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種紅薯時如何扦插,才能提高成活率,增加產量?

今生只為你3817


紅薯栽種時,選擇適當的扦插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薯苗的成活率,可以提高紅薯的產量,增加經濟效益。

紅薯是無性繁殖,種植春地紅薯前必須要先用種薯育苗,我們家鄉都是在3月份天氣暖和的時候,距紅薯栽種前40天左右,開始進行育苗,把秋天收穫的紅薯從地窖裡拿出來,挑選健康完好無破損,無凍害,無病害,表皮鮮豔,均勻適中,100-200克的紅薯作為種薯,擺放到整理好的苗床底部,覆蓋一層薄薄的細土,然後澆一點水,保持土壤見幹見溼的狀態,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做成小拱棚,期間多次進行精細管理,控制溫度,保持土壤溼潤,大概40天左右,就可以採摘薯苗進行大田移栽了。


採摘薯苗的時候,選擇長度為20-25釐米,莖葉肥厚深綠,莖杆粗壯,無病蟲害破損的優質健康薯苗,採苗的時候,最好是高剪苗,不要直接把苗拔出來,容易攜帶病菌,薯苗一般在晴天上午和中午採苗,晴天下午3點以後進行移栽,陰天沒有太陽全天可以移栽。


種紅薯一般都是深耕起壟栽培,壟向東西走向,壟高25釐米,壟距60釐米,在壟面中間挖穴,株距20-25釐米,每畝移栽3500-4000棵,挖穴之後在穴裡面澆半瓢水,等水陰乾之後,進行薯苗扦插,施用任何栽法,埋土的時候都要埋嚴實,保證薯苗根部和土壤緊密結合,莖葉上不要沾到泥土,以防被高溫灼傷。

薯苗扦插常見的有直插法,斜插法,水平淺插,船底型等四種插法。

直插法,薯苗較短時宜採用此法,莖節垂直入土2/3,此法入土深,能吸收深層土壤養分和水分,成活率高,耐旱,缺點是,根部上層土壤結薯大,下層結薯小,大小不均勻,薯塊入土深,收穫不方便,破損率高。



斜插法,莖葉與地面呈55度角斜插,這種插法入土深,成活率高,緩苗快,抗旱性好,結大薯率高,薯塊同一方向生長,收穫方便,但是結薯不均勻,上面結薯大,下面結薯少。





水平扦插法,是把薯苗各節均勻水平的放到淺土層4-5釐米處,倒7字栽法,這種栽法結薯多而均勻,適合水肥條件較好的土壤種植,缺點是抗旱性較差,在貧瘠的土壤中薯塊多營養分散,薯塊都不太大。



船底型栽法把薯苗根部各節放到淺土層4-5釐米處,只是中部莖節略深。這種栽法入土節位多,結薯多而均勻,入土深抗旱性好,成活率高,缺點就是如果土質較黏,中部入土過深結薯小或者容易不結薯。


需要採取什麼樣的扦插法,要根據土壤狀況和紅薯需求而定。

如果育苗栽植春地紅薯,苗都較長,在土質較好,土壤肥沃,水利條件良好的高產水平地塊,易採用水平扦插和船底型栽法,這樣結薯多,大小均勻適中,作為鮮薯售賣最好,我們那裡種紅薯主要採用的是船底型扦插法,成活率高,結薯多,大小適中,在市場上賣鮮紅薯,比較受歡迎。

如果土壤較差,管理不方便,在山坡,旱地,貧瘠的土地中,薯苗較短,或者麥茬地剪春地紅薯藤扦插,那麼採用斜插法比較好,有利於薯苗成活,緩苗,提高生長髮育時間,增加產量。

紅薯苗移栽之後3-5天就會生根成活,5-7天以後 要及時進行查苗補缺,預防薯苗缺壟影響產量。薯苗移栽之後,規模較大的田地,用化學除草劑防治雜草,栽植面積較小的田塊,宜採用人工劃鋤除草培土。中後期注意促控結合,加強田間管理,爭取高產。


鄉間一抹陽光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紅薯是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每年的四月中旬以後,當土地的淺表層地溫達到17攝氏度以上後,春薯就開始扦插了,時間不可過晚,時間太晚,紅薯的生長週期變短,造成紅薯的產量降低,可以適當的早扦插,延長紅薯的生長週期,有利於紅薯早結薯,增加結薯數量,提高薯重,從而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

