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些年華語音樂在沒落,你怎麼看?

天津上空的鷹


不必迴避,這個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華語樂壇輝煌時代,比如羅大佑時代,李宗盛時代,齊秦時代,哪一個不是切中了時代的脈搏,創作出了那麼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反觀現在,捧的都是什麼歌手?比如張傑,要創作沒創作,不僅不會創作,還不會樂器,不懂樂理,更不懂編曲,硬生生被捧紅了半邊天,卻沒有一首能傳世的代表作!而與他同時代的歌手,比如陳楚生,創作才能、文化內涵和演唱功底遠在張傑之上,卻被打壓的抬不起頭!還有陸虎,聽聽他為《延禧攻略》創作的歌曲《雪落下的聲音》,就知道他多有音樂才華,就知道張傑的唱功和創作及內涵都無法望其項背!但是利益集團卻不捧可以把華語樂壇撐起來的這些歌手,就是要捧張傑,因為他有話題,有腦殘粉支持,悲哀!就說“歌手”這個節目吧,沒創作出什麼作品的劉歡、楊坤等被捧上天,但是一個18歲的歐洲小孩小K的音樂素養和創作才能就足以讓他們汗顏!現在的華語樂壇是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怎麼可能不沒落!


如風1109


不存在沒落問題。

從最初的鄧麗君,到後來的劉德華,再到後來的周杰倫,beyond,這是評論大多數人對華語樂壇的印象,對吧。

進入千禧年甚至一零年左右,音樂圈開始被海外音樂籠罩,站在臺上的人物開始變得越來越年輕,風格趨於多樣,最為明顯的是服飾打扮越來越重,於是人們開始說

“華語樂壇沒落了,竟然讓這麼噁心的人上去唱歌。”

“中國音樂圈沒人了嗎,怎麼還會有人聽這些np唱歌?”

“這個面他又大又寬,我也會。”

“喂喂喂,喂喂喂,太難聽了。”

“拿麼拿麼拿拿麼,笑死我了。”

說華語樂壇沒落的人本質都是鍵盤俠。

不是說我多喜歡以上舉例人物,相反有兩個我還討厭的很。

但這不是鍵盤俠嘲笑的理由。

盲猜一下,悟空回答平均用戶年齡大概35+,請問有多少人知道電音R&B,知道trap曲風,知道hip-hop,

有多少人在最近兩年為新的音樂專輯花過錢,最近兩年主流市場音樂榜單前一百的歌又聽過多少,下圖是前兩天中國最暢銷20張數字專輯榜單,評論報一下聽過多少敢不敢?

擁有巨大的粉絲群體,在某種程度上等於擁有對音樂的獨特審美和堅持。

流行隨時在變,不是華語樂壇沒落了

是你沒落了才對。

別問我為什麼都不知道沒聽說過

因為你無知啊。

匿了。


xiexie13107874131


其實,我並不這麼看。

怎麼說呢,今天的祖國,是一個信息網絡發達的時代,也是一個稍微不努力就會被淘汰,被社會遺忘的時代。任何一個歌手,只要是他不在媒體上出現了,不參加社會活動了,不發表新的作品了,很快就會被人們所淡忘,不被人關注了。


像以前七八十年代,那個時候聽歌的渠道很少,磁帶,廣播,光盤,電視,歌廳舞廳。大概就這些,很多人沒點實力的話,自己的很多作品是不可能被傳播的。像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王傑,陳慧嫻,齊秦,鄧麗君等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在內地,他們算是“新鮮物種”。人們對他們的作品由接觸到喜歡,再到潮流,花的時間很短。可以說是洗腦式接觸。因為你沒有別的東西可聽。

很多都是被動聽的,然後被傳染。再加上人們都喜歡懷舊,不想忘掉過去的艱苦的日子,而恰恰這些歌曲定格著當時人們的生活境遇。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前的歌曲也就成經典了。

不得不承認還有很多人很難接受新觀念,新理論,新事物,新氣象。每個東西都有他的可存在性,過去的並不是不好,而是有點舊了,拿到現在已經發揮不出他應該發揮出來的能力了。現在是90後.00後的時代,社會壓力大,信息爆炸式增長,每天都有新的東西出現,這是一個你稍微有點不努力就容易被淘汰的時代。一個靠流量才能有成績的時代。


