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物品”究竟能不能碰?

最近寶寶看上了家裡那隻繪有海豚的淡藍色玻璃杯,不論拿什麼玩具逗她,她的眼睛必然落在杯子上,小手一指,含糊不清又急切的咿咿呀呀表達——她想要這隻杯子。

“危險物品”究竟能不能碰?

媽媽腦補了一下:孩子拿到杯子,玩兩下就丟開,玻璃碎了一地,玻璃碎崩開打到寶寶嫩嫩的胳膊腿兒上……破皮的流血的小傷口……寶寶大聲嚎啕……一想到這裡,媽媽如臨大敵,果斷把杯子收得高高的,用其他保溫杯喝水。

“危險物品”究竟能不能碰?

寶寶想念了幾天杯子,被媽媽刻意塞了其他玩具,也就漸漸淡忘了。媽媽暗自得意:又將一個“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之中。

“危險物品”究竟能不能碰?

隨著這次“清剿行動”而來的,並不是“盛世太平”。而是一次接一次的“行動”:螺絲刀會戳到寶寶,藏起來;紐扣可能讓寶寶吞掉,藏起來;孩子伸手想觸摸風扇,索性連風扇都收起來。實在要用的東西,就大喊一句:“不能動,危險!”

“危險物品”究竟能不能碰?

東西到用時方知找不到,夫妻倆不禁有點無奈:孩子來了,生活規律打破了,家裝擺設變了,很多“便利”物品也被視作“安全隱患”隔絕掉了。東西藏起來事小,可總不能什麼也不用啊,那孩子看到不是一樣會好奇?姑且彼此安慰“孩子長大一點就好了”。

“危險物品”究竟能不能碰?

孩子長大一點的確少了許多保護限制,但也換成了另外一種:“拿螺絲刀幹啥,爸爸給你修。”“水太燙了,媽媽幫你把杯子拿過去。”於是孩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

“危險物品”究竟能不能碰?

我們父母常常會思考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生活到底要為孩子讓步多少?讓步到什麼程度?”誠如這件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一樣,我們儘可能的“護孩子周全”。

但是,孩子不需要這樣的“生活讓步”。

許多我們父母看起來危險的東西,卻是孩子打開生活瑣碎的一個缺口,孩子可以從中學習到生活技能,也能窺探到“好奇心”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如果細心觀察,我們可以看到,被再三耳提面命“危險”之後的孩子,對許多新奇事物也興趣缺缺,並不像以前一樣敢於嘗試了。

“危險物品”究竟能不能碰?

我們當然不能冒著讓孩子受傷的風險去嘗試許多事物,因為它不像“作業忘記帶了→不提醒孩子→讓他被批評→讓孩子記住不仔細收拾書包的後果”這樣是我們所能把控結果的“風險嘗試”。可是那怎麼辦呢?且不說生活中的工具對孩子可能造成的傷害防不勝防,就憑孩子“你不想讓我做什麼,我偏要做什麼”的心理,“危險”是無法被永遠杜絕的。

“危險物品”究竟能不能碰?

與其“禁止”孩子接觸“危險物”,不如“評定”一下危險等級,教會孩子怎麼正確的使用它們

“危險物品”究竟能不能碰?

“寶寶,你喜歡的杯子應該這樣拿”

以開篇小故事為例,當孩子十分喜愛杯子,而我們又擔心孩子像摔玩具一樣摔了杯子的時候,我們不妨這樣與孩子交流:“你看媽媽,雙手抱住小杯子,小杯子肚子裡的水才能被寶寶喝到,而且不被嗆到。”我們說完這句話,並非是結束了教育,而應該鼓勵孩子動手去做,並且及時糾正她的姿勢或是方式。同時也要告訴孩子:“寶寶,如果杯子不小心被你跌了一跤,他會像豆子一樣蹦躂到地上,這個時候你不要亂跑,可以大聲喊媽媽/爸爸求助,媽媽/爸爸會再向你演示怎麼幫助小杯子從地上起來。當然,媽媽相信你能夠保護小杯子不摔跤。”教孩子怎麼使用“危險品”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個“演示→實踐→鼓勵兼預防”的過程。

“危險物品”究竟能不能碰?

“寶寶,這些可以請爸爸幫忙”

近年來,孩子被打開的抽屜壓倒、夾到手指的新聞屢見不鮮。當遇到這種“一旦出現問題,後果相對嚴重”的“新鮮事物”時,我們可以嘗試這樣做:為孩子設定一個遊戲情景,寶寶和小象(選擇一個和寶寶非常親密的毛絨玩具)一起玩,小象自告奮勇地打開抽屜,結果他的力氣不夠大,反而把小象自己壓倒了。“這樣小象會很疼對不對?”或者,小象關抽屜的時候不小心夾到了手(邊說邊演示),那我們要趕緊幫助小象把手拿出來,並且為它上藥包紮。我們要告訴孩子:“媽媽/爸爸很欣賞寶寶有這種‘探險’咱們小家的想法,現在你的小小力氣,就像這隻小象。如果寶寶想知道里面裝著什麼,可以請爸爸協助你。”

“危險物品”究竟能不能碰?

“媽媽/爸爸,陪你一起嘗試”

我們的家庭當中,必然會有修理工具、廚房用具,這些孩子將來都要用到的技能,我們既不能只靠著現在教會他們(畢竟有些危險是無法想象的)、也不能一味的讓他們找爸爸媽媽幫忙。那麼,我們可以將孩子帶在身邊。比如,孩子很喜歡吃蛋糕對打蛋器、漏勺都十分好奇,我們可以在為孩子演示做法之後,讓孩子做我們的小小助手,既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又能夠確保他們是安全的。在這基礎上,又能讓他們學會每種工具的“組合技能”。

“危險物品”究竟能不能碰?

生活中永遠不缺新鮮事物。我們父母並不是七手八腳的千手怪物,無法時時刻刻、永永遠遠的為孩子保駕護航,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無法為孩子做一個十全十美刀槍不入的防護殼。放下“不能動!危險”的焦慮是開始,而教孩子怎麼判斷“新奇事物”,才是讓他們“接近”“危險品”的必達目的,也是我們所能給予孩子的最強大的保護。

“危險物品”究竟能不能碰?

究竟是熟練後可以自己操作,或是求助大人,或是與爸爸媽媽一塊操作,都是他們好奇心得到理解與釋放的一個出口。只有剝除“危險品”的外衣,才能讓孩子學會分辨,進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