紅薯的扦插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斜插法成活率高。

斜插法,長15公分的紅薯苗,成45度斜插入土層下10公分左右,扦插簡單,入土深,抗旱性能較好,成活率高,適合種植在山地和乾旱的田地。

水平扦插法,長25公分的紅薯苗,將莖節水平栽入土層5釐米左右深處,由於入土莖節長,水平栽入,所以結薯條件基本一致,各節位基本都能結薯,但是入土層淺,所以抗旱能力弱,如果土壤貧瘠、乾旱很容易出現缺株、弱苗現象,使成活率降低。

船底型扦插法,栽插時同水平法相似,但是紅薯苗中部各節入土較深,類似船底形狀,由於入土節位多,所以具備了水平和斜插法的有點,但是中部節點入土深,管理時很容易出現空節的現象造成產量下降,比水平扦插法增加勞動量。

直插法,將紅薯苗直接插入土層下,二到四個節位,入土節位少,結薯量少,但是結薯塊大,抗旱能力強,適合貧瘠土壤扦插。

綜上可以看出,斜插法莖節入土較深,有很好的抗旱能力,成活率高;相對的水平扦插法入土層淺,抗旱能力弱,成活率低,但是水平扦插法莖節數入土多,各節均處於良好的通風透氣的條件下,單株結薯率高,所以產量高。

扦插適宜的密度影響產量。

扦插時如果過於稀疏,雖然葉片可以互相不遮擋,光合作用強,但是每畝紅薯總株數少,所以每畝的總產量還是低;如果種植的密度大,病蟲害也多,紅薯葉子相互遮掩,透光透風差,光合作用弱,向紅薯塊莖輸送的有機物少,紅薯塊莖不能迅速膨大,造成紅薯個頭小,經濟效益差,所以紅薯要想高產,扦插密度要根據紅薯的品種和和土壤性質來確定,一般每畝扦插3500到4500株最為適宜。

扦插一般在下過雨天晴後趁墒扦插,這個時候土質鬆軟好扦插,土壤溼潤,紅薯苗成活率高,但是不宜在大雨過後扦插,這個時期雖然成活率也高,但是很容易形成柴根,造成紅薯苗的長勢不好。

如果土地水、肥較好,並且大面積種植紅薯建議使用水平扦插法,每株薯苗結薯塊多且均勻;如果土地貧瘠或者乾旱,建議使用斜插法,成活率高,結的薯塊大,可以合理密植,加大肥水管理,從而增加結薯量,達到高產。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栽種紅薯時如何扦插,才能提高成活率,增加產量?

紅薯也叫地瓜,還有些地方叫它山芋、甘薯、番薯等等,總之叫法很多,初步估算下來至少有十多種叫法。作為一種產量高,易種植,切營養價值高的農作物,紅薯自從被引進我國以後,就被大量並廣泛種植,在國內的種植面積也是非常廣的。特別是在過去,農村裡家家戶戶都會種植紅薯,原因是紅薯不僅是主糧之一,還用很多的用處,比如紅薯的藤蔓可以用來餵豬、喂牛,餵魚吃等。還記得小時候,也就是在過年幾天可能會不吃紅薯,其他的日子幾乎一日三餐都是離不開紅薯。這一點農村的50後,60後應該是最有體會了。所以,老一輩人對於紅薯也是有著特殊的情感,在當年還真的要感謝紅薯,才能避免餓肚子了。那紅薯如何栽種呢?栽種紅薯時如何扦插,才能提高成活率,增加產量?

如今農村裡種植紅薯的比較少了,絕大多數人家中都是少量種植一些,除非是一些專業的種植戶。紅薯的適應能力很強,基本上大多數的土壤中都能生長。要種植紅薯就得先育苗,然後才開始移栽。而移栽紅薯可以說是除了夏季之外,其他的季節都可以進行種植。但是要想提高紅薯的產量,還是要掌握紅薯的最佳栽種時間。在南方如果是春種,那是在三月底到四月份初是最佳種植時間,而在秋季最好是在八月底種植。而且要想提高所栽種紅薯的成活率,最好是選擇在陰雨天進行為宜。

紅薯主要是以扦插方法為主,而在不同的種植環境,紅薯有不同的栽種方法,目前紅薯的種植方法主要有三種:水平扦插法、斜插法和直接栽種法。所謂水平扦插法,也就是把剪成了小段的紅薯藤蔓水平放置在所挖的溝槽裡面,然後再用泥土覆蓋,稍微用力壓實一下。這種方法種植的紅薯所結的紅薯不僅數量多,而且長得也都比較均勻。不過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不耐旱。

