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冰冷的屍體附上愛的熱度,死亡,便不再殘酷

只有見證了死亡,才不再牴觸冰冷的屍體,當閱歷了生命最後一程的風景,便對死亡心懷虔誠。原來世界上,不止白衣天使,還有入殮師這個同樣神聖的職業。

當冰冷的屍體附上愛的熱度,死亡,便不再殘酷

導演: 瀧田洋二郎

編劇: 小山薰堂

主演: 本木雅弘 / 廣末涼子 / 山崎努 / 吉行和子 / 笹野高史 ...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上映日期: 2008-09-13(日本)

片長: 130 分鐘

又名: 禮儀師之奏鳴曲(港) / 禮儀師(臺) /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臺) / 為逝者送行的人 / 納棺師 / Departures / Okuribito

Sep. 13

2008

+


第屆奧斯卡金像獎 (2009)

最佳外語片

第32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2009)

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 瀧田洋二郎

最佳編劇 小山薰堂

最佳男主角 本木雅弘

最佳女主角(提名) 廣末涼子

……

當冰冷的屍體附上愛的熱度,死亡,便不再殘酷

當冰冷的屍體附上愛的熱度,死亡,便不再殘酷

當冰冷的屍體附上愛的熱度,死亡,便不再殘酷

當冰冷的屍體附上愛的熱度,死亡,便不再殘酷

熱點辣評

《入殮師》是一部於08年在中國上映的電影,圍繞著入殮師這個不為人熟知的職業展開敘事。在豐滿渾厚、婉轉回旋的大提琴背景音樂下,粗糙的畫質和略顯生硬的轉場也被賦予了一份妥協與柔和。在日本山行縣這個寧靜祥和的小鎮,由入殮師的視角出發,一幅透過逝者呈現出的千形萬色的眾生態便緩緩鋪開在眾人面前。


當冰冷的屍體附上愛的熱度,死亡,便不再殘酷

主人公小林大悟是一個大提琴手,然而隨著樂團的解散,他隨之失去了工作,於是帶著妻子回到闊別二十年的故鄉謀生。在這裡,他遇到了改寫自己命運的人——佐佐木生榮,一個有著九年工作經歷的入殮師。

初回故鄉的大悟自卑迷茫,但佐佐木生榮卻看到大悟身上特有的冷靜與柔情,對於入殮師這個職業而言,大悟身上的特性,完全符合入殮師的職業要求。於是在佐佐木生榮的引導和包容下,大悟走入了入殮師的世界,開始了自己不同尋常的職業生涯,在與死亡近距離接觸的過程中,他也漸漸懂得了人生的意義。


當冰冷的屍體附上愛的熱度,死亡,便不再殘酷

歸——落葉歸根

不論是客居他鄉的遊子重回故土,還是溯游而上的魚兒不辭辛勞地尋找出生地,他們都在詮釋一個熟爛在世人心中的夙願:落葉歸根,而一個“歸”字,也是圍繞影片始末的隱喻。


當冰冷的屍體附上愛的熱度,死亡,便不再殘酷

和眾多留學生一樣,大悟也曾去國外求學,苦練大提琴技能,不想卻由此錯過了母親的葬禮。在為逝者納棺的過程中,他突然明白,原來一個人的死亡,也是個不容馬虎和將就的環節,直到屍體隨著棺材在熊熊大火中化為灰燼,一個人的一生才算真正結束。錯過母親最後一面的遺憾,在目睹老闆佐佐木生榮為逝者入殮的每一個小心謹慎的動作後,在目睹逝者家屬看到入殮後的死者那與生時無異的面容時的滿足後,最終成了他堅定入殮師這個職業的信念。

或許對於逝者而言,屍體化為骨灰後,才是真的落葉歸根吧。


當冰冷的屍體附上愛的熱度,死亡,便不再殘酷

而大悟的父親,一個在大悟幼年就拋棄了他和母親的男人,最終還是客死他鄉。在大悟多次回憶父親的時候,父親的面容都是模糊的,影片也始終沒有交代父親的現狀,直到影片結束,大悟得知父親死去的消息趕來為他入殮,殘存在大悟腦海中的父親的容顏,才漸漸清晰。這個情節的設定,最終還是在詮釋影片的主題,一個“歸”字。

當冰冷的屍體附上愛的熱度,死亡,便不再殘酷

往生——重獲新生

入殮師都稱死者為往生者,在他們眼裡,死亡其實是新生的開始,是一個世界通往另一個世界所必然經歷的過程,他們既是送行者,也是連接兩個世界大門的守門人。或許在很多人看來,為死者按摩刮臉,清潔身體,穿衣化妝的過程,似乎有些繁文縟節,這樣一個為死者小心翼翼的過程其實沒有必要,但是每個繁雜的現象背後,其實都牽連著事物的本質。入殮師這個職業,雖然名義上專為死者服務,但其實,是生者心中對死者懷有的遺憾催生了這個職業。入殮師將死者毫無生氣的姿態掩蓋起來,讓死者以一種尚且活著的安詳面孔存在於親人最後的記憶裡,不僅消解了死亡的殘酷,也弱化了死者家屬的悲痛和不捨,替他們去為死者做最後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入殮師這個職業的真正意義,倘若真的存在另一個世界,那麼這些經過入殮師之手結束人生之旅的往生者們,或許也能以從容的姿態迎接那個世界。


當冰冷的屍體附上愛的熱度,死亡,便不再殘酷

構建與消解

在死亡面前,究竟什麼才是最殘酷的呢?如果死亡都不再令人恐懼,那麼,什麼才是最恐怖的呢?或許,都沒有吧。人生就是一個遺憾接著一個遺憾,一個驚喜接著一個驚喜。生命與死亡,罪過與原諒,異客與歸鄉,失業與事業。在影片中,處處都是構建與消解的矛盾體,而這一點,在主人公小林大悟身上體現的更明顯。一個留過洋的高材生,一個連專業的大提琴都要貸款購買的失業者,沒有什麼比一生追逐的事業被迫放棄更殘酷了,而賣掉大提琴的大悟,卻感覺前所未有的輕鬆。

掙脫俗世的糾葛,不做一個活在套子裡的人,突破重圍的大悟,終於構建了全新的自我。另外,影片全程都在透過死者探討人生的意義,在生與死的對抗中,兩個極端擦碰出的火花,才最耀眼吧。


當冰冷的屍體附上愛的熱度,死亡,便不再殘酷


當冰冷的屍體附上愛的熱度,死亡,便不再殘酷

美好的愛情是生之讚歌

入殮師是一種與死人打交道的職業,對死亡的習以為常讓他們在外人眼裡猶如黑白無常,這個職業揹負著太多爭議,但是大悟是幸運的,他遇到了包容他理解他的妻子美香。與婚姻破裂的大悟父母相比,感情深厚的大悟與美香兩人簡直羨煞旁人。另外,澡堂老奶奶和火葬場老師傅未曾言明的情愫,以及大悟老闆對亡妻的懷念,也是對美好愛情的一種詮釋。可見,一段長久的婚姻,必須是兩個人共同的努力。對婚姻和愛情的細緻打磨,也是影片苦下功夫的地方。


當冰冷的屍體附上愛的熱度,死亡,便不再殘酷

這世上每一刻都有人死去,在生與死的羈絆裡,往生早已成了定數。在我們眼裡,死亡是個噩運,沒人逃得過生命的終結,而在入殮師眼裡,死亡即是新生,所以他們才能為這份羈絆,注入溫情。

-END-

文 | 鍾離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