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追求財務自由,那麼在那之後呢?

我們自由這個詞,一直是已經邁入工作的人們的強烈目標。不必再多加努力,便能夠不為生活的花銷發愁,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任何壓力。因為自己的被動收入足夠承擔起這一切。

但說來也奇怪,很多迫切追求財務自由的人,對自己本來的工作其實是很不滿意的,但他們無法離開,即使那份工作被他們稱為“別人的工作”,覺得無聊又繁重,卻不肯輕易放棄。

在他們看來,努力掙錢,攢到一定的財富,之後再談“自由”,可是,什麼時候是個頭呢?或者說,在真的實現你所謂的“財富自由”之後,你真的就會擁有自由嗎?

總追求財務自由,那麼在那之後呢?

1

馬雲曾經說過,他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創建了阿里巴巴,他時常懷念年輕時候的苦逼歲月,感覺再也回不去過去的純粹時光。除了他之外,王健林也常常表示自己一無所有,只能用夜半歌聲表達自己的悽慘;而劉強東也爆出了“不知妻美”的金句。

他們的的確確地實現了財務自由,雖然對我們這些仍在追求財務自由的大多數來說,看著這些話,一定會有一些說不出的感受吧。

但對於他們來說,這些話雖然是自嘲,但也有一定的真心在裡面,在實現財務自由之後,他們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開心。

因為以前自己是孤身一人,自己吃飽,全家不餓,在以前,一塊糖、一杯奶茶可以讓他們心生感動,而錢越攢越多,也意味著感到快樂的下限越來越高了。

更何況,當你得到的越多,你承擔的責任就越大,不少企業家常常失眠,擔憂公司問題,也常常凌晨早起,開始一整天的忙碌。而前不久,已經退休的中興創始人還在70多歲的時候再次走馬上任。

實現了財富自由,不代表一切就輕鬆了。因為在每個人的圈子裡,他永遠不會是最差的那個,也不會是最好的。就連中國首富,他的朋友圈裡也存在著世界首富。

總追求財務自由,那麼在那之後呢?

財務自由,其實從來都不能算得上是一個值得追求一生的目標,它太抽象,而人的慾望又容易無窮又無盡。漸漸地,你的擔憂和壓力只會越來越多,而野心的膨脹只會讓人更加人不由己。

這樣下來,何時才會有真正的自由?

2

其實,賺上足夠多的錢,讓自己過得更舒服一點,不必因為一場大病,就傾家蕩產,不必因為一次事故,就兩手空空。

想在這個世界上活得再好一點,沒有錢財,還是很難的。

財務自由吸引人的角度是在於在未來你不用努力,你現在投資理財所導致的被動收入,就已經可以支撐你走完全程了。

我們總是想著以後一定可以自由的,實現詩和遠方的夢想,而其實,我們是在逃避生活的瑣碎。但哪一種生活是不瑣碎的呢?你的渴望,也許是另一波人正在逃避的。

但生活本身就是無處可逃的,你在未來的不必努力,意味著你如今必須比常人付出更多,而如果你只去追求賺錢,想著實現財富之後再去尋找自由。

那麼其實,等到真的實現的那一天,可能你的心臟已經經不起你的自由之行了。

在什麼樣的年齡,做什麼樣的事情,一切來得剛剛好,人生的財富是有定數的,努力工作,賣力付出當然沒有錯,奮鬥是年輕人的主旋律。

但以失去“自由”為代價,為了實現所謂的財務自由,拋棄了自己曾經享受著的一切,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業,等到實現財務自由之後,也許你最大的夢想就是回去每天在海灘上享受日光浴,但你忘記了,這一點,其實你很多年前就可以實現:去海邊找個工作謀生。

總追求財務自由,那麼在那之後呢?

3

誰說一定要實現財務自由之後,你才能真正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如果凡事只追求結果,那麼在結果到來的每一天,你一定會持續地生活在焦慮之中,直到結果到來的那一剎那,你才能有片刻的開心。

而這難道是你想要的嗎?

說實話,財務自由雖然是有一定的客觀標準,但在更多時候,其實是來源於自己內心的感受。

攀比、不平衡,追求更高層次和更大的圈子和平臺。這自然是人之常情。但一旦你到達了某個水平,但是還不暫停腳步,仔細思考你的初衷,那麼你很可能變成金錢的奴隸,而不是得到了自由。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去不了的旅行,買不起的商品,達不到的成就,做不到的事情......這些遺憾讓我們以為等到掙錢足夠的時候,自己一定能應有盡有,盡享自由。

但其實,有些你想做的事不用等到未來,等到它過期。你現在就可以去試著完成它。因為財務自由的追求和自由本身永遠都不是一個相反的命題。

就像童年時我們羨慕的那些學習成績優秀,又十項全能,會學會玩的那些“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在努力奮鬥的過程中,抽出一點時間來追求你心中的”自由“。

不要害怕少了那一點時間,你的人生將變換另一種可能,只要基數夠大,最多你的財務自由之路多走幾步,但也可以屬於忽略不計的那種。

總追求財務自由,那麼在那之後呢?

千萬不要等到財務自由之後再去追求你的“自由”,因為一旦時光過去,也許會成為永遠的遺憾,即使滿足,也不復當時心情了。

更何況,在那之後,你可能還會有新的財務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