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中國人到來 俄羅斯這個村子可能就徹底“涼涼”了

生活在城市裡的人都向往自然,但如果真正把一個都市人丟到曠野裡過幾天沒Wi-Fi、沒手機信號的日子,估計得哭慘咯。比如全世界最地廣人稀的地方——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因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就業困難等等原因,很多俄羅斯的遠東村莊正慢慢被外界遺忘。

如果不是中國人到來 俄羅斯這個村子可能就徹底“涼涼”了

距離莫斯科上千公里的季米特羅沃村就是其中之一,不過自從兩名中國人到來後,村子的狀況就不一樣了。

如果不是中國人到來 俄羅斯這個村子可能就徹底“涼涼”了

季米特羅沃村位於俄羅斯猶太自治州的遠東地區。因為太過偏遠,這裡曾經僻靜得如同荒漠。

如果不是中國人到來 俄羅斯這個村子可能就徹底“涼涼”了

而村長老薩沙則講述了關於“中國人”和“改變”的故事。

如果不是中國人到來 俄羅斯這個村子可能就徹底“涼涼”了

村民陸續離開了這裡,人口最少時,全村只有不到10戶人家。沒有學校、商店和藥店,耕地正慢慢變回沼澤,甚至連州政府都撤銷了村子的行政編號。不過這個在地圖上已經找不到的村子,卻因為兩個中國人的到來改變了荒涼的面貌

如果不是中國人到來 俄羅斯這個村子可能就徹底“涼涼”了

來自黑龍江的應俊峰和應秀峰來到這裡,租下了3000公頃荒地,他們幹起了大豆種植,同時也改善著村子的環境。

如果不是中國人到來 俄羅斯這個村子可能就徹底“涼涼”了

村民們本不相信兩個來自中國的農民會一直待在這裡,直到周圍的一切開始變化:新的道路,新的農田,新的耕種工具……老薩沙開始佩服這兩個中國人。他們徹底挽救了這個村子。

如果不是中國人到來 俄羅斯這個村子可能就徹底“涼涼”了

村子通了公交車,應氏兄弟還在村裡籌建大豆加工廠,附近的農民會把大豆送到這裡,附近的居民也都來這裡打工。

如果不是中國人到來 俄羅斯這個村子可能就徹底“涼涼”了

在3000公頃荒地上種大豆也並不稀奇,要知道,咱們的“種地天賦”可不是蓋的,南極甚至外太空都能種出菜來。

如果不是中國人到來 俄羅斯這個村子可能就徹底“涼涼”了

我想說的是,當今的世界就是一個融合和互補的世界,跨越國界和種族的壁壘,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就能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改變。反之,那就只會阻礙交流和發展,必定也不會被歷史所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