我並不覺得現在的華語音樂在沒落,反而覺得這是最有朝氣的的時候。現在有《中國好聲音》,《明日之子》,《快樂男生》,《即刻電音》,《中國新說唱》,《中國有嘻哈》等大型選秀節目在越來越多的發掘人才,也產生了好多好的歌手,像薛之謙、金志文、毛不易、張靚穎、張傑、趙雷、南征北戰等等好多實力派新秀。

還有一些這個時代的產物就是APP.像酷狗,qq音樂,唱吧,抖音,全民K歌,快手,直播平臺等等,一些大眾都可以參與的東西。也發掘出了很多不錯的作品。以前可能是一個人可以紅十個作品,現在呢,是十個人紅十五個作品。乾的人多了,當然量就上去了。而且,曲種也越來越豐富了。買東西還興挑挑呢對吧,總有一款適合你。俗話說,高手來自民間啊。



像許嵩,鄭源,冷漠,徐良,汪蘇瀧,莊心妍,祁隆,高進,徐譽滕等,哪一個不是耳熟能詳?哪一個不是大陸的?這能說是華語音樂的沒落嗎?俗話說得好,“不管黑貓白貓,逮到老鼠就是好貓”。道理一樣,不管誰唱的歌,只要是好聽就行了。你看現在人們隨口所哼唱的的,時有八九都是新的流行歌。

經典的總歸屬於經典,流行的總歸屬於流行。在這個全民參與的時代,每個人都有判斷一個作品好壞的標準,也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權利。我只想說,未來,屬於年輕這一代的。人再活,也有欣賞不動的時候!要轉變觀念,適應時代,不能停滯不前。留一些的機會給年輕的一代!

純屬個人觀點!


好像上了癮


音樂在民間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們習慣於被動

我們不善於找到那些出眾的音樂,榜單天天被一些腦殘粉刷,根本聽不到真正的音樂,比如說前一段日子很🔥的吳亦凡,可能是我的原因,我不喜歡他的歌曲,他的歌曲中充滿了電音,我不知道那個是真正的歌手,是電腦還是人。



為什麼華語音樂不受世界關注,外國人說華語音樂還以為是粵語音樂,只是我們被矇蔽了雙眼,真正的音樂就在你身邊,我們要聆聽,音樂她在哪裡,當你心安靜了,好音樂就出現在你榜單了,流浪歌手在北漂,戲亭小丑在歌唱。




當今社會,太多的不公,太多的冤屈,流浪歌手得不到重視,得不到機會,連表現一次都很難,通通都OUT,如果不是左立唱的董小姐我們會知道宋冬野嗎,如果不是成都我們會知道趙雷嗎,如果沒有烤麵筋我們會知道那麵筋哥嗎。他們缺機會,而機會重來不在他們身上選擇,都選擇到了當紅的流量明星,華語音樂在民間,不在戲子的舞臺上。


情感美文綜合體


感覺說得對,相比較周杰倫那個時期,現在能找出的代表人物都沒有。

那時候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SHE,蔡依林,張韶涵。。出了太多經典的歌,到現在音樂播放器裡還有好多他們的歌。

但是現在能數出來的真的沒有幾個

也有可能年齡大了,比較戀舊,喜歡以前的歌。

現在的歌真的也就聽幾遍就夠了。



十三么精


這只是一個結論 一個結論卻有多重原因。

第一 華語音樂的巔峰 大家都認為是2002-2010左右 而剛好 那時候年輕的一代 懵懂的一代 現在正好長大了 老去了 也懂得了懷舊了

第二 中國的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在時間過去的同時 國內網絡的發展迅速 人們進入快消時代 電子時代 越發忙碌也就越大空虛 心裡總有一個地方填不滿 而這時 也就發現 過去的東西 可以踏實 越聽越有味道 因為 我們長到了歌手們的年紀

