這股勢力的目的,當時日方代表為財閥大倉喜八郎和浪人佃信夫。以上可以看出溥儀復辟,得到外國勢力支持的德國和日本,德國是政府公開支持,日本是民間暗裡支持,別有目的。


圖文繪歷史


這裡你可能指的是北洋軍閥混戰的時候。溥儀在那個時候復辟過一次。但那個時候支持溥儀復辟的是張勳,前朝遺臣,屬於政治意願。

那個時候列強主要是支持軍閥。而不是皇上,因為撈不到好處。

後來日本不是搞了一個偽滿洲國嗎?偽滿洲國的皇帝就是溥儀。因為那個時候日本人需要一個名頭來控制中國東北。而溥儀就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棋子。溥儀想恢復大清,日本人需要一個傀儡,兩人一拍即合,偽滿洲國就成立了。

喜歡的話等下關注唄,謝謝啦,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歡迎留言評論。


有趣豬


遜位詔書已經終結了大清。

日本其時意在滿蒙,九一八前還沒入關構想。民國政府也是他和歐美承認了的。


魏東雙


為什麼要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