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的印度,有人說在體育方面幾乎可以說是相當弱,難道是人種素質差的原因嗎?你怎麼看?

鏡裡明臺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主要印度是發展中國家,還沒有解決全國所有人的溫飽問題,哪裡談得上體育。

印度的體育差,大體是這幾個原因:

第一,吃素的國家怎麼搞體育

薩沙以前在體工隊混過,一進去最大的驚訝是吃的好。

肉蛋奶都是管夠的。

即便運動量特別大,運動員們也沒有明顯變瘦。

然而,印度則是素食國家。宗教原因,印度有百分之三十到六十(統計的方法不同)基本不吃肉,只吃素。

沒聽過吃素能當運動員的,印度的體育自然就不行了。

大家都看過摔跤吧爸爸。爸爸為了女兒能夠增強體質,在家裡做雞肉飯。一向溫順的母親大怒:我的廚房裡面,永遠不能有肉。

在印度,只有低種姓的人才會吃肉。

第二,那麼窮怎麼搞體育

印度是民主國家,政府沒法亂花錢。

本來就沒錢,政府財政不是用於軍事,就是教育和醫療。

至於體育,至少目前看來可有可無,沒必要像某國一樣燒無數錢就為一塊金牌的面子。

印度統計過:射擊奧林比克運動員每年花費約70至150萬美元(約合460萬至990萬人民幣)

女子飛碟項目世界紀錄保持者、美國名將吉姆·羅德(Kim Rhode)曾透露,在飛碟項目的訓練中,飛碟和彈藥的成本約每25發16美元,按照專業運動員每天進行500至1000輪訓練計算,一個訓練日就要耗費5000至7000美元,再加上槍的價格6000美元至30萬美元。羅德使用的定製槍一般價格在2萬美元至3萬美元左右。

而印度體育撥款極少,人均每年不到2美元,牙買加的人均體育投資就是印度的兩倍 。當然沒辦法了。

第三,體育底子太薄

印度傳統是鄙視體力勞動的,高種姓是不會搞競技運動,最多練練瑜伽。

低種姓忙於生計,也很少去搞體育。

這是印度的傳統。

英國人來了以後,也只帶來了板球、曲棍球這些運動,其餘運動水平都很低。

印度國內體育長期在低水平下發展,又沒有什麼財力投入,自然難以有什麼好的成績。

印度連續參與了24屆奧運會,卻只拿了9枚金牌。更讓人尷尬的是,這9枚金牌裡還有8枚是曲棍球比賽獲得的。


其實,印度的人種是不錯的,如果系統訓練出來的運動員身體條件至少不會低於中東阿拉伯人。

而阿拉伯人在足球、籃球等項目還是頗有競爭力的,印度人其實也差不多。

說來說去,印度人沒錢,所以體育不好。他們的制度決定了:不可能讓他們在沒錢的情況下,還打腫臉充胖子去拿什麼金牌只是為了國家榮譽。


薩沙


人要奪獎牌,要吃飯,要吃肉,尤其是要吃肉。

人均糧食這一塊非常重要。

根據2014年的指標,幾個大國是這樣的

  1. 中國生產糧食:557,407,200公噸

  2. 美國生產糧食:442,849,090公噸

  3. 印度生產糧食:295,360,000公噸。

也就是說中國生產的糧食幾乎是印度的兩倍,但是實際上印度的可耕作的農田是比中國多的。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2017年中國糧食進口13062萬噸,也就是說中國生產了這麼多糧食,還是不夠,還是要進口。

印度呢?早在2016年,印度大米就超越泰國,成為第一大米出口國,達到1043萬噸,僅僅大米一項就出口這麼多。

既然出口這麼多,難道印度人不餓嗎?餓啊,印度在2017年的全球飢餓指數榜單中排在第100位。

中國和印度人口差不多,中國以近乎2倍印度的糧食產量,還要進口糧食,而印度糧食僅為中國一半,還要出口糧食,所以問題來了:

這印度人身體能好嗎?


