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連續幾天瀋陽的最高氣溫都超過了36度,而我卻頂著烈日、冒著暑熱去遊覽了一把福陵。

福陵位於瀋陽的東郊,始建於後金天聰三年,也就是明崇禎二年(1629年),基本竣工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孝烈武皇后烏喇那拉·阿巴亥的陵墓。福陵和瀋陽城內的昭陵、新賓的永陵合稱“盛京三陵”,也是山海關以東僅有的三座帝陵。昭陵和福陵是瀋陽境內的兩座著名帝陵,但由於昭陵在城內,而福陵在遠郊,因此到過福陵的人應該比到過昭陵的人要少許多,我多次遊覽昭陵,也是第一次造訪福陵。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福陵前面的這條河叫渾河,古稱瀋水、遼水,是瀋陽的母親河;背靠的山叫天柱山,為長白山餘脈,原叫咀頭山、東牟山,是滿族人在努爾哈赤埋葬於此後才將其改名為天柱山,寓意努爾哈赤在他們的心中如同擎天之柱。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還沒進大門,就看到了大門兩側的兩座青石牌坊。這兩座牌坊均為四柱三門三樓,沖天式,柱頭頂端飾有蹲獸。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福陵的正門稱正紅門,也叫大紅門,建於清朝初年,單簷歇山頂,開三個拱券門洞,門兩邊為裝飾有五彩琉璃雲龍圖案的八字牆。大門、八字牆及延伸開來的圍牆均以黃色琉璃瓦覆頂,紅牆碧瓦,呈現出只有皇家陵寢才有的不凡氣度。老瀋陽人說,福陵的大門至少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就是現在這個樣子,而昭陵的大門是後來才建造的。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走進正紅門,眼前是一條石板鋪就的筆直神道。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在神道兩側茂密的松柏林中,依次排列著臥駱駝一對、立馬一對、坐虎一對和坐獅一對石像生。這組石像生在天聰八年(1634年)議定豎立,順治七年(1650年)始告完成,前後歷時16年。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在這四組石像生的首尾,還各有一對華表。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林間空地上,可見一通刻有滿、蒙、藏、漢四種文字的“下馬碑”。這種下馬碑按理說應該立在陵寢的外圍,出現在這裡,估計是出於保護的需要,從外圍移來至此。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儘管氣溫很高,但處在林木蔥蘢的環境裡,你會暫時忘記暑熱,忘記36度的高溫。就這一點說,東陵公園確是避暑的好地方。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神道的北端就是福陵最有特色的設計“一百零八磴”——108個臺階分成多組順山勢逶迤而上,不僅豐富了中軸線的高低變化,也避免了從神道開始就對整個陵區的一覽無餘,是所謂“一眼望不斷”。一般帝陵都有的神橋被設計在了“一百零八蹬”的兩端,更使“一百零八磴”被賦予了天橋的意味。但這“一百零八磴”並非刻意設計,而是因地制宜產生的神來之筆。這種“一百零八磴”設計,全國只有兩處,另一處在五臺山的菩薩頂。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爬上這108個臺階確實需要點體力,特別是在暑熱難耐的季節裡。我自認為體力還不差,但中途還是歇了好幾歇,等爬到最上端,已經是汗流浹背、氣喘吁吁。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一百零八磴”的盡處,是九脊重簷歇山頂的“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亭。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該亭建立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內中保存的“大清神功聖德碑”碑文由康熙帝親自撰寫,以滿漢兩種文字鐫刻,記述了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生平業績。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這通碑的碑材來自北京房山,僅碑身重量估計就超過50噸。相傳,每當陰雨天,該碑的碑陰就會浮現出狀若觀音的影像,被當地人稱為“美女石”。舊時“瀋陽八景”中的“神碑幻影”說的就是這塊“美女石”。把神聖得不能再神聖的御碑說成是美女石,瀋陽人也真夠可以的。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過“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亭,道路兩側可見一組均為硬山頂的祭祀輔助用房,包括晾果樓、省牲所、滌器房、齊班房、果房、茶房和膳房。晾果樓,顧名思義,是晾曬祭祀用果品的地方;省牲所則是主祭和助祭審察祭祀用牲畜的場所;滌器房,從字面上理解,應該是洗滌祭祀器皿的所在;齊班房類似今天的值班室或警衛室,是守陵官兵的辦公室和寢室。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繼續往北,就是陵寢的主體方城。方城為等邊四方形,圍以高5米周長370米的青磚牆,四角建有十字脊重簷角樓,正南所開拱券式大門稱隆恩門,門額以滿、蒙、漢三種文字鐫刻。仔細觀察門額三種文字的排列順序,我們會發現這裡面藏著滿族人的一點小把戲。見過瀋陽故宮各種匾額的人都知道,在滿、漢兩種文字同匾的情況下,一直都是漢文在右、滿文在左。但在福陵這,漢文則被擠到了最左邊。估計到了這個時候,以康熙帝為首的滿族統治者已經意識到了豎立滿文地位、壓制漢文,進而在整個文化上取得統治地位的重要性。隆恩門上部建有面闊五間、三重簷、歇山頂的門樓,稱五鳳樓。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從一張“偽滿洲國”時期發行的明信片上看到,當時的方城角樓和門樓還都是灰瓦覆頂,而不是現在的黃色琉璃瓦;隆恩門前還有一株已經傾倒的古柏。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隆恩殿是方城內的核心建築,坐落在石砌須彌座之上,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黃色琉璃瓦覆頂,四面出廊,前置月臺。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月臺前的丹陛石為精美的雙龍戲珠圖案,但有三分之一斷損,有些部分應該是補刻的。這塊丹陛石的用材不是通常的漢白玉,而是一種色澤暗紅的少見石材。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瀋陽故宮、昭陵的一些石構件,包括福陵的石像生用的都是這種石材。這種石材據說產自遼東,是一種砂岩,當地稱紅小豆石。這種石材不僅顏色不夠理想,其材質也比較粗糙,耐風化的能力也比較差。隆恩殿始建於清軍入關前,康熙年間曾經重建,現在的建築應該再建於清末。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該殿為享殿,內中供奉有陵主神祗,是舉行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神龕前的琺琅彩五供,燒造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做工精良,年代確切,十分難得。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方城內還有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七間,單簷歇山頂,四周出廊。東配殿建於清初,後來曾經改建,是存放祭祀祝版和制帛的地方。隆恩殿維修的時候,陵主的神牌將會移至東配殿,暫時存放。西配殿主要用於喇嘛誦經。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隆恩殿背後是二柱門和石祭臺。二柱門是俗稱,其實就是欞星門,因為欞星門最基本的樣式就是二柱一門,所以一般俗稱“二柱門”。欞星門原稱“靈星門”,靈星也叫“天田星”,是主農事的星宿。漢高祖時即有祭祀靈星以求風調雨順的記載,至北宋天聖六年(1028年),始有在郊外祭壇設置靈星門的規制。後來這一形式被用於孔廟,而孔子似乎與農事無涉,於是將“靈”改為“欞”。再後來,欞星門逐漸成為陵寢的規制性建築,被廣泛應用。欞星門後面的石祭臺上擺放著石五供:一個香爐、兩個花瓶、兩個燭臺。在帝王陵寢中使用石五供始於明永樂帝的長陵,之後成為明、清帝陵的標配。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石五供再往後就是重簷歇山頂的明樓。明樓又稱“大明樓”,高約15米,是福陵建築群中的最高建築。該樓始建於康熙四年(1665年),兩層結構,四面開拱券式門洞,內豎“聖號碑”,也就是刻有努爾哈赤廟號和諡號的石碑。努爾哈赤的廟號是“太祖”,諡號是“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漢字裡比較高大上的字基本都收集全了。帝王陵寢的明樓始於安徽鳳陽的明皇陵,當時為東南西北各一,到南京明孝陵時改為只在方城正北設一座明樓。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福陵的大明樓在1962年被一場起因不明的大火燒燬,內中的“聖號碑”也被燒裂。現在的大明樓恢復於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樓體雖然基本復原,但“聖號碑”由於燒損嚴重,而當時財力、技術也有限,故僅用水泥進行了修補,面目已經全非。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大明樓的後面是形若下弦月的月牙城。關於月牙城的設計初衷,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為了有效地保護地。但為什麼一定要設計成月牙形,則有多種說法,但以用月亮的盈虧來暗比人的生死似乎更有文化意味。用一座月牙形的小城來分隔陰陽兩世,應該是古代文人和匠人在陵寢建築設計上的一大創舉,是對中華文化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深情意境的最好詮釋。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在月牙城的弧形牆壁中間貼有一面琉璃照壁,壁心圖案為花開富貴牡丹圖。據說這照壁下面就是地宮的入口。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緊貼月牙城的饅頭形封土稱“寶頂”,寶頂下面的地宮裡就安葬著努爾哈赤和他的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孝烈武皇后烏喇那拉·阿巴亥。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是皇太極的生母,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病逝。努爾哈赤在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去世後,皇太極將其和自己的生母合葬於福陵。而阿巴亥則是在努爾哈赤駕崩後的第二天被迫自盡,和努爾哈赤“同槨而殮”。阿巴亥命運悽慘,但其三個兒子卻都是中國歷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長子阿濟格,次子多爾袞,三子多鐸。

努爾哈赤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歸葬之地——瀋陽福陵

如今的人們遊覽帝王陵寢類景點,已經和祭祀、追思沒有了太大關係,更主要的是通過遊覽瞭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及其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