第三 市場的變化 晃眼一看 磁帶 唱片不再 都是數字專輯 歌曲變成一個個二進制存放在手機賬戶裡 做實體的越來越少 這讓我想起張藝興 雖然是個新興的音樂製作人 但三張專輯以來一直堅持做實體 為時光留住些什麼。數字專輯沒什麼不好 可它 順應時代 也確實加速了快消 沒有了沉澱 所以 大傢伙也就下意識的把現在的音樂以及短視頻的快感結合 一起當做快意識流 一時痛快也就過了

第四 浮躁 現在的時代 忙 累 所以 網絡世界的發展 也成就了大眾的發洩 都想要被關注 被評論 吸引目光 都想要成為矚目 當然 矚目的方式也就越來越多 人們不再滿足去追求偶像 去承認別人的優秀別人的好 習慣的伸張正義 習慣的以為自己在伸張正義 他人禮貌 裝的 不可能這麼謙虛 別人拿第一 刷的 我都沒聽過怎麼可能第一 別人自己原創跟國際接軌合作 假的 那麼禮貌謙虛怎麼有這實力肯定就是因為長得帥 看臉的時代嘛……所以 有了黑子 有了水軍 有了花錢買熱搜 有了花錢買水軍 現在也有了花錢買黑子聯動去黑一個又一個低調 踏實 專注 做自己音樂的音樂人 想到大張偉昨晚節目裡說的 有些人就是仗著我喜歡音樂就欺負我…箇中滋味 你能體會到幾分

第五 版權意識 這個…中國人向來不在意的東西 卻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 悄悄的擊倒了多少原創音樂人

總得呢 現在紅的歌 大多是口水歌 因為紅 所以想火的人也就越會去聽去唱去傳這些歌 更多優秀的絢麗的歌 也就一直就那麼些人聽著

最後 希望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 做好自己 少一個偽善是一個 少一個槓精是一個 能多一個清醒的 努力的 勇敢的 執著的 就多一個吧


不穿高領


華語音樂崛起了嗎?最起碼相對於其他語言音樂他的影響力是什麼從哪年開始的?若發展順應了潮流只能說音樂有了適宜地溫床,我們是從港臺歌曲開始的流行風潮一直翻板或照搬日本的東西,前幾年落後到追韓哈韓地步。中國模仿韓國韓國模仿日本為本追逐美國向領先世界,無論從業人數創作團隊演出市場愛戴人群等等華語音樂都不足以和這些國家媲美,主流音樂裡沒有華語音樂的地位。僅憑神曲的世界影響韓國的江南style的國際大獎和中國的小蘋果買獎就足以說明沒被認可沒有影響力,根本不是崛起了而是需要努力崛起。此時的華語樂壇可以說是探索挖掘期絕對沒有什麼崛起了的虛化更沒有沒落的氣餒,只有在有自己的體系理論和完整的行進規則、有龐大的社會人群和人文資源文化儲備,在不斷的理論實踐長期積累完善和發展支持下才有了崛起的根基和土壤,但我相信華語音樂的崛起指日可待!


cinderella2011


音樂在走下坡路,十幾年前華語樂壇井噴期,音樂才是王道。現在流量時代看臉的時代,好的音樂出不來,排行榜被刷榜,很難流行歌曲。火了的歌曲多數還是跟電影或電視劇有關,說白了就是缺乏一個強有力的音樂平臺或媒體新聞來增加曝光度,比較很難再專心的聽音樂了因為大家有了更多的選擇 比如看電視電影玩遊戲逛論壇看小視頻等等


周杰倫昆凌後援會


今天經過非遺,一個綠毛8線在裡邊開演唱會,唱的死難聽。一大堆少男少女跑去買票看。我覺得不是華語音樂沒落,而是我們年紀大了懷舊,新一代又還小青黃不接,他們喜歡的還不能成為主流,。所以再等等,等些年孩子們都長大了,應該可以創作出好的作品。就像當年父母都搞不懂我們為什麼那麼喜歡一個吐字不清的周杰倫一樣吧。


馬賽沒克


新一代有實力的薛之謙,張傑,張靚穎,鄧紫棋竟然都沒上流行前十榜單,最受歡迎歌手竟然是蔡徐坤。都被有錢人玩壞了。想誰紅就誰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