第二種方法就是斜插法,使用比較廣泛,大部分地區都是採用它。在我們當地也是採用斜插法來種植紅薯,先把紅薯苗割回來,然後再用剪刀把它們剪成有五片葉子為一節的小段。等到陰雨天的時候,就把它們斜著放在溝槽裡面,再用泥土覆蓋。相比於前一種方法,斜插法種植的紅薯產量不僅高,而且成活率也是最高的。第三種方法是直接栽種法,這樣結出的地瓜塊頭比較大,但是個頭大,紅薯數量不多,產量卻不高。所以,要想提高成活率和產量,最好是選擇斜插法。

另外在後期的管理也是絲毫不能怠慢的,當紅薯移栽以後,肥料管理就要跟上。同時除草工作也要及時,不然它們就會和紅薯爭奪養分,從而影響到紅薯的產量。一般是紅薯苗成活了以後,就要進行一次徹底的中耕除草,等到紅薯苗長到四十釐米左右的時候又要進行最後一次中耕除草。


農夫也瘋狂


農村栽種紅薯時應該如何正確的扦插才能提高秧苗成活率同時又增加收穫的產量?

首先紅薯秧苗的正確扦插對於紅薯幼苗後期的成活率有著非常直接的關鍵性影響。其次紅薯最終收穫的產量與質量和紅薯前期的扦插工作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在這裡我們只能說這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但是這兩者之間絕對不是相互影響的直接因素。一般情況下紅薯收穫期產量與質量的決定因素有以下幾種類型:土壤水肥的正確管理、病蟲害的及時防治、定期的翻藤修剪枝苗等。


1、紅薯苗扦插前的深耕改土

眾所周知紅薯最終的收穫產物是紅薯苗深埋於地下的塊莖,所以紅薯種植對於土壤的要求比較高。首先深耕地大概在30釐米左右,土壤的成分最好是黏土與沙土相結合對半摻用。如果全部都用沙土不利於紅薯苗後期水分與養分的累積和吸收,如果全部都用黏土我不利於紅薯苗後期塊莖的生長。

土壤深耕過後的攏地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攏地的過程中行間距可以稍微帶大一點,這不僅僅不影響紅薯收穫的產量反而可以很好的提高紅薯的口感與質量。


2、紅薯扦插時間段的選擇

紅薯秧苗的種植在我們農村基本上都是扦插種植,但是扦插作物在生長前期對於水份的要求會比較高,一旦缺水基本上是很難挽救,在這過程中特別是扦插的前幾天一定要做好各項管理工作。一般情況下紅薯的扦插我們選擇陰雨天的傍晚,室外溫度不是很高而且溼潤的土壤對於紅薯扦插的成活率有很大的影響。偶爾天氣乾旱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選擇傍晚夕陽西下的時候開始扦插,但是每天傍晚一定要記得澆水灌溉,大水漫灌澆透土壤即可。

3、扦插秧苗的選擇

秧苗的選擇只有兩點要求:一、莖幹儘可能多帶一些發芽的葉片有利於成活。二、扦插秧苗切不可帶有苗頭,凡是帶有苗頭的秧苗後期都無法快速的生長直接影響紅薯收穫的產量與質量。


職業農民小強的故事




在紅薯扦插是溫度基本在15~20℃之間,這樣的環境溫度適宜紅薯發芽。而開始的時候我們要選擇好薯塊,薯塊要求沒有病害、缺陷,同時品質比較好的薯塊作為培育。而且在將薯塊埋去土中一般在8~10釐米即可。而等到薯塊發芽長出莖的時候,同時到4~5片葉子的時候就可以扦插栽種。

而且這時候環境溫度最高保持在20~25℃更為適宜,同時做壟,壟高50釐米左右,寬度35釐米左右,壟之間的間距在35釐米左右即可。在栽植前要施足基肥,以每畝施148斤左右複合肥即可,而且在栽植時要及時澆水,確保薯苗成果,適應新的環境。



其次在栽植以後需要進行第一次施肥,以促進紅薯苗長出新的根系。這時候施肥主要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特別是農村家庭的糞尿水。並且在紅薯膨大期要注意施加鉀肥和硼肥,以促進薯塊迅速長大對於這些礦物質營養的需求。而且到了紅薯生長旺盛階段就要適當的提蔓,以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對於一些多餘的枝也可以適當摘除掉。



最後就是紅薯的病蟲害防治。在我們種植紅薯的過程中很容易遭受到一些卷葉蟲或者蚜蟲、蠐螬自己田鼠等病蟲害的侵擾。比如田鼠會啃食薯塊,卷葉蟲會危害枝葉,影響紅薯植株生長。因此對於蟲害可以使用敵白蟲進行噴灑防治,而田鼠危害則使用老鼠夾、滅鼠藥誘惑殺達到防治目的。


鄉村波比


農村的話是在下雨天,雨水比較多的時候是最好的,大太陽的就別插了,很難成活,


千秋歲n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