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愛、死亡、機器人》製作團隊:對未來的暢想和渴望

這一次的網飛打造的動畫版的神話,看中的並不是縫隙市場NicheMarket,也拒絕被分類,而是通過營造一種敘事的彩虹光譜,將每一位觀眾的喜好都包羅其中。

字數:2409 閱讀預計5分鐘

對話《愛、死亡、機器人》製作團隊:對未來的暢想和渴望

電影已經百歲,一代代的電影人一次又一次把激動人心的故事搬上大幕,直到有一天,有人說故事已經被講完了,電影的時代即將終結。然而最近,Neflix的最新原創劇“LoveDeath + Robot” 《愛死亡與機器人》一出,立刻在影視圈原地爆炸。18個短片就像是18堂大師電影課,每一個小故事都用不同的影像風格,探索著對未來世界的好奇與渴望,讚歎與恐懼。

這18個科幻小短片非常精巧,而且不拘泥於形式和時長。小的只有7分鐘,長的也不足20分鐘。最大膽的則是每一集都利用不同的動畫技術,將科幻與不同的敘事類型對撞。有戰爭、動作、驚悚、中國“狐狸精傳說”的玄幻、“羅拉快跑式”的循環遊戲、“地心引力式”的太空劇情片、“伍迪艾倫式”的幽默小品、迪士尼版的童話…再遇上18種不同的動畫技術,簡直令人目不暇接。

對話《愛、死亡、機器人》製作團隊:對未來的暢想和渴望

去年的一期關於“電影是什麼”的圓桌派,姜文一句電影必須講“非分”擊中了很多人。

“這個是非的東西,是慾望超出現實社會能滿足或接受的情況,需要通過藝術把這些非分之想道德化、合理化、影像化。”

這一次的網飛打造的動畫版的神話,看中的並不是縫隙市場NicheMarket,也拒絕被分類,而是通過營造一種敘事的彩虹光譜,將每一位觀眾的喜好都包羅其中。

本劇的執行製片人,擁有動畫製片人履歷,並且曾執導《死侍》的導演蒂姆米勒TimMiller所說:“這是為每一個人私人訂製,這意味著它涵蓋了各種敘事類型:科幻、奇幻、恐怖、動作。我想因為我個人比較青睞科幻,所以可能多選了幾個科幻類型的故事,但是我們試著儘量去平衡它們。”

對話《愛、死亡、機器人》製作團隊:對未來的暢想和渴望

大衛芬奇(左)與蒂姆米勒(右)

由蒂姆米勒的動畫製作工作室BlurStudio領銜,整個製作由13個動畫製作工作室和9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動畫師們共同完成。而故事則是由米勒親自把關挑選出來:16個已經現成的短篇故事以及2個為了劇集原創的故事。每個工作室都都有各自不同的工業級別的特長,用以打造截然不同的視聽語言呈現。

對話《愛、死亡、機器人》製作團隊:對未來的暢想和渴望

18個視覺設計、動畫技術、故事類型完全不同的短片組成了這部網飛目前最紅的動畫流量劇集

當前熱門的3D電腦動畫技術(3D computer-generated animation)確保了劇集中絕大多數都採用這一技術。具體來說,是照相寫實CG動畫技術(Photorealistic CG animation),而在本劇中運用此技術最嫻熟的當屬索尼影像處理工作室以及其製作的戰爭題材短片《幸運13》。

視覺特效總監ChrisWaegner說:“在項目開始之初,我們預設了更加風格化的視覺方案,但很快就意識到,像這樣的項目就必須用照相寫實方案。這個項目給團隊的每一個人極大的自由度去探索動畫媒介的獨特之處,特別是與之前那些動畫作品的不同之處。我們想創造最相片級別的真實CG動畫人物,在建立動畫風格的同時讓它看起來就像是用膠片拍出來的一樣。”

對話《愛、死亡、機器人》製作團隊:對未來的暢想和渴望

《幸運13》講述了一個新兵與一艘13號飛船之間近乎友情的傳奇故事

並不是每一個工作室都選擇3D或寫實主義風格。激情工作室PassionStudio,劇集《齊馬藍》的製作團隊則選擇了截然不同的另一條道路:一種阿拉斯泰爾·雷諾茲哲學科幻風格下的2DTVPaint 藝術風格(例如《海洋之歌》就是以此技術製作)。導演RobertValley說:“當我看到其他團隊陸陸續續交上他們的創意風格時,我感覺,我要嘗試走另外一個方向的調性。我們選擇在背景採用更加爽快的繪畫風格,並且也絕少採用電腦處理,團隊每一個人都謹遵此規定,盡全力推動TVPaint這項傳統技藝,我也非常開心地看到最終的成品實現了這一目標。”

對話《愛、死亡、機器人》製作團隊:對未來的暢想和渴望

受到爵士樂傳奇演奏家Miles Davis的形象啟發,法國藝術家Daniel Cacouault為片

對話《愛、死亡、機器人》製作團隊:對未來的暢想和渴望

受到爵士樂傳奇演奏家Miles Davis的形象啟發,法國藝術家Daniel Cacouault為片中黑人主角齊馬設計了人們形象。

一些動畫風格因為沒有達到質量標準而最終沒有與觀眾見面。例如“定格動畫”Stop-Motion Animation就是其中一個,雖然蒂姆米勒很希望能夠運用此技術,然而卻在半路夭折。

與定格動畫風格有些許類似的風格則被運用到了劇集《見證人》上。這部由西班牙藝術家Alberto Mielgo操刀的別開生面的畫風在網絡上掀起了極大的反響與熱烈討論。很多人都大膽猜測製作團隊運用了“動作捕捉技術”Mocap 然而事實上卻並沒有。“這是貨真價實的手工繪畫,叫做關鍵幀技術Keyframing” 創作者Alberto說:“我們基本上是在做最早期迪士尼的《白雪公主》以及《101斑點犬》做過的事情,這是一件極其辛苦的工作,簡單而言就是要用手繪的方式讓人物動起來。”

對話《愛、死亡、機器人》製作團隊:對未來的暢想和渴望

劇集《見證人》有王家衛式的色彩影像風格

讓觀眾最感到真假難辨的是人物的衣服非常自然的擺動。為了營造這一自然的效果,團隊們在面料上採用了目前市面上還沒有被大量實踐的新技術。“人物在被動畫化時是赤身裸體的,然後再在上邊套上衣服”他補充道:“我們採用了一種叫做Marvellous Designer的軟件,它原本只是一個時尚設計軟件,最初是為了幫助時尚設計師們完成他們想要的服裝,它的模擬服裝技術正是我想要的,但是由於這個軟件項目並沒有完成最後的內部交互,所以並沒有被外界廣泛應用。然而我卻它的界面和功能非常痴迷,所以我推動我的團隊所有人都開始使用這個軟件,並且自己動手完善了本身不具備的內部交互程序,因此外界才會驚歎為何人物服裝會運動地如此自然。”

《愛死亡機器人》探索的不僅僅是當前最先進的動畫科技,並且將這些科技運用到了相應的敘事當中,產生了對未來機器人時代的無限遐想與逼真描繪。當人們感喟:故事已經被講完時,大衛芬奇和蒂姆米勒帶著這18枚短小精悍的子彈,射向匱乏想象力的電影人們,也讓我們知道,故事是永遠講不完的。

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對未來的暢想和渴望,因為人們永遠無法滿足於當下生活,總需要找個缺口逃離這過於真實、殘酷、刻板的現實。這些對於未來的“非分之想”,才是電影存在的真正意義。

我們將為頭條用戶送出北影節官方贈票《德黑蘭:愛之城》10張,支持閃送或者順豐當天送達的朋友請聯繫公眾號黑白文娛。該票時間為4月6日(今晚)18:30,地址為北京百老匯東方廣場店。

對話《愛、死亡、機器人》製作團隊:對未來的暢想和渴望

我們專門組建了北影節活動專場群,黑白文娛將組織第一次沙龍活動,能參與的朋友也請掃碼加群。我們不定時將發放福利,設計同學完成設計前,特意先為大家搶發一個PPT做的邀請函,正式邀請函慢慢與大家見面。

對話《愛、死亡、機器人》製作團隊:對未來的暢想和渴望

已經看過《雷霆沙贊》和《調音師》、《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反貪風暴》的朋友。請留言告訴我們最喜歡那部片子,我們下篇推送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