和人種無關

這且不說,印度人吃素,吃素有什麼好處?減少糧食消耗,葷比素要更消耗糧食,吃一斤米你長不出一斤肉。但是印度人均口糧又少,不吃素吃什麼?而且印度教又鼓勵吃素。

光吃素,不吃肉,這身體能強壯的起來嗎?

看看非洲黑人,沒幾個胖子,美國黑人,我勒個去,說句不好聽的,那是一座山走過來了。問題是美國黑人的祖先不還是從非洲過來的麼。

所以基因什麼的根本無關緊要。

當年中國還不是一枚金牌都沒有,一直到許海峰零的突破,然後國力迅速增長,獎牌越來越多。


我記得我初中那會,大概九十年代,極少1米7的同學。

現在你去初中看看,女生都有1米7!


李建秋的世界


從80年代印度重返奧運上算起,這麼些年來20多年來只取得了一塊金牌和兩三塊銀牌,也就是說印度這個體育實在是跟它人口相比一點都不相稱,因為咱們都是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嗎?可以想象嗎?他在體育上是這麼看為什麼印度體育這麼差?

一、印度人的思想


   印度人的思想跟我們東亞儒家文化圈的東亞是非常不同的,像中韓日等過都把把體育作為國家形象的一個代表,是增強國際揚我國威的一個途徑,而印度我們發現印度人是非常平和的。很多印度人把認命這個詞掛在嘴邊,再加上印度多年來的四大種姓制度,也就是你這個人一出生就決定了你在社會中的地位,很多人失去了上進的心。 二、飲食習慣

印度被譽為“宗教和民族的博物館”,宗教派別非常多,比如說伊斯蘭教不吃豬肉,印度教不吃牛肉,佛教更是葷腥不佔,結果導致印度一大半人是天天吃素,這樣一來蛋白質跟不上,身體素質就會差。

三、種姓制度鉗制體育發展


印度體育孱弱的另一個原因是印度的宗教觀念和種姓制度。在傳統上,印度人不把自己視為個體,而是從屬於他的種姓、部族或地區。就算某人在體育方面非常突出,他也不會得到家人和部族人的鼓勵,讓他發展體育。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體育所代表的體力勞動是卑賤的。印度的家長更希望他們的孩子去成為牙醫、會計而不是運動員,這讓他們不會在這方面進行教育投入。 嚴格的社會分層意味著不同種姓的人不能夠在一起進行運動。事實上,低等種姓構成了印度的絕大多數人口,而他們是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甚至最基本的營養和健康也堪憂。絕大多數印度人沒有辦法接觸體育,更沒有機會成為專業運動員。

四、基礎設施差  

  大家都知道印度的道路基礎設施差,然而印度的體育和道路一樣,還處於一個後發展狀態,政府更寧願去搞教育的高科技,在體育這種基礎設施上的服務實在是太少,沒有好的基礎設施,沒有好的鍛鍊習慣,導致印度體育現在真的是根本不匹配他這樣一個人口大頭的狀態,所以我們不希望看到印度體育今後只能在印度電影中摧城拔寨,佔據金牌榜頭名。


v領肉丸



夏天29785


一個天生懶散,樂天派,隨性慣了沒有好勝心的民族,怎麼拿冠軍,更別提不能吃苦和紀律差的特性了


強腎叔生


體育就是一般性強身健體活動,當成世界主流運動展示實在沒意思,所謂奧運會勞民傷財,非州人取得了一些體力獎,非州就發達了嗎,印度閱兵雜耍、印巴邊境換崗動作之大不是體育運動嗎,誰比得了。


用戶101816813630


印度崇尚“冥想”,生活不好不爭,環境不好不爭,地位不好不爭……在這個“冥想”的世界裡不爭才是生存的根本。


苦刀01


不是人的素質問題,主要是國家不太重視體育運動!


面紗88592


信仰數不清的神,素食為主……

所以就別談體育了。


素食的貓


也許是南亞熱帶環境曬的吧!哈哈哈一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