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郭德綱的相聲讓人印象深刻?其實這裡隱藏著一種文案技巧

如果你是一個“德雲社”的相聲迷,對下面的這些包袱肯定不會陌生:

“說相聲講究四門四門功課:坑,蒙,拐,騙!”

“我是一有錢人。今天后臺,就我開車來的,他們都走著來的,天津那幾位老先生,打上禮拜二就出門了”

“我喜歡吹笛子,我告訴我老婆我死的時候把笛子一塊和我埋了,我喜歡二胡,我告訴我老婆我死的時候把二胡一塊和我埋了,最近我又喜歡上了編鐘..... 我老婆說:國家好容易刨出來,別埋了”

類似的段子在郭德綱先生的相聲中不勝枚舉,這種“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錯位反差,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同時又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些經典的段子很多人都能脫口而出。

為什麼郭德綱的相聲讓人印象深刻?其實這裡隱藏著一種文案技巧

其實在文案寫作中,這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技巧——製造反差,通過刻意的製造一點“小插曲”,或是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出乎人們的意料,進而在人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痕跡,達到讓人記住的目的。

比如吳曉波先生寫過一本書,名字叫《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乍一聽,“浪費生命”帶有貶義色彩,是這個標題中的“不和諧”因素,但是與“美好的事物”聯繫起來,給人以一種從容閒適、平步青雲的人生境界。

如果在這裡使用一些褒義詞,比如“在美好的事物上盡心盡力”、或是“在美好的事物上享受生命”,反而達不到使用“貶義詞”的效果。

為什麼郭德綱的相聲讓人印象深刻?其實這裡隱藏著一種文案技巧

反差為什麼能引起人們的注意,甚至讓人記住呢?這要從我們的認知說起。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認知都存在著一把“鎖”,一旦大腦接受了既定的事物,認定某件事的看法就是如此的時候,這把小鎖頭就會“咔嚓”一下,把這個認知鎖住,形成一種固有的看法,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物,就會啟動這部分被鎖住的認知。

而製造反差,實際上就是在挑戰這些“固有的看法”,但這個挑戰存在一個難度,那就是如何把握好分寸。

如果我們寫出的文案過於跳脫,不符合邏輯,上去就把消費者的認知掀翻在地,可能消費者就會覺得“這是在說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莫名其妙”;但是如果製造的刺激不夠,消費者又覺得不痛不癢,這種情況下,他同樣不會搭理你。

所以,在運用“製造反差”這一技巧時,一定要明白:我們不是為了打破消費者的固有認知,更不是教育消費者去認知,而是要在他們的腦海中,掀起一點小波瀾。

為什麼郭德綱的相聲讓人印象深刻?其實這裡隱藏著一種文案技巧

關於如何用好反差的寫作技巧,我有三點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

01.“反義詞法”

當你想要找到一個形容詞來描述商品時,不妨看看這個形容詞的反義詞,仍舊以我桌上的辦公物品為例,手頭正在使用的自動鉛筆,在購買時我注意到,它的文案是這樣寫的:

流暢書寫,鉛芯不斷。市場上很多自動鉛筆都有這個特性,顯然這樣的描述是沒法引起消費者注意的,如果換成反義詞描述,比如“書寫不暢,手累斷了鉛芯都沒斷”,這樣看來,不僅增加了文案的趣味性,同時還讓消費者記住了“鉛芯不容易斷”的商品特徵。

02.“反向形容法”

如果你是數碼產品愛好者,對於下面這個文案一定不會陌生:

為什麼郭德綱的相聲讓人印象深刻?其實這裡隱藏著一種文案技巧

這是羅永浩給自家手機寫的系列文案,並且結合很多“顏值高、有內涵”的人物作為宣傳海報,可謂是完美的詮釋了自己的“產品美學”。

我們在日常的文案寫作中,同樣可以借鑑這個技巧——反向形容法,還是舉自動鉛筆這個例子,正面的形容是“堅固耐用,使用持久”,這樣的文字未免過於稀鬆平常了,消費者是不會留意的,反之,如果換成“總想換支筆,因為太耐用”,把人們對於長時間使用某種物品產生的審美疲勞描述出來,既迎合了購買者的情緒,又把產品耐用的特點呈現了出來。

03.“故事代入法”

故事是非常有效的營銷方法之一,消費者們通常對於大把大把的產品描述不感興趣,相比之下,故事更能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把反差帶入到故事中,同樣不失為好的辦法。

還是這根自動鉛筆,我們不妨來寫一個帶著反差的小故事:

“上學的時候,我不喜歡學習,但爸爸為了讓我好好讀書,送了我一支筆,並對我說,這支筆用壞了,你也就能畢業走出校園了,而如今,我已經快讀完博士後了”

這樣的小故事充滿喜感,開頭引人入勝,消費者非常想知道最後的結局,而這時,就是製造反差的最佳時機。

為什麼郭德綱的相聲讓人印象深刻?其實這裡隱藏著一種文案技巧


為什麼郭德綱的相聲讓人印象深刻?其實這裡隱藏著一種文案技巧

人們的思維中其實存在很多固定的認知,而在這些認知的反面就是我們能利用起來的反差,我在這裡舉幾個例子,供手機前的您參考:

1.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的反差。

這裡的非主流文化並不是指“殺馬特”,而是指與潮流不同的文化,比如在服裝界,年輕人都在追逐Nike、Adidas的時候,Surpreme逆其道而行之,開創了“滑板文化”,深受滑板青年們的追捧。

2.常識與非常識的反差。

在人們的常識中,玩遊戲通常和沉迷、玩物喪志聯繫在一起,但是突然聽說某個公司用遊戲的方法管理員工,反而使團隊更有凝聚力,這時候人們就會帶著好奇來一探究竟,我們便有機會大做文章了。

3.經典與現代的反差。

這一直是人們爭論的話題,究竟是現代的好,還是經典的好,古往今來一直沒有答案,當今時代把這個反差玩到極致的,就是人盡皆知的“故宮”,通過製造“反差萌”的形象,反而變成了年輕人都喜歡的“國潮”。

4.上進與平庸的反差。

這是很多商家都玩不爛的梗,沒人喜歡墮落,人人都想上進,但是惰性它就是不允許啊,於是就出現了內心渴望上進、身體渴望休息的反差,經常被用在線上課程的文案當中。

為什麼郭德綱的相聲讓人印象深刻?其實這裡隱藏著一種文案技巧


從文案寫作的角度來看,製造反差的方法並不難,真正難的是如何介入人們的認知,並且如何撥動這些認知,一個文案小白與一個職業文案相比,技巧方面可能是持平的,但真正能拉開差距的,就是對於消費者的觀察和理解,以及對消費者心理的把握。

因此,想要成為一名好的文案,僅僅懂得技巧是不夠的,人性中有太多內容需要我們去挖掘、去善用,當我們學會帶著人文關懷的角度去製造反差的時候,才稱得上是一名優